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358风波

奋斗在苏俄 358风波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权力的争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私欲的体现,而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争权夺势的人,就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某些**,或者是为了更多的财富,或者是为了睡更漂亮的女人,又或者纯粹就是为了支配别人。

一切都是如此简单,看着邪恶不堪,臭不可闻。

但实际上,在某种层次上,这种说法和观点是正确的,当在某些层次上,这种说法与观点又存在一定的问题。

就拿维克托来说,目前他所接触的这些人,像萨福诺夫、戈里亚科夫他们,他们力主限制内务人民委员部的特权,甚至是给与彻底取缔,并在根本上推动联盟的法制实施。

他们在这件事上的出发点,或许的确有私心的成分,比如说是为了推翻维辛斯基在联盟司法界的地位,从而树立起他们在联盟司法体系中的存在感。另外,限制内务人民委员部特权的目的,也是为了将原本属于检察系统、法院系统的权力夺回来,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一个权字。

可深入的去考虑,他们所做的这一切,不管是从长远还是从眼前来看,也不管是从联盟总体,还是从具体到某个联盟公民的利益来看,萨福诺夫他们所做的事情,无疑都是正确的,以维克托的眼光来看,不管维辛斯基在外交人民委员会有何等建树,就凭他当年那一句:“口供决定一切”的妄言,这个人就活该被判死。

至于萨福诺夫他们现在所做的,且不管根本出发点是什么,至少,他们是在结束联盟司法界延续了数年之久的乱象,而在这个战争眼看着就要结束的时候,这项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费比舍恩科问题上,将萨福诺夫他们拉到自己的阵营,不仅有助于替维克托承担麻烦,同时,也能给维克托一个借口,让他有机会选择站在正确的一方,将内务人民委员部那份特权拿走。

... ...# 不过,维克托现在还是小看了费比舍恩科事件所带来的后续影响,或许是因为一个费比舍恩科的被捕,牵动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经,让他们又联想到了战前那几年所发生的不堪回首的一幕,又或者在他们的眼里,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与当年的内务人民委员部一样,都是善于罗织罪名、攀诬构陷的部门,而费比舍恩科同志则完全是被冤枉的。

总而言之,随着费比舍恩科在北方前线被捕,尽管有总政治部、最高检察院以及最高法院背书,整件事依旧是不可避免的闹大了,有人将情况反映到了国防人民委员部的会议上,并对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行为提出了质疑。

在这件事上,斯大林同志并没有站在维克托一边,替他向国防人民委员部的人民委员们作出任何说明,而是满足了委员部要求,为此时举行一次质询会议。

…………………………………………

由七节车厢拼接成的火车,匀速行驶在广袤的草原上。

入夏时节,第聂伯河沿岸高地这片广袤的平原,一片苍绿,视线从车窗望出去,触目可及的地方,全都是一片绿色,碧蓝的天与这片苍翠的绿交融在一块,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能释怀。

火车的车厢内,只穿着一件衬衣的维克托坐在靠窗的小桌边上,而在他面前的小桌上,摆放着两盘新鲜的水果,另外,还有一盘已经放凉了的牛排。

天气炎热,车厢内又没有冷气,维克托实在吃不下肉食,他甚至只想整天泡在凉水里,一刻也不要出来。

火车之前刚刚过了法斯托夫,再向前不久,应该就能进入基辅了,维克托需要先到基辅与萨福诺夫他们汇合,然后再乘坐火车前往莫斯科,估计等他最终抵达莫斯科的时候,怎么也得是一周之后了。

尽管车厢里热的... ...像是闷罐,可维克托还是尽可能让自己保持冷静,多看看手头的报纸和资料,尤其是刚刚从莫斯科那边传递过来的情报信息,嗯,正所谓“心静自然凉”,维克托认为自己现在之所以觉的这么热,完全是因为心不静的缘故。

看看车窗外,别看赫鲁晓夫同志对今年的秋收心存疑虑,总认为今年的粮食会不够吃,可看看田地里的状况,那一望无际的麦田,显然与赫鲁晓夫同志的疑虑是相违背的。

当然,维克托不是经验丰富的农业官员,他也没有干过农业工作,因此,赫鲁晓夫同志说的对不对,他也不是很清楚,最主要的是,他根本就不怎么关注——好吧,现在他自己都有一大堆头疼的事情呢,哪还有工夫去理会别人的事情。

柏林情报站两天前传来的消息,在德国,以施陶芬贝格主持实施的,针对希特勒的刺杀行动,最终还是失败了,数以千计参与此事,或与此事相关的德军中高级将领,被捕的被捕,自杀的自杀,被杀的被杀,几乎是被一网打尽了。

老实说,在这件事情上,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对外情报局没有过多插手,整件事的背后,英国人的影子要多的多,也正因为如此,对外情报局在柏林的情报站受损不大。

但是话说回来,与此次刺杀时间有关联的德军中高层将领中,有很多人都是“脚踩两只船”的,他们一方面与英国人有联系,另一方面,又在为联盟提供情报,因而,当这些人被捕之后,柏林情报站不仅失去了很多可靠的情报来源,同时,还不得不将很多情报点撤掉,以防止被出卖。

因而,从总的方面的来说,这次的事件,依旧为对外情报局带来一定的损失。

撇开对外情报局的烦恼不提,但说莫斯科那边的状况,就足够维克托烦心的了。

这次的费比舍恩科事件,不仅在... ...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内部引发了不好的影响,在莫斯科,准确的说,是在以总参谋部为首的军方将领中,也引发了很强烈的反弹。

且不说那些在职的将军们是什么意见,就连病重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都站出来做了表态,他亲自从索契的疗养院飞回莫斯科,去求见了斯大林同志,具体说了什么没人知道,但斯大林同志随后的沉默,无疑给了很多人胆量,因而,嘈杂的声音就显得越来越大了。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如今的维克托也不再像当初那般的纯粹了,他也开始在某些事情上搞些公器私用的勾当,就像现在他桌上放着的那份报告,其中的内容便是由他的下属为他提供的,有关莫斯科各种信息的最新汇总,而类似这样的东西,可比报纸上能看到的那些新闻详尽多了。

就在两天前,国防人民委员部召开了一次人民委员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的内容,应该是就明斯克解放之后的一系列问题,做出讨论和决定——如今,白俄罗斯战役进行了的非常顺利,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似乎将他全部的郁闷,都在这一场战役中宣泄了出去。

战役发起的第三天,进攻中的苏军便在维捷布斯克以西,将负隅顽抗的五个德军师装进了包围圈,随后,又在战役发起后的第五天,将该部德军全数歼灭。

这一场战役打的非常漂亮,德军甚至都没有来得及撤退,就被实施突击的苏军包围,之后,未经激烈抵抗,又被全数歼灭,以至于随军的英美军事观察员都大呼不可思议,并认为被歼灭的不是德军,而是仆从国的军队。

当然,这次的会议除了讨论白俄罗斯的问题之外,还要讨论盟军在法国开辟了第二战场的问题,不过,这并不是重点。

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次的会议上,日丹诺夫同志突然将费比舍恩科的问题提了... ...出来,并且认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在这件事上的处理方式,已经给一线的作战部队带来了困扰,尤其是指挥员同志们,受这件事的影响很大。

为此,日丹诺夫同志认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应该就此事做出合理的解释,以此来安抚军方指挥员们的情绪。

日丹诺夫同志的提议,赢得了不少人的支持,要知道,国防人民委员部本身就是一个战时机构,它虽然将人民委员会等各个机构都纳入了进去,但军人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日丹诺夫同志的提议能够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一点都不奇怪。

当然,这也与斯大林同志没有做出明确的表态有最直接的关联。

维克托当然知道日丹诺夫同志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个问题,再明显不过的一点是,以此次的事件为契机,将库兹涅佐夫推到中央书记处那个主管国家安全的书记位置上,是再合适不过的时机了,还了是维克托,他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司法界的人,认为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权限需要受到限制,同样也有人认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权力,需要受到限制,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限制的手段和方式不同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