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357根本

奋斗在苏俄 357根本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不管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还是检察系统亦或是法院系统,乃至于内务人民委员部、中央监察委员会,都是联盟的内部机构,从某种意义说,这些机构的存在,都是为了保证联盟的安全与稳定,维护联盟社会秩序的。

    联盟的部门与部门之间,是不可能存在对立关系的,充其量是职权上的制约关系,而不可能出现你来我往的对立乃至敌对关系,敌对从根本上说,属于一种情绪,而情绪是专属于人的,一个部门则没有情绪可言。

    在正常的机构体系内,这些部门都应该是一种相互配合的关系,就像萨福诺夫他们所提出的“法制”理论,内务人民委员部也好,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也罢,都没有参与司法的权力,他们的调查权、逮捕权,都应该受到约束,而给与他们约束的部门,就是检察系统和法院系统。

    检察系统和法院系统,掌握着司法权,他们有权判定某人的罪行是否成立,给其什么样的判罚,但是却没有权力去执行调查和逮捕等行为。

    因此,从程序上来说,这就是一种分权,是一种制约的机制,它能保证司法不受,至少是少受认为因素的干扰,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保证联盟司法体系的公正性。

    只有这种司法体系建立健全了,人们才能有安全感,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才不出现某种基于人为而造成的政治性灾难,就像战争那几年所出现的混乱一样。

    从根本上说,尽管内战在二十年代初就结束了,但联盟在对德战争爆发之前的那十几年时间里,其实一直都没有稳定过,尤其是在政治上,一直处于动荡的环境下,各种思想激烈的碰撞,导致了一系列惨烈政治斗争的出现。

    按照维克托前世那些流行的说法,大清洗就是斯大林同志为了铲除异己... ...肃清反对派而搞出来的政治迫害运动,曾几何时,维克托也对此深信不疑。

    但是重生之后,尤其是在成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实际掌控者之后,他能接触到联盟几乎所有的封存档案,因此,也对真正的历史事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从联盟现在的档案材料看,布尔什维克党内与反对派之间的斗争,从列宁时期便已经存在了。在1918年的俄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刚刚掌握了政权的俄共就险些分崩离析,正是在这次大会上,列宁同志所做的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政治报告,遭到了托洛茨基派的激烈反对,最终的票选情况,是30票赞成、12票反对、4票弃权,按照三分之二赞成才能通过的原则,列宁同志的报告只能算是勉强获得通过。

    随后的几次代表大会,这种与反对派的斗争也从没停止过,包括与奥新斯基、斯米尔诺夫、李可夫、托姆斯基等等人的斗争,包括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新反对派”之间的斗争,这都是列宁同志在世时期发生的。

    这种斗争一直持续到1927年,联共(布)召开十五大之前,当时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之前,举行了个全党公投,在斯大林同志确定的纲领与托洛茨基制订的纲领之间做出选择,结果,全联盟范围内的支持斯大林同志,并参与投票的党员有七十二万五千余票,而支持托洛茨基的则只有六千余票。

    所以,联共第十五大,其实就是斯大林同志在布尔什维克党内树立起个人权威的时候,因为正是在这次的代表大会上,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皮达可夫、斯米尔诺夫等人在内的九十八人,几乎囊括了从布尔什维克党掌权直到当时的所有反对派,统统被开除出了布尔什维克党组织。

    但众所周知... ...的事实是,包括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大部分在十五大上被开除出党的人,在后续的几年中,不仅仍旧身居高位,而且还陆续被重新接受入党,又成为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党员。试想,如果斯大林同志真的是单纯为了排除异己,清除掉反对派,当时为什么还要给这些人一个重新回来的机会?

    欲擒故纵吗?

    请相信一个现实,在政治斗争中,没有谁会用欲擒故纵这一手计谋的,因为这是个只讲究夜长梦多的地方。

    在后世,朝斯大林同志身上泼脏水的人很多,而在这其中表现最抢眼的,显然就是赫鲁晓夫同志了,可即便是这位脾气暴躁的“斯黑”,也在他的回忆录中写着:“这个人在暴怒的时候可能造成很大伤害,但当你证明自己确实正确,又向他提供了合理的事实时,他会明白,这个人是在坚持有益的事业,并予以支持……是的,当你坚决反对他的意见,如果他又相信你是正确的,他就会放弃原先的观点,接受对方的观点。”

    世界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在任何政治变革发生的时候,都会存在反对的力量,这与变革的内容或是发动变革的人是谁无关,只与变革是否要坚决推行有关。

    美国人的身上就干净吗?看看林肯,南北战争时期美国人死的人少吗?

    所以,要想正确看到大清洗的问题,不需要考虑死了多少人,也不需要考虑当时管理着联盟的人是斯大林同志亦或是别的什么人,人们真正需要去看的,是在当时的联盟内部,是否存在一个根深蒂固,且已经威胁到布尔什维克党统治的巨大威胁。

    按照维克托从原本属于内务人民委员部管理的资料中看到的信息,这个威胁显然是存在的,它包括了从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始终都未被彻底清除的资... ...产阶级势力;列宁同志执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出现的顽固富农;三十年代初,因西方经济危机而大量涌入苏联的西方公民,以及随同他们一起进入苏联的间谍、破坏分子。

    当然,最为严重的一个,还是在联盟成立不到二十年间,便从联盟大地上迅速滋生出来的大量官僚主义分子。

    所有这一切,都是对联盟利益的危害,是随时可能倾覆整个国家的毒瘤,但十五大上所组建的,由195名中央委员所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以及由9名中央委员组成的中央检察委员会,都未能履行他们的职责,相反,在这些中央委员中,也有很多人被侵蚀了,他们背叛了自己的信仰。

    于是到了**的时候,也就是1934年年初,中央委员会对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检察委员会进行了改组,新成立了苏维埃监察委员会和布尔什维克党监察委员会,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改组也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这一切都向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说明了一点,即:单纯依靠党内斗争的方式,已经没有办法消除危机了。因此,到了这个时候,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作用便一下提升了起来。

    其实,从一个很现实的角度去考虑,也能想明白一个事实,倘若大清洗真的只是斯大林同志用来铲除异己、根除反对派的运动,那么他既然能够在全联盟范围内掀起这么大的波澜,杀掉这么多人,却还能安安稳稳的在他的位子上坐个二十多年,那他在联盟的权威得有多高啊?既然原本就有了这么高的权威,为什么还要搞这一套,给自己弄个遗臭万年的后果呢?

    话题在这里兜回来,且不管当年的大清洗运动,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或者说其真实的背景是什么样的,至少有一点是没错的,那就是由维辛斯基同志所搞出... ...来的,基于纯暴力的联盟法系,是存在着很严重问题的,他过分抬高了执法部门的地位,却贬低了司法部门的地位。

    执法部门属于暴力机构,片面抬高他们的地位,而不给他们的权力加一个辔头,其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

    另外,不要以为司法体系内就没有政治斗争,毕竟斗争无处不在,维辛斯基在联盟的社会主义司法体系内,占据了一个很特殊的地位,有人将他说的话奉为圭臬,自然也有人对他的话不屑一顾,当然,更有一部分人满心打算着取而代之。

    像萨福诺夫、戈里亚科夫他们这些人究竟做的什么打算,维克托不是很清楚,但却知道他们所做的事情,不仅是在限制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权力,同时,也是在挑战维辛斯基在司法界的权威。

    既然他们高举着社会主义法制的大旗,那么在费比舍恩科的问题上,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立场,自然也应该是很清楚的了。

    什么叫做法制?费比舍恩科既然犯了罪,就应该为他的罪行付出代价,若是因为他在战争中获得的功勋,就忽视了他在战争爆发前犯下的罪行,那可不是法制的表现,而是彻头彻尾的人治。

    所以,要想维克托明确立场,萨福诺夫他们也得明确立场,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