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359重返莫斯科

奋斗在苏俄 359重返莫斯科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维克托相信,日丹诺夫同志在势力争夺中咄咄逼人的表现,也不是为了实现他个人的某种私欲,他与库兹涅佐夫、沃兹涅先斯基等人之所以能走到一起,甚至更进一步说,之所以会有一个“列宁格勒派”的出现,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有一系列自认为正确的政治主张,或者说是施政纲领。

    萨福诺夫与戈里亚科夫等人,之所以要针对内务人民委员部,针对维辛斯基,不是因为他们与内务人民委员部有仇,更不是因为他们与维辛斯基有仇,他们只是想要在联盟司法界推动他们认为正确的那一套理论。

    日丹诺夫和他的“列宁格勒派”同样也是如此,在长期的施政过程中,他们也形成了一套自认为正确,且对整个联盟都有利的政治主张,他们在列宁格勒施行了这套理论,并且还想将它推行到全联盟的范围内。而要想实现这个目的,掌握不了整个联盟的大权是不可能得逞的,因此,这个目的迫使他们不得不在争权夺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至于马林科夫与贝利亚的小集团,他们当然也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在他们这个小集团内,马林科夫同志一直都对经济工作充满向往,而贝利亚同志则对偏向务虚的政治工作更感兴趣。

    其实,如果与这两位同志接触的时间长了,就能明白一点,即他们对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都不甚满意。

    斯大林同志更希望马林科夫做干部管理的工作,以及党务的相关工作,因为他在这方面一直做的比较出色,可事实是,马林科夫同志从来都不喜欢这类工作,他更喜欢从事务实的工作。

    斯大林同志一直都在担心贝利亚权势过大,担心他所掌控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尾大不掉,过于膨胀,而实际上呢?贝利亚同志也不喜欢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工作,如果马... ...林科夫能将现在从事的工作交给他,估计他会欣然接受的。

    为什么?

    很简单,就因为马林科夫同志对经济工作有一套很系统的想法,而贝利亚对党务和干部工作也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想法,他们都向将自己的构想付诸现实,以自己的想法来变革联盟的各种制度。

    过去,维克托对胖胖的马林科夫一直没有多少好感,认为这个人就是个吃软饭的,缺少足够的个人能力,但最近一年以来,通过不断的接触,他才渐渐发现,能够走到莫斯科核心权力圈子里的人,就没有一个人是简单的角色。

    就像马林科夫在经济工作方面的认识,他不仅对马克思列宁的政治经济学了解颇深,对布哈林的“社会主义民族类型”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与价值规律的斗争的论述,都非常有研究。他甚至对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都有着很精深的理解。

    其它的,诸如瓦尔加对国家论断资本主义的论述,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他都能滔滔不绝的讲上几个小时,因此,说他是个学者型的经济工作者,真是一点都不过分。

    至于日丹诺夫,没错,这位老同志的确有十多年的时间都在搞宣传鼓动工作,可他在经济建设方面,同样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他在经济领域的立场和观点,只要看沃兹涅先斯基的立场就能很清楚的领会到了。

    换句话说,如今莫斯科正在变的愈演愈烈的政治斗争,实际上就是一种路线的斗争,就是一场关于联盟的未来将由谁来决定的政策之争。

    而这场斗争是在一个最大层面上的斗争,在此之下,还有更多的细小争端,“费比舍恩科事件”不过是其... ...中一个小细节罢了,它所牵涉到的,一方面是司法领域的争端,另一方面则是国家安全领域的权力斗争。当然,在这其中还有一个隐藏的环节,那就是军人集团正在谋求更大的发言权,他们不再甘心像战前那样,受制于内务人民委员部这样的国家安全机构了。

    很明显,如果看不清这场风波的本质,那么,任谁都不可能在这场风波中选对正确的立场,而维克托此次返回莫斯科,接受国防人民委员部的质询,其实就是要公开表明他的立场——不是他希望去表明立场,而是作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领导人,整个国防人民委员部的主要成员,都希望他能表明立场,其中也包括了始终保持沉默的斯大林同志。

    从利沃夫返回基辅,维克托没有在基辅做任何停留,他与萨福诺夫、戈里亚科夫两人汇合之后,当天便乘坐火车出发,继续北返莫斯科。

    这一路上,维克托的态度都很平和,因为在利沃夫到基辅那一路上,他已经考虑好了自己应该如何面对这场质询了,或者说,他已经明白自己的立场应该是什么了。

    与他相比,反倒是萨福诺夫与戈里亚科夫两人有些心绪不宁,这说明他们要嘛没有看清这次质询的本质,要嘛就是对自己的立场缺乏信心。

    受白俄罗斯前线战事激烈的影响,大量运输军需补给的军列,占用了铁路运输的时间,哪怕是维克托他们的专列,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从基辅返回莫斯科这一路上,列车走走停停,竟然真的花费了将近一周时间,其中,仅仅是在梁赞便停留了一天多时间。

    返回莫斯科的这一路上,维克托断断续续受到了大量来自莫斯科的情报,这些情报都是索菲亚安排人给他送来的,都属于莫斯科最近这几天所发生的事情。

    ... ...在这其中,值得维克托关注的第一件事,就是外贝加尔军区军事委员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兹明中将突然死亡,尽管军区方面给出的说法,是因病去世,但总政治部却接到了相关的匿名信,宣称兹明中将的死亡存有疑点,是被害身亡,而害死他的人,涉及到了潜伏在外贝尔加军区中的日本特务。

    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办案原则中,大部分匿名信都是不可信的,不过,这件事却是引起了斯大林同志的关注,另外,死掉的人毕竟是一名苏军中将,还是军区军事委员会成员,即便是斯大林同志没有下达任务,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反谍部门也不能坐视不管,展开一系列的调查工作,是应有之意。

    另外一件引起维克托关注的事情,就是库兹涅佐夫同志终于如愿的调到了莫斯科,他的干部档案,已经由马林科夫同志亲自归入了二类干部名册,目前,他除了继续担任着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的职务之外,还是中央书记处书记,但具体的工作分工还没有作出安排,不过,考虑到目前中央书记处的几位书记已有各自分工,所以,最大的可能,还是由他接替贝利亚同志,专门负责主抓国家安全工作。

    除此之外,作为莫斯科州委、市委第一书记的谢尔巴科夫同志,因病暂时放弃工作,也属于最近两天的一大新闻,据说这个大胖子这次病的比较严重,而暂时接替他工作的,便是格奥尔吉?米哈伊洛维奇?**夫同志。

    说来有趣的是,维克托认识的“**夫”还有一个,那就是此前他在列宁格勒还见过一面的马尔基安?米哈伊洛维奇?**夫将军,此人目前正在给戈沃罗夫同志做副手,是列宁格勒方面军的参谋长。

    这两个人姓一样,父亲也叫同样的名字,难道不是亲兄弟吗?

    ... ...好吧,现在的维克托的确很乐观,他的心态放松的很,并没有因为库兹涅佐夫即将成为坐在他头上的“首长”,而有任何不好的想法,因为他有预感,这位蹿升的飞快的“首长”,恐怕很难在他的位子上坐稳。

    专列驶入莫斯科基辅火车站的时候,正好是凌晨时分,运气不佳的是,这一天正在下着雨,雨势还不小,应该算是中雨。

    维克托从车厢里下来的时候,索菲亚和瓦连卡已经在车下的站台上等着他了,与他们等在一起的,还有来自最高检与最高法的几位同志,那是分别来迎接萨福诺夫和戈里亚科夫两人的。

    在站台上与两位司法界的同志简单的告别,维克托跟着索菲亚他们离开车站,在出站口上了车——国防人民委员部那边追的很紧,他们一行人今天抵达莫斯科,上午九点半钟就要参加质询会议,因此,他现在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准备了。

    坐进自己的车内,维克托看着索菲亚上了前面的副驾驶座,正准备伸手从口袋里摸烟,刚刚坐上副驾驶座的索菲亚便回过头,将一份报纸递了过来,说道:“昨天列宁格勒发行的《列宁格勒共青团报》,你看看头版头条。”

    维克托将报纸接过来,随意的看了一眼,便看到报纸的头版上有一条新闻标题:《守卫伟大列宁格勒的英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