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1980我的文娱时代 > 第23章 高考

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23章 高考

作者:威馆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4 03:33:23 来源:奇书网

夏天还没来得及跟朱老头学点古玩知识,只是拿了两本书先看着,结果第二天就出了一件大事。

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这个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的!

这对当时正在乡下劳作的知识青年们来说,仿佛就像是改变命运的宣言。

只是,这是不是太急了!

消息公布后一个多月就要考了。

这一个月时间将会决定以后的一辈子!

而且,总设计师说了,这次高考不能像是以前那种还看出身。

但很多人能不能报考,也需要一番波折呢。

但不管怎么说,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这么说吧,整个社会都震动了。

街头巷尾,邻里街坊,都在讨论这件事。

好些个青年人都非常振奋,想要尝试一波改变命运。

如果说恢复高考和夏天关系不大,毕竟他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文凭,那中学恢复招生就跟他有关系了。

这段时间夏爸夏妈也在着急夏天的上学问题,据说最近上边正在开会,应该很快就有眉目了。

不上学不行啊!

十二三岁的孩子,总不能进工厂或者下乡吧?

就这么耗着怎么成呢?

这一天天的当钓鱼佬,少走了几十年弯路了。

虽然鱼很好吃,但孩子不能耽误啊!

之后的几天,马老头和朱老头对于恢复高考都非常的感兴趣,跟夏天聊了不少。

尤其是马老头,可能是对读书人有点什么滤镜,一提到高考就很振奋的样子。

夏天没想那么多,又学了两出戏。也开始跟朱老头学一些古董行当的基础知识了,主要是历史知识。

二十四史都得看,什么资治通鉴啥的,基本上大部分史料都得熟读于心。这是基础。

少年宫刘教练那边,还在积极地寻找新的老师傅呢。

燕京这片,都快被夏天给薅秃了。

多少老师傅带着看家本事兴奋的来了,个把星期一脸懵逼的就走了。

别说那些什么太极、八极、八卦、形意、心意、五行、洪拳、谭腿……这些大拳法,就连什么大成拳、武松脱铐拳、燕青拳、鹰爪功、螳螂拳……夏天都学了一大堆。

那些需要长年累月扎马步、站桩、抓石笋、抓坛子、踩梅花桩……这些基本功夏天根本就不需要练。

他天生就具备人家各项基本功练了十年八年的效果,甚至力气更是远超常人。

刘教练甚至觉得他年纪还小,以后各项指标还能增长!

他甚至都开始给夏天科学训练了,还制定了各项指标的表格,一个月就让夏天测试一次。

什么百米、立定跳远、跳高、握力、力量三大项之类的。

数值确实还在增长!

夏天他还在输出!

……

11月,夏天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了今天的几份报纸和刊物。

因为今天是月初,所以很多刊物都在今天发行。

夏爸是订了好几本的,尤其是夏天开始搞“创作”之后。

《儿童文学》就不说了,这一期发表了夏天的《猴子捞月》。

再比如说,夏天手里这本77年第11期《人民文学》。

这时候物资紧张,就连纸张都不充裕。

没有什么奇怪的娱乐杂志和地摊文学。现在都是纯文学刊物。

而纯文学中,《人民文学》的地位是极高的。

《人民文学》是开国一个月之内就创刊的杂志。

受首任主编茅盾先生之请,教员为这本新中国第一份国家级文学杂志的创刊号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

刊名是经教员提议由郭老题写的;62年后,《人民文学》的刊名改由教员写给主编的信件中集字而成。

这么说吧,国家级、半官方的纯文学刊物。

而在这一期的《人民文学》中,夏天看到了一篇短篇小说《班主任》,作者是刘鑫武。

小说以燕京某中学班主任接收一个小流氓插班生为线索展开情节。

这篇小说把伤痕文学,带到了主流文学的平台。

当然,现在还没有伤痕文学这个词,要到……明年吧?

“又一次见证历史吗?”夏天看着手中的杂志道。

当天夏天看了不少报纸,报纸上现在好像活跃了很多,有很多讨论恢复高考的内容。现在应该有不少人关注这方面。

但夏天没空关注了,他得跟着夏爸夏妈去屯秋菜了。

北方冬天能吃到的蔬菜只有寥寥几种,所以得多囤一些。

很多南方朋友完全没有这个概念,第一次看到会被吓一跳。

像是夏天他们家,都用倒骑驴——一种车斗在前头的三轮车,去拉菜。

11月初,秋菜就下来了。

这对于北方的城市,可是一个重要的活儿。甚至燕京城里有专门一个机构管这个事。

毕竟一个八百多万人口的大城市,你知道要囤多少菜吗?

而要是出问题,又有多少人一冬天吃不到蔬菜吗?

在后世,囤秋菜成了一种习惯,但这个年头囤秋菜可是关系到今后三四个月,一整个冬季吃菜的问题。

非常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

东四人民市场,堪称人山人海,差点水泄不通。

人头攒动,各种拖拉机、板车什么的,小山一样高的大白菜堆,无数的土豆、萝卜,还有一些小众点的什么芥菜、雪里红缨子之类的菜。

这个场面怕是要持续半个月,才会渐渐的消散。

夏家特意在家里清凉避光的地方腾出了位置,用来放秋菜。

储存是一门大学问,毕竟要储存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放不好就会烂掉、干瘪,或者发芽。

像是大白菜,夏家和大春家是一起储存的。

主要是大春他妈有一手腌酸菜的绝活儿——不是四川的酸菜,是东北的酸菜。

据说那压酸菜的大石头都是从东北带过来的,祖传三代了!

夏家地方大,所以三大缸的酸菜都放在夏天家。

怎么说呢?这门手艺看着很简单,按部就班,注意卫生就没问题。

但具体到个例,每一缸酸菜的味道都有差别,更别说还有腌烂了的。

可能是乳酸菌群不一样?

夏天第一辈子作为一个东北人,对于这方面还比较关注。

要知道东北一些农业大学,专门有腌酸菜和研究乳酸菌群的大学生、研究生!

夏家囤秋菜刚完成,11月6日,工X队撤离各级学校。

学校开始恢复正常运转了。

又过了三四天,终于传来了确切的消息。

这天夏爸下班回来,兴冲冲的跟夏天说道:“中学有眉目了!”

燕京的中学终于开始正常招生了。

不过,今年肯定是来不及了。

所以是明年初……

小伙伴们得到了这个消息时,都挺兴奋的。

眼镜就不用说了,不上学他浑身难受。

小东也更愿意上学,否则待在家里总觉得自己既隐形又多余。

这年头生活不易,加上孩子多,真的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孩子。

比起闲在家里,小东更愿意去学校闲着。

至于大春,大春可是“激动坏了”,都掉眼泪了:“还上啊?怎么还上学啊?!啊~~~”

在充实的学习之中,日子过的是非常快的。

学武术、绘画、术法、京剧、古玩知识……夏天一天过得非常充实。

让小伙伴们也非常的佩服:这么多东西啊!怎么学的过来?!

到了这个月末,出现了一件事。

夏爸带着夏天去首钢厂子中看电视……

没错,看电视!

就在昨天,11月29日晚,央台播放了南斯拉夫的电视剧《巧入敌后》。

这部电视单本剧是我国播放的第一部外国电视剧,此套连续剧共13集。

第一集为电影版,后12集是电视版。

这部剧的出现,进一步说明了风气的开放。

作为搞宣传工作的夏爸,十分敏锐的感受到了这股春风。

“风向可能要变了!”在回去的路上,夏爸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