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1980我的文娱时代 > 第16章 内参与《儿童文学》

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16章 内参与《儿童文学》

作者:威馆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4 03:33:23 来源:奇书网

这天,夏天回到家,看到夏爸正在洗脸。

夏爸是个爱干净的人,这年头灰尘又大,经常是上班前洗脸,下班后回来还要洗一次。老讲究了~

“你不是一直想看内参片吗?今天捡着了~”夏爸一边擦脸一边笑着说。

“真的?!”夏天一乐。

说到内参片,夏天知道一些,加上脑海中莫名其妙的“天启”而得知信息,他知道的不少。

所谓内参片,就是一些不让百姓们看,内部参考着看的片子。

最开始是一些战争片,后来就涉及到了一些情啊爱呀等一些内容的片子了。

据说在查“FOUR”及其同伙过程中,封存了一批尚留在某些特定场所的资料影片,本应由中影公司收回。

但由于一些原因,这些影片并没有被及时交还,反在其后一年间,被反复外借放映,在京城掀起了一波“内参片”放映潮。

对于一般观众而言,这是真正的“内参片”时代的来临!

因为这批影片已不再限于军事片的范围,包括一些欧美言情文艺片,因此吸引了各个层次的观众——很多人已看腻了战争片。

每天从早到晚跑场看“内参片”成了不少年轻人的主要活动。

直到一年后,上头才勒令将这些影片收回退还中影公司,“内参片”放映潮才稍收敛了些。

然而燕京的“内参片”放映潮未降反盛,加上国门的松动,不少驻华外国机构、个人带入的影片也以“过路片”的角色加入进来,“内参片”放映潮还在持续。

针对愈来愈盛的“内参片”放映潮,直到79年初,上头发出了紧急通知,批转了文化部的“资料片管理办法”,使全国范围的“内参片”放映潮逐步降温。

不过,1979年下半年中影公司向各电影厂提供的6部资料观摩片《灵与肉(牧马人)》、《人们要活下去》、《罗马之战》、《蛇》、《绑架》和《囚徒》,却仍然有超范围放映的现象。

这次夏爸说的内参片,自然不会是《罗马之战》那种,里面有不好镜头的——爹带着12岁的儿子看这个,也未免太离谱了些。

……

夏天以十五六岁的长相,放映员助理的身份,参与了这次内参片的放映。

小礼堂不大,大概有几十个人,都是岁数不小了的,最年轻的也得三十多岁了。都是老干部啊!

放映的电影叫做《决裂》。

讲述的是创办一所共CZ义劳动大学的故事。

影片的正面人物,是锐意改革,坚持开门办学,不拘一格选拔农民子弟上学的龙校长。

反面人物是有着多年教育经验,坚持按大学教学大纲实施书本教育,以录取分数严格把“入校关”的潘校长。

围绕着不同的办学理念,对人才认同上的差异,教学内容上的分歧,展开了《决裂》中的故事。

这片子夏天有印象,在“B站青年大学堂”看到过相关的剪辑片段。

你别说,这电影非常有思考性啊!

夏天自己看完,都不由得深思。

影片正反面人物在办学理念上的观念冲突与对峙,颇有今天教育改革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的味道。

在回去的路上,夏爸一边骑自行车,一边问了一句:“夏天,你觉得《决裂》之中,谁的想法更正确呢?”

“我觉得……”夏天刚一张嘴,夏爸就打断了他。

“不用回答我,自己在心里回答就行了……”

这部片子对于教育的探讨,即使是四十年后,依然显得振聋发聩。

哦对了,电影里演反派教师的是个眼熟的老戏骨——葛存壮,葛尤他爹!

这不是遇到熟人了吗?

……

很快,夏天就不再考虑《决裂》的事情了,那也不应该归他考虑。

他已经被另外一部外来片吸引了。

今年刚从南拉夫大白鹅引进的电影《桥》,讲的是南斯拉夫一个游击队炸桥的故事。

电影内容不重要,主要是其中有一首歌《Bella ciao》!

该曲是意呆利游J队歌曲,后被引用为南拉夫电影《桥》电影的插曲。

这首歌的中文名叫《啊~朋友再见》!

“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夏天凭借看电影一次,就已经记下了歌曲的意大利语发音,可以流利的唱出来了!

甚至可以用口琴吹奏!

夏爸:我儿子是天才!

夏妈:我儿子是天才!!!

夏妈开始还把夏天带到歌舞团去显摆,夏天苦着脸唱了五六遍,又吹了两遍口琴,弹了一遍钢琴。

众人对于夏天能用意大利语唱歌,充满惊奇。

甚至有专门会意大利语的成员听过了,说夏天的发音很标准!

夏天:其实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唱的这首歌是什么意思~

当然,中文版我肯定会……

等等,现在有中文版了吗?

夏天可没敢去占这个便宜,自己又不懂意大利语,万一再撞到已经被翻译出来了,那可就难看了。

要是英语歌或者俄语歌,自己还能装一把逼~

……

转眼间建J节了。

夏天刚出门,就看到大春兴冲冲的跑了过来,挥舞着胳膊跟夏天显摆自己的“手表”!

“夏天,你看,咋样?嘎嘎好看!”

大春他妈李万红李姨是东北人,不同于夏妈这个十几岁就离开家乡的半个东北人,她是三十年前都在东北,一嘴东北话夏天听着都亲切。

这也是夏妈怀疑夏天说话有东北味的来源——我儿子肯定是被拐的。

夏爸:你就不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吗?

夏天一看,大春手腕子上用笔画了一个手表。

这年头手表和自行车都属于四大件,结婚时的硬通货。

大春渴望有一只自己的手表,很能理解。

多年以后,他会不会想起小时候这块画在手上的表?

它没有走动过,却带走了我们最好的时光~

“哎,夏天,你怎么又开始沉思了?”大春叫道,打断了夏天的伤春悲秋。

“你快看看,画的好不好?”

“好!好!”

夏天没好气的带着大春去了街上,主要是买点杂志。

这年头的新华书店老热闹了,得排队。后世是看不到的。

今天是1日,很多杂志都出新刊物,所以来的人有很多。

夏天一边看一边觉得自己的手头是不是有点拮据了?

虽然比起大春每天2分钱的零花钱,自己每天有几毛已经很充沛了。但想买点书刊啥的,也有点不趁手啊!

看书太快就这点不好,一本书到手一两天看了三四遍,好几毛就没了!

现在夏天手头不宽裕,也就买两本,这得精挑细选啊!

忽然,他看到了一本《儿童文学》!

拿起来一看,扉页上写着“复刊”。

翻开里头详细的写了相关信息——在各方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在全国新老读者的期待中,《儿童文学》正式复刊。

《儿童文学》是由团团和作家协会于63年共同创办的杂志,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

夏天脑海中又出现“天启”了。

夏天把自己这种忽然因为什么人或事触动,出现的“灵光乍现”得到信息的现象,称为“天启”。

听说雪区就有一种“天命唱诗人”,本来连字都不认识,结果一场大病之后,忽然就会背诵吟唱几十上百万的英雄史诗了!

自己这种现象有点像,不过得到的信息更繁杂。

这次的信息告诉他,十期以后,也就是十个月之后,《儿童文学》79年7月《儿童文学》正式改为定期刊物……

最主要的是,夏天在刊物最后边看到了“收稿”的信息!

诶……你说,我是不是能赚点零花钱呢?

夏天:你看,马上就要起春风了!

窗户打开了,苍蝇和蝴蝶都飞了进来。

我们也要有我们自己的童话,维护我们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对不对?

我责无旁贷啊!

买下这本,先拿回去看看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