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帝国风云 > 第五百一十一章 迎难而上

帝国风云 第五百一十一章 迎难而上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04:08:59 来源:test

最快更新帝国风云 !

冯承乾掷出了硬币,帮顾祝同做出了选择。

二月十四日,向圣克拉拉进军的作战行动开始了。

之前,顾祝同曾经提出,希望让陆军参战,并且由陆军担负起主要作战任务,从而减轻陆战队的作战压力。只是,这个建议被冯承乾否决了,海军大元帅明确要求由海军与海军陆战队攻占古巴。

正是如此,顾祝同认为,冯承乾并不急于攻打美国本土。

要知道,没有陆军的话,攻打古巴肯定需要花掉不少时间,也就必然会耽搁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

据此,顾祝同认为将首先对美国本土实施大规模战略轰炸。

当然,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即便无法通过轰炸来迫使美国投降,战争最终依然得在地面上结束,可是大规模战略轰炸能够削弱美国的战争潜力,打击美军的士气,还能让美国民众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从而削弱美国的整体战斗力。等到中**队登上美国东海岸地区的时候,美军恐怕难以进行有效抵抗。

此外,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

这就是,登陆美国东海岸地区,肯定要比登陆西海岸地区困难得多,不但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还会消耗大量的物资。更要命的是,中国海军的运输船队不但要横穿太平洋,还要多航行数千公里。也就是说,后勤补给线变得更加漫长,用相同数量的船只送到前线的物资要少得多。

这样一来,就必须在发起进攻前囤积足够多的作战物资。

显然,这需要很多时间。

此外,调动作战部队也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如果把修建前沿基地也算上。仅仅是准备工作就要花掉大半年。

在这大半年里,中**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显然。对美国本土进行战略轰炸是一件可以做、而且是应该做的事情。

只是现在看来,冯承乾并没打算让陆战队在古巴呆多久,也许在攻占古巴之后就会发起进军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

要不然,冯承乾也不会让顾祝同以打击美军为主。

道理非常简单,如果顾祝同把重点放在哈瓦那,美军就很有可能在哈瓦那沦陷之后从古巴撤军。到时候,将有数十万美军回到本土。虽然这些美军官兵未必能征善战,但是比起刚从训练营出来的新兵,肯定有资格算得上是老兵了。显然,这数十万美军将成为守卫本土的主要力量。到时候。等中**队登上美国本土的时候。美军肯定是严阵以待,陆战队会遇到很多麻烦。

只有在这里消灭掉美军,才能减轻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难度。

也正是如此,才应该向圣克拉拉进军,给美军一线希望。从而迫使美军源源不断的投入到这个战场上来。

只是,攻打圣克拉拉的作战难度也更大。

道理非常简单,这里是美军重点守卫的地方。在顾祝同看来,不到最后一刻,美军绝不会放弃圣克拉拉。

这次,打主力的是第三陆战师与第五陆战师。

显然,顾祝同最信任这两个陆战师。

第三陆战师就不用多说了,在顾祝同去了中太平洋战区之后,该师就一直是他手里的王牌部队。参与了中太平洋战区的所有作战行动。之前,第三陆战师还开赴西南太平洋,参与了攻打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与登陆澳洲大陆的作战行动,是陆战队五大王牌师中的佼佼者。

当然,第五陆战师与顾祝同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别忘了,在担任中太平洋战区司令与第三舰队司令之前。顾祝同一直在西南太平洋的第五舰队服役,而且离任之前还是第五舰队司令,而按照中国海军的编制,陆战队是隶属于舰队,而不是隶属于战区司令部的,只是往往由战区司令部调配。虽然顾祝同在西南太平洋战区担任舰队司令官的时间很短,从没有指挥过第五陆战师,但是多次指挥舰队与这支部队并肩作战,所以顾祝同非常了解第五陆战师的情况。

可以说,在顾祝同手里,第三陆战师与第五陆战师是绝对的主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陆战师就不是王牌了。

在陆战队的五大王牌中,第二陆战师的战绩应该是最多的,参加了西南太平洋上攻打所罗门群岛与新喀里多尼亚的作战行动,随后被调去攻占了新加坡,在第二舰队前出印度洋的时候,还负责攻占了安达曼群岛,此后由出兵攻打迪戈加西亚与马尔代夫,此后出兵攻打孟买等印度港口,还参与了进攻斯里兰卡的作战行动,接下来是征战海湾地区,在回国休整之前则是中东战场上的主力,参加了攻打西奈半岛的作战行动。当时,第二陆战师就是在西奈半岛的港口里登船回国的。

相对而言,第四陆战师要稍微差一点,但是这支部队全程参与了西南太平洋上的所有作战行动,此后还在中东战场上打了几个月。正式改编为第四陆战师之后,单独完成了攻打德班、开普敦与阿森松岛的作战行动,并且出兵卡萨布兰卡,还派兵进驻马耳他岛,成为第一支进入北大西洋的陆战队。

至于那些在大战期间才组建的陆战师,也是主力部队。

事实上,在中国海军陆战队中,任何一个陆战师都算得上是主力部队,而且陆战队中就没有主次之分。

主要就是,陆战队一直秉承精兵政策。

大战打了快七年了,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作战部队依然只有二十多个陆战师,即便把留守后方的警备部队算上,陆战队作战部队的总兵力也不到一百万,而真正能打的也就只有五十多万。

可以说,这是一支精小强悍的部队。

导致陆战队作战部队兵力扩充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陆战队的新兵训练周期长达一年,而且淘汰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说,应征入伍的新兵,十个中有六个熬不到结束训练的那一天。二是陆战队的作战伤亡非常高,完成了训练的新兵将首先补充给已有的作战部队,然后才是组建新的陆战师。到大战结束的时候,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五十多万名战斗人员中,只有不到五万在大战爆发前就已经服役,其余的全是在大战期间服役的官兵,而且半数以上的服役时间不到两年。

不可否认,陆战队的战斗力极为强悍。

在美国西海岸,中国海军陆战队已经用行动证明,一个陆战师能顶两个美军师,如果得到了有力支援,甚至能应付三到四个美军师。

问题是,陆战队的缺陷同样不可否认。

这就是,陆战队并不适合在内陆作战。要把陆战队的战斗力发挥出来,最好的战场是在海滩上,在沿海地区,在舰炮的支援范围之内。可以说,只要在舰炮的支援范围之内,中国海军陆战队战无不胜。

只是,要离开了舰炮的支援范围,陆战队就没有那么能打了。

在美国西海岸地区,进军圣迭戈的战斗就说明了问题。当时,为了牵制美军,四个陆战师在内陆向圣迭戈推进,结果十多天下来,仅仅前进了几十公里,还为此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

在古巴的内陆战场上,陆战队能够扬长避短吗?

顾祝同不是对陆战队没有信心,而是不希望在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让更多的陆战队官兵倒在战场上。

当时,顾祝同下达了一道特殊的命令。

这就是,让十四艘配备了大口径舰炮的火力支援舰进入西恩富戈斯湾,然后在海湾北面的海滩上搁浅,工程兵则负责在搁浅船只身后搭建一座用来运送弹药的临时码头,以便把运输船只上的弹药送到火力支援舰上去。这十四火力支援舰只有一个任务,用大口径舰炮为三十多公里外的陆战队提供火力支援。

这个办法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还远远不够。

虽然十四艘火力支援舰上,总共有近两百门大口径舰炮,比一支由十二艘防空巡洋舰组成的炮击编队所拥有的大口径舰炮还要多,而且全部都是三百八十毫米舰炮,能够把炮弹投掷到近四十公里外的地方,其炮火支援能力相当于十多个炮兵营,但是圣克拉拉在四十多公里之外,随着陆战队把战线推进到圣克拉拉附近,这些火力支援舰上的大口径舰炮就派不上用场了。

为此,顾祝同选择了另外一种支援手段,即在前线修建野战机场。

猪湾与西恩富戈斯之间是开阔的平原,有足够多的地方修建野战机场,而且离两地的码头都不会太远。

只是,战术航空兵主要在白天行动,很少在夜间出动。

为此,顾祝同让陆战队集中在白天发起进攻,夜间则转攻为守,让美军发起反击,通过防御来消耗美军的有生兵力。

当然,顾祝同也只能做这么做了。

不管怎么说,他是海军将领,即便很快就将成为海军大将,他擅长的也只是指挥舰队作战,而不是指挥地面战斗。

顾祝同下达了命令,做出了安排,至于能打成什么样子,还得看陆战队的表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