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听了王五的话,说道:“兄台,此一时彼一时,况且就算真的不可以开山辟地,怎么都可以吐气扬眉!”

可是王五却道:“人在山野需要的是新鲜空气,而不是吐气扬眉!”

“兄台......”谭嗣同还待劝说,却被王五打断道:“谭兄,你看这火炉已经没什么火了,试问又怎么能打出一把好刀呢?”

这些对话,让不少人都不由地眼前一亮。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片子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其实王五的话,和谭嗣同的话,都是在隐喻当时的社会现状。

对于谭嗣同而言,戊戌变法即将开始,他可以说此时此刻还是充满了憧憬,正是想要大干一场的时候,而对于王五而言,他早就已经对清廷失去了信心。

谭嗣同闻言,看着火炉说道:“不够火,我以手代柴,令得它够!”

说着他撸起袖子,就把手伸到了火炉里。

只是顿时就被一旁的袁世凯拉开了。

“谭兄,人各有志,何必呢?”袁世凯劝说道。

“八千里地河山,千万黎民,多一把刀和少一把刀,又有什么分别呢?”袁世凯继续道。

“袁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谭嗣同握住袁世凯的手说道。

“我心中的那一点火早已熄灭多时!”王五依然不愿意出山。

谭嗣同也无可奈何,一拉衣袖,转身走出了铁匠铺。

而铁匠铺里面,那个学徒宗生却问王五道:“师傅,什么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王五无言以对!

谭嗣同和袁世凯一路同行,袁世凯道:“谭兄此次进京,一定风云际会,名动京城!”

“但愿天下苍生安逸,个人名利又算的了什么?”谭嗣同怅然道。

“讲得好,在这个有志难伸,万志难成的年头,难得还有谭兄这样的胸怀黎明的人,在下真是自愧不如!”袁世凯一脸佩服。

“袁兄何出此言?袁兄一生武艺,并且带兵有道,我肯定您他日必非池中之物!”谭嗣同拱手道。

“俗世洪流,站得住脚已经千辛万苦,想出人头地,恐怕比登天还难!”袁世凯摇头道。

谭嗣同笑着说:“事在人为,谭某愿意作引荐,向康老师推荐袁兄!不知袁兄你介意不介意?”

“我怕会连累康老先生的声名!”袁世凯顿时满脸笑意,但是还是一副谦虚的模样道。

“内举不避亲!”

其实这个时候,大家也通过两人的对话,对两个人有了一定的印象。

谭嗣同此时此刻胸怀黎明,对袁世凯也好,或者王五也罢,都是求贤若渴。

而反观袁世凯,其实他说的一直都是自己,他想要出人头地,而并不像谭嗣同那般理想化。

就在此时,王五和徒弟左宗生拦路!

“天涯路远,不如振翅齐飞,可好,谭兄?”王五骑在马上对谭嗣同道。

“有您和袁兄风雨同路,就算天涯也不过咫尺!”谭嗣同对王五的回心转意自然是喜不自禁,长声说道。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树木映照,马队踏行,鲜衣怒马!

一个心怀黎明想要进京为天下苍生博一个安逸的未来。

一个心怀壮志,一心想要去京城博一个出人头地!

一个心火已泯灭,却又被谭嗣同重新点燃!

三个男儿决定一起上京,成就一番事业!

三人来到城门处。

谭嗣同问:“袁兄你看这道城门像什么?”

袁世凯回:“像一座里程碑,上面将记载我们三人未来的大事。”

王五看着城门说:“像一座墓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梦想和生命都埋葬在这里,将来也一样。”

九斤附了一句:“不像什么碑,叫勿悲,有喜哎。”

而进城门的时候,九斤的话也很有意思,她说:“少爷您看您的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下一刻她又有些慌乱地说:“是谁撞到我了!”

一个声音回答:“对不起啊,因为这里实在是太黑了!”

可以说电影到这里其实才刚刚开始,可是却已经让许多观众都对这部电影有了很高的期待感,因为那一句句台词,都让人回味无穷。

哪怕是侍女和侍卫的一句对话,都无不在暗示着。

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可是这里实在太黑了!

也意示着,他们进入这偌大的京城的未来!

王五在京城创立“强武学会”大厅的牌匾上写着康有为题写的“士不可不弘毅”六个大字,矗立牌匾之下的王五和谭嗣同各有感怀!

王五:“从来忧国之士,俱为千古伤心之人。康老先生这条路很难走呀。”

谭嗣同:“只要志同道合,哪怕它满路风霜,总有艳阳高照的一天。”

其实这也凸显了两人的心态的不同。

只是强武学会门可罗雀。

王五看着那把谭嗣同和袁世凯送给他的大刀,犹记得袁世凯说:“横刀勒马,笑傲山河,五哥,让我们见识一下大刀队的英雄本色。”

当看到王五的刀法,袁世凯感叹道:“厉害,难怪刘永福的黑旗军可以显赫一时,果然强将手下无弱兵!”

三人上京之后,各有际遇,袁世凯长袖善舞,再加上有谭嗣同推荐给康有为,成功的接手新军。

而王五成立强武学会,意图为民间培养一群有志的男儿,希望能重振国运。

而谭嗣同写“仁学”,立志维新变法!

三人再次重聚,谭嗣同拿出“仁学”,可是王五看完之后脸色就骤然一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谭嗣同却道:“置之死地而后生!”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已经病入膏肓,我们再不能用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办法,一定要彻底推行变革,从头做起!”谭嗣同显得有些激动。

可是听者却各有心思。

谭嗣同说皇帝已经看过他的书,决定推行新政。

可是袁世凯对这个消息却很震惊。

王五虽然担心谭嗣同,但是却还是预祝他心想事成。

可是袁世凯却有不同的想法:“凡事中庸,万事三思啊!”

对于袁世凯的劝说,谭嗣同却说:“时不与我,再拖下去,就沉沦万世了!”

三人各有心思,一饮而尽。

王五由衷希望谭嗣同能心想事成,可是袁世凯却若有所思。

与此同时,一阵琴声响起,王五听到琴声骤然急停,就飞身上船,以为有血光之事,结果却是误会。

船上弹琴的女人却喊住了王五。

“不错,我的确是被断了的琴弦割伤了手,知音难觅,如果这位先生不嫌弃的话,请坐下听我弹奏一曲!”

“我怕打扰姑娘清新雅致!”

“你再客气就是虚伪了!”

“那么恭敬不如从命了!”

听着琴音,王五有感琴声悲鸣,劝说道:“红日西沉,总有再升的时候,过去不开心的事情还摆在心里做什么?”

“父母恩,骨柔情,不摆在心里摆在哪里?”

“姑娘真有孝心,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想听听其中的苦衷!”

“你怎么知道其中有苦衷呢?”

“因为我是一个知音人!”

所谓侠骨柔肠,其实《一刀倾城》里面的儿女情长,也是李易非常喜欢的点。

在这个救亡时代的儿女情长,是那么的婉转,那么的悠长,那么的惆怅、那么的令人回味无穷。

王五说:“人生在世又有多少件事是从心所欲!”

“五爷似乎也是个伤心人!”

“当今中华大地上,只要是热血男儿,有哪个不伤心?”

突然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划船的侍女差点被颠到船下,王五及时相救,又道:“我的心虽伤过,但未死。”

“好,这场雨冲得去愁思,但冲不去五爷的豪情壮志,让我替五爷助威!江湖风雨多,五爷多珍重。”

顿时琴声变得激昂澎湃起来。

这里也引出了一个人物,神手傲白!

袁世凯向王五提起了演武大会,而这个演武大会是奕亲王要办的。

谭嗣同担心王五和自己走的太近会被自己连累,而袁世凯却希望王五能参加这个大会。

王五最终还是决定参加演武大会,见识京城四大高手的风采。

演武大会上,王五虽然赢了,但是却并不想做意气之争,算做平手。

而袁世凯却大拍奕亲王的马屁。

其实这场演武大会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看点,因为动作戏可以说这一场是打的最好看的。

这场演武大会,的确让王五和强武学会在京城闻名,甚至有败给王五的花拳王弟子小川想要改投王五门下,但是却被王五拒绝。

虽然对方说师傅敝帚自珍,可是王五却认为,路是自己选的,怨不得别人。

但是小川却依然坚持想要拜在王五门下。

因为王五演武大会一战扬名,原本门可罗雀的强武学会,顿时就出名了,有许多人慕名前来。

终于强武学会打开了局面,王五最终还是把花拳王的弟子也小川也一起收入门下。

镜头一转,袁世凯为了自己的前途,彻底倒向奕亲王,更是说和王五以及谭嗣同只不过是泛泛之交。

袁世凯献计要为奕亲王招纳王五和强武学会,为此特意前往强武学会慷慨讲兵法!

谭嗣同不能苟同,亦要“纸上谈兵”。双方唇枪舌剑,正与邪、黑与白、对与错、高与下、优与劣模糊不清而又清晰可见:

袁世凯:“当兵如做人,欲速则不达,不理战场的变化,不管怎样艰辛万苦,都要按法则去行事。因为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关于到大家的生死,国家的兴亡。所以,不能让你一个人的意志去改变整个大局。”

谭嗣同:“战场如官场,行事要当机立断,片刻耽误不得,要变的时候就要去变,容不下半分人情或一点犹豫,否则时机一过,天机一失,那就不可挽回了。”

袁世凯:“国家大事,非比寻常,凡大事必有其法则,不可轻越雷池半步,便是尝试,也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步登天,不然将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谭嗣同:“畏首畏尾,进二退一,不是大丈夫所为。”

袁世凯:“做人宜直接才可以交心,但做事要圆滑,这样才可以避免无谓的损失及伤害。”

谭嗣同:“照你这么说,这跟做官不做事的家伙又有什么分别呢?”

袁世凯:“好一句做官不做事,壮飞,今时不同往日,说话可要留神啊。”

谭嗣同:“天下人论天下事,何事不可谈呢?”

袁世凯:“天子脚下难容是非……”

两人可谓不欢而散。

期间袁世凯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奕亲王邀请王五前往王府一叙。

谭嗣同告诉王五他们是想招揽他,但是王五却表示自己虽然答应赴约,但是却并不会被招揽。

而到了王府,结果却是奕亲王想要让王五和日本人一起办一个中日武术协会,可是王五却又怎么可能和仇寇一起做事,当场拒绝。

奕亲王不许王五和日人比武,可是对方上门挑衅,王五忍无可忍,结果被袁世凯以他违反了奕亲王的命令带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结果没想到在王府遇到了当初的那个知音人,竟然就是奕亲王的王妃。

另外一边,谭嗣同得知王五被带到王府,特意去求了皇帝的口谕来王府宣旨救人!

谭嗣同强行把王五带走,可是这也彻底惹怒了奕亲王。

而实际上,他们抓走王五不过是调虎离山。

谭嗣同有感保守派来势汹汹,想要反击,而他选择了相信袁世凯。

可是没想到,谭嗣同错信袁世凯,袁世凯关键时候反戈一击,谭嗣同被捕!

九斤前来报信,康有为因为有人通风报信,坐船离开,而谭嗣同却被抓入狱,并且罪名是谋反。

“成败不过一线,为什么失败的会是我们?”王五看着那个康有为题字的牌匾说道。

王五独闯大内监狱,与押阵的“京城四岳”之一的余万山输赢定对错!

王五:“自有监狱以来,监禁的都是好人居多。”

余万山:“我只是一个狱卒,不是历史学家。”

看到程虎饰演的余万山众人都不由地有些惊讶,毕竟,那可是程虎啊!

两人一番激烈的对打,最终王五棋高一着,王五打赢余万山,意欲救走谭嗣同。

王五说:“谭兄,我们走!”

谭嗣同:“我不走,走得出天牢,走不出天下。”

王五:“走得了今晚,我们才有明天。”

谭嗣同:“明天的事,就留给明天的人去做。我今天要做的,就是慷慨赴义,用我的血去激励大家。”

说罢,谭嗣同用手在王五的刀上抹了一下,在天牢的墙壁上,用血书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王五:“谭兄,你对,做大事不是大成就是大败。今日你败,只是败在气数,这个国始终会走你的路。”

谭嗣同:“是啊,这个国家,始终会走我的路。五哥,我想睡一会,我已经很久没好好睡一觉了。”

谭嗣同慷慨赴义,被押送前往刑场!

喜欢催泪系导演请大家收藏:()催泪系导演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