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烟火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小说 > 一千一百五十章 还是金陵好

老朱自然也知道韩度在京城产业众多,要是迁都的话,韩度多半不会愿意。不过,既然韩度现在没有直接反对,而是从侧面问起迁都的原因,那老朱也愿意和韩度解释一番。

毕竟迁都是老朱心里的想法,若是能够说服韩度的话,那真到了迁都的时候,阻力也会小一些。

长叹一声,老朱从龙椅上站起,一步步走到丹陛下来,边走边说道:“金陵虽然在正史上也曾经多次作为都城,但是在金陵建都的朝代,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较偏安一隅的朝代,没有天下一统的气魄啊。而且金陵偏数南方,大明的敌人又是在北方。建都在这里,对大明北方的战事,总有一种鞭长莫及的难受啊。”

韩度听了,思考良久才拱手道:“恰恰相反,臣以为大明就应该建都金陵。”

老朱转身两眼盯着韩度,久久没有说话。原本老朱是想着说服韩度的,现在看来......韩度这是铁了心的要和他对着干呐。

韩度见老朱脸色阴沉,连忙解释道:“皇上,若是大明只有一京十四省,那没有什么说的,臣也同意迁都。”

“哦?你想说什么。”老朱对韩度的话感到有些奇怪。

韩度正色回道:“可是皇上,现在大明可不止一京十四省啊。大明还有南洋三十三总督府,还有大洲,还有美洲那一片新大陆。臣这么说吧,如果大明只在意陆地,不在意大海的话,臣同意迁都。但若是皇上还不想彻底放弃大海的话,那臣以为金陵就是大明最好的都城。”

老朱是嫌弃金陵气魄小了,但是这京城气魄的大小也不是固定的,只要以后继续建设下去,金陵自然会变成历史上气魄最大的帝都。

既然喜欢大的,那从小玩到大,不是更有乐趣么......

老朱听的沉吟下来,陷入深思。时至今日,大明还能够彻底放弃大海吗?

不能!

大明现在每年光是从海里捕捞的鱼获,就超过二百万担,对于大明百姓的肉食需要是一个极大的补充。更何况,现在南洋有三十三总督府,每年给老朱上贡的财物那是车载斗量。南洋每一样每年都要为大明提供大量的铜、银、金子、粮食、香料、糖等等,这些东西是根本不可能放弃的。

“朕又没有说过要完全放弃大海,即便是迁都,之后大明也一样会拥有南洋、大洲和新大陆吧。”

即便是刚强入老朱,也不得不承认,现在这些地方已经是和大明连成一体,不可割舍了。

韩度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不过这笑容里面的深意老朱体会不到。

“皇上明见万里,圣明无韬,当然知道大海的重要,不会放弃大海。”

说着,又转头朝朱标看了一眼,“太子殿下也是贤明,不会将大明在海上的利益弃之不顾。但是,若皇上迁都前往西安,那后世的帝王从出生到即位,他们连大海的样子都没有见过。对于*大海完全陌生,到了那个时候,大明还会不放弃大海吗?”

被韩度反问一句,老朱和朱标两人同时陷入了沉默。

韩度见此,趁热打铁说道:“人对于完全不了解的东西,是不会珍惜的。这就好比一个人手里捧着一块石头,他只会觉得捧着这块石头走路非常的不方便,非常的劳累,即便是没有人要他丢弃,他都会选择将石头丢了。可是他不会知道,他捧着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石头,而是价值连城的美玉。”

老朱沉吟着回到龙椅上坐下,缓缓说道:“既然西安不行,离大海太远。那朕若是迁都北平呢?北平格局够大,而且宫城也算是完好,不用怎么大兴土木,离大海也不远,也能够更好的防备北方。”

朱标闻言没有吭声,目光转向韩度。

韩度笑着摇头,“北平是离大海不远,但是离南洋就太远了。从旧港到金陵不过几千里,但是到北平那就是一万多里了。南洋早晚会成为大明的粮食、糖重要资源地,还有已经种植下去,即将收获的橡胶,这些可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资。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大明需要,西洋的那些人更加需要。若是迁都北平,想要相距万里守住南洋这块宝地,恐怕不容易。”

大海之上,亦寇亦商,实力不够的时候自然只能够乖乖交易。若是实力够了,那还交易什么,直接过抢,简单方便,一本万利。

“况且,臣以为正是因为有着蒙元的威胁在,大明才更加不能迁都北平。”

“迁都北平,天子守国门,不是能够更好的防御北方吗?”老朱面色不悦。天子守国门这个策略早就在他心里萦绕过不知道多少次,而且在他看来也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现在却被韩度一口否定了,老朱当然不高兴。毕竟从行军布阵上来说,韩度的确是没有什么建树,也就指挥海军厉害。

韩度笑了笑,说道:“臣不懂防线构建、战略布局这些,不过臣知道,蒙元人一定会明白‘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的道理。”

“继续说。”老朱语气有些不满,想要看看韩度能不能够说出花来。

“蒙元人和其他蛮夷不同,他们是做过中原江山的。现在被大明赶到了草原苦寒之地,对中原花花江山就更加是念念不忘。一旦他们恢复元气,第一个想的肯定是重新入主中原。”

“妄想!”老朱气愤的一掌拍在扶手上,鼻子里的粗气噗嗤噗嗤的冒出来,就好像带着火星似的。

不过老朱生气归生气,但也知道韩度说的是事实。被赶到草原上的那些蒙元人,一刻都没有放弃过挥师南下,再入中原的想法。

要不然,大明也不用在九边陈兵数十万,并且大明主要的兵力和能征善战的人全都安置在这里。

“你,继续说。”

韩度用力的抿了一下嘴唇,觉得自己的话是不是把老朱给刺激的太大了。“皇上应该知道,想要颠覆一个王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攻破它的帝都。这一点在皇上征战天下的时候,也被体现的淋漓尽致。皇上南征北战多年,可是前元虽然败多胜少,但一直都在苟延残喘。可等到中*山王攻破大都之后,全天下的前元势力便飞快的冰消瓦解。”

“蒙元人既然吃过这个亏,他们自然知道这个道理。若是皇上迁都北平,那岂不是就将帝都完全置于蒙元人的兵锋之下?到时候蒙元最优的选择就是进攻京城......”

韩度看着老朱,迁都北平,这简直就是在给蒙元人立箭靶子。

老朱却不怒反笑,高兴的拍着手,“如此一来,岂不是更好?不仅避免了蒙元人残害百姓,更是可以凭借着固若金汤的城池,让蒙元人碰个头破血流?”

韩度冷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不过,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蒙元人可以在北平城下失败十次,甚至是一百次,但是只要成功一次,那就是天下倾覆!”

老朱的笑容瞬间僵硬在脸上,他再也笑不出来了。

朱标也是脸色惨白,浑身战战兢兢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迁都北平不妥。”

这就好比是两个人打架一样,一方浑身甲胄密不透风,一方拿着一把匕首。匕首的确是拿甲胄无可奈何,但是只要穿甲胄的人一个疏忽,被匕首趁虚而入,那就能要了他的命!

迁都北平,若是大明强盛的时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难道大明就能够一直如此强盛下去,没有衰弱的时候吗?一旦衰弱,拿什么抵挡蒙元人的兵锋?

韩度冷笑着看了老朱有些发白的脸色,长叹一声说道:“皇上,大国争锋,切不可逞一时之勇。大明幅员万里,最大的优势不是兵有多强,而是这万里之大的战略回旋空间。如果迁都北平,那就相当于是自缚双手,把这个最大的优势完全放弃。”

“说实话,在臣看来迁都北平,除了得到一个天子守国门的虚名之外,并没有半分好处。”

老朱原本想要说服韩度的,没有想过到头来竟然被韩度给说服了。

仰头长叹一声:“那定都金陵就好吗?”

韩度这才笑盈盈的回道:“定都金陵,可以居中极,而同时控制陆地和大海。并且金陵有长江天险相隔,若是北方来敌,即便是打到长江边上,只要派遣水师封锁长江。那么即便是百万雄兵,也只能够望江兴叹。”

老朱低头沉思了一下,也不得不承认韩度说的有道理。以长江的宽度,若是没有船只想要度过,那即便是百万雄兵也无可奈何。到时候只要派遣水师打掉对方的船只,基本上就能够安然无恙。甚至,还可有通过水师沿海而上,去攻击后方。

“那若是有海上来敌呢?”朱标情不自禁的问了一句。他作为储君,将来的皇帝,对于这些事情,是必须要慎之又慎的,考虑周全的。不能韩度一说,他就点头赞同,连想都懒得想。

韩度自信的说道:“若是有海上来敌,那就往地上退。不过以大明水师的实力,早在南洋就将敌人给消灭了,几乎不可能攻到金陵。而且咱们还可有在金陵城外,沿长江一线布置炮台。敌船是逆流而上,速度肯定不会太快,这样的船只是江面上,那就是大炮的靶子。”

老朱暗暗点头,现在看来当初他匆忙之间选择定都金陵,还真的是做对了。“可是,若是不迁都的话,北方又没有明显之地,那整个北方的百姓,都有可能遭受到蒙元的侵扰。”

韩度正色拱手道:“皇上,臣以为恰恰相反。若是迁都北平,大明才会受到蒙元不断的侵扰,因为京城的对于他们的诱惑太大了。但若是京城在金陵,那蒙元若非迫不得已,恐怕不会南下侵袭大明。因为他们也知道,一旦袭击了大明百姓,大明肯定是会报复回去的。”

老朱低头笑了两声,忽然抬头看向韩度,沉声问道:“什么是迫不得已的时候?”

韩度面对气势迫人的老朱,抿了抿嘴唇,“食不果腹,快要饿死的时候。”

老朱闻言沉默,他对于草原的苦寒之地是了解的。也知道别看蒙元人打仗凶猛,但很多时候都是被逼的。因为草原灾害太多,很可能一场雪灾就会让蒙元人没有吃的,若不能南下侵袭大明,他们就要活活饿死。

这也是最让大明头疼的一点,因为处于饿死边缘的人实在是太过可怕。别说是拼命了,为了一口吃的这样的人不会顾及任何人的性命。

韩度见老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由得插话道:“这次臣随太子殿下巡边,听晋王谈论其草原上个部族势力。”

老朱抬眼看向韩度,不明白他想要说些什么。

韩度自顾自的说道:“自从梁国公破灭北元皇庭之后,草原各部族分崩离析了一段时间,但是又很快依附两大部族。西面是瓦剌部,东面是鞑靼部,这两大部族依靠着投奔他们的蒙元人,正在飞速的壮大。皇上,此事咱们可不能坐视不管呐,若是让两部壮大起来,必成大明心腹之患。”

老朱点点头,说道:“这件事朕知道,朕也在为此头疼。这两部都在极北之地,距离大明太远,即便是想要派兵征伐,也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听到老朱动不动就想要派大军征伐,韩度顿时无语至极......老朱真是锤子用多了,看到钉子就想都不想的要给它来上一锤。

瓦剌和鞑靼躲到草原北边,大军不便征伐,但也不是说就没有办法了呀!

韩度顿时拱手朝着老朱微微躬身,“臣有个想法,或许有用,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老朱知道韩度一向是足智多谋,听到这话连忙坐直了身躯,殷切的望向韩度,“你有什么好办法,快说来听听。”

“互市。”韩度郑重吐出两个字。

老朱闻言一愣,原本期盼的目光顿时变得满脸泄气,不耐烦的挥挥袖袍说道:“还以为你有什么良策,原来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历史上和草原部族的开通互市的,不止一个,甚至也不止一次。因此,老朱才会说韩度拾人牙慧。

面对老朱的不屑,韩度却毫不在意的说道:“皇上,臣的确是用的前人故智,但是既然前人都能够用的,那就说明互市这个办法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肯定是行的通的。”

“行,肯定是行的通。”老朱有些无奈的看着韩度,两手摊了摊,“可是历朝历代和草原开展互市的并不少,但是结果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壮大了草原,最后自食恶果,被草原铁骑挥师南下?”

韩度摇头反驳道:“皇上此言,臣并不赞同。或许开通互市之后,草原的确是壮大了一些,但是中原得到的好处却更多。”

毕竟中原王朝怎么也算是手工业社会,相比起草原的游牧社会,这商品天然的价格差价,就能够让中原王朝赚的盆满钵满。

“而且历朝历代开关互市,除了前元之外,也没有见到有草原部族真正的占据中原。况且,臣说的也不是简单的互市,而是要草原部族归附大明之后,才能够与他们互市。臣以前说过,只要土地里还有产出,这个地方就必定会有人繁衍。草原辽阔,草木繁盛,想要彻底将蒙元人赶走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将蒙元人赶走,只要这些地方没有被大明百姓占据,那么早晚还是会被蒙元人重新占去。”

“皇上可以派兵连年清剿,但是大明能够连年坚持下去吗?就算是能够坚持下去,那也完全不值得。每年耗费大量的钱财在边军身上,却没有一丝半点的好处,长此以往,大明就算是有金山银海,也总有被掏空的一天。到了那是,又该如何?”

大明九边陈列了几十万大军,也就是老朱能够镇的住。若是换个软弱一点的皇帝,恐怕会连觉都睡不着。关键是每年耗费几百万贯的钱财,却一分收获都没有,老朱手腕强硬一言九鼎,百官不敢有怨言。但是以后的皇帝,都有老朱的强硬?

老朱也明白这一点,抬眼看向韩度,问道:“所以,你的想法是?”

韩度深吸口气,郑重回道:“臣以为,不如对北元蒙古官民劝谕归降,恩惠怀柔招抚他们。并通互市,准许蒙汉往来。”

见老朱沉吟着没有说话,韩度又继续解释道:“皇上不用担心,咱们互市也不是什么都买、什么都卖。草原部族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存困难,尤其是在粮食方面,他们是非常的缺乏。只要朝廷将粮食卖给他们,只要能够让他们饿不死、保住性命,想来他们南下侵袭的**,就会小的多。”

老朱深知人被逼到绝路的可怕,也不愿意把蒙元人朝绝路上逼。要说老朱和蒙元人的恩怨,那真是一言难尽。老朱心里对蒙元人是深怀恨意的,毕竟他的爹娘兄长妹子都是因为前元朝廷的昏庸,才会被饿死的。

但是老朱起兵推翻了前元,又把蒙元人给赶回到草原上,再加上这么多年征战下来,老朱心里的恶气也出的差不多了。

毕竟就现在看来,大明的日子还能过。至少粮食是不缺的,而且按照朱薯和朱芋的产量,恐怕要不了两年,大明不仅不会再为缺粮发愁,反而要为粮食太多而发愁。

既然如此,老朱只要没有发疯,就不会想着把蒙元给逼到绝路,然后与大明拼命。

“既然是互市,那自然就有来有往。可是,咱们又能从蒙元得到什么呢?”

朱标心里也不愿意大明连年征战,耗费巨大还好说,关键是打仗是要死人的,边关每年都要死那么人,让朱标心里受不了。

“父皇,草原的牛羊马匹,甚至是牛角、牛筋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大明也是急需的。”

韩度笑着微微点头,等朱标说完了之后,插话道:“这些都能买,唯有马匹不能买。”

老朱和朱标听了,抬头望向韩度大为不解。要知道历史上多次和草原部族互市,马匹都是最为稀缺,也是最为贵重的东西。

因为马匹可以用来列装骑兵,而在冷兵器时候,骑兵的优势太大。

“马匹可以用来训练骑兵,咱们应该大量买进才是,为何反而不买?”

见老朱皱眉问自己,韩度脸上带着笑容,回道:“咱们能够用马匹来训练骑兵,草原部族更加可以用来装备骑兵。而且蒙元人也不是傻子,即便是他们肯卖马匹给咱们,那也一定会将最好的马匹捏住不买,只会卖次几等的马匹给咱们。因为他们也怕咱们训练出最好的骑兵,然后去对付他们。草原骑兵比中原骑兵更加厉害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战马比咱们的更加优良。”

朱标回头和父皇对视了一眼,更加不解的问韩度:“既然咱们的马匹没有他们的好,那咱们难道不应该更加购买他们的马匹吗?”

“没用的,不管咱们出多少钱,蒙元人都不会将他们最好的战马卖给咱们的。”韩度摇摇头,“因为这是他们的命脉,谁会把能够掘自己祖坟的东西卖出去?”

“既然买不到最好的,那咱们就干脆不买。”韩度说的斩钉截铁。

老朱察觉到了韩度似乎话里有话,有些激动的指着韩度,“说,继续说,一五一十的给朕说清楚,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韩度点头,“在说之前,皇上请容臣说一下蒙元人的情况。蒙元人的生活,其实主要靠的是牛羊,牛都比较少,他们主要是靠羊来生活。别看蒙元人好似每个人都养着众多的牛羊,但是寻常他们是不会宰杀牛羊来吃的,他们主要吃的是牛羊产出来的奶。

这就好比,牛羊是他们的本钱,而奶则是他们获得的利,他们就主要是靠着这些牛羊产出来的奶过活。”

见两人疑惑不解,韩度笑了笑问道:“不知道皇上和太子殿下注意到没有,在蒙元人的生活中,马匹的作用非常的有限,或者说几乎没有作用。”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烟火更新,一千一百五十章 还是金陵好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