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烟火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小说 > 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意图迁都

韩度叹息着看了蓝玉一眼,“兄长,没有证据的话你就不要说了,没什么用,根本不可能让皇上将朱棣如何。”

蓝玉神情有些无奈,摊了摊手道:“咱知道,皇上明知道咱和燕王不和,还将咱给派到北平来。说不定,皇上的想法也是想要咱监视着燕王。可是说来也奇怪,咱来了这么久了,竟然连丝毫异常的情况都没有发现,你说奇怪不奇怪?”

韩度闻言瞳孔猛然一缩,目光凝聚成一根针尖粗细。

蓝玉见韩度若有所悟,便好奇问道:“你知道是怎么回事?”

韩度哪里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即便是知道,那也不过是自己的猜测而已。光是猜测,没有铁证,可定不了堂堂燕王殿下的罪。

不好意思的道:“我怎么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在我看来,无非不过是两种情况。”

“那两种情况?”蓝玉满腔的疑惑,让他连一刻一息都不愿意耽搁,立刻问道。

韩度思考片刻之后,说道:“一种就是燕王的确是没有想过造反。是咱们变得草木皆兵,主观上认为燕王会谋反,所以不管看他什么,都觉得他会谋反。另外一种就是燕王真的想要造反,也的确是在招兵买马、打造军械。只是他做的太过隐秘,咱们找不到罢了。”

蓝玉听了连连点头,最后说道:“放心,咱会继续盯着他的。只要他有问题,不管他藏的有多好,总有会露出马脚的一天。”

进了北平城,在朱棣精心准备的酒宴上,由于朱棡处处和他针锋相对,让一场酒宴吃的诡异莫名。

即便是有着朱标从中缓和两人的敌意,最后这顿酒宴也吃的不欢而散。

次日一大早,朱棣便前来找朱标。

“皇兄第一次来北平,不如让小弟陪着皇兄四处走走?这北平曾经是前元京都,风景名胜还是不少的。现在虽然早就不复当初的繁华,但是这些风景名胜反而变得更加清幽,比以前更胜一筹。”

朱标也有兴趣好好的走走看看,便点头答应了朱棣。

不过由于朱棡和朱棣完全看不过眼,直接就拒绝了朱棣的邀请。

朱棣也不坚持,反正彼此都看对方不顺眼,还不如眼不见为净。

而蓝玉在北平待了这么久,早就看过了,对此也没有什么想看的**。相反,他想要趁着朱棣被朱标给拖住脱不开身的时候,再仔细的在北平城里面好好查探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朱棣谋反的证据。

而韩度虽然这不是第一次来到北平的,但是以往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就没有时间驻足过。现在既然朱棣有意要带自己见识一番,韩度也不会反对。

所以,朱棣其实就只带着朱标和韩度两人在北平周围逛了一圈。三人接连游玩了十几天,才算是把北平周围的风景名胜之地给逛了一遍。

朱标见和两位弟弟叙旧也叙的差不多了,这一趟出来的目的也达到了,便向朱棣提出告辞准备回京。

朱棣自然是极力的挽留朱标,可是再三挽留之后,见朱标回去的心意坚定,也就不再劝说。

为了给朱标送行,朱棣又准备了一场盛大的酒宴。

这一次,即便是朱棡再不愿意,他也不得不出席了。不过,他在酒宴上还是睁眼都没有瞧过朱棣一眼,显然是对朱棣的怨气很深。

就在彼此相互敬酒的时候,韩度主动朝着朱棣敬了过去,随口问道:“燕王殿下,不知道最近草原上有什么异动没有?”

原本韩度只是没话找话的随口一问,目的是不想喝酒和的太过生硬,想要转圜一点。

可是没有想到,朱棣的回答却是让韩度大吃一惊。

只见朱棣哈哈笑了两声,回道:“自从梁国公上次击破北元之后,现在的草原平静的很。别说是像以前那样时不时的就来扰边了,就算是本王带大军进入草原,也不容易发现他们的踪迹。”

韩度听了之后浑身一震,下意识的朝着朱标看了一眼,见他脸上的神色也是一凝。

“哦?是吗?”担心被朱棣看出破绽来,韩度便借着醉意打了个哈哈,将自己身上的异常给遮掩过去。

为了避免朱棣起疑心,韩度干脆笑着附和道:“这样看来,燕王殿下这两年过很安稳呐。”

“哈哈,不错,的确是要比以前舒心多了。”朱棣回了韩度一句,又举起酒杯,继续和下一人对饮下去。

酒宴结束,离开了大堂,回到自己房间的韩度醉意瞬间清醒了九分。

看得扶着韩度进门的蓝玉目瞪口呆,不由得抬手指着韩度骂道:“咱刚才都还在奇怪,你的酒量咱是知道的。这点烈酒,还远远不可能将你醉成这个样子。原来你的醉意,都是装出来的啊?”

韩度笑了笑没有说话,连连用眼神示意蓝玉去把门关上。

蓝玉顿时领会了意思,装着韩度还在醉酒当中,将他慢慢的扶到了床上,然后才转身出去把门关上。

蓝玉重新走进来的时候,看到韩度已经没有躺在床上,而是坐在床边了。

“说吧,究竟是怎么回事,需要你装醉将咱带出来?”这个时候,蓝玉也明白了为何在酒宴上喝醉了的韩度,非要缠着他。

韩度压低声音说道:“在回答兄长的问题之前,我有一个疑惑,希望兄长能够给我解惑。”

“你想问什么,但说无妨。”蓝玉毫不犹豫的点头。

韩度这才神色逐渐变得凝重,问道:“酒宴上,燕王说蒙元人对北平的骚扰几乎没有,这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蓝玉立刻就肯定的说道,“咱也来北平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时间咱就没有遇到过有蒙元人扰边的消息。而且咱也数次带兵出关清剿蒙元,正如燕王说的那样,即便是去草原上,也很难简单蒙元人了。”

“怎么,这有什么问题吗?”最后一句蓝玉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他见韩度如此郑重其事的询问他此事,哪里还猜不到肯定是韩度在这件事上发现了什么,才会如此问他?

韩度“呵呵”低声笑了两下,意味深长的看着蓝玉的眼睛,说道:“有问题,太有问题了。”

“哪里有问题?”蓝玉急忙问道。

他一直以来都感觉到朱棣有些不对劲,可究竟是哪里不对劲,他也说不上来。想要找寻证据呢,偏偏他有找不到。

蓝玉的心里郁闷不已,现在听到韩度好似发现了什么,心里顿时就像是被猫抓了一样。

韩度抬手止住蓝玉的激动,示意他稍安勿躁,之后整理了一下思绪,才慢慢说道:“其实,我也是从晋王和燕王两人对草原的说法不一样,才觉得有些问题的。但究竟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我也没有把握。”

“哦?晋王怎么说?”蓝玉好奇问道。

“当初我问晋王殿下草原的情况的时候,他说,兄长虽然破灭了北元,但是对蒙元人的打击其实并不大......”

韩度一边说着,一边试探的看着蓝玉。毕竟晋王的这些话,有点看不起蓝玉功勋的意思,在不知道蓝玉对朱棡的态度之前,韩度当然要谨慎一些。

好在,直到韩度说完之后,蓝玉都没有勃然大怒的举动。而是显然了沉声,良久之后抬头看向韩度,诚恳的点头说道:“晋王的看法没错,当初咱虽然击破了北元,但只是俘获了北元皇庭的大小官员。对于普通的蒙元人,还真的是没有多大的影响。”

“如果事情真是像晋王说的那样,普通的蒙元人开始投靠了瓦剌和鞑靼的话,那......”

蓝玉摇摇头,没有说下去。还能说什么?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要不了十年,这两部必然会卷土重来。

韩度心里送了口气,随后便笑着说道:“既然兄长的看法和晋王殿下一致,那么燕王的话就有些奇怪了。按照燕王的意思,这蒙元好似已经土崩瓦解,再也不会是大明的威胁一般。”

“你是想说,他是在故意养寇自重?”蓝玉眼神一凝,如同一根细针一样看向韩度,嘴角噙着冷笑。

韩度微微摇头,谨慎的叹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恐怕只有燕王才清楚。不过蒙元人应该对大明的敌意是一致的才对,没有道理他们对北平视而不见,却在明知道太原有重兵把守的情况下,还锲而不舍的骚扰太原吧?”

蓝玉重重的点头,“此言有理。”

韩度见蓝玉一副兴致勃勃的表情,怕他乱来,不由得劝道:“不过,无论此事是真是假,兄长都不能够擅专。这样的事情,只有皇上有权处置,兄长切记!”

蓝玉有些不乐意,不过最后还是长叹一声,点头答应下来,“为兄明白。从今天开始,咱会留意草原的动静,即便是有什么也会先向皇上启奏的。”

“那就好。”韩度放下心来。

......

韩度不知道是不是归心似箭的原因,明明去的时候感觉走了很远很久的路,回来的时候却连什么感觉都没有,就回到京城了。

一进京,朱标和韩度便立刻去向老朱复命。

一见面,老朱便毫不客气的问朱标,“你把那逆子带回来了?他没有对你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吧?”

老朱这是怕朱棡不听,若是和朱标兵戎相见,那老朱真的是要气的吐出血来。

到了这个时候,老朱也不再瞒着韩度了。

可是韩度低头站在一旁,心里却是泛起一阵苦笑。自己还真不想要这个特殊照顾啊,这样的秘闻破事,韩度听巴不得自己从来没有听到过。

朱标连忙拱手为弟弟开脱道:“父皇误会三弟了,三弟见到父皇的旨意,除了大呼冤枉之外,没有丝毫的出格之处。甚至儿臣只是说了一句让他进京,他便将兵权交给颖国公,毫不犹豫的就便随儿臣进京了。”

“儿臣以为,弹劾三弟的奏折所言之事,或许是子虚乌有。”

老朱好似不想提这个话题,等朱标说完之后,撇撇嘴道:“是真是假,朕自然会查个水落石出。另外你告诉那个逆子,在事情没有查证清楚之前,他就不用来给朕问安了,让他去他的王府带着,没有朕的旨意不许出门。”

“这......”原本朱标还打算让三弟前来问安的,毕竟父皇也多年没有见过三弟了,若是能够略解思念之情,或许父皇会对三弟网开一面。

可是朱标没有想到,还不等他开口,父皇便将这一点给彻底堵死。

“是,儿臣这就让三弟回去等候父皇的旨意。”

见朱标就要转身出去,老朱挥挥手,“不急,你等下回去的时候将他带走便是。”

“另外朕要问你,交待你的事情,你去看过没有?”

韩度闻言顿时呆了一下,原来老朱这一次派朱标巡视,还不仅仅是将朱棡给带回京城,竟然还有事情?

朱标没有理会韩度的惊讶,微微躬身回道:“儿臣前去看过开封和西安。”

“你以为如何?”老朱沉吟着端起茶杯,不知道是想要考验一下朱标,还是有着其他的原因。

朱标好似早就胸有成竹,“开封不行,太过狭小,而且黄河要远高于开封。一旦黄河决堤,那对于开封来说,就是一场浩劫。”

老朱闻言不禁点头。

“而且,前宋之所以建都开封,不过是因为力有不逮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地方罢了。但是我大明正如日中天,自然不用选择开封这个狭窄的地方。”

什么?建都?现在不是以金陵为都城吗,好好的建什么都?忽然,韩度猛然醒悟过来,难道老朱想要迁都?

这一次他派朱标巡视天下,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将朱棡带回来,还想要让朱标亲自去查看适合建都的地方?

韩度想不明白,金陵待的好好的为什么老朱想要迁都。

“那西安呢?”老朱没有反驳朱标的话,直接问道。显然在老朱心里,他也是看不上开封的。让朱标去查看的目的,或许只是因为顺道看看,聊胜于无罢了。

朱标深吸口气,正色说道:“西安十三朝古都,而且二哥在西安的时候,也对其城墙进行了一些修葺。看似很合适,但其实不然。”

老朱心里显然是钟意西安的,现在听到朱标直接反对,顿时有些不高兴起来。沉声问道:“为什么?”

朱标镇定的抬头望着父皇,正色回道:“原因有三,其一西安经历了唐末及五代战乱以后,宫殿早已灰飞烟灭,整个城市比较破烂,如果父皇要在这里建都,所要就需要把城池街道房舍给全部重修一遍,再加上修建宫殿所需要的财力物力人力,会非常的巨大。大明虽然已经立国二十多年,但是一直以来都在征伐北元上面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这两年朝廷的日子虽然好过了一些,但是百姓的日子还并不好过。若是现在就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大型宫殿,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老百姓的观感也非常不好。”

朱标说到朝廷日子好过的时候,还禁不住的多看了韩度两眼。说起来,现在朝廷的赋税丰厚了一些,主要还是因为韩度的缘故。要不是韩度重新印制了宝钞,斩断了假宝钞对百姓的搜刮,并且市舶司收取大量的海贸赋税,朝廷的日子还真的未必有百姓好过。

见父皇没有表示,朱标继续说道:“二是西安的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由于千年以来不断的种植,现在的土地都变得非常的贫瘠。在西安的时候,韩度和儿臣一起去土地里查看过,泥土都开始泛白,根本就不再是沃野千里了。再加上西安缺水少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以韩度的说法,也就是能够种种朱薯和朱芋之类的东西。父皇应该知道,缺水对于百姓和朝廷来说,会是一个多么大的麻烦,同时,也不利于漕运。毕竟要天下要供给京城各种物资,是需要有漕运的。漕运跟不上,物资供应就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了。”

“三是迁都可能都会遭到很多朝中大臣的反对。因为朝中大臣的各种产业,大部分都在京城一带。一旦离开了这里,那么他们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他们肯定反对迁都。”

韩度闻言,顿时缩了缩脖子。朱标说的在京城有着大量产业的人,韩度就是其中一个,或许还是最大的一个。韩度在京城有多少产业?蜂窝煤作坊、玻璃作坊、酿酒作坊,还有马场,以及即将建成的机械作坊......这么多产业,若是因为老朱一个迁都就要全部放弃,韩度自然是不愿意的。

显而易见的,若是老朱执意迁都,韩度肯定会反对。

朱瞥了韩度一眼,好似看穿了他的心思,缓缓说道:“怎么,你要反对?”

韩度本不想在这个时候说些什么,可是被老朱点名了,也只好硬着头皮出来,拱手道:“臣斗胆敢问皇上,为何要迁都?”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烟火更新,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意图迁都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