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653秘密电话

奋斗在苏俄 653秘密电话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8-16 19:05:29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针对东京审判的问题,中央委员会已经有了最基本的决议,在多数问题上,联盟都可以做出让步,唯独有一点,那就是在战俘的问题上,联盟是不会做出太大让步的。

    在对日作战中,苏军几乎是全歼了驻扎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除此之外,还有一批驻扎在朝鲜的日本军队,除了在战斗中被击毙的近八万人之外,其俘虏的日军总数,也接近了六十万。对于在卫国战争中遭受了巨大人口损失的联盟来说,这几十万的日本战俘,无疑是一批数量足够多,同时也足够廉价的劳动力,因而,在对日作战尚未结束的时候,联盟的战后重建委员会便已经做出了决定,将这些战俘陆续的送到了西伯利亚等地,让他们去参与劳动去了。

    而在日本投降,美国人在日本设立了驻日盟军总司令部之后,以麦克阿瑟为首的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就向联盟提出了要求,希望联盟能够释放日本战俘,并将他们送回日本本土。

    在过去几年的侵略战争中,日本人几乎给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各个国家,都带来了难以弥补的经济和人口损失,而与此同时,其自身所蒙受的损失同样非常的严重。而按照美国,亦或者说是按照麦克阿瑟的既定战略,他在对日本完成一定的战后改造之后,是需要将废墟中的日本重新建设起来的,而任何形式的战后重建,显然都离不开劳动力的充足保障,所以,能不能将苏军俘获的日本战俘争取回来,对日本的战后重建工作其实是具有一定重要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过去一段时间里,驻日盟军总司令部一直在同联盟一方的代表,洽谈关于日本战俘的回归问题。

    但根据联盟中央目前所作出的决策,这些数量庞大的日本战俘,显然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回归日本的,毕竟这些战俘不仅是免费的劳... ...动力,同时也与联盟的远东开发政策密切相关。

    在联盟战后重建问题上,莫斯科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西向”的观点,一种是“东向”的观点。所谓的“西向”,就是着重开发乌拉尔山以西,即联盟的欧洲部分,而“东向”的观点,便是将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尽可能向乌拉尔山以东地区转移,并着力开发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

    在战后这段时间里,经过一段时期的争论和辩驳,最终还是“西向”的观点占据了上风,所以,从去年岁末开始,一系列战时搬迁到乌拉山以东的重型企业,又开始陆续的回迁。

    而随着这些企业的回迁,乌拉尔山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又开始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趋势,地方经济迅速下滑已经成为了定局。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尤其是在远东地区的发展建设问题,莫斯科又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投入足够资源开发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观点,另一种则是所谓的“去开发”模式,也就是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不进行大规模的开发,而是保持它的现状,从而尽可能将人口向西部地区集中。

    到目前为止,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还处在僵持之中,主要是联盟现在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根本没有时间来考虑这样的事情,另外,计委有关下一个五年计划的总体方案,也已经实施了几个月了,在这个时候作出新的调整,显然不太合适。

    自从进入中央书记处工作以来,维克托也对远东的一系列情况,做了一些深入的了解。实际上,开发远东地区在苏联的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如果继续往前推的话,乃至在帝俄时期,开发远东便已经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话题了,当初的西伯利亚铁路,就是在积极开发远东的政策下修... ...建起来的。

    而在联盟成立之后,莫斯科对远东的大规模开发,实际上是在内战结束之后就开始了,更准确的说,是在一五计划执行期间便已经开始了,而到了三十年中后期,这种开发的力度达到了最高点,其主要原因,便是日本人在远东地区的持续扩张,令莫斯科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不过必须认识到的一点是,在莫斯科的构想中,联盟对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资源利用,一个是军事工业建设。

    资源利用就不用说了,毕竟远东也好,西伯利亚地区也罢,都是联盟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这两大地区所蕴含的丰富资源,就是联盟工业建设的最坚实后盾,莫斯科不可能不予以高度的重视。

    至于军事工业建设,这与联盟三五计划制订期间的决策密切相关,因为在二五计划的规划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集中全力,在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建成联盟最主要的军事工业综合体。

    三五计划制订期间,正好是一九三八年,当时的莫斯科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战争的威胁,主要是来自德国的军事威胁,因此,这项规划其实就是为了应对德国人准备的。后来的事实证明,莫斯科当初的这项决策是无比正确的,因为三五计划虽然未能实现最终目标,却也为后来的重工业东迁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其实在维克托看来,联盟对远东开发工作就不应该停下来,毕竟远东地区除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之外,也有相当丰富的渔业、农业以及水利资源。最关键的是,随着战争的结束,此后的二三十年里,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将出现一个腾飞的阶段,远东地区依托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有希望能够参与到这一场经... ...济发展浪潮中去的。

    当然,现在考虑远东开发的问题似乎还有点早了,毕竟苏美关系在今后的岁月里将如何发展,现在谁也说不好,毕竟在很大程度上,维克托前世的记忆,已经与今生的现实出现了某种偏差,前世所知的那些历史进程,在今生还有多大的参考意义,现在真的说不准了。

    在乏味的工作中,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当服务人员上来询问过晚餐的需求之后,桌上的电话不失时机的响了起来。

    “就这样安排吧,”朝着服务人员点点头,维克托一边把手按在灰色的电话听筒上,一边说道,“等到准备好了之后,你们就可以回去休息了。”

    服务人员点头应是,退出房间的时候,替他将书房的房门关好。

    等到服务人员离开,维克托才将电话听筒拿起来,在他将听筒送到耳边的时候,一个男人略带急促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是维克托吗?我是鲍里斯。”

    听到男人的声音,维克托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我是维克托,维克托·维克托罗维奇。”

    “鲍里斯·弗拉基连诺维奇,”电话中男人在说话的时候显然是压着声音的,他语速飞快的说道,“对内情报局已经接到了来自上面的命令,要求对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展开调查,理由是该系统内明显存在着反对苏维埃、反对联盟的活动。相关的调查活动已经在今天下午正式展开,阿巴库莫夫同志亲自领导这次调查。”

    说到这,男人顿了顿,随后又补充道:“另外,或许是不准确的消息,上面的人正在接触克鲁格洛夫,不久前,在阿巴库莫夫的介绍下,上面的人刚刚同他见过面。”

    这番话说完,男人连再见都没说,直接便挂断了电话。

    听着电话... ...中传出来的忙音,维克托的眉头紧皱。

    他知道打电话过来的人是谁,就像之前所说的一样,他虽然离开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但作为该委员部的创始人,他即便是离开了原来的岗位,其在委员部内的影响力还是一般人比拟不了的。最重要的是,如今的维克托还非常年轻,他在联盟的干部体系中,又一直处在一个健康的上升状态内,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他是斯大林同志身边当之无愧的红人,所以,与贝利亚同志所掌控的内务人民委员部不同,在如今的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里,那些曾经由维克托提拔起来的干部,依旧还与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尽管如今的阿巴库莫夫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内表现的很强势,他对干部调整的幅度也比较大,但作为一名履新者,他毕竟不可能将委员部所有的基层以及中高层干部全都替换掉,更何况委员部实行的是集体领导制,有一个主席团摆在那儿呢,在没有恰当理由的前提下,阿巴库莫夫也没办法随意撤换干部。

    此时给维克托打来电话的人,也就是鲍里斯·弗拉基连诺维奇,不仅是维克托曾经的部下,还是他在利沃夫工作时期的老同事,而对方传递过来的这两个情报,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