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633戈利科夫2

奋斗在苏俄 633戈利科夫2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8-16 19:05:29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幸运的是,斯大林同志虽然对朱可夫同志不满,但在对待这位卫国战争大功臣的态度上,他所想要看到的,只是打击对方的威望,消除其在红军系统内的影响力,但要说置其于死地这种事,斯大林同志还是没有考虑过的。另外,虽然红军系统内对朱可夫同志不满的将领很多,但站在他一边,同情他、支持他的将领同样也不少。

    基于种种因素吧,朱可夫同志最终逃过了一劫,否则的话,戈利科夫同志的这一番指控,还真能让他脱一层皮。

    站在一个外人的角度,维克托认为戈利科夫同志还真算不上是睚眦必报,他对朱可夫同志的报复,并不是没有理由的,毕竟朱可夫同志在包庇瓦图京的时候,可真是狠狠坑了人家一把。当时的戈利科夫同志,正好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前途一片大好,用当时《时代周刊》的说法,他是苏联红军中“最成功的方面军司令员之一”,其地位在当时是排在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以及瓦图京等人之上的。

    结果,就因为背了一个黑锅,军旅生涯等于是直接葬送了,从一线的方面军指挥员,调到了后勤工作的岗位上,并缺席了之后的所有战役,同时,自然也缺席了此后的全部荣誉。他从一九四二年以中将军衔担任方面军级司令员,到了现在,军衔依旧是中将,作为一个军人,这个黑锅等于是葬送了戈利科夫同志后半生的全部意义,由此可知,他与总参谋部那些人之间的仇怨究竟有多深。

    当然,虽然能够理解戈利科夫同志与总参谋部之间的矛盾,但维克托却也没有同情对方的意思,毕竟......这位郁郁不得志将军同志,是赫鲁晓夫同志的鉴定追随者。

    戈利科夫同志的发言,同样也集中在联盟今后一个阶段的军队建设上,不过作为陆军出身的将领... ...他的立场与库兹涅佐夫同志截然不同,此人就是火箭致胜论的坚定拥趸,按照他的提议,联盟在下一个五年计划实施阶段中,对于军队的投入,就应该集中在军事科技的发展和推动上。

    联盟现在对军事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上,一个是新一代的作战飞机研发;一个是核武器的进一步开发;最后一个就是火箭技术的更新和加强。

    对新一代作战飞机的研发项目就不用说了,喷气式飞机是联盟必须攻克的一个技术项目,这一决策在去年四月份就敲定了;对核武器的研发项目就更不用说了,对核技术的利用,已经成为了联盟在军事科技领域的一个基准性项目,在第一枚核弹成功试爆之后,联盟正在筹划新的试爆项目,如何进一步增强核弹的威力,同时尽可能缩小其体积,是联盟始终在努力研究的课题。

    而火箭技术的更新和加强,则是最近几个月,联盟内部一直在谈论的话题。

    在第一枚射程九百公里的火箭试射成功之前,红军系统内对火箭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能够认清这项技术广阔前景的人,始终都只是少数一部分,而在这其中,戈利科夫同志就是其中之一。维克托看过此人提交给斯大林同志的四份报告,都在谈论火箭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基于火箭技术的战略战术问题。

    令维克托感觉惊讶的是,在去年十二月份此人所提交的一份报告中,竟然提到了一个非常有远见的问题,即火箭防御的问题。

    在戈利科夫同志所提交的报告中,谈到了火箭的射程问题,他认为,既然联盟能够研发出射程超过九百公里的火箭,那么未来就一定能够研发出射程超过三千公里,超过五千公里,甚至是超过一万公里的火箭,换句话说,将来的某一天,在火箭技术的支持下... ...联盟可以在地球的任何地方,对美国本土实施有效的打击。

    戈利科夫同志认为,火箭技术可以看作是对空军作战方法的一个有力补充,一枚火箭就像是一架无人驾驶且有去无回的高速轰炸机,它的弊端,是只能携带有限的炸弹,而优点则是能够轻而易举的突破敌人的防空火力,对敌人的战略纵深实施有效轰炸。

    换句话说,轰炸机的轰炸,在敌方防空火力尚未瘫痪,且我方尚未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太过深入的轰炸行动,是不容易成功的。但火箭技术就不一样了,只要射程足够,它随时可以对敌方境内的任何目标,实施远距离打击。

    由此,戈利科夫同志引申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在军事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研发出了针对飞机的防御手段,使得翱翔在天空中的各种战斗机,无法肆无忌惮的攻击任意地面目标,那么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火箭技术的推进,在将来的某一天,必然也会出现可以有效防御火箭打击的军事手段。

    在这里,戈利科夫同志甚至针对可能的火箭防御手段,做了某种预想性的猜测。他认为目前防空的最有效手段,就是以攻击性战机结合雷达技术,来抵御地方轰战机的深入,那么将来防御火箭的手段,可能也是采用一种特殊类型的火箭,来抵御地方火箭的攻击,而在这个防御的过程中,很可能也要结合雷达的相关技术。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尽管戈利科夫同志对未来火箭技术的预想比较模糊,但他的思路却是非常正确的,在维克托重生之前的那个世界里,防御导弹的最有效手段,始终还是有针对性的导弹防御系统,同时,各类型的导弹防御系统,还真就是要同“雷达”技术相配合的。

    就是基于这样的预想,戈利科夫同志认为... ...联盟必须加大在火箭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按照他的说法,联盟目前虽然在火箭技术上走在了前面,相比较美国而言,是具有一定超前性的,但这种优势并不是永久性的,毕竟美国人已经在积极推动他们自己的火箭研发项目了,而且根据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对外情报局所掌握的情报,美国人在这方面的进展很快。

    戈利科夫同志的意见是,联盟要想对美国人形成持久的战略优势,就必须在火箭技术研发方面,始终走在美国人的前面,这里所说的“走在前面”,一共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必须在技术上走在美国人前面,第二,必须在火箭数量上走在美国人前面。

    现在,联盟已经试射成功了射程超过九百公里的火箭,而正在继续研究的,则是射程超过三千公里的新一代火箭。在军方看来,射程九百公里的火箭有点鸡肋,它称不上是一种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武器,至少其对联盟潜在对手的威胁性不是很大。

    下一步,若是射程超过三千公里的火箭研发成功,那么火箭技术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性武器了,因为它的出现,能够帮助联盟直接威胁到英国本土,同时,也能对联盟周边的一系列国家构成足够的威慑。到了那个时候,联盟就很有必要将这类型的火箭,在军队中实现部分列装了。

    不管是新的火箭技术的研发,还是将火箭大批量的生产并装备部队,都需要联盟给与持续的资源投入,基于此,戈利科夫同志建议,联盟应该将火箭军作为一个全新且重要的军种,给与足够的投入和发展,甚至应该将它独立于陆海空军之外,称其为“战略火箭军”。

    戈利科夫同志的陈述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比库兹涅佐夫同志用的时间长了一半多,而相对于后者的“大海军”理论,前者的“火箭致胜论... ...”显然更受与会者的关注,原因无它,“火箭致胜论”的投入,要比“大海军”理论的投入少很多,联盟没有足够的资源去一口气建造六艘航母,但却有足够的资金投给火箭技术研发机构,毕竟技术研发的投入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但军备建造的投入,却需要短期内一次性支付。

    另外,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核武器的威力有多大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核弹已经成为了军事上的制胜法宝,全世界都在迷信这个东西。而火箭是可以用来投送核弹的,而且还可以将它投送到几百上千,甚至是上万公里之外,因此,火箭的战略重要性很明显。

    至于航母......即便是拥有了这种昂贵的玩具,也不一定能够在战争中获得胜利,曾经的日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的航母同样多的吓人,可依旧在战争中失败了。

    还是那句话,联盟尊崇的是简单实用的逻辑,而航母不符合这个逻辑,所以,库兹涅佐夫同志的建议,不可能受到中央委员会的认同。

    作为重生者,维克托在联盟的军事发展问题上,当然有着自己的看法,不过,还是那句话,他现在的地位不够,类似这样的问题,也轮不到他来发表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