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437海难

奋斗在苏俄 437海难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已经是深夜,洒着银色月光的海面上,荡漾着鱼鳞般的微波,时不时的,可以看到破碎的冰层在水面上浮沉不定,在月光的照射下,翻着淡淡的白光。

这里是波罗的海靠近波美拉尼亚的南岸海域,说的更准确一些,是处在格罗森多夫港与黎巴港之间的近海水域,如果不是因为正是夜间,估计站在船舷处,就能通过望远镜远远看到连绵的海岸线了。

正好是临近一月底的时段,波罗的海地区的气温虽然有所回升,但依旧还是比较冷的,尤其是今天,随着一股来自北极地区的寒流袭过,海水的水温都陡然降到了零下二十度左右。

就在刚过了晚上九点半钟的时候,原本静谧的海面上,一个潜望镜很突兀的钻出海面,悄无声息的朝海岸方向窥探。

潜望镜的下方,是一艘黝黑的潜艇,潜艇的艇身上,标有“S-13”的序号,同时,还有一个镰刀加锤子的徽标,很明显,这是一艘属于苏联的潜艇。

潜艇的舰桥内,艇长亚历山大•马连尼斯高少校将眼睛紧紧贴在潜望镜前面,希望能够从视线可及的海面上,发现一艘德国人的船只,哪怕只是一艘小商船也好。

这次出来,马连尼斯高已经指挥着这艘潜艇游荡了二十多天了,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够击沉一艘德军的舰船,然后带着这么一份功勋返港。

没办法,在这次出来之前,马连尼斯高少校酗酒招妓的事情被人捅到了舰队军事委员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返港之后,他就要接受来自军事委员会的惩罚,因此,他希望能够立下一份功勋,多少减轻一些自己可能受到的处分。

正是抱着这样一种希冀,马连尼斯高才会冒着偌大的风险,率领他的人把潜艇开到了这个地方,要知道,这里濒临但泽湾,绝对是属于德国人的势力范围。

可惜的是,在... ...过去的三四天里,马连尼斯高少校指挥着潜艇一直在附近游弋,虽然数次发现德军的舰船,但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发动袭击的机会,毕竟他不能为了立个功勋,就将自己的潜艇也葬送掉,在发动袭击的同时,保证潜艇可以顺利撤退才是最佳方案。

抱着潜望镜观察了四五分钟,视距内什么都没有,这令马连尼斯高少校失望透顶,按照他的估计,今晚的狩猎恐怕依旧要以毫无收获来结束了。

用力的吐了口气,马连尼斯高少校将握着潜望镜把手的右手用力一甩,泄愤似的将潜望镜从眼前甩开。

不过,就在他甩开潜望镜的一瞬间,眼前似乎有一道很弱的光线一闪而过。

马连尼斯高少校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立刻又将正在缩回去的潜望镜拽了回来,他速度的飞快的把眼睛凑上去,转着身子去寻找刚才那一抹稍纵即逝的闪光。

海面上静悄悄的,潜望镜里也是一片银色月光的天下,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马连尼斯高少校调转了几个方向,仍旧是什么都没有发现,以至于他都要怀疑刚才是自己的错觉了。

但就在他即将放弃的时候,潜望镜的视距内陡然闪过一道红光,这次马连尼斯高少校看的非常清楚,他可以百分之百的确定,那绝对不是错觉。

死死盯着之前红光闪过的位置,马连吉尼斯高在心里默默的数着秒,不出所料,三个呼吸之后,海面上又闪过一道绿光——红绿信号灯交替闪现,这是舰船导航灯打出的规避信号。

马连尼斯高少校迅速下达了方位命令,同时,将侦查望远镜快速升了起来。

听说有袭击目标出现,已经在海上飘了将近一个月的艇员们瞬间兴奋起来,按照少校的命令,潜艇迅速在水下转向,朝着海面上亮起导航灯的方向悄无声息的驶了过去。

夜色是对潜艇最佳... ...的掩护,在这样的条件下,任何一艘船只被潜艇首先发现,都是极其危险的,但在海面上亮着导航灯前行的那艘德国客轮,显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被“海狼”盯上了。

没错,亮着导航灯的那艘船,的确是一艘客轮,随着潜艇快速驶近,即便是仅仅使用潜望镜,也可以将海面上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了。

马连尼斯高少校异常的兴奋,在他的视线内,一共有三艘悬挂着德国旗帜的船只,其中走在最前面的,是一艘鱼雷艇,剩下的,则是两艘客轮。

袭击一艘小小的鱼雷艇显然不符合马连尼斯高少校的性格,因此,他能够选择的目标,就只能是剩下的两艘客轮了,幸运的是,少校从潜望镜中观察到,两艘客轮中体积更大的那一艘上,明显设置了防空炮,同时,船上还搭载了一些军用车辆,这些车辆就那么堂而皇之的停放在甲板上。

既然穿上搭载了军用设施,那么这艘船就不属于国际协议所保护的单纯客轮了,马连尼斯高少校几乎在第一时间便将攻击的目标选中了。

带着一种亢奋的情绪,少校迅速下达了采用鱼类攻击的命令,考虑到这里是德国人控制的水域,他没有恋战的心态,从一开始打的主意,就是击沉一艘船便立刻撤退。因此,他所下达的命令,是连续向那艘客轮发送四枚鱼雷,力求直接将其击沉。

少校的命令得到了忠实的执行,但遗憾的是,四枚鱼雷中有一枚卡在了发射舱里,至于剩下的三枚鱼雷,相继在短短几分钟后,击中了那艘体型巨大的客轮。

在潜望镜中看到目标船只的船头、船尾以及船体中部先后被鱼雷击中,马连尼斯高少校毫不犹豫的下达了下潜的命令,第一时间带领他的船员脱离战场,以免被德国人的船只咬上。

但此时的马连尼斯高少校并不知道,他所发射出去的三枚鱼雷,制造了...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海难,其死亡人数是泰坦尼克号海难死亡人数的六倍,超过九千人在这场海难中葬身鱼腹,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

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令莫斯科的天气也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原本,今冬的降水量相比起最近两年来是比较少的年份,但这一场不期而至的寒流,却又给了莫斯科地区带来了一场大范围的降雪,同时,也是今年冬天最大的一次降雪。

雨后初晴,由莫斯科去往梁赞方向的列车上,四号车厢内,维克托坐在靠窗的坐席上,眉头微皱的看着车窗外的雪景。

这场晚冬时节的降雪,不仅仅影响到了莫斯科,同时,也影响到了波兰东部以及中部地区,而这对于之前刚刚发动了冬季攻势的苏军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助力。

按照乌克兰第1方面军发回莫斯科的报告反映,受暴风雪的影响,方面军在进攻中已经得不到来自航空兵的支援了,与此同时,机械化部队的行进,也遭遇到了提前未曾预估到的困难。而相比起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战况,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境遇更加糟糕,他们在攻克了华沙之后,攻势就不得不暂缓了下来。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是目前苏军锋线上的两把尖刀,按照由科涅夫所提交并获得了总参谋部认可的作战计划,两大方面军应该在通往柏林的道路上并驾齐驱,彼此掩护。

但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攻势的迟滞,显然是给乌克兰第1方面军带来了麻烦,该方面军的右翼位置,直接受到了来自德军的威胁,为了防止进攻锋线上出现一个摇摇欲坠的突出部,乌克兰第1方面军也不得不放缓了攻势,以等待侧翼的友军集团跟上来。

这样的局势引来了科涅夫同志的不满,他在过去几天里,连续三次向国防人民委员部提... ...交报告,要求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加快进攻节奏。

维克托知道,科涅夫同志所不满的,不仅仅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攻势放缓,他更加不满的,应该是该方面军的司令员朱可夫同志,而且,他显然不介意将这份不满表现出来,让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聪明的人总是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最聪明的选择,而在维克托看来,科涅夫同志的确是个聪明人,或许在这位将军看来,他对朱可夫同志是否有所不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斯大林同志明显对朱可夫不满了。

将视线从飞速后退的车窗外收回来,维克托拿起桌上放着的那包香烟,给自己点上一支,深吸一口之后,看向面前摆放着的那份文件。

文件来自于外交人民委员部,除了由莫洛托夫同志提交给最高统帅部的一份公文之外,其中还夹着几份影印的剪报,而这些剪报分别来自于《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等西方的报纸。

三枚鱼雷引发的血案,没错,维克托也只能用这句话来概述这份文件所涉及到的内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