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297建言2

奋斗在苏俄 297建言2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听了维克托这番话,斯大林同志停下脚步,他原地侧过身子,将目光投注在维克托的脸上。

“就目前来说,我认为军队中的山头主义、拉帮结派现象,正在变的愈演愈烈,”维克托没有半分犹豫,直接说道,“我们的……”

“山头主义?”斯大林同志微微皱眉,打断了维克托的话,很显然,他不明白这个新鲜的词是什么意思。

当然,在苏联的政治历史上,也从没有出现过山头主义这个词,所以,斯大林同志不解是正常的。

“啊,山头主义实际上就是自由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维克托这才意识到自己用了一个不太恰当的词,他急忙解释道,“其突出的特征,就是无视党性纪律,以地域、宗派或是组织为根基,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小集团,名为报团取暖,实则是分裂党、分裂组织的行为。”

斯大林同志点点头,显然是明白了维克托的意思,同时,他看向维克托的目光也复杂了许多。

“我认为,这种思想对我们布尔什维克党的成长是存在威胁的,对中央的核心领导机制,也是存在威胁的,”维克托看不透斯大林同志此时的想法,但这个话题既然已经提出来了,那就没有了退缩的余地,因此,他继续说道,“一旦这种现象在我们党内生根发芽,那么它就会迅速蔓延,自主生长。在这些小团体、小集团存在的地方,现有的干部要嘛选择加入他们,要嘛就会受到排挤和压制,那些毫无立场、缺乏党性原则的人,将会如鱼得水,得到提拔和晋升,而那些坚持原则,不愿同流合污的人,则会被视为异类,毫无立足之地。”

“长此以往,我们党和组织将会变的涣散,缺乏纪律性,”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维克托接着说道,“当上级的命令触及到这些小集团、小团体的利益时,相关的命令就会受... ...到他们的抵触,难以推行,从而形成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局面,从而在根本上动摇我党领导国家政权的根基。”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维克托所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作为联盟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同志当然知道现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如今的苏联有没有山头主义的存在?当然有,而且非常多,一个个既得利益集团,甚至已经形成了,比如说列宁格勒派、乌克兰帮,而在军队系统内,则有老骑兵军派、学院派等等等等。

一如维克托所言,在这些派系分化中,只有选择加入这些小集团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那些愿意坚持原则,不想拉帮结派的人,则根本得不到提拔重用的机会。

换句话说,在这种现象的作用下,用人唯贤的标准已经被破坏了,官员的晋升标准,已经转化为看背景、观立场。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斯大林同志的利益有没有影响?当然有,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他的影响还非常大。

可以说,从二十年代成为联盟领导人以来,斯大林同志一直都在与形形色色的小集团、小团体作斗争,在这个过程中,他固然是掀翻、打倒了一系列的小集团,但又新冒出来更多的小集团,所以,最终的结果,不过是一个新的集团,打败了旧有的集团罢了,实质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当维克托的陈述告一段落之后,斯大林同志没有直接表态,他重新转回身去,沿着池塘的边缘继续往前走,整个过程中,他都保持着沉默,一张脸上也没有任何的表情,让人看不透他的心思。

维克托依旧是缀后半步跟着,也不再说话,说实话,此时他的心里固然有几分忐忑,但也不是非常的担心。

此时的维克托非常确定,他专门指出这个问题,已经足以证明自己对斯大林... ...同志的忠诚了,因为刚才那一番话,如果被刊登到报纸上的话,估计他就会成为“万人敌”了,这个万人敌不是说他能敌的过万人,而是所有人都会将他当做敌人。

在整个联盟的高层中,有谁没有在搞“山头主义”?答案是所有人都在搞,包括已经被边缘化的伏罗希洛夫,以及黄土埋到脖颈子的加里宁,谁都没有例外。

前行了十几步,当即将走到池塘另一头的时候,斯大林同志才停下脚步,他背负着双手,说道:“维克托啊,你和你的父亲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你的父亲,老塔拉谢夫是个善良的人,但是他的性格却有些懦弱。即便是正确的事情,可只要有与别人发生冲突,甚至是有可能引来别人不快时,他都会卑微的选择退让。”

维克托有些懵,他不知道眼前这位领袖同志为什么提到他那个早已变成死鬼的便宜老子。而且,他说死鬼老子很善良,却又说自己与他性格截然不同,那意思,是说自己不够善良吗?

“至于你,”斯大林同志侧过身,看着维克托,微笑道,“你就过分的耿直了,原则性太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宁可与所有人为敌,也要提出来。”

维克托有点脸红,他听出来了,这应该算是褒奖。

“像刚才那样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斯大林同志沉吟片刻后,说道。

维克托一愣,心里暗自揣摩,难道自己为表忠心而说的这番话,不对斯大林同志的胃口?

“你能认识到这些问题,非常好,”斯大林同志接着说道,“但仅仅能够认识到问题,却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想办法去解决它,同时,还要考虑这种尖锐的问题,应该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时机提出来。”

他嘴里这么说着,抬手摸了摸身上的口袋。

看到他的这个动作,维克托就知道他是在... ...找烟,出来散布的时候,斯大林同志的烟斗显然没有随身带着。

抢先一步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取了一支递给对方,又替他将烟点燃,维克托才说道:“时机的问题,我暂时还没有考虑,其实,我只是在您面前才能畅所欲言的谈论这个问题。”

斯大林同志叼着香烟,点了点头,用眼神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我倒是想了一些,只是还很不全面,”维克托给自己也点上一支烟,说道。

“哦,是吗,说说看,”斯大林同志颇为感兴趣的说道。

“我认为,可以在我们党内推行基层党委会制度,”维克托也不矜持,将自己设想的那些东西,有条不紊的阐述了一遍,当然,这其中最为偏重的,还是在军队系统中,实施“双首长制度”的那些内容。

维克托说的很详细,斯大林同志在最初的时候,脸上还保持着淡淡的笑意,似乎是没有怎么重视他的想法,但是随着维克托的阐述越来越深入,斯大林同志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严肃。

在军队中推行“双首长制度”,实际上就是为了巩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在双首长制度的支配下,军队中的指挥员是需要依靠军功来获得晋升的,而政治委员,相对来说却是务虚的,他们是晋升主要依靠于党内活动和党组织的发展。

因为工作内容的不同,指挥员与政委之间,也是存在一定纠葛的,至少对政委来说,他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在自己的部队中,推动党委会的发展,并做更多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党委会发展的越全面,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的越好,对指挥员的权力限制便越大。

另外,党委会制度不仅在军队中有推进的必要,在基层组织中,同样也有推动的必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项制度的推广,将有力的提高党... ...对整个国家的掌控力,有力提高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深入。

试想一下,按照存在三个党员就必须组建党小组、临时党委会的原则,党的影响力在全联盟范围内,将深入到什么程度?毫无疑问,别说是村镇了,即便是一个工厂,一个砍伐队,一个矿工小组,甚至都会存在一个最基层的党组织。到了那个时候,如果将整个联盟看做是一具身体的话,那么党组织结构,就相当于密布全身各处的神经网络了。联盟的任何一个部位出现了问题,发生病变,作为中枢神经的中央,都能迅速做出反应。

为什么斯大林同志越听,脸上的表情越严肃?这是因为他看出了这种制度所具备的可行性,如果按照维克托提出的这个建议去做,那么布尔什维克很有可能会成为有史以来,人类社会中最高效、最严密、最有组织性和自我组织能力的一个存在。

到了那个时候,再在党内辅之以高效的监督、监察机构,党的领导人,或者说作为核心存在的政治局,就会成为实际上的联盟领袖,其地位是任何人都难以挑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