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232章小国

奋斗在苏俄 第232章小国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与洛佐夫斯基和柯伦泰沟通了一些可能用得到的情报信息,维克托走到会议室的一角,让工作人员搬了一把椅子过来——会议室里只有一张椭圆形的大桌子,专门为谈判准备的,维克托没打算坐到桌子边上去。

今天的会议,维克托属于列席参加,同样被要求列席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总参谋部的谢尔盖?马特维耶维奇?什捷缅科,以及不久前才被重新任命为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军总局司令的梅尔库洛夫。

什捷缅科才从前线返回莫斯科不长时间,在此之前,他一直都在担任高加索方面军的作战处处长,而他之所以回了莫斯科,是因为他在职务上得到了提升,被任命为总参谋部作战部第一副部长了。

从才能上说,什捷缅科是个非常出色的参谋人员,在维克托前世的时候,分裂后的俄罗斯将他评委卫国战争期间,最出色的9名参谋人员中最杰出的一个。

众所周知,斯大林同志在工作上是个非常挑剔的人,而在对待总参谋部的工作时,他非常看重作战部部长的人选问题。当初,华西列夫斯基胜任总参谋长的时候,推荐了安东诺夫,但斯大林同志却对此并不认可。

安东诺夫也是很悲催的,他在担任作战部部长的七个月里,可没少挨斯大林同志的骂,因此,安东诺夫已经好几次请求辞去作战部部长这个职务了。

而什捷缅科在上任作战部第一副部长之后,同样也没有得到斯大林同志的认可,不过,在看了什捷缅科亲自起草的南线夏季作战方案之后,斯大林同志的观点就改变了。现在,他每次询问前线情况的时候,根本就不找安东诺夫,而是直接把什捷缅科叫过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安东诺夫那个作战部部长的位子,恐怕是坐不长久了。

从列席会议的名单上就能看出来,包括维克托在内,前来列... ...席这次谈判的人员,都是来自几个强力部门的二把手或是三把手,下达命令的斯大林同志,认为这些部门有必要了解谈判的具体情况。

临近十点钟的时候,会场内的工作人员全部退场,随后,时间不长,一大票人一边交谈着,一边走进了会议室。

维克托冷眼旁观,发现走进来的人中,只有五个人是他不认识的,应该都是芬兰一方的代表,再算上他能认出来的芬兰代表团团长巴锡基维,以及一名必备的翻译官,说明芬兰一方的谈判代表有五个人。

而在剩下的人中,还有李维诺夫、葛罗米柯、博格莫洛夫以及洛佐夫斯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天苏联一方的谈判代表,就是他们四个加上莫洛托夫了。

葛罗米柯与博格莫洛夫能够出席今天的谈判是很正常的,两人一个是驻美国大使,一个是驻英国大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芬兰人的代表团里,也包括这么两个角色,毕竟今天还有英美两国的全权代表出席呢。

至于洛佐夫斯基的出席,也在情理之中,他是外交人民委员会的副人民委员,主要就是负责北欧方面的工作。

维克托搞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李维诺夫也会出现在这里,这位可不是莫洛托夫同志喜欢的人,他的绰号是“莫洛托夫的擦脚布”,需要的时候,就会被莫洛托夫同志拿过来用一用,等到不需要了,立刻就会被远远的丢进某个角落里。

维克托的心里正自顾自的琢磨着,门口人影一晃,又有一群人走了进来。

看到这群人走进来,会议室内刚刚坐下的人纷纷站起身来,就连维克托也不例外,不为别的,就因为这群人中打头的,正是穿着一身白色海军制服的斯大林同志。

跟着斯大林同志一块走进来的人里,除了莫洛托夫之外,还有什捷缅科与梅尔库洛夫,不过,在他们两... ...的前面,还有两个穿西装的家伙,这两个人维克托也认识,正是分别代表着英美的艾登与赫尔。

斯大林同志走进会议室,就站在门口的位置,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逡巡一圈,这才抬起右手,朝下按了按,说道:“都坐吧,今天,我们的外交官同志们才是这里的主角。”

语气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我代表国防人民委员部,代表苏联政府,在这里表个态。我们希望能够取得谈判上的进展,尽快结束与芬兰在北线的对峙局面,重建和平。但一切的基点在于,我们在斯德哥尔摩会议上提出的基点停战条件,不会变,停战的四个基本条款,没有退让的余地,这是苏联政府以及苏联人民的根本立场。”

话说完,他转过身,同跟在身后的赫尔与艾登两人握了握手,就那么径直出门而去。

前前后后的,斯大林同志在会场上停留的时候,都没有超过一个分钟,等他出门离开之后,会议桌左侧坐着的几名芬兰代表面面相觑,估计是不知道下面的谈判该怎么进行了。

斯大林同志口中所说的斯德哥尔摩会议,就是指的2月份时,苏芬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谈判。当时的谈判上,莫洛托夫将苏联提出的谈判条件甩给芬兰人,直接就转身走人了,而按照斯大林同志刚才的说法,这次苏联提出的停战条件,还是斯德哥尔摩会议上的那一份。

既然苏联人一步不让,那这次的谈判还有什么意义啊?毕竟之前那份停战条件,对于芬兰人来说有些过于苛刻了,他们是不可能接受的。

送走了斯大林同志,什捷缅科与梅尔库洛夫两人走到维克托旁边,各自在一把椅子上坐下,梅尔库洛夫与维克托从来都不对付,见了面自然也不会打招呼。

倒是什捷缅科主动与维克托握了握手,脸上的笑容也很生动。

不过维克托... ...的心里很清楚,眼前这位新近窜起的参谋型人才,与自己不可能走到一条路上,人家是贝利亚的亲密战友,不仅仅是他,还有安东诺夫。所以说,总参谋部也是有派系的,只是不仔细划分的话,不太容易辨别出来。

送走了斯大林同志,穿着一身黑色西装的莫洛托夫很快回到会议室,他在苏联代表席的中央位置就座,让秘书将一摞影印材料分发下去,人手一份,就连维克托三人也都拿到了一份。

这份影印的材料,应该就是苏方提出的停战条件,的确一共是四条,很粗糙:第一,恢复苏芬1940年的边界,并将贝辰加割让给苏联,同时,将汉科租借给苏联;第二,战争赔款;第三,芬兰与德国断交,并扣押驻芬兰的德军;第四,改编芬兰军队。

这就是一份谈判的基础性条目,双方要围绕着这四条去谈,但很明显的一点是,第一条和第三条没得谈,芬兰人必须全面接受,真正可以谈的,就是赔款多少以及芬兰军队如何改编的问题。

在拿到这份影印文件的第一时间,作为芬兰代表团团长的巴锡基维便提出了抗议,他并没有质疑第三条的内容,而是反对第一条的条款。他认为边界问题应该重新谈判,芬兰最多将汉科租借给苏联,这是芬兰的底线。

接下来,就是双方你来我往的一番争论,在这期间,艾登提出来一个问题:“假设芬兰的一部分要交给苏联,芬兰的少数民族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将获得迁移到芬兰的权力呢?”

随后,赫尔代表华盛顿做了一次简短的发言,他宣称罗斯福总统在向国会提交的咨文中提到,芬兰的问题具有其特殊性,要解决那里的问题,必须经过莫斯科,并以苏联提出的框架为基础,这是华盛顿达成的共识。

毫无疑问,从英美两方代表的发言来看,他们的立场已经非常清楚... ...了,以巴锡基维为首的芬兰代表们,脸上那种沮丧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来。

不得不承认,国家与个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只要你弱小,就很容易被孤立,成为别人眼中可以任意宰割的对象。

而对于维克托来说,他却从芬兰人的这种无奈中,体会到了另一个问题:人啊,跟对老大真的很重要啊!

看看芬兰人,他们此前显然是将德国人当做了救世主,苏德战争一爆发,他们就认为救世主降临了,自己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了。结果,这个救世主显得有些不太靠谱,眼下,芬兰人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比悲惨的现实——胡汉三又杀回来了。

第一轮的谈判只进行了不到四十分钟,双方的立场不可能实现统一,最后,莫洛托夫提出暂时休会,以便让芬兰的同行们有时间慎重的考虑一下,这场谈判是不是还有必要继续下去。

对于维克托来说,他对这场谈判是真的半点兴趣都没有,如果不是接到书记处的通知,他是绝对不会过来列席的。

在会议室内,相比起双方代表的唇枪舌剑,他倒是更加关注李维诺夫,因为这家伙是个犹太人,而根据对内情报局提交的情报,最近,某些犹太人似乎在搞串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