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231章苏芬谈判

奋斗在苏俄 第231章苏芬谈判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因为之前暴雨的关系,市区内的红门广场严重积水,雨水漫过路面,甚至都倒灌进了街边的店铺内。

维克托的车被堵在了红门车站的出站口,因为从出站口继续向前的道路,积水非常严重,瓦连卡担心积水会浸入车内,只能等着水退去才能继续前行。

此刻,维克托要去的地方是外交人民委员会的办公地点,如今,后世鼎鼎大名的“莫斯科七姐妹”还没有兴建,用宝石和金属作为内饰的那栋莫斯科外交部大楼,还仅仅存在于设计图纸上,因此,莫洛托夫和他的同事们还在红门广场那栋老旧的四层大楼内办公。

车外的街道上,穿着雨裤的市政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疏通下水口,为了将积水在最短的时间内清理干净,市政部门还调动了十几辆水罐车,用一台台水泵将街道上积水抽进罐车里拉走。

没办法,市政部门不能不着急,因为谢尔巴科夫书记同志下了死命令,红门广场一带的积水,必须在十点钟之前清理干净,一点都不能剩,因为十点钟的时候,斯大林同志将从这里通过,去往外交人民委员会。

谢尔巴科夫同志的确是个能力很强,且精力充沛的领导,只是身体不太好,时不时的就住几天院,作为一名才四十岁出头的年轻干部,他的身体状况严重影响了他的升迁,否则的话,说不定他都有望进入政治局了。

维克托的车被堵了将近半个小时,在市政工作人员的努力下,道路上的积水终于被排空了,瓦连卡发动车子,直奔红门广场的外交人民委员会大楼。

外交人民委员会在苏联的政治架构中,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整个三十年代,莫洛托夫领导着这个部门,致力于建立集体安全体系,防止反苏联盟的成立,避免苏联参与大型军事冲突。

实事求是的说,作为外交人民委员会的... ...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的工作是比较出色的,自从接替托洛茨基担任外交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之后,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苏联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成功的摆脱了在国际上政治孤立的局面。

而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外交人民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就转向了巩固反法西斯联盟,催促英美开辟第二战场,索要各种物资援助,哈,尤其是在最后一项工作上,莫洛托夫同志的成绩喜人。不说别的,就连维克托现在抽的烟,喝的酒,都是地地道道的美国货。

相比起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外交人民委员会大楼所在的地方就不太好了,红门广场上人流量比较大,也没有绿荫环绕的好环境。

维克托在大楼前下了车,索菲亚替他拿着各种文件,两人从大楼前门进去,直奔二楼的会议室。

对于外交人民委员会来说,今天是个比较重要的日子,芬兰新任总统,同时也是军队元帅的曼纳海姆,派遣了一个以巴锡基维为首的秘密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就双方停战事宜展开谈判,今天就是这个秘密代表团正是抵达莫斯科的日子。

不得不承认,作为芬兰军方的代表性人物,曼纳海姆的军事才能是值得认可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斯大林战役结束之后,这位对军事颇具了解的元帅,才能够意识到德国人已经不可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了,所以,为了不至于将来被清算,甚至是亡国,曼纳海姆政府有了退出战争的想法。

但军人从政的后果,就是不太懂得政治这个东西应该怎么去运作,曼纳海姆作为芬兰总统,他想着要退出这场战争,以避免战争失败后被盟军清算,但与此同时,他又想着尽最大可能的保留芬兰在此前战争中的收获。

就在今年年初,曼纳海姆便通过瑞典人与华盛顿展开了接触,随后,又由美国... ...的罗斯福政府牵线,与莫斯科建立了联系,同时,向斯大林同志陈述了其愿意退出战争,并解除对列宁格勒的包围的意愿。

但在转述这份意愿的同时,曼纳海姆的代表还提出了他们的停战条件:不接受1940年3月12日的合约边界,这是最低要求。

除了这份最低要求之外,芬兰还要控制摩尔曼斯克至列宁格勒的铁路所有权,另外,原属于苏联的白海-波罗的海地区重镇萨洛卡,也需要割让给芬兰。

当芬兰人将这份谈判条款提出来的时候,不仅是斯大林同志差点气疯了,就连英国谈判代表艾登、美国谈判代表赫尔都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于是,在二月份的谈判中,莫洛托夫只在谈判会议上露了个面,他将外交人民委员会制订的谈判条款摔在芬兰人面前之后,转身就走了,与其说那是一份谈判条款,不如说是一份最后通牒。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芬兰问题,英美两国实际上秉持着保留态度的,他们不支持苏联对芬兰采取惩罚性措施,也不认为苏联应该在战后芬兰享有什么特殊利益。

但是在今年二月份的秘密谈判之后,英美改变了态度,华盛顿和伦敦都认为,“苏联人以武力为后盾,解决芬兰问题的行为具备合法性”,那意思就是说,如果谈判谈不拢的话,那就打吧,英美两国支持莫斯科的立场。

这份转变里头,一方面有芬兰人不识时务,狮子大开口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使得苏联成为了对德作战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此时的苏联,工业能力基本恢复了,已经能够保证战争的需要,莫斯科不再需要放弃什么利益,来换取英美的援助以及第二战场的开辟了。

另外,维克托所领导的情报部门,在过去几个月里传播了一系列的假情报,... ...从各个方面暗示莫斯科正在与柏林展开秘密谈判,双方很可能在冬季来临之前,达成和平协定,结束这场战争。

这一类假情报制造的非常逼真,甚至连谈判的条款都列出来了:德国退回到1941年6月之前的国境线后,作为对苏联的赔偿,罗马尼亚以及芬兰,将被苏军占领,等等等等。

想想看,如果苏德双方真的在这个时候宣布停战,德军将东线的全部兵力调往西线和北非,与此同时,德军再获得了来自苏联的军事工业支持,那这场战争将会朝什么方向演进?至少,那样的局面绝对不是英国人所希望看到的。

或许是英美在侧面对芬兰人施加了压力,于是在谈判停止了将近四个月后,新一轮的谈判又在今天开始了。

在维克托看来,苏芬之间的爱恨纠葛不足为奇,对于芬兰这样的小国家来说,他们最大的原罪,就是离着庞大的苏联太近了,俄罗斯这个民族,一直以来都有着以领土扩张的形式谋求国家安全的思维模式,因此,类似芬兰这种与苏联毗邻的国家,都很容易成为莫斯科谋求地缘政治利益的最直接目标。

二楼的会议室内人头攒动,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筹备会议的工作人员,此时,英美双方的代表以及芬兰人的代表团还没有来,已经到场的人,只有外交人民委员会副人民委员洛佐夫斯基,以及苏联驻瑞典大使柯伦泰。

今天这次谈判,实际上斯大林同志并不怎么重视,但与他立场不同的是,英美两国却都很关注,就为了这场谈判,艾登与赫尔两人都来了,所以,斯大林同志才会答应前来露个面。

对于英美来说,如今的芬兰就是一个牺牲品,就像当初的捷克斯洛伐克一样,只不过那时候的英法,是希望牺牲掉捷克斯洛伐克,促使德国人向苏联人发难。而现在呢,他们则是希望牺牲掉芬兰,... ...促使苏联人继续与德国人交战。

对于这一手所谓的绥靖政策,盎格鲁-萨克逊人玩的可溜了,就是总喜欢引火烧身。

作为苏联情报机构的当家人,维克托也是要参加今天这场谈判的,他的工作,是为莫洛托夫同志提供必要的情报支援,主要是一些关于芬兰国内情况的情报,这些情报在关键的时候拿出来,能够迫使对方做出让步。

就目前来说,在卡累利阿地峡,以及地峡以北地区,芬兰军在对阵苏军的战场上,还具备一些局部性的优势,但这些优势已经非常不明显了。与此同时,苏军已经在筹备北线的夏季攻势,一旦战事展开,情况如何,谁都不好确定。

同时,根据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获得的情报,芬兰国内的经济状况堪忧,其军队的后勤保障已经出现了问题。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芬兰人的作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来自德国人的支持,而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结束,德国人开始变得自顾不暇,已经没办法继续向芬兰军队提供太多的援助了。所以,这也是芬兰人急切的想要退出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