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129章巡检

奋斗在苏俄 第129章巡检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连绵的细雨遮蔽了整条亚乌扎河,自从进入四月份以来,或许是作为对那个刚刚过去的严冬的回应,莫斯科周边地区的降雨量骤增,在过去的一周里,一共下了三场雨,几乎是每隔一天都要下一场。

沿着亚乌扎河的河岸,由一辆吉普车与两辆卡车组成的车队,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的爬行,这个车队看上有点意思,行驶在最前面的吉普车是苏联国产的嘎斯,而后面的两辆卡车,则是来自美国的斯图贝克。

斯图贝克这种卡车马力强劲,最大功率据说能达到80马力,不过即便如此,亚乌扎河流域糟糕的路况,依旧给它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卡车行进的过程中,车轮卷起的泥浆能甩到三米多的高空,就像是刚刚钻出油来的油井喷发一样。

吉普车内,维克托的身子随着车身的摇晃是不停的打着摆子,车轮在泥泞的道路上打滑的厉害,坐在车里,感觉时不时就会做一次平移的运动,整个人都被惯性拉扯的东倒西歪。

终于,在爬过一处缓坡的时候,吉普车的车轮陷入了泥水坑里,即便是把油门加到最大,也没办法从这个烂泥坑里爬出去了。

跟在后面的卡车停了下来,一名少尉从车后跳下来,一边吹着口哨,一边领着十几名披着帆布雨披的士兵过来推车。

维克托不好继续坐在车里,他推开车门,从车内钻了出去。

雨下的很小,雨滴如丝,是真正的丝雨,打在脸上凉丝丝的,感觉有些舒爽,但是没一会儿,就会感觉浑身都潮哄哄的,非常的不舒服。

丝雨中的亚乌扎河缓缓流淌着,看似平静的河面上漂浮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被乱草枯枝裹挟的钢盔,也有烧的面目全非的旗帜,甚至还可以看到随着水流打转的尸体。

维克托站在河堤上,举起望远镜,朝河对岸眺望。

在望... ...远镜的视界里,可以看到河对面的堤坡上,散落着四五具已经被雨水浸泡的膨大起来的尸体,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姿势沉陷在泥水里,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与泥土一同腐烂。在更远一些的地方,可以看到被炸毁、遗弃的大量坦克与车辆,一缕殷红的溪流,在岸堤上冲开一道缺口,将同样殷红的溪水冲进大河里。

过去的两个多月里,在由贝科沃至波卢尼诺这道长达六十公里的正面上,苏德两军为夺取以勒热夫、瑟乔夫卡为中心的一片地域,展开了反复的交战。

苏军的意图,就是夺取德军在勒热夫-瑟乔夫卡的这个突出部,为此,加里宁方面军、西方面军调动以百万计的兵力,持续不断的向该突出部德军发动攻势,目的是全歼该地域内由莫德尔所指挥的防御部队。

这两个多月的战斗无疑是残酷的,且极其血腥,以维克托刚刚经过的贝科沃为例,在短短的两个月内,这个原本人口不足1万的小城,已经在苏德双方的手里来回倒手十三次了。往往是苏军刚刚将小城的控制权拿到手里,转过天来就被德军抢回去,而过不上两天,苏军又会重新将它收归己有。

对于苏德双方来说,小城控制权的每一次交替,都意味着无数的人员伤亡,意味着大量鲜血的付出。就维克托所知,仅就苏军而言,过去这两个月里,已经有将近三十万人在这个不足六十公里的正面上阵亡了,而受伤的人物则已经逼近了六十万。

加里宁方面军所指挥的第30集团军所部,在基本打光之后又补充进去,再打光再补充,其所付出的巨大伤亡,足以令人为之发狂。

河对岸岸堤上的那些尸体,并不是没有人负责掩埋,他们之所以暴露在天光之下,是因为就地掩埋的太浅了,几场雨之后,又被从泥土下冲了出来。

现在,这一段河道已经被苏... ...军控制了,但德军并没有撤退的太远,他们就在大河西岸不到十公里之外的地方,或许就在此时此刻,他们已经在筹划着发动一场反击,重新将这片区域夺回去了。

在士兵们的努力下,吉普车终于从泥泞中摆脱出来,车队也得以重新上路。

维克托的目的地是距离贝科沃不足三十公里处的马尔卡诺沃,那里目前是第20集团军的司令部所在地,同时也是西方面军指挥部的前进指挥所驻地。

两天前,他接受总参谋部的指派,作为总参谋部的前敌情报检巡代表,对西方面军下辖的三个集团军展开为期两周的巡视,以确定各个集团军与其下属部队、与方面军指挥部之间的通讯、情报交流是否存在隐患。

自从莫斯科战役取得胜利以来,总参谋部的这种情报检巡工作便形成了定制,而相关的检巡工作,一直都是由各位副总参谋长或是部局一把手负责的,大家轮流去,谁都逃不掉。

其实,在如今的苏军指挥系统中,一种模糊的责任制度已经形成了,相关事项的责任都会具体到人,任何环节、时期出现了问题,都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种责任具体到人的责任制度,往往会给任务执行人造成很大的压力,迫使其不敢马虎大意,以免出了问题被追责。

就拿维克托来说,在他检巡三个集团军的两个星期内,如果三个集团军的通讯情报工作出现问题,他就要把这个责任承担起来,自己向国防人民委员部解释问题出现的原因,如果他解释不清楚,那么他就要承担全部责任。好一点的结果,是被降职、免职,如果问题严重的话,他就得上军事法庭。

也正是因为如此,维克托才会冒着雨赶路,因为他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摸清楚三个方面军的通讯基本状况,对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做出整改,对存在问题的人做... ...出迅速处理——他不处理别人,上面的人就要处理他,问题就这么简单。

这种巡检工作分为技术性巡检和工作性巡检两部分,技术性巡检主要是巡查各集团军及其所属部队、各地雷达站、情报站的通讯设备是否运转良好,备用电台的维护等等。而工作性巡检与后世国内纪委的巡视小组工作性质差不多,大部分都是搞突然袭击,突击检查各部队的通讯部所、机要部门是否保持着足够的警惕性,通讯设施是不是能够保持24小时通畅等等。

不得不承认,人都是存在惰性的,哪怕是在残酷的战争时期,也免不了会有人玩忽职守,偷奸耍滑,在昨天对近卫步兵第八军通讯营进行突击检查的时候,维克托便将该军下属第43营的通讯兵少尉拘捕了。他在凌晨三点的时候,从军部指挥所内突击联系第43营,却在半个小时后才得到对方的回应,在确定不存在技术性问题的情况下,这便是对方的失职。

车队重新开动起来,继续沿着河岸向西北方向“爬行”,阴云密布的天空上,偶尔会有战机低空掠过,令人心安的是,那都是苏军的飞机,隶属于空军第一集团军。

在如今的西方面军正面战场上,苏军已经基本掌握了制空权,德军的六个前进机场全部撤退到了斯摩棱斯克以西地域,德军中央集群的空军已经在惨烈的莫斯科战役中流干了鲜血,再加上德军统帅部已经将主要的战场转移到了南线,所以,勒热夫突出部的德军已经很难得到来自空军的支持了。

如今,负责指挥突出部德军作战的,是那个被称为“防御大师”的莫德尔,说实话,他能够在占据弱势的情况下,硬扛住苏军两大方面军的夹击,的确是很不容易的。但在维克托看来,莫德尔的这种坚守并没有太大意义,而且,他正在消耗的,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仅存不多的那么... ...一点精锐。

苏军最高统帅部无疑是冷血而坚毅的,如今被投入到勒热夫战场的苏军部队,大多都是由缺乏足够训练的新兵组成的,其中还夹杂了大量的“赎罪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勒热夫的这种残酷拉锯,苏军能够承担的起,但德军是否能承担得起,现在恐怕还不好说。至少现如今的勒热夫德军,已经呈现出了疲态,

就在这种疲态中,相信德国人自己也能明白,他们试图夺取莫斯科的意图,已经彻底走远了,而苏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这次维克托离开莫斯科的时候,莫斯科的城防司令部已经被撤销了,那些设置在市区内的防空炮位、沙垒防爆墙、防爆玻璃胶条之类的,已经全部被拆除了,莫斯科地铁也已经恢复了正常运营。

如今,莫斯科人的想法是,在这场战争中,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希望,嗯,不知道现在的德国人是怎么想的。

临近中午的时候,车队行进到亚乌扎河河弯处,在这个位置,车队需要渡过亚乌扎河,调头向南行驶,再有十几公里,就是目的地卡尔马诺沃了。

维克托要求车队停止行进,同时命令通讯兵给第20集团军通讯部门发报,测试通讯是否通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