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128章谍影

奋斗在苏俄 第128章谍影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3 20:38:30 来源:繁體文學源四

伦敦,连接着牛津广场和皮卡德利广场的摄政街。

蒙蒙的细雨笼罩着这条完全英伦风的街道,过去,这里是伦敦购物的一个好地方,但是随着德国人对伦敦实施的疯狂轰炸,这里的大半条街道都被摧毁了,这使得整条雨中的街道,宛如一个进了水的大型施工现场。

尽管从去年六月中下旬开始,随着德国人向东发动进攻,苏德战争的彻底爆发,德军对英国的空袭无论是从力度,还是广度都有所削弱,但针对伦敦的轰炸,基本上每过那么几天,就会出现一次,这使得每个伦敦人的心整天都悬着,时时刻刻需要竖起耳朵来,听着随时都可能会响起的防空警报声。

不仅仅是伦敦,如今英国本土的任何一个大城市,都绝对不是宜居的所在,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搬到乡下去住,毕竟德国人不可能触动轰炸机来袭扰一个村庄。

穿着一件烟色的风衣,头戴一顶鸭舌帽,弗朗茨从沙威尔劳方向拐上摄政街,在绕过街口拐角的那一瞬间,他借助着看向报栏的机会,速度飞快的通过报栏上的玻璃,朝后方窥探了一眼。

来路上几乎是空荡荡的,只有一个包着头巾的女人,脚步匆匆的追赶着一个不谙世事的顽童,而在街道的另一面,还有一个面如枯槁、弯腰驼背的老人,正在一处废墟中捡拾着垃圾。

速度飞快的将身后情景收在眼底,弗朗茨顺手从报栏里抽出一份报纸,又从风衣口袋里摸出两枚便士丢进钱箱,随即便转过了街道的拐角。

在刚刚转过街道拐角的那一刻,他的脚步又停了下来,他侧过身,将后背靠在街角的墙壁上,一边似模似样的看着手里的报纸,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用牙齿叼出一支,抿在唇缝间,却不去点燃,而是就那么叼着,聚精会神的看报纸。

弗朗茨的全名是弗朗茨... ...·布雷默,德裔英国人,在很小的时候便到了英国,一直在约克郡长大,现如今在伦敦劝业场工作,是一名经理。

如果从外表以及身份来看,弗朗茨就是普普通通的英国人,不苟言笑的绅士,他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收入不菲,也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妻子是一名芭蕾舞演员,还有两个孩子。他热爱自己的生活,也热爱自己的国家,此前政府号召市民为抗击德军捐款捐物的时候,他一次就捐出了一千英镑,为此还获得了地区议员的表彰。

但不为人所知的一点是,弗朗茨的父亲和母亲,都曾经是德国斯巴达克同盟成员,而弗朗茨还在伦敦大学求学的时候,便已经加入了英国社会主义工党,而且是该党派中坚定地左派成员。后来,随着社会主义工党与不列颠社会党等四个**组织合并,他又加入了大不列颠**。

或许是受了父母的影响,弗朗茨痛恨资产阶级,哪怕他自己也应该算是资产阶级中的一员,他主张在英国发动一次“十月革命”式的暴动,建立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他曾经两次前往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组织的活动,并将布尔什维克的精神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他这样的主张,显然与大不列颠**所秉承的“和平过度”思想不符,因此,在37年的时候,他又选择退出了大不列颠**,成为了一名无党派的左翼人士。

在过去几年间,弗朗茨一度以为自己再也不会与**,与莫斯科产生什么联系了,这曾经令他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但谁能想到,就在一周前,他又在一个名叫莫里兹的老友帮助下,重新与莫斯科建立了联系。

在弗朗茨看来,莫里兹是可信的人,因为两人第一次结识就是在莫斯科,在共产国际组织的一次理论交流活动上,当时的莫里兹和他一样年轻,但... ...已经是德国**的代表了,而这次莫里兹找上他,只谈了一件事,那就是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共产国际,为莫斯科工作。

几乎没有经过任何的犹豫,弗朗茨直接便接受了对方的邀请,对他来说,**是一种理想,也是一个奋斗的方向,为这个信念而奋斗,会让他感觉到精神上的充实。

不过,在第一次会面中,莫里兹并没有与他深入的交谈,只是提了那么个要求,弗朗茨明白,这是对方还需要对他展开一番调查——尽管现在的大环境是英美苏同盟,但在英国国内,针对苏联间谍、情报组织的打击,却是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因此,对方的小心谨慎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天是与莫里兹第二次会面的时间,地点就在摄政街的一家咖啡馆内,尽管从未接受过特工人员必备素质的培训,但弗朗茨还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一番安排。

在街口转角的位置吸了一支烟,确定果真没有人跟踪自己之后,弗朗茨才再次出发,朝着约定好的那处咖啡馆走去。

咖啡馆就在街头一角,非常的不起眼,老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当弗朗茨走进咖啡馆的时候,整个前厅里就只有一位客人,是个看上去二十出头,打扮入时的姑娘。她安静地坐在靠窗的一处卡座边上,双手捧着一本绿皮的书,正津津有味的读着。

橱窗外,阴天里特有的晦暗光线透过玻璃窗投射进来,打在姑娘右半边身上,将她白皙面容映衬的有些苍白,给人一种不太健康的感觉。

为了一会方便与老友交谈,弗朗茨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点了一杯不加糖的苦咖啡,随后便安静的坐在那儿,等着莫里兹的到来。

等了约莫十几分钟的样子,莫里兹的影子依旧没有出现,而此时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了。

弗朗茨开始变得有些焦躁不安起... ...来,他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是自己的考察没有通过,还是说莫里兹那边出了状况?他不确定是那种状况,但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是哪种状况,都不太妙。

又过了十几分钟,此时,距离约定好的时间已经过了半个小时,但弗朗茨依旧没有等到老友的出现,时下,他的精神高度紧张,总怀疑身边不远的地方有什么人在盯着自己。可在这间咖啡馆里,此刻除了他之外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身为老板的老妇人,另一个就是坐在橱窗边上的姑娘。

出于警惕心里,他偷偷观察着橱窗边的那个姑娘,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发现,那姑娘手里拿着的书,竟然是一本安东尼奥·葛兰西的《狱中札记》。葛兰西是意大利**的创始人,坚定地马克思主义者,不幸的是,他在五年前便因为脑溢血而亡故了,《狱中札记》是他生前的一本著作。

这本书弗朗茨也曾经拜读过,而且读过不止一遍,此时,看到姑娘手中的这本书,他的心里禁不住就想起了书中的某些内容,原本有些浮躁的心情,也渐渐变的平静下来。

出于好奇,他禁不住将目光从那本书转移到了姑娘的脸上,尽管只能看到一张侧脸,但弗朗茨依旧有一种叫惊艳的感觉,那张略微带着几分病态的脸上,满是恬静与祥和,它或许不是很艳丽,但却......弗朗茨形容不出来,他只能说一点感觉,那就是那张脸美的令他有些移不开目光,甚至令他有一种上去搭讪的感觉。

弗朗茨终归没有等到莫里兹的出现,但他却并不觉得有太多遗憾,因为在这个很不起眼的咖啡馆里,他找到了一种美,令他目眩神迷的美。他准备明天的这个时间再到咖啡馆里来,一方面是看看能不能等到老友莫里兹,另一方面......他问过咖啡馆的老板了,那个女孩几乎每天上午的这个时间,都会到... ...她的咖啡馆去坐一坐,而且,每次都会坐在那个靠窗的位置上。

此时的弗朗茨并不知道,他再也不会见到那位叫莫里兹的老友了,但莫斯科驻伦敦情报站对他的考察,却是已经通过了,只是负责与他接头的人不再是莫里兹,而是那个令他感觉一见钟情的姑娘。

按照维克托制订的对外情报工作原则,总参情报局的对外情报网开始进入扩张期,与之前相比,现如今的谍报网扩展方式,变得更加隐蔽而诡诈。驻地情报站与潜伏情报网已经被分隔开,就像弗朗茨,最先与他接触的人,就是来自伦敦情报站的工作人员,只是在确定了他有加入谍报网的意愿之后,情报站的街头人员便迅速退出,后续的工作交给了谍报网的工作人员。

而谍报网的特工人员,将会变换一个身份,利用另一个机会来靠近发展目标,再将他吸纳到谍报网络中去。

这样的做法固然是繁琐了许多,但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危险的出现,不管是情报站、谍报网,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另一方都能迅速切断与对方的联系,从而保障至少一方的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