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奋斗在苏俄 > 第116章 初见领袖

奋斗在苏俄 第116章 初见领袖

作者:懵懂的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9-29 16:53:00 来源:ibiquge.com

克里姆林宫,政府大厦,大会议厅。

维克托坐在会议席第五排最靠右的位置上,在他的左边,是同样来自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帕维尔·雅科夫列维奇·梅希克,此人目前担任着内务人民委员部反间谍局副局长的职务。这位1910年出生的乌克兰人,是贝利亚非常信任的人,他比维克托大不了几岁,可谓是前途无量。

不过,如今的维克托同样也是贝利亚的亲信,而且还不到三十岁的年纪,使他看上去更加的前途无量,所以,梅希克现在算是他的副手,主持对内情报中的反间谍工作。

而在维克托的右边,还有一个人,此人坐在一把凳子上,他是维克托的工作秘书之一,专门负责做会议记录的。

今天的会议是由国防人民委员部下属武装力量后勤部召开的,主持会议的是斯大林本人,而在主席台上就坐的,有负责服装、燃料以及食品补给的米高扬;有负责铁路管理工作的安德烈耶夫;有身为武装力量后勤部第一任部长的赫鲁廖夫。除此之外,负责撤退工业以及全民动员等工作的万尼科夫、兹维列夫、柯西金、马利舍夫、什维尔尼克等人,全部都到场了,只有加里宁同志因为健康原因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召开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检讨此前莫斯科战役后期,后勤补给方面出现的巨大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强化今后阶段中,武装力量后勤部对西南方面的物资供应以及后勤安全保障问题。

在1月份莫斯科外围的战役进行过程中,由于后勤保障的不利,在反击中追逐德军的红军部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按照朱可夫提交的报告,由于后勤供给的不畅,有些一线的炮兵部队,一门火炮竟然只配发了三枚炮弹。除此之外,坦克的油料、士兵的口粮等等,都相当的匮乏,这一现象令朱可夫非常愤怒,直接在最高统帅部告了武装力量后勤部一状。

当然,在对德军追击中的三大方面军之所以会出现后勤补给不畅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部队追击速度太快,将后勤部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德军在撤退过程中,毁坏了铁路、公路等运输设施,后勤跟进困难;生产各种补给物资的工厂,在莫斯科战役其间转移到了后方,增加了运输的困难等等等等。

但是说到底,这些都是客观理由,斯大林同志不喜欢客观理由,在他的观念中,任何客观上存在的困难,都可以凭借主观的能动性来克服,你没能把客观存在的困难,用主观的努力克服掉,那就说明你的努力还不够。

所以,在这次的会议上,由赫鲁廖夫牵头,主席台就座的诸位逐一发言,而发言的内容中,首先要谈的就是检讨,检讨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说下一步准备怎么克服这些问题。

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会议只是走个形式,恰恰相反,这是一种警告,给所有与会者的一个警告,斯大林同志的态度很明确,这次的问题如果下次继续发生,有人就得站出来承担责任。

也正因为如此,会场的气氛显得非常压抑,每个人都屏息凝气,甚至连咳嗽都不敢轻易发一声。

而在这个时候,维克托盯着主席台方向的目光却有些涣散,是的,他走神了。

其实,今天这个会议,他只是列席的角色,毕竟在后勤补给方面,他能做到的工作不多,充其量不过就是保障后方仓库以及铁路运输线路的安全。而且即便是这些工作,现在也不主要是由他所负责的。

维克托的脑子里在考虑的,是之前与梅尔库洛夫所领导的对外情报部门交互的信息。就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德国人在他们的所谓“盟国”那里,搞出来很多的动作。

根据情报显示,戈林与凯特尔在罗马尼亚、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大肆活动,招募兵员,在短短一个月内,他们就从罗马尼亚招募了27个师的兵力,从匈牙利招募了13个师,意大利9个师,再加上西班牙和斯洛伐克的三个师,他们一共招募了52个师的兵力。

按照国防人民委员部的命令,维克托要求情报组织严密监控这些部队的去向,而前方情报网传来的情报显示,这52个师中,只有4个师被调往了斯摩棱斯克方向,而剩余的所有部队,都被调往了乌克兰。

毫无疑问,这样的兵力部署,意味着德军下一步将会在中央集团军群的战区内采取守势,而将主要的进攻力量放在南线亦或是西南方向上。

但情报仅仅掌握到这一步,是不能向上进行汇报的,否则的话,大概率会被斯大林同志骂个狗血淋头。

维克托现在还需要搞清楚,德国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哪里,进攻大概会在什么时候发起,这是最基本的。

而要搞清楚这些,就需要对各方面的情报进行详尽的分析,比如说,搞清楚德军在南、西南方向上的物资、装备运输情况,跟着这些情报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德军最终部署的完成时间,从而大致推断出他们的进攻时间。

当然,作为一名重生者,维克托很清楚德国人下一步的进攻目标是哪里,没错,就是顿河沿岸的斯大林格勒。

回顾一下,在半年多之前,德国人制订了规模庞大的巴巴罗萨计划,他们的构想,是分三路对苏联展开强有力的进攻,从而在三个月内灭亡苏联,结束战争。

但是当基辅战役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柏林便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在对列宁格勒持续围攻同时,已经没办法同时对莫斯科以及基辅展开进攻了,所以,可以说三路进攻的计划,到那个时候就已经破产了。

随后,到了莫斯科战役结束,从战争爆发到莫斯科城下遭遇惨败,德军的伤亡人数已经接近两百万,至此,两路齐头并进的计划也破产了,他们不得不一面从附庸国那里招募军队,一面将主攻力量放在一个方向上。

而苏军尽管经历了连番失利,部队损失的数量要远远高于德军,但基于国力的强大,一线的损失可以迅速得到补充和恢复,因此,可以负责任的说,随着莫斯科战役的结束,胜利的天平已经在向苏联一方倾斜了。

这种趋势,那些普通士兵、普通人或许看不出来,但是很多苏德双方的高层,甚至是一些位置比较高的双方指挥员,已经能够感受到了。

这种趋势,反过来又影响到了苏军的情报工作,尤其是对外情报工作,现在梅尔库洛夫同志可谓是春风得意,因为他的驻德谍报网在运作上越来越顺利,谍报人员在发展线人的时候,要比原来轻松许多了。

但在另一方面,维克托所主持的对内情报工作,却频频遭受打击。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军对苏军的敌后游击队展开了大范围的围剿,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德军开始改变政策,将大量白俄罗斯、乌克兰的青壮年迁移往德国,充作廉价的劳动力,在这些被迁移的青壮年中,有很多都是潜伏下来的情报人员。

情报网络遭遇的破坏,令维克托很是头疼,他意识到必须改变情报网的构建模式,但这种工作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安排布置。

至于德军将会向斯大林格勒发动攻势的问题,维克托尽管知道那肯定会发生,但却不能毫无根据的向上汇报,毕竟他是有名情报工作的领导者,又不是一名占卜师,在没有相关情报作为依据的情况下,他所提供的任何情报都不具备价值。

近乎枯燥的会议,在临近中午的时候才宣告结束,维克托随着人流从政府大厦里走出来,没有直接离开,而是站在大厦前的台阶上,等着别人先行离开。

他给自己点了一支烟,一边皱眉吸着,一边在脑子里思考重组情报网络的事情,心里琢磨着,下午可以召集各部门的负责人会议,大家一起商讨一下这个问题。

大厦前的广场上,一辆辆车开过来,又陆续开走,直到人和车都变得稀疏了,维克托才收回思绪,朝着远处的瓦连卡打了个手势。

他举起来的手还没有放下,就听到身后有人交谈的声音,那声音低沉而沙哑,但却给人一种很有威势的感觉。

他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就见斯大林同志正在几名随行人员的陪同下,与米高扬并肩朝他这边走过来。

急忙将手里的烟卷丢到一边,维克托退后一步,站直身子,行军礼,等着两人从自己面前走过去。

斯大林同志显然是没有注意到他,目光从他的脸上一扫而过,象征性的点了点头,又转回去同米高扬交谈。

不过,他下了两个台阶后,似乎想到了什么,又扭头朝维克托看过来,目光中带着些许的不确定,似乎是在回想维克托的身份。

“你是维克托·维克托罗维奇·塔拉谢夫?”片刻后,斯大林同志停住脚步,转身看着维克托,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