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归隐老朱气炸了笔趣阁 > 第三十九章 朱元璋:楚轩的计策还是靠谱啊!

第三十九章朱元璋:楚轩的计策还是靠谱啊!

皇宫!

御书房内!

朱标禀报道:“父皇,这大抵就是这几天,大明银行的收获了!”

“好啊!”

“短短五天之内!”

“居然集资了一百五十万两白银!”

朱元璋心中甚慰,这些钱财,可是解了大明财政的燃眉之急啊。

他不由得想着,大明的诸多官员。

大明一朝官员们的俸禄。

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低的!

往前的元朝官吏,多数都是有自己管辖区域,有自己的汉族奴仆,有自己汉族村落作为封地。

所以元朝官吏的俸禄,不能单独看朝廷给他们发多少钱。

而再往前的宋朝,可官员俸禄,可谓是历朝历代之最。

官员俸禄最高的朝代!

同时,宋朝的国库年收入,都在五千万贯到八千万贯之间。

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子。

而前宋这般的恐怖税收,不是的现在大明可以达到的。

可前宋官员们的俸禄。

却是大明官员的几十倍。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想到,想要让这些官员不贪污,还得是朝廷多俸禄,高薪养廉。

至少要让官员们腰胆子硬了,钱包里有钱。

不然,大把官员都会想着,三年清县令,十万雪花银的。

楚轩建议的高薪养廉策略。

朱元璋虽然有些不太情愿,但最终还是接受了。

他想的是,既用高薪养廉,同时又高悬屠刀,锦衣卫安排上。

朕给你们官员很多俸禄,你给咱好好办事,要是胆敢贪污。

贪污四十两以上,直接拨皮实草。

就在朱元璋思索的时刻。

朱标主动说道:“父皇,其实这些钱财,只是商人们家产的一部分!”

“根据楚轩所言,后续只要保证大明银行的信誉,再集资十个一百五十万两都可以。”

“所以,我们需要缓慢的督办,快不得,慢不得!”

他自不会将楚轩所言,商人真正的家底说出来。

因为他怕朱元璋,直接操刀子明抢。

毕竟,商人们是真有钱。

“也是!”

“这大明银行,仅仅只在京城开业便有这般效果!”

朱元璋轻笑着说道:“若是将大明银行,推广到大明每一个县城!”

“每一个州,那将能够集资大量银钱,用来修缮各地城池,安抚民生了!”

“再依照楚轩所言,钱滚钱,用他们的钱去赚钱,再将赚来的钱,分一部分给他们,剩下朝廷拿着!”

他不由得满意的笑道:“这样一来,我大明朝廷就真的不缺钱了!”

现在的大明朝,建立没多久,主要花销就两个大头。

一个是军事,要北伐草原的元庭。

一个是修缮民生。

大明富裕的地方,如江浙等,是真的富。

穷的地方,如扬州这些,直接被打成空城,整个城几乎都被军队夷为平地。

很多以前纳税大头城池,现在严重破损。

要提高税收的总额。

首先要修缮这些城池。

修缮这些城市,需要钱。

同时需要用钱来召集,流散四方的百姓。

而最主要的是,高薪养廉,先得把官员养肥了,这些家伙才会真正为国朝办事。

否则朱元璋批十万两,到下边就剩下一万两。

不贪还没办法。

不贪,真正去办事的人官员,手底下根本雇不起师爷,雇不起衙役。

就是想干活,都没法干。

而现在,有了楚轩的计策!

高薪养廉就能成功了!

朱元璋靠在椅子上,只感觉楚轩,真乃奇谋妙策。

“父皇!”

“这些钱财,若是有人取钱,我们还是要给的!”

“虽然不少是存的定期,可也有五十万两左右,是存的活期。”

朱标提示着说道。

朱元璋点点头,表示就暂且借八十万两。

五十万两活期先不动。

留下二十万两,作为大明银行的活动资金,以免出现问题,导致没钱。

大明银行的运作体系,朱元璋也从朱标那里彻底明白了。

不会轻易做出,直接抽空所有钱财的行为。

否则,要是出点问题,大明银行拿不出钱。

就会出现,楚轩所言的‘信用破产’

商人们没这个胆子敢造反。

而百姓们或许会闹腾,但也能够压得住。

可在这之后,大明朝廷的名声就彻底废了。

朱元璋自然不会做这等自毁城墙的事情。

朱标得到答复后,心安了不少。

毕竟,这些钱财是他自己出面,用自己东宫太子的声誉,集来的银钱。

要是这些钱发生了意外,拿不出,出了变故!

性格温和的朱标。

绝对会觉得愧对富商们,甚至会做出过激行为。

朱元璋当即下令,召集李善长、汪广洋、刘伯温、宋濂等一众大臣,来到御书房商议涨俸禄之事!

……

多位重臣,相继来到了宫城内。

刘伯温、李善长、汪广洋等七八位重臣都在。

他们相互看着对方,思索些许,不知是何缘故,便问询宫门侍卫首领。

宫门侍卫首领轻笑着说道:“各位大人!”

“听说,是陛下已经筹集到了足够多的银钱!”

“打算要给满朝文武涨俸禄呢!”

“这才邀请这位大人前来,商议涨多少俸禄合适。”

诸多大臣一听这话,顿时蒙圈。

刘伯温惊愕的问道:“这么快,陛下就集了足够的资金?”

大明两万八千多名官员!

若涨十两!

那就是二十八万两。

而涨俸禄起码要涨个二三十两,才能起效果。

那就需要七八十万两。

这才几天,便已经弄到这么多银钱了?

一侧的宋濂,面色有些不好看,心头一惊。

陛下,该不会是下刀子了吧?

抓住了一些富商,抄家灭族?

宋濂惊愕的看向李善长,刘伯温等人。

身侧的汪广洋同样如此想着,却不敢明白说出来。

历史前车之鉴。

但凡王朝缺钱!

第一个动商人!

第二个动百姓!

想压榨商人,商人实在弄不出钱财来,就只能加税,去弄百姓。

而现在没有加税的御令传出。

那就是有商人倒霉了?

众臣顿时都不言语了。

宫城侍卫统领,带着他们朝着御书房走去。

.............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