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五百零四章 绝无仅有

国潮1980 第五百零四章 绝无仅有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18 23:19:29 来源:爱上中文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属性。

由于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对于物质文化的需要也各不相同。

所以这世上的万物,经济价值也往往会随之起伏不定,而非经久不变。

有的东西会被高估,有的则会被低估,而且这种价格的起落,还免不了走极端。

同样的,因为时代的变化,也必然会有更符合需求的新东西发明创造出来,会有存在了千百年的老东西被人们逐渐遗忘。

说到世人的悲哀,恰恰就在于永远无法把握这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变化,却经常会受到这种变化的困扰。

以至于许多人都如同狗熊掰棒子一样,犯下追涨杀跌的错误,做出买高卖低的蠢事来。

但反过来,对于提前就知道世情变化的穿越者而言。

这无疑是一目了然的事儿,是非常容易避开的坑。

比如宁卫民,他就不会随大流,捧高踩低。

也不会追时髦,喜新厌旧。

反而具备一种火眼金睛的能力。

他几乎一眼就能分辨一个人或者事物,经济价值是否被社会低估,未来是否有增长潜力。

所以在这个年代,怎么让花出去的钱不贬值,还能获得不菲的增值回报。

怎么把一块钱花出十块、百块的效果,就成了这小子远胜于他人的独特优势。

就拿他打造的这个天坛北路87号来说吧。

别看最初只有六十万的启动资金,投资额还不如汪大东在津门开办的“胡姬花”快餐厅。

哪怕就连他自己在这个过程里买东西搭进去的钱,和区里最近批给他的五十万贷款都算在一起,也不过一百余万。

真论资金的投入,仍然与皮尔卡顿花了一百五十万美金要在京城复制的马克西姆餐厅相距甚远。

可就因为他懂得扬长避短。

省钱只从工业制品上省,电器、厨具一概不用进口货,连冷库也只用低配置的土造法。

反过来,却不惜重金投入在艺术品味和周到服务上。

充分发挥出国内当前人工低廉,艺术品行业不景气的优势。

所以实质上,这饭庄的档次可着实不低啊。

博物馆?

宁卫民已经用不着日后再办了,他今天办起来的这个饭庄就是一个在艺术品味上丝毫不输给博物馆的地方。

那是无一处不体现出文化,无一处不是可观的风景。

论享受呢,他又把旧时代的宫廷贵族生活,做了尽可能的有效复原。

如今的人不但看起来新奇,也会在了解其中蕴含的人文知识和历史渊源后,加倍觉得有意思。

说起来,其实比普通模式的博物馆还多了一种更为生动的体验形式。

所以这完全可以说一种只能在当下特殊时代背景下,才能打造出的特殊奢侈。

别说完全碾压汪大东的快餐店了。

就是比起把巴黎风情带入共和国的马克西姆餐厅,也是不逞多让。

甚至假如等到三十年之后,再看经济收获。

宁卫民一手创办这家饭庄肯定还会比当下越发显得特立独行,出类拔萃。

因为任何一家饭庄的设备是有折旧损耗的,但艺术品却能持续升值的。

就凭宁卫民给饭庄订购的这些料器、瓷器、宫灯、字画、家具,还有在文物商店买下的价值数万元黄蓝两色的古董瓷器。

到时候,这整个饭庄的投资如折算成金额,至少也要增值几个亿啊。

多年设备折旧费,仅靠几样小玩意的增值就能赚回来,那根本不值一提。

完全可以说是还没有开门营业,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已经注定赚得盆满钵满了。

这还不算为弥补饭庄资金匮乏,宁卫民把他个人出钱买下来,暂时借以饭庄使用的家什呢。

否则,这饭庄的实际价值还得再翻上几倍才行,怕是要奔十亿估值去了。

别的不说,前庭那个用各类珍贵木质残件合成的庭阁就属于此列。

就那些来自于宫廷家具的紫檀、红酸枝、鸡翅木的残件,三十年后真拿到拍卖场少说也得过亿。

那么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个饭庄,就算是没有现代化的电器,没有大理石的地面,进口的板材,水晶的灯具,那富贵气象与品味格调也依然出挑儿。

所以呀,还多亏了同样收到邀请,早于宋华桂就来到饭庄的邹国栋。

他能在这个时候,从餐厅里主动出迎,从宁卫民的手里接过了陪同宋华桂的任务,简直是在无意中帮宋华桂脱困解围。

否则接下来,真要在宁卫民的陪同下进入餐厅,这位总经理肯定是免不了会在宁卫民的面前感到词穷语塞的。

因为餐厅里头可夸的东西太多了,比外面更加精彩,真是大有大的好,小有小的妙。

宋华桂又不是说相声的,她是没有现场来段儿《夸住宅》的本事。

那光看着惊讶表达不出适当的赞美,那岂不就尴尬了?

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要知道,尽管宋华桂早就跟着丈夫走遍了欧洲各国,在东方列车上拍过电影,参观过各大着名博物馆,还是活跃在各种知名艺术活动的文艺精英。

可因为生在红旗下,也是艰苦朴素的环境里长大的。

没见过,她便很难想象得出,真正的宫廷富贵是一种什么样子,一家中式餐厅又能奢华铺张到什么地步。

比方说,她就没想到明清两代皇帝的画像和餐厅入口处的壁画《紫光阁赐宴图》都仅仅只是开了个头。

餐厅里更是把精美的画作装饰之风贯彻到底,几乎每一面主要的墙壁都有临摹古画的壁画在上面。

《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弘历古装行乐图》、《乾隆皇帝岁朝行乐图》、《乾隆帝元宵行乐图》……

主题清晰有序,画功精湛细腻。

何况这些仿制水准极高的画作还不是孤立的。

所有壁画的主墙之前,几乎都摆设了长案、供桌、花几,还摆放了许多精美的瓷器、摆件。

而主色调就是明黄和孔雀蓝。

好一派辉煌灿烂的高雅之风,是又显皇家之华贵,又不落于红黄搭配的俗套。

不够要说实话,所有画作之中,最惊人的莫过于餐厅散客区域最里面的一面六米宽三米高的主墙了。

那上面尺寸相当了得的《福禄寿喜图》,看题跋竟然是当代知名画家黄胄之作。

而且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图下还有与图意相合的四大盆料器分别摆在了左右两端。

葫芦、葡萄、蟠桃、石榴……这每一株可都是果实累累,花叶繁茂,光洁圆润,华美非常。

而且皆置于明黄底的粉彩大花盆里,高至少两米有余,喜庆吉祥,气势非常。

此画此景,完全可以发挥出镇场之效,成为大厅散客区域布局的核心。

但要说到整个大厅最新奇、最别出心裁,能吸引眼球的一部分,却又论不到这堵墙了。

因为这堵墙的另一端,在靠近餐厅出口位置上,一个带有现代设计理念的舞台表演区才是最醒目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个表演区的上面,是一个由七十一片木头拼搭组成的亭子顶。

但却不依靠柱子支撑,完全是被钢丝悬吊在半空中。

亭子顶下还设有舞台灯光,放有一架古筝和一把琵琶。

在保证功能性的基础上,相当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古典和现代的统一与和谐。

只是若要论精巧,这处舞台又要甘拜下风了。

因为散客大厅之中,两个铺着明黄台布的大长桌上。

摆满了各类以饮食为主题的料器、料果、仿生瓷、食具、餐具、手炉、宫灯。

看着简直就像摆满了各色美食的自助餐的布菲台。

如此种种,才是最精妙的。

即便是再次之,那也得轮到那一个个作为包间门的落地罩才是。

所谓落地罩是房屋间的硬木雕花隔断,不是隔扇。隔扇有门,关严了是两间屋子。

落地罩是通透的,一个隔断的象征而已。

而这种东西作为包间隔断再好不过,因为雕花式样众多,通气又别致,完全是自然成景。

不说别的,就说那“松鼠葡萄”,十八只小松鼠活灵活现的藏匿于结满葡萄的藤蔓里。

这份灵动与生动,就一点不比故宫漱芳斋里皇上用的那个逊色。

再加上厅堂之中又有数个摆着冰盆的花几立于吊扇之下,随风而动的袅袅冷气带着冰盆里的茉莉花味儿飘散在厅堂之间。

每个包间之内又各摆了一盘槟子或是一盘沙果飘散出清新悦人的果香味儿。

总之,这穿插着中式古典摆件,处处充斥奢侈享受的餐厅,里面的一切都没治了,

任何人走进来,都会被成百上千件名贵的艺术品和古董、宫灯、书架、古筝、清雅帷幔,所吸引。

再看看餐厅里那些穿着大褂、旗袍,如同民国年间的人物在忙碌的服务员们。

光是这样的环境就足以把人带入历史中曾经有过的锦衣玉食,富贵闲适的贵族生活。

“这小子可真够能折腾的。不瞒您说,我来了一看,算是吓了一跳啊。”

邹国栋在陪着宋华桂差不多转到一圈的时候,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其原因主要是他心里在怀疑一件事,不能不问个明白。

“宋总,您对他可有点太偏爱了啊?到底后来给了他多少钱呀?”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宋华桂不明白。

“嗨,您就别瞒我了,他餐厅弄得这么大场面,都快赶上您监督的那法餐厅了。要没您的经济援助,就凭他那二十万,怎么可能办成这个样子?总不能另外两家出钱比咱们还多吧?”

“何况他的厨房我都看了,面积几乎把一搂都占了。就像您那马克西姆餐厅的规划布局一样,厨房面积和营业面积接近一比一的比例。您再看看他这儿的服务员,也是男多女少。这不是您私下传授给他的吗?”

“我倒不是说您不应该拉他一把,关键他办的可是中餐厅啊。钱都花在这些艺术品上了。真能赚钱吗?吃顿中餐而已,真有人会来这么好的地方享受吗?不说别的,我看他那菜单的价钱都眼晕,凭我一月工资,在这儿也办不了几桌?我是真怕他华而不实,您的钱给的太多了,很可能收不回来啊……”

宋华桂沉默的摇摇头,恍惚了一会才回答。

“你误会了,我真没再给他批钱,完全没想到他凭有限的资金,自己就能折腾出这么大的局面来。我更没教过他怎么办餐厅。他的厨房面积如果真是如你说的那样,我也是很惊奇的。或许……这也只能说咱们这位运营部的副经理悟性强吧!而这就是他的风格,永远让你意外,你永远猜不出他能带给你什么样的惊奇。所以我也并不担心他的经营……”

就在这时,有个意外的小插曲。

敢情两个服务员受了宁卫民的吩咐,来给宋华桂奉茶来了。

和邹国栋只有一盏茉莉花茶的待遇不同。

宋华桂除了一杯兰花茶之外,还有一碟玉露春和一碟葡萄糊条可以享用。

这都是宁卫民本着尊重领导,或者也有尊重女性的原因,才给的特殊待遇。

而那两个服务员还特殊介绍了一下。

说这两样东西都是只有饭庄才有的宫廷特色茶食,希望宋华桂多提意见。

结果他们走后,宋华桂一尝就忍不住称好,还让邹国栋也尝。

邹国栋品了没几口,就愣住了,琢磨了好一阵的滋味后才说。

“嘿,什么事儿都不禁念叨啊。我现在倒是有点明白您为什么硬要提拔他了,还为他做出那样的安排。确实像您说的一样!这世界上还是有天才的!”

“居然一块糕点,一点蜜饯,也能做出这样绝无仅有的好味道来!也是真邪性了!他这儿的菜,要能与这样的茶食水平相匹配!我倒能理解他经营的底气了。毕竟吃饭的地方还得看菜肴的味道。”

“可我……怎么觉得那么虚幻啊?这小子才二十出头啊?他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样样都精通啊?这种人和人的差距也太不符合逻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