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五百零三章 钱不够工艺凑

国潮1980 第五百零三章 钱不够工艺凑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18 23:19:29 来源:爱上中文网

上得楼来,宋华桂发现眼前的这十几平米左右的空间,还只是楼梯、电梯与二楼衔接的公用部分。

她立刻意识到,若真要进入餐厅,恐怕还得拐一个弯才行。

大概率是要通过前庭那浮雕墙后面的部分。

这是建筑格局使然,稍有方向感的人,只要一看到前庭格局就可以联想到这点。

不过即使如此,宋华桂也得承认,二楼之上这只能算是通道性质空间部分,一样别具匠心。

因为除了“鸿运当头”、“吉星高照”的两处噱头之外,这里墙面和地面都不简单。

楼上电梯正对面的墙面与楼梯处的清代帝王画像呼应,悬挂的是明代十六位皇帝的画像。

如果有心,甚至能够察觉到。

从最初踏上楼梯的光绪皇帝画像开始,一直到楼梯口的顺治皇帝画像为中继,然后再衔接到的二楼墙壁上悬挂的崇祯皇帝画像。

这样的展示方式,竟然是在潜移默化地利用朝代帝号顺序来作为对客人的引领。

用一种不动声色的心里暗示,非常巧妙的让餐厅的空间以及宫廷菜主题得到了有序又有效的延展。

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独有特点,外国人喜欢张扬,国人专好含蓄。

地面也是一样,虽然只是灰蒙蒙的石材铺就的。

可宋华桂还是在地面上,看到了极为讲究的传统美术图案。

像楼梯口和电梯出口处,是“万福流云”。

整个空间中心的位置还有“寿山福海”。

这分明都是经人手工一点点凿出来的。

以宋华桂的美术修养,甚至能断定干这活儿的人绝不是普通的手艺人,只会是美院雕塑系的专业美术人才。

因为无论这些图案的层次感、丰富性,还是准确性与灵动性,都不是一般工匠所做的“行活”可比。

不过,即便是发自内心由衷的欣赏,但这次宋华桂却没有再出言夸奖。

哪怕她确实认为宁卫民在细节处理上,真的做得非常到位,远超她的想象,她也要有所克制和保留。

道理很简单,如果走到一处就夸奖一处,好话说多了还值钱吗?

这样不但有失矜持,反会过犹不及。

她绝对肯定后面还有更精彩的东西,所以认为还是应该按老话说的那样,得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好话说在要紧之处。

就这样,默默的走向通向餐厅的转折路口。

宋华桂已经打定了主意,怎么也要走进餐厅里面,看到宁卫民真正布置下的“重头戏”,才能予以表扬。

但世上的事儿还就是这么绝,许多时候不是人想明白了就能做到位的。

才刚一转过路口,骤然看到距离自己五米远的餐厅入口,宋华桂就违反了刚做的决定,情不自禁的发出了大为惊叹的赞赏。

“哎呀!真漂亮!太神奇了”

这真的不能怪她,因为这是登峰造极传统工艺,与巧妙的美学应用合并效果。别说是她了,恐怕换做任何一个人都免不了要失态。

她看到的是一副什么样的情景啊?

最直观的就是红墙碧瓦。

这可不是什么指代的引申意义,那真的是大红色的宫墙,再加上青绿色的琉璃瓦。

拐过这道弯,两边的墙壁全是犹如天坛公园里的实景一样。

宫墙下还有汉白玉的围栏,道路中间也按纵向铺设了丹陛石。

而餐厅入口大门则是近似于完全复制的一道宫廷风格的垂花门。

毫无疑问,这是明清时代最典型的宫廷建筑风格。

但这还不是全部,如果只是单纯的复制,来显示宫廷气派,那太死板了。

生动的地方在于通向垂花门的左右两端宫墙墙头处。

一在前,一在后,错落着,各自伸出了一大片玉兰花。

而垂花门下左右两边,还分别立着两个亭亭玉立的姑娘。

玉兰当然不是真的玉兰。

那是铸铜的枝干上镶嵌了料器的花朵,光润剔透,洁白无暇。

两个姑娘也并非人们惯常思维方式中,那种头梳旗妆,一身艳服,脚踩花盆鞋的宫女形象。

作为领位,她们形象更具现代感,头发只是盘了起来而已。

身上的旗袍也比正常的旗袍尺寸要短,是仅仅及膝的裙装。

布料颜色并非大红大紫,而是很素雅的孔雀蓝底色,绣着白色的玉兰花。

人与景,景与人,就这样对应生辉,情趣盎然。

然而只有生动和情趣就够了吗?

不,最后还要有端庄的仪式感,以及不失稳重的优雅感。

要知道,通向餐厅入口的宫墙可不仅仅只是宫墙,在墙体上还开了绿色琉璃瓦做衬的花窗。

每个开出来窗口都封着玻璃,窗口下方的铜牌上的信息显示,这里面封锁展示的每一件器物都是真正的皇家古董——来自天坛园方的祭天礼器。

然后最引人注目的视觉中心,莫过于穿过垂花门,那被温黄色暖光打亮的内墙了。

餐厅内部墙体上的金灿耀眼的画面,居然是临摹的清代画家姚文瀚的《紫光阁赐宴图》。

就在这里!通过美院国画系师生的妙笔!

神奇的复原了清乾隆二十五年春节期间乾隆皇帝大摆宴席场景!

不用说,在这个年代,如此的室内造景太难得一见了。

要按理说,国内的环境,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东西。

连国家级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也没有这么生动的例子啊。

所以也就无怪乎宋华桂的精神和视觉都受到莫大的冲击了。

“你这里简直就像是个宫廷文化博物馆嘛,哪儿像是吃饭的地方啊?可真了不得!我觉得我那正在施工的马克西姆餐厅,都要对你的设计甘拜下风了!你真是应该去学艺术专业!否则太可惜了!”

宋华桂嘴里夸着,站在餐厅门口根本就不往里走了。

她越看越是兴致勃勃,看完了料器玉兰花,又看汉白玉栏杆的雕工。

然后再欣赏垂花门上的彩画,与那飞头、椽头的“万寿”图案。

最后眼神凝聚在门口两个姑娘的衣服上,越发热切起来。

不为别的,她其实一直都有想把民族服装时尚化,推向国际时尚舞台的打算。

为此,已经构想了不少的设计稿了。

万万没想到,她自己还没有勇气把方案给别人看,宁卫民竟然就走在前头了。

居然把民族服饰改良得这么好,而且都开始结合实际来使用了。

这让她心中的滋味怎能说的清楚,道得明白啊?

如果可以,她真想看看宁卫民的心里到底长了多少心窍。

人人都说七巧玲珑心,过去她认为就是个夸张的笑谈。

但自从认识宁卫民,她越来越相信这句话是具有一定真实可能性的。

否则就没法解释宁卫民的这些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和商业灵感。

然而对于她的褒奖,宁卫民这次却显得比较淡定。

这也不奇怪,因为自己的事儿他自己清楚。

对他而言,这些东西三十年后可见怪不怪了,他不过照搬而已,可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超人一等的见识。

相反的是,他餐厅里头的那些实打实摆着的东西,远比外头这些更让他珍视。

于是就没怎么当回事的谦虚了一把。

“您可别开玩笑,我这点小聪明算什么呀。哪儿能跟您那用日本人施工,全部采用进口材料,原封不动的把巴黎的马克西姆餐厅复制出来的餐厅比呢!”

“您那餐厅墙上的每一块玻璃都是直接由法国飞过来的,玻璃上的油彩都是一笔一笔画上去的,那才是真正的高档。”

“我这都是凑合事。资金不宽裕吧,又希望能像您那餐厅一样,也来点艺术气息,别那么俗气。纯属是没办法的办法,钱不够,工艺凑呗。看着挺像那么回事,但说来就是讨个巧,完全沾了咱们国内工艺美术价廉的光了。”

“不瞒您说啊,美食须美器,美食须美景。把这两件事儿忙和差不多了。我就已经连空调都没钱买了,最后只装了吊扇……”

宋华桂又不禁愕然。

“啊?没有空调啊?这么热的天儿,人要多了可怎么好?这你怎么能凑合呢?你呀,还是年轻,这种事儿,你应该打报告给我嘛……”

可跟着她猛然又意识到,身上感受到凉爽,似乎与事实不符。

“……不对吧?你这餐厅里头没有空调吗?我都感觉到里面的丝丝凉意了。不可能只凭吊扇,就能这么凉快……”

得,话既然都送到嘴边上了,宁卫民也就顺理成章,很轻松的装了回“13”。

“嗨,洋有洋办法,土有土的招儿。大姐,空调我确实是没有,那太贵了!可我能摆冰盆啊!”

“您是有所不知。我这饭庄修的冷库大极了!存上几大块‘北极熊’的人造冰,足够我用两三天的!”

“要论性价比,人造冰可根据实际随意添加,那耗费的成本可比用空调性价少多了!而且还有古风!这难道不好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