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 > 第484章 胆大包天的朱棣

大明皇长孙 第484章 胆大包天的朱棣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28 03:47:21 来源:笔趣阁SO

当倭国投降的事情结束后,这也就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

然而在这其中,最为不爽的或许只有在倭国的三王了吧。

“动作快些,燕王殿下有令,所有财务,人员,粮食,必须立即进行搬离,尔等只有半个月的时间,若是胆敢偷懒者,鞭刑十下。”

倭国投降的消息,自然在第一时间,就已经传达到了倭国明军所在。

朱英亲自写下密信,告诉冯胜最后的结果大概是占据三国之地。

针对于九州岛来说,自然是整个南部地区,肥前国、肥后国、筑后国三国,为大明所要之三城。

而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冯胜立即下令,把目前所有占据的地方人员,物资,尽数朝三国进行迁徙。

对于倭国投降这样的结果,冯胜是最为舒心的,这也就代表着他可以回到大明,并且只要不以次功劳自傲,换一个富贵余生,想来问题并不大。

冯胜心中清楚,现在的太孙殿下比之陛下最好的一点,便在于容纳他人,即便是藩王,也只是安排到海外来,并没有限制其他权益,终归是有一条出路。

不过相比之下,最为难受的,就是朱棣,朱棡,朱榑三人了。

三国之割让,这意识非常的明显,这就是他们在倭国的藩地了。

这跟之前他们的想象完全不同。

最开始的时候,三人原本的想法,就是把整个倭国,至少也是九州岛进行一个瓜分。

没曾想到现在,每人就是掌控一座城池。

倭国的城池,人数可不算多,因为之前倭国早有进行过迁移的举动,目前即便是收纳倭国之百姓,加起来一座城池也不过十来万人。

包含周边的村庄来算,每座城池涵盖的人数,必然不会超过二十万。

“王爷,我们现在该如何办。”朱棣麾下大将,朱能不由开口问道。

朱棣的面色有些阴沉,现在没有具体的任命下来,不过大概率他所在的地方,可能就是倭国的筑后国了。

这里地处西部靠中,北边便是和倭国本州岛临近的丰前,丰后两国。

是面对倭国的第一压力所在。

相比之下,肥前国的位置便是十分优越,在海贸之上与高丽,大明临近,还有着自己的屏障保护,不用担忧倭国侵犯。

便是肥后国,平原众多,多产粮食,而南部的萨摩,大隅两国,现在正处于明军的统治之下,但凡有点实力的倭国武士家族。

要么是被覆灭,要么就是已经离开。

至少在数年甚至十数年内,无法形成什么威胁。

朱棣面色阴沉并未回答,而是转头看向张玉,自己麾下这个擅长谋略的老将。

张玉可不是什么泥腿子出身,本就是世家子弟,在元朝的时候,便就任职过枢密知院。

在如今的年纪,几乎什么都算是见识过了,这也是朱棣一直委以重任的大将加谋士。

看到燕王的目光,张玉立即开口说道:

“王爷,在陛下的谕旨到达之前,我们应该尽可能把所有的钱财,百姓,全部都收拢起来。”

“即便目前不属于我们的地方,也可以稍微用点手段,便是小规模出兵,末将认为也是可以的,只要谕旨一日不达,那我大明与倭国,便仍旧是战争的状态。”

“倭国在京师投降的事情,按理说已然达成,但是从京师抵达到倭国九州岛的谕旨,按照正常的行程,也须一月。”

“太孙殿下既然提前派遣人员过来传信,依末将所看,可能一个半月抵达,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在这个关键点上,倭国的将士必然是有所松懈,若是此刻悄然之下袭击丰前,或是丰后,筑前任意一国,则有极大可能一举夺城。”

“退而言之,虽然筑后国的位置可能不是很好,但这未尝也不见得是个机会。”

“按照太孙的性子,自然会对倭国商业,按照京师目前的章程,进行一个大明对倭国货物的倾销。”

“我等所占据之城,卡在倭国边境,在战事不开之际,便有着遏制倭国之能,届时往来之货物,必当有王爷的一份收益。”

张玉的这一番分析,可谓是深入浅出,意义重大。

原本有些烦躁的朱棣,顿时被打开了眼界。

其实这些事情,朱棣本就应该想到的,只是因为大明同意倭国投降,导致让朱棣的许多谋划,顿时化作了泡影。

处于这等纠结之上,便也就没有了太多的想法。

现在张玉这么一点拨,朱棣顿时就反应了过来。

目前对于朱棣来说,有三部分。

第一,在倭国方面放松警惕的情况下,强行攻占一国。

站在朱棣的角度来看,可以预见在此次投降之后,他就不能再掌控这么多的军队了。

目前他的手里有十来万大军,但这之后,至少有一半往上,甚至可能更多,被重新调回大明。

这不仅仅是朝廷上的意思,也是目前麾下将士的归家的渴望,朱棣无法阻止。

唯一能做的,就是许下足够多的好处,让大明的将士在这里得到田产,女人,从而安心跟随待在倭国。

是以,即便是损伤大一点,也必须要攻占一城下来。

城中的财富,人口,包括女人,粮食,都是往后朱棣的底蕴。

什么通商,哪里有掠夺来得更快。

其二,在这之后,可能想要发展壮大自身的关键,就只能通过贸易了。

但凡进行海贸,或者跟大明通商之下,这里是必经之地,只要朱棣这边足够强大,就能强行夺取更多的好处。

这般算计下来,其实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清楚之后,朱棣意气风发,开口说道:“便就议一议,如今对于本王来说,攻占哪个城池,最为快捷稳定,且有足够多的好处。”

这话一出,显然就是打算立即动手了。

免得生出什么变故,若是谕旨抵达,一切都只能作罢。

虽然猜测朱英那边会让使者来得慢一点,但这个事情也说不准,若是提前抵达了,岂不是功亏一篑。

早些把好处占据下来才是王道。

朱棣虽然说商议,但实际上目光还是放在张玉的身上。

朱能或许能打,也算是有勇有谋,可比起张玉这样历经两朝的人精来说,便就相差甚远了。

甚至于更多的方面,朱棣虽然是燕王,天生贵胃,但也不见得比之张玉厉害。

作为前朝旧臣,又经历过蒙末乱世,大明开国。

人言张玉擅谋,在谋略上面,自然是不用多说。

见王爷再度看向自己,张玉也不藏着,直言道;“如今对于王爷来说,能够攻占的自然只有筑前,丰前,丰后三国。”

“其中若是议起收益来说,自然是丰前,丰后两国最为富裕。”

“不过这两国,也是目前倭国兵力集结之地,每城之兵力,皆有十万众往上,想要一举攻克,自是有些难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