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从1983开始 > 第612章 闲谈

从1983开始 第612章 闲谈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6-23 13:31:42 来源:总裁文学

广州街上有一个大院。

大铁门,里面芳草地的庭院,三层西式楼房,正是英国领事馆。

庭院被剧组占据,老百姓全在外面,还有爬墙的,踮脚抻脖子看。只见一溜洋人排着队,搬运东西下来,还有洋婆子和小女孩,穿戴着那个时代的裙子和大帽。

外国群演走过镜头,也好奇的打量本地百姓,偶尔目光对视,遂嘻嘻哈哈大呼小叫。

《鸦片战争》有名有姓的角色里,三分之一是英国人,从维多利亚女王到鸦片贩子,更出动了3000人次的外国群演。

此刻在楼上的露台,两个洋人正在对话。

一个叫义律,英国驻华的商务总监;一个叫颠地,臭名昭著的鸦片贩子。历史上,二人是煽动发起战争的关键人物。

林则徐南下禁烟,跟各方斗智斗勇,收缴了大量鸦片,并把颠地等人驱逐出境。义律表面配合,实际已在谋划。

“听我说,颠地。我要你带封信给巴麦尊勋爵。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中国人刚刚烧掉八百万镑英国政府的货。”

“英国政府?那是我们的货!”

“你们已经得到我的保证书,那就是政府的货!”

“见鬼,你知道政府不会偿付这些损失。”

“当然不会,但他们会让别人付的。”

“你是说中国人?哈,你可真是只老狐狸,你让我回去是为了挑起战争……”

据说是英国的两个名演员,反正许非不认得,感觉毛乎乎的,留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大鬓角。

影视城涌进这么多人,很容易生事。许老师留下坐镇,没事看谢晋拍戏,就是有点奇怪,问:“这俩人的戏太密了吧,是不是赶了点?”

“不赶不行啊,他们日薪就要一千五百英镑,我压在一天里拍,能省不少钱呢。”

谢晋拿着瓶啤酒,吨吨吨,道:“五十年代有部《林则徐》你看过么?”

“看过,赵丹演的。”

“那会穷,哪有钱请英国演员?都是找白俄替的,我这戏可是英国人演英国人,贵的很。你看那些群演,每天都要三百块。

我当初还想请戴安娜演维多利亚女王呢,信都写好了,幸亏没请,得花多少钱啊!”

谢晋半真半假的哈哈笑,又吨吨吨。

众所周知他是个酒鬼,可也没这么喝的。当开第三瓶的时候,许非忍不住道:“您这样不影响工作么?”

“你不懂,啤酒是液体面包,营养丰富,我越喝越精神。”

“液体面包没错,但凡事讲究个度。喝得太多会让身体能量过剩,导致肥胖,损害肝肾,影响心血管。您都74岁了,还是注意点好。”

“……”

谢晋瞅了他一会,笑道:“难怪都说‘遇事不决问许非’,你还真什么都懂。”

末了摸摸肚子,“是有点饿了。”

随手从袋子里掏出一罐八宝粥,啪的起开,边看回放边吃。

牛逼!

许老师服了,74岁的老爷子,精力比自己都旺盛。而且始终对电影保持一种饥渴感,好像要把所有的生命力都投注进去。

谢晋在晚年,不能说凄凉,但也令人感慨。

在电影逐渐市场化的时候,他的票房不好,经商又不成功,无钱拍戏。所以他稍微有些钱,就要拍片,结果连筹备都没成。

筹拍《乡村女教师》时,谢晋对自己公司经理说:“我剧组成立了,我要开碰头会。”

经理就在饭店包了个房间给他,一进门傻眼了:在座的全是60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

经理说,你得找年轻人,年纪大怎么干活?

谢晋指着一位70岁的摄影师,说他明明很年轻啊!

当时是2002年,最后没有拍成。因为老头的名字早已高高刻在中国电影史上,但同时,他的时代也早已过去了。

……

不知不觉到了夜晚。

影视城依旧喧如鼎沸,许非的剧组也在拍,两个景区互不干涉,就是能看到清朝人、明朝人、洋人、仙女走来走去。

那两个名演员拍完八小时,又加了会班,已经闪人了。

暂时休息的功夫,许非弄来几条烤鱼和别的海鲜,谢晋一瞧把啤酒放下,摸出瓶黄酒来,乐道:“这个可以吃,对胃口。

知道我外号叫什么?谢八斤,喝黄酒有八斤的量。”

“我喝不惯,来白的吧。”

许非站起身,又对另一位道:“郎叔,您喝点什么?”

“我什么都好。”

郎雄用手虚护着杯,十分客气。

“那少来点白的。”

他给倒了点白酒。

《鸦片战争》有几位台湾演员,演奕山的葛香亭,演十三行老板的郎雄,都是早年从大陆过去的。

郎雄就是《推手》《喜宴》《饮食男女》里的那位,口音字正腔圆,底气深厚,听着非常舒服。

而且他这张脸,用李安的话讲叫“五族共和”,无论大江南北、两岸三地、乃至日韩新马、西方人看了,都觉得是中国父亲的形象。

私底下很幽默的,荤素不忌。

仨人就在古南粤街头喝酒,夜色朦胧,人群忙碌,昏黄和幽白的灯混在一起,似把全体笼罩上了一层薄薄的,磨砂般的颗粒感。

杨榕跟一群小伙伴在不远处歇息,她演个丫鬟,有台词和镜头,其他人属于群演。五月的天已经热了起来,蚊虫飞舞,小姑娘拿顶草帽玩,不时扇着驱赶。

“外国人就是惯,拍戏也要讲时间,多了还得加钱。我当年在制片厂,每天五毛钱补助,再早才两毛五,没人叫苦叫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那会拍戏也慢啊,一天一个镜头。您把《鸦片战争》挪到70年代,得拍两年。所以时代在变化,有些要坚守,有些坚守不了,就只能适应。”

“……”

谢晋又瞅了他一会,笑道:“你比我更像74岁,没年轻人的冲劲。”

“呵呵,冲劲有时不在表面的。”

许非嚼着花生米,跟他碰了一个。

“许总!许总!”

正聊着,一人跑过来报告:“有个老外吵吵起来了。”

“怎么回事?”

“好像小贩宰人了。”

“让老黄去。”

过一会又来,“剧组也吵起来了,又在抢景。”

“不是让他们协调好么?告诉他们,再吵谁也别拍了。”

休息都不安宁,一件件全是事。

“许先生年轻有为啊!”郎雄瞧着有趣。

“不敢当,只是胆子大先趟了一步。”

“你这可不止一步……”

郎雄打量着四周,暗叹此人不简单。

谢晋已经干了一瓶黄酒,在喝第二瓶,道:“你那部《风声》怎么样?搞出点动静就没下文了?”

“下半年开拍啊。”

“选景了么?”

“选了,就那城堡。”

谢晋一愣,想起海边悬崖上的那座城堡,不由笑道:“我就说你肯定不是拍婚纱照的,你小子早有谋划。

对了,你这戏到底讲什么的?大家都一头雾水。”

“呃……”

许非顿了顿,把《风声》的大概思路和剧情讲了一遍。

“照你说的尺度,怕不好过审。当年《芙蓉镇》就卡我的脖子,我到XX部辩理才让放映,现在保守势力不减啊。”

“《芙蓉镇》涉及敏感时期,《风声》又没有,它头顶上吊着免死金牌,根正苗红的主旋律。”

许非抿了口酒,“谁敢让主旋律不过审呢?”

喜欢从1983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cwx8.com)从1983开始总裁文学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