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从1983开始 > 第366章 《渴望》神话2

从1983开始 第366章 《渴望》神话2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6-23 13:31:42 来源:总裁文学

不知不觉,一集终了。

陈婶儿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正想叫孙子去睡觉,忽听外面“咚咚咚”敲门,邻居郝大妈进来了。

“老姐姐,这么晚咋还来了?”

“闲着没事,找你唠会嗑。”

大妈往坑沿一坐,瞄了眼电视,乐了,“你也看《渴望》啊?”

“是啊,这不刚完事么?”

“哎哟,我就想说这个,我家那口子还不耐烦,这戏多好啊!”

“我也觉得好,说不上来,反正跟别的不一样。”

“对对,现在都鬼啊神啊,早看烦了。这戏有生活,刘慧芳那房子我以前就住过……哎,你说她是跟王沪生,还是跟宋大成?”

“我觉着王沪生,长的俊,有文化,姑娘就爱这个。”

“是啊,我年轻时候也跟王沪生,到老了才知得找个宋大成。”

俩人唠了半天,好比书友在群里口嗨猜剧情,都很尽兴。

“这样,你明天上我们家看去,老刘太太也叫上,人多热闹。”

“行啊,明天准点去!”

80后对《渴望》的印象,多来自于家长。

小孩子谁看这个啊?都是家长看,尤其母亲、姥姥、奶奶等中老年女性受众。而且不仅这个时代,再过二三十年,还是同等群体霸占着苦情戏收视率。

又一天夜里。

郝大妈家跟过节一般热闹,村里的电视机越来越多,可聚众看戏的习惯没改,一起看有气氛,瓜子都能多嗑二斤。

“刘大妈是个明白人,王沪生油头粉面,看着就不是好东西。”

“大成多好啊,老实能干,这才是能睡一被窝的老爷们。”

“哟,您这词早几年就流氓罪了。”

“屁!我孙子都有了,我流氓,我倒想了……”

“行了行了,开始了!”

瞬间鸦雀无声,只有嗑瓜子喝茶水的细响。

刘慧芳捡了一个女婴,并决定跟王沪生交往,可谈婚论嫁时,这孩子成了王沪生的心病,一直想把她处理掉。

于是偷偷扔在了医院的观察室里,出来就跟刘慧芳去登记。

“慧芳!慧芳!你怎么了,我主意不是挺好的么?”

“好?我真没想到你能说出这个字来?她才两个多月,是个人!我不知道她父母怎么想的,但我不会这样做。

你要能找到合适的地方送出去,我当然不会反对,可你怎么能把孩子扔了呢?完了还去登记结婚!”

嗡!

屋内一片吵嚷。

“我就说吧,我就说吧,王沪生不是好东西!”

“坏!”

“也不是坏,顶多是自私,凉薄。”

“凉个粑粑,丫就一火坑,刘慧芳自个愿意跳!”

“唉,看的我这糟心,明天我可不看了。”

“你忍得住?”

“我,我看重播不行么?”

一集结束,众人并未散去,又争论了好长时间,才心满意足的回家睡觉。

这段时间以来,大伙的作息都在变化,下班,吃晚饭,有聚会的不去了,好溜达的也早早回来,八点准时坐在电视机前,就等着看《渴望》。

播出十几集后,里程碑式的一代神剧开始显现威力。

……

市区内,某街道。

年终岁尾,是盗窃案件的高发阶段,这块住宅密集,还有商户,以往都是重点关照的地方。

寒冬的夜漆黑一片,两个警察在片儿区巡逻,怎么走怎么不对。

“你发现没有,最近好像消停不少?”

“嗯,从咱俩出来到现在,我就瞧见一个能喘气儿的。”

“妈的真不习惯,光溜溜跟鬼城一样……哎,这不是老李家饭馆么,这么早就歇了?”

俩人凑过去,一中年男子正在锁门。

“老李,这么早打烊啊?”

“哟,你们值夜啊……”

老板回过身,无奈道:“不打烊不行,好几天都没生意了,全在家看电视呢。”

“看电视?”

“《渴望》啊!我媳妇儿天天跟疯了似的,逮谁跟谁骂王沪生。我妈昨天也疯了,俩人一块骂。”

“哟,那你回去不变仨人了?”

“陪着看呗,看看或许还挺好呢。”

警察见对方要走,提醒一句:“最近小偷多,平时留点神啊!”

“嗨,您甭担心,小偷都特么搁家看电视呢!”

轰轰轰!

老板骑摩托闪了,那饭店黑洞洞的,跟周遭建筑融为一体。冷风一吹,不知什么东西呜呜作响。

俩警察一激灵,还真有点怵,连忙往前走。

走了几步,一位忽叹道:“我媳妇儿最近也五迷三道的,昨天更出息,跟孩子抢电视,不听话就打。”

“哈哈哈,所以你看我多好,我连媳妇都没有……哎,不过我可听说了,上头非常关注,说最近治安状况非常好,很大程度因为那《渴望》。”

“哟,那上头肯定能表示表示,发个奖状什么的。”

“差不多,警民一家亲嘛。”

……

京台即便有准备,也被超乎预料的火爆吓了一跳。连日来收到的信件和电话,加一块能达到前几部剧的总和。

之前京台找新闻界约稿,现在各家报纸抢着采访。

《京城日报》就用了三个版介绍《渴望》:

“就像《好人一生平安》的歌词一样,《渴望》传达的是理想化企盼。每个观众对生活的渴望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剧中人物随着观众的思想和感情会形成不同的渴望,从而找到共鸣。

——京城《渴望》热”

“许多观众被刘慧芳的无私大爱感动,但也有观众质疑:我就不信有刘慧芳这种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现实中,究竟有没有这样的好人?鲁小威坦然回应:‘刘慧芳不是一个做人的楷模,如果把她作为一个模式就错了,因为《渴望》想歌颂的是一种道德规范——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

——导演鲁小威谈《渴望》”

“为节省剧组资金,演员们不住宾馆饭店,每天凌晨起床前往拍摄基地,晚上8点多钟回家。赶上天气寒冷,却正好拍夏天戏,摄影棚内没有暖气,剧组给每人发了一个暖水袋。

有一天李雪健拍完戏下场,别人问他,肚子上怎么有块红记,他低头一看,才发现是暖水袋烫起的一片红泡。

——《渴望》诞生记”

紧跟着,整个首都文艺圈也搭上班车,无《渴望》不谈,谈必及《渴望》。

各种各样的座谈会一波一波开,仿佛每个人都在发声:

“从家长里短的内容和它引起百姓的街谈巷议来看,这是一部大众文化产品。”

“剧组找到了当下人民的审美理想,与其说观众爱看,不如说他们在呼唤生活中的善良、友爱、温情和真挚。

“《渴望》不是概念化的用语言劝善,而是用感人的情节启发良知。它靠的是人情味儿,四合院,小洋楼,四户三代人的悲欢离合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刘慧芳的性格是有发展的,特别遇到李三斤后,她变得独立、成长、思考,这点最为难得。”

“太喜欢李三斤了,想起来就逗!”

“看前面稍显拖沓,拍50集有点刻意了,30集收尾正好。看到中段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突然又精彩起来,好像刘慧芳重活了一次。”

“没错没错,更喜欢后面的剧情。”

喜欢从1983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cwx8.com)从1983开始总裁文学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