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其他 > 从1983开始 > 第365章 《渴望》神话1

从1983开始 第365章 《渴望》神话1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6-23 13:31:42 来源:总裁文学

西单,小二楼。

里面叮叮当当的装修,已颇具样貌。面积真的不大,千来平米,如果没概念的话,一个标准足球场是7140,约莫七分之一。

尘屑弥漫,锯声刺耳,许非和李程儒一人一条手绢,捂着口鼻跑出来。

“明年春天开张,没问题吧?”

“服装充足么?”

“绝对充足,我最近没忙别的,尽让他们做衣服了。咱们以自选为主,款式得丰富,我琢磨每季度推出一两款主打,其余照抄,南方那边有的是。

第一批我准备做风衣,日本款,高仓健那种。”

“多少件?”

“十万怎么样?”

“嚯,魄力见涨啊!”

“跟亚运比都小意思,你要没意见我就开工了……”

李程儒一手拎包,一手大哥大,意气风发,“还有服务员,我打算登报招人。15个小姑娘,身高165-175,一水的空姐制服,穿丝袜,特性感那种。

客人一进门儿,甭管买不买都是四十五度鞠躬,‘欢迎光临!’

一口地道的普通话,倍儿有面子。

开张那天再铺个红地毯,两边摆花篮,不是葛尤送的,就是刘贝送的,你要摊上一普通演员,咱都不好意思搁那儿。

你说这样的衣服,一件你得卖多少钱?”

“怎么着也得七八百吧?”

“哎,果然是许老师!通过亚运会我算明白了,现在肯花钱的主儿太多了,这个市场的潜力你绝对想不到。”

李程儒自信满满,“特么的国外二流名牌都敢卖几万,我们可是做京城最好的,七八百我都嫌亏。”

经过四个月赚五百万的熏陶,反倒把他的心气提起来了,大开大合,支棱的不得了。

出资方面,原本想把场地算上,后来觉得麻烦,索性去掉。等于俩人付租金,再各拿资金,出资对等。

许非不能干个体户,却可以开公司。因为他在文艺单位,不在禁止经商的范围之内,更不是**。

李程儒挂老总衔,负责日常管理,还起了个名字,“特别特”。

特别的服务、特别的质量、特别的商品、给您特别的满意!

………………

进入11月下,冷清许久的京城忽然热闹起来。

越来越多的报纸在关注一部叫《渴望》电视剧,源头来自于《京城青年报》的一篇报道: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电视台前不久播出了《渴望》,在这座拥有十几万人口的石化城里,《渴望》的收视率高达98%。

前几日,该剧剧组应邀来到燕化,受到员工们的热烈欢迎,表达着对这部剧的喜爱。

燕化副食品公司的一位员工特地跑来,兴致勃勃地说:“看《渴望》就像吃多了油腻,泡壶酽茶,再嚼口脆萝卜,清心败火;就像老街坊串门,说说老宋、老王家这些年有什么变化。”

这年头没有正经的收视率统计,顺口胡咧咧,没人去查。

关键这篇报导出来后,紧跟着又冒出几篇,全是文艺界、新闻界看了内部试播后的溢美之词。

他们越报,老百姓越好奇,越好奇,京台越不播。

等捂到差不多时,才终于公布:“《渴望》将于11月26日播出,每日一集。”

……

夜,京郊。

京城的发展,就是把郊区不断往外扩的过程。

八十年代的人绝想不到京城会修到五环,九十年的人也想不到它能怼到六环,连2019年的人,都说不清现在到底有几个环。

反正老杰宝大了!

这里以前算京郊,现在慢慢变了。一些村子成了高楼,一些还保持原样,俯瞰去,就像没割齐的韭菜地。

炉火旺盛,小屋暖和。

陈婶儿正坐在炕上打毛线,小孙子玩着橡皮泥,不时瞄两眼电视。

一老一小有些冷清,但她已经非常满足。家里原本很穷,可自从京台首届春晚,她跟儿子打了一通电话后,自己一家就受到了很多帮衬。

日子越来越好,娶了媳妇,还买了电视。

每每想起,她都不禁要感谢当初找自己上台的那个年轻人。听说还有个外号,叫什么玉面小孟尝,哎,好人啊!

生的也俊(zun)

“奶奶,我要看《济公》。”

孙子玩了会橡皮泥,忽地一抬头。

“好好,看《济公》。”

陈婶儿调到央视,正重播《济公活佛》。

《济公》有三个系列,常见的是1985-1988年播出12集版。1990年有4集《济公活佛》;1998年又有20集《济公游记》。

这4集版,前两集的导演是杨洁。

小孙子不太懂剧情,就看那粗糙的特效非常有趣。陈婶儿有一搭没一搭的,忽地一瞅钟,“大宝儿,咱看别的好不好?”

“看啥?”

“《渴望》啊,比《济公》好玩。”

“哦,那好呀。”

可怜的小孩子被忽悠过去,陈婶儿调到京台,正赶上开演。

屏幕先出现一个钟摆,跟着是挂钟,黄花树,音乐起,又转到一个滴水的水龙头画面。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

舒缓略带伤感的音乐,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哪怕她欣赏水平不高,也在视听上觉得很舒服。

随即显出主创人员,开头第一个:“编剧:李小明、许非。”

嗯!

陈婶儿眼睛一亮,是那俊后生写的。

待剧集正式开始,只见京城的护城河,缓缓驶来的公交车,大辫子姑娘,碎花衬衫,一下子承接了片头的生活气息。

紧跟着在工厂休息室,月娟打饭回来,“慧芳!快快快,接一把!”

“诶!”

刘慧芳一转头,露出那张标准脸。

陈婶儿砸吧了下嘴,“哟,这姑娘真好看啊!”

《渴望》成功的相当一部分因素,便是刘慧芳的个人气质,这种温柔端庄,是中老年观众心中最典型的传统美。

第一集交代了很多内容,王沪生怎么回事,刘慧芳和宋大成什么关系,王沪生的姐姐又怎么样……

小孙子无聊的已经睡着了,陈婶儿却津津有味。

她说不上什么东西,就感觉挺亲切。

尤其看到那报纸糊的墙,门口挂的蒜,刘大妈穿着老太太坎肩,跟慧芳唠叨:“国强去兵团有一年多了吧?”

“也就半年多点,不是过春节才走的么?”

“哎,要不怎么说,小子是小子呢,也不捎个信来。还是老人们说得对,娘心操在儿身上,儿心操在自己的额灵盖儿上。”

她边说边把屉布铺在蒸笼里,放好杂面窝窝,又用两条布裹好,免得跑热气。

末了一揭盖子,呼的白气升腾,一手拿碗一手检,还不时吹吹。

“……”

陈婶儿不明白啥叫代入感,啥叫生活化,但就这么一下子,她觉着这剧特好。

(还有……)

喜欢从1983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cwx8.com)从1983开始总裁文学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