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满唐红 > 第0655章 唐突之战(四)

满唐红 第0655章 唐突之战(四)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27 19:37:02 来源:笔趣阁SO

比起银绥的战况,石州至苇泽关一线的战况从一开始就往好的一面发展,在过去的这一段时间内,李孝恭命麾下的李世积多次出击,先后歼灭了近五万之地,同时李孝恭在李世积第三次歼灭了近两万多突厥人以后,命李世积和刚刚赶到天门关的苏定方、罗士信,一同率近六万多兵马,兵出赤塘关,兵进雁门。

在往萧关送奏疏之前,已经攻克了猩州,正在向代州进发。

李孝恭在奏疏中称,五日之内必克代州,必定拿下真正的雁门关。

奏疏从岚石送到萧关,动用八百里加急的话,刚好是五日。

“也就是说,李孝恭和李世积已经拿下代州了?那他们是不是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在雁门关、楼烦关、新城镇守,一路赶到岚石或者银绥驰援?”

李世民近几日在城门楼子内憋坏了,熘熘达达的就走到了桉几前,在扫了一眼桉几上的奏疏内容以后,下意识的开口。

李元吉翻看着柴绍送来的文书,随意的瞥了李世民一眼,没好气的道:“以前怎么没见到你这么多嘴?”

李世民苍劲的脸上多了一丝涨红,恶狠狠的瞪了李元吉一眼,不想说话了。

以前他在安礼门上待着,也没什么事可做,太极宫里也不可能发生什么战事,所以他想多嘴也找不到机会。

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身处在战场上,外面就是成千上万的敌人,并且隔三岔五的会对萧关发起进攻。

他作为一个无敌的统帅,作为一个沙场上的宿将,下意识的就会去关注战事,看到一些他不满意的地方,或者他觉得愚蠢的地方,他就想不多说两句。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叫不吐不快。

对,他现在的状态就是看到他看不过眼的,不唠叨两句,心里实在是不痛快。

“你看看这个,看完了以后要是觉得李孝恭还是得分兵,那我无话可说。”

李元吉在看完了柴绍送来的奏疏以后,随手递向了李世民,不阴不阳的说着。

李世民嘴上骂骂咧咧的,一副你就是请老子看,老子也不看的样子,但是手上还是快速的接过了奏疏。

翻开快速的阅览了一遍后,皱起了眉头,“李艺调遣了燕幽的兵马,屯驻在归义,意图不明?”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揉着太阳穴道:“他这不是意图不明,是必有所图!”

李世民再次阅览了一遍奏疏后,沉声道:“他这是要兵进莫州,过瀛州,直插河北道的心腹?”

李元吉再次点头道:“应该是如此。”

李世民重重的冷哼了一声道:“这些裂土封王的,果然没一个对我大唐忠心耿耿的。”

李元吉放下了揉着太阳穴的手,感叹道:“现在已经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了,现在必须尽快提醒着李孝恭、李世积等人防备着李艺才行。”

说到此处,李元吉有些无奈的看着李世民道:“你说说,他们好好的,跑去打猩州和代州干什么?

现在是他们开疆拓土的时候吗?

他们要是不去打猩州和代州,我还能将石州、苇泽关一线的部署,拉长到恒州、定州、易州抵御李艺。

李艺即便是从莫州南下,看到了我囤重兵在易州,也会投鼠忌器,不敢再深入。

如今到好了,我不仅得将石州、苇泽关一线的部署分成两部分,还得在楼烦关、雁门关、代州、易州重新做部署。

最重要的是,仅凭柴绍手里的那点兵马,恐怕守不住莫州。”

李艺可不是颉利,也不是梁师都那个需要颉利支持才能在北方站稳脚跟的草包,李艺的能力很强,麾下的从众也能征善战。

对上了柴绍所率领的原秦王府统军府的兵马,应该会六四开。

李艺占六,柴绍占四。

并不是说原秦王府统军府的兵马不如李艺麾下的兵马。

相反,论将士们的个人勇武的话,原秦王府统军府的兵马还在李艺麾下的兵马之上。

比较,李艺麾下的那些兵马,是从燕、幽、云三州挑选出来的青壮,而原秦王府统军府的兵马,是李世民从整个北方的精兵强将中挑选出来的青壮。

从挑选的基数上论,以及所参与过的战事论,原秦王府统军府的兵马都比李艺麾下的兵马强。

但这并不代表原秦王府统军府的兵马能压着李艺麾下的兵马打。

因为原秦王府统军府的兵马,远没有李艺麾下的兵马多,甚至比李艺麾下的兵马少了足足两倍。

在战斗力比李艺麾下兵马强悍,但数量远远少于李艺麾下兵马的情况下,原秦王府统军府兵马想要取胜很难。

柴绍稳扎稳打的话,才能跟李艺麾下的兵马四六开。

柴绍要是冒进,又或者犯湖涂的话,四六未必都保持得住。

“所以陈兵楼烦、雁门、代、易,成了必然之举?”李世民思量着问。

李元吉默默的点了点头。

虽说陈兵代易,跟将石州、苇泽关、恒州、定州、易州部署连成一条线,效果是一样的,都能防的住李艺。

可一个是呈缓慢上升趋势的弧线,一个是阶梯型上升的波折线,那个所需的兵力更多,不言而喻。

要是突厥人没有来袭的话,那怎么部署都无所谓。

可如今突厥人不仅来袭了,还携带了重兵在灵州到苇泽关漫长的边陲线上不断的袭击大唐。

大唐要调动大量的兵力来抵御突厥人,拉长防线,所需要的兵力增多,对大唐有害无益。

所以,现在并不是一个开疆拓土的好时候,更不适合拉长防线。

不过,猩州和代州已经夺回来了,就不可能再还回去。

那样的话,不仅会寒了一众攻克猩州和代州的将士们的心,也会丢了大唐的颜面。

所以,明知道这么做对大唐有害无益,明知道这是一颗苦果,大唐也得咽下去。

“以我对李孝恭的了解,李孝恭绝对不会在你没有授命的情况下去攻取猩、代的,所以这必然是其他人的主意。

你麾下的苏定方我不了解,但李世积此人我很了解。

他的雄心很大,大到时时刻刻都想着建功立业,想着开疆拓土。

此次你让他和李孝恭一起固守石州和苇泽关,他肯定不甘心。

他肯定会在固守石州和苇泽关的同时,想办法去建立攻打的功劳。

所以,在守住石州和苇泽关的同时,去攻取猩州和代州的想法,肯定是他提出来的。”

李世民抚摸着胡须分析,他对人心了解的还算透彻,对一众武臣们的心了解的更透彻。

李元吉盯着李世民问道:“那他是怎么说服李孝恭的?”

李世民好笑的感慨道:“他根本不需要去说服李孝恭,他只需要告诉麾下的所有人,可以趁机去开疆拓土,建立一番无上功业,他麾下那些急于建功的人会帮他说服李孝恭。”

李元吉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沉声道:“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李世积这个人就得防着点了。”

李世民点点头,赞同道:“这个人确实得防着点,他有建功立业的雄心,也有杀亲卷立威的狠心,他要是反了,对我大唐的危害远大于李艺。”

一个人有雄心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还有狠心。

如果一个人狠到连亲卷都可以杀的话,那这个人心里就没有多少情谊,或者不看重情谊。

但不管是没有情谊,还是不看重情谊,这种人都没有什么忠心和义气可言。

你不能指望一个连亲情都漠视的人,会对皇帝有什么忠心,会对朋友有什么义气。

李元吉记得,李密死的时候,他还奏请朝廷稳准,跑去给李密收尸,给李密披麻戴孝去了,当时还被朝野上下的人赞为有义气。

如今看来,他有义气只怕是假的,之所以跑去给李密收尸,为李密披麻戴孝,也是做给其他人看的。

毕竟,当秦琼、程咬金等一众瓦岗旧部都不去帮李密收尸,帮李密披麻戴孝的时候,他去,他岂不是就显得更有义气。

他奏请了李渊,等到李渊恩准了才去,这种行为看似是光明磊落,可反过来想,他这么做,未必就不是为了打消李渊对他的猜忌。

毕竟,这种事情禀明了皇帝以后明着去做,不仅不会被皇帝猜忌,还会被皇帝认为是有情有义。

如果单从他去给李密收尸,为李密披麻戴孝的事情上看的话,他可以说是有情有义的表率。

可如果将他的所作所为跟历史上罗士信的所作所为比的话,他的有情有义就显得有些虚、有些假。

历史上罗士信在恩人一家死后,不仅帮恩人一家收尸,死后还放弃了陪葬帝陵的殊荣,埋在了恩人身边。

他几乎是冒着被李渊挫骨扬灰,冒着被李世民刨出来鞭尸的风险埋在恩人身边的。

毕竟,罗士信这种情愿葬在恩人身边,也不愿意陪葬帝王陵寝的行为,很容易被帝王理解成怀念旧主、怀念前朝,死后获罪,被烧成灰扬了,或者被挖出来鞭尸。

历史上,大唐的皇帝可是干过这种事的。

嗯,就是站在一旁对李世积品头论足的李世民。

所以罗士信所需要承担的这种风险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所以罗士信这才叫真的重情重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