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国芯科技 > 第六十五章 校长上门

国芯科技 第六十五章 校长上门

作者:榕之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30 13:31:36 来源:ibiquge.com

周建国上任后首个难题就是主导八零一一厂职工加工资的全盘计划。

以前中国物价稳定,广大国有干部职工连续十几年都没有加过工资,像学徒工转正后到手38元,许多人一拿就是10余年。

在1977年的时候,皖南小三线加过一次工资,加一级是7元,半级就是3.5元,大概只有40%的人可以享受加工资的待遇。基本上加工资的人都是半级3.5元标准,一级的只占10%名额。

要知道许多职工月工资就40元出头,加一档工资就意味着多了10%收入,一年下来就相当于多了一个月工资收入。

因此,涉及切身利益的时候,职工们可就斤斤计较吵个不停。

当年八零一一厂负责加工资事项的副厂长,就因为要考虑如何平衡加工资各方利益的事情殚精竭虑,最后大病一场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才出院。

时间来到1982年,国家再一次出台政策调整部分人员工资标准,依次分为3、6、9元标准,八零一一厂大概有60%的职工可以享受。

不用想就知道这次加工资是坐在火山口上的麻烦事。

自从接到这个烫手山芋,周建国就在思考如何才能最小化解决,因此他主导此次活动方案如下:

加工资标准由全厂职工代表商定,量化考核条件,同时公开张贴告知所有人评分标准,并将评选名额下放到车间科室由其内部评议,最终再将名单报到厂里批准。

下放权力到基层,厂办只履行程序合法,从而将自己的工作量大大减轻。

经过多年内部消化,结婚范围局限于沪江人之间,导致八零一一厂内部有许多双职工,甚至多职工家庭。

若是一个人没加上工资,那么就会一大家人前来办公室讨要说法。

这些天,光是接待这些职工就让周建国忙不过来。

不过他坚持原则,没有给任何一个人开后门,当然也耗费口水耐心做解释工作。

“咚咚——”

办公室大门又传来敲门声,周建国抬头一看原来是教育科兼远志中学的校长张国华。

前些日子,他才批了一笔办学经费下去,不知道对方今天来是为了何事。

“周副,你这些天可真够忙的。有件事放在我心里很久了,今天特意来找你聊聊。”

八零一一厂内部都不习惯用职务称呼,为体现平等都是“老x”、“小x”、或者说“x哥(姐)”。但周建国是干部年轻化东风上去的,相对年龄少一些,现任常务副厂长一职。

再称呼他为“小周”、“周工”,都有些不合适。因此就有人发明了“周副”的说法,很快在厂里普及开来。

周建国一开始觉得挺别扭,后来就听之任之。

自然有人会问,那他到时转正后,又该如何称呼呢?

当然是“老周”了,届时他有资格当得起这个“老”字。

“请坐,我这刚好有新到的黄山茶叶,欢迎你帮忙品尝点评一二。”

对张国华这个人,周建国觉得比较投缘,算是知识分子之间的一种惺惺相惜。

一个复旦,一个交大,都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

另外还有一大重要因素,张国华现在是周逸的班主任。

为何一个校长要屈尊前来充当班主任呢?

这得从周逸所在的小学毕业班谈起。

跟历届其他学生相比,这个班级的学生整体成绩十分突出,而且还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被称为子弟学校的明星班级。尽管历经了扩编,从其他工厂子弟学校转来了初一新生,但它犹如一个熔炉般将新人统统炼化,成为积极向上的好集体。

尤其班级上有一个极其耀眼的人物——周逸,他还有一个外号就是“小周老师”,将整个班管理得井井有条并塑造了优良的班风。而其本人涉足知识广阔,自学成才,早就被认为是子弟学校的佼佼者。

如果不出意外,这个班级之中会有许多人可以考上大学。

张国华接手班级,就希望对这个明日之星班级悉心栽培,期待将来能培养出多位栋梁之才。

在过去一整年,周逸可谓是白天有交大毕业老师辅导,晚上回家又有复旦毕业老师解惑,导致学习成绩一日千里突飞猛进。

时常给周逸开小灶,让张国华感叹虎父无犬子,这个学生真是太聪明了,而且对知识有极度探知的兴趣。在初二上学期就将高中物理课程学完,并且还开始涉足到大学物理相关知识。

“你认为周逸是神童吗?”

中科大少年班的开设,导致“神童”、“天才少年”在国内很受欢迎,张国华一开口就差点让周建国呛到了茶水。

“我认为不是,他不过是有一点小聪明,同时在大病一场后比较爱思考,明白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

仔细考虑后,周建国做出了回答。

“神童”这个称号太过庞大和沉重,他不希望自家儿子过早接触。

“全社会在鼓吹神童,实际上并不利于沉下心来搞教育。我也反对拔苗助长,看到好苗子应该悉心栽培打好基础,将来才能厚积薄发。”

松了一口气,张国华找到了两人之间的共同点。

“直到前些天,我才发现自己在教导周逸时有些力不从心了,他问我计算机是如何工作,具体原理是什么?

弄得我一时半会难以解答,因为我就没有接触过这个东西。

虽然我很不想承认,但远志中学教师流失情况严重,许多教学骨干都考取大学离开,导致师资力量越来越差了。

我甚至找不到优秀的英语老师来教学!

在这样大背景下,周逸留在山里读书对他未来成长并不是好事,像他这样的优秀学生应该拥有更好的学习平台。

因此,我建议你将他送到沪江市借读!

我可以替他联系市里几所好的中学就读,不能让人才埋没在山区之中。”

普通老师都会舍不得班里尖子生离开,毕竟教学工作最终还是得要靠学生成绩来说话。

像周逸这样聪明的学生,将来极有可能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中国最顶尖的名校,届时足以作为老师一辈子的谈资了。

不过正是因为爱才,所以才会惜才,张国华觉得半路出家又能力有限的自己不能再耽误周逸的成长。

当年他在沪江物理研究所时,计算机是国家战略级资源,普通研究员张国华根本没有资格接触。

后来进了山,就更别提计算机的影子了,只能在报纸上看一看。

“想必你也知道,现在国家开始向国外派驻公费留学生,就希望他们能外出见世面学习新知识。

山里没有计算机,但市里有,他可以在那里见识到许多新奇的东西。

在我看来,让周逸到市里读书,就是一次山区孩子的留学之路!”

张国华有同学在沪江师范学院附中当领导,若是他出面协商的话,对方应该很愿意接收像周逸这样的好学生。

“说实话,我也觉得周逸学东西的速度超过自己,但到沪江借读的话,他要独立一个人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就不知道能不能适应?”

由于户口所在地是皖南山区军工厂,因此周逸只能以借读身份到市里中学求学,当然今后他能以管理飞地学籍的身份参加沪江高考。

借读这个问题,周建国两口子也商量过,不少重视教育的家长都将子女送回沪江求学,他们希望到儿子高中时再决定。

但今天经过张国华的提醒,将问题上升到如同留学高度,周建国明白这件事不能再拖了,必须要做出决断。

要想让周逸到沪江借读,就必须解决两大方面问题。

一是去哪个学校?

二是如何说服动员周逸同意?

普通的市级中学,无法容纳得下周逸这样的问题少年,这个“问题”是勤学好问之意。

那就只能选择沪江市知名的重点中学才行!

张国华所说的沪江师范学院附中算是一所不错的区级重点中学,但跟沪江市一级老牌顶尖的学校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在沪江市中学圈,一直都有“四校八大”的说法,加起来一共12所名校就是家长们心中的圣地。

其中“四校”代表着沪江市中学教育的最高水平,分别为沪江中学、华东师范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

能被冠以沪江两字的中学,就足以知晓沪江中学的悠久传承,而剩余三所学校则都依靠于沪江最顶尖的大学为背景。

非常明显,沪江师范学院附中并不在“四校八大”之列。

“我并不想去沪江读书,在远志中学我待得挺好的,而且还有一大帮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朋友陪伴。

沪江市人太多了,我不喜欢,更习惯待在山里。

何况,我学习更多时间是用在自习上,在山里和市里效果都一样。”

当周建国尝试将到市里借读的念头告诉儿子时,果然遭到了对方强烈的反对。

“我不想离开你和妈妈,还有妹妹身边,一家人待在一起就好了。”

对周逸来来,八零一一厂就是他的家,这里有自己最亲近的人。

但周建国却铁了心想说服自家儿子。

“张校长说,从山里到市里求学算是你的一次留学经历。

虽然学习知识可能差不多,但能极大开拓眼界,可以接触到世界最新技术的东西。

例如刚发布的个人计算机,我们山里就不会有,但市里的话很快就可以见识到。

张校长那么喜爱你,都主动上门劝导我让你离开,你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吗?

因为他知道,你不只属于远志中学,也不只属于八零一一厂,你应该属于能让自己尽情翱翔的更高天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