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_开局徐家嘲讽_我杀敌升级 > 第十五章 官场激荡

大明_开局徐家嘲讽_我杀敌升级 第十五章 官场激荡

作者:按时的小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7 15:32:26 来源:飞卢

“内阁和襄城伯,速随朕移步偏殿!”崇祯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威严而不容置疑。

“其余人等,务必在此恭候!待吴孟明与王之心归来,若无差错,方可自由离去。”他的话语如同铁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压力。

“陛下,臣知罪,恳请宽恕!”一位官员的声音中带着惶恐,试图在最后时刻求得一线生机。

“念尔祖上有功,朕尚可酌情,然罪不可赦!”崇祯沉声说道,他的声音中没有一丝动摇,不容任何求饶。

在一片哀求声中,崇祯皇帝转身离开皇极殿,背后是那些忐忑不安的臣子,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确定性和恐惧。

在殿门即将关闭之际,崇祯特意转向李若琏,声音坚定:“李若琏!”

“臣在!”李若琏恭敬地回答,他的态度表明了对皇帝命令的绝对服从。

“尔即刻派人驻守此地,供给无缺,但有擅自离开者,立斩不赦!”崇祯厉声命令。

“遵旨!”李若琏迅速领命,他的动作迅速而果断,显示出一名忠诚将领的风范。

走出皇极殿的那一刻,崇祯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的心中波澜起伏,思绪万千。历史上的崇祯总说群臣误我,如今他深有体会。在国难当头、天灾**频仍之际,大明已是风雨飘摇,这些大臣的贪腐行为无异于在吸食大明的血汗,若再如此,国将不国!

自古君治吏,吏治民。民养君,君养吏。而今君与民皆贫,那钱财究竟流向了何处?答案不言而喻,指向了那些贪婪的官员。

以后的日子里,朝堂之上便是战场。历代帝王皆知驭人之道,允许官员一定程度的贪腐,但底线必须明确。有人贪财,有人好色,有人专权,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贪财者,实则追求的是那份权力带来的满足感;好色者,此处不提也罢;专权者,亦不过是享受那万人之上的尊敬与敬仰。

每个皇帝的底线不同,造就的臣子亦不同。因此每当新帝登基,前朝重臣往往下场凄凉。只因新帝的底线更高,更不容忍任何逾越。

如此驭人,方能确保江山稳固,历久弥新。崇祯深知,只有严格选拔和使用人才,才能让大明朝的江山永固。

今日时局变幻莫测,朝堂之上亦风云变幻。为了充实国库,势必要向那些贪官污吏挥起锋利的剑。

踏入偏殿,崇祯帝立刻召见了李邦华。不等殿门完全闭合,崇祯帝便开门见山:“流贼即将逼近,京营空虚,兵部需立刻着手募兵!”

“臣遵旨,陛下。”李邦华恭敬地回应,随后迟疑道,“那些...银子的来源...”

“朕已确认,银子真实无误。”崇祯帝笃定地回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此事的绝对掌控。

李邦华长舒一口气,但心中的忧虑依旧难以平复。他抬眼望向崇祯帝,尽管面色如常,内心却波涛汹涌。大明朝虽物产丰富,但此时最缺的便是饷银。

如今终于有了饷银,却不料流贼已兵临城下。李邦华蹙眉道:“陛下,既然资金已到位,抄家之事是否应当暂缓?此法虽能解燃眉之急,但无异于饮鸩止渴。此时抄家,恐对守城不利。”

崇祯帝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募兵的计划。李邦华思索片刻,道:“臣计划先补发三大营拖欠的饷银,并额外发放五两守城银。这些人虽非精锐,但对火器、弓弩颇为熟悉,远胜于普通百姓。”

“随后,臣计划在京师各处设立百余个募兵点,年轻力壮者发放四两守城银,年长者则发三两。”

崇祯帝先是点头认可,随后却又摇头否定:“前面部分无懈可击,但后面的募兵条件过于苛刻。此次募兵,条件必须放宽,只要是能拿起砖头的人,我们都要招募。”

李邦华听后,花白的胡子微微颤动,不解地问:“陛下,历来募兵皆以年轻力壮者为先,您这条件未免太过宽松。”

崇祯帝苦笑摇头,无奈道:“朕岂会不知?但京师如今鼠疫肆虐,年轻力壮者尚难自保,更何况能作战的老幼妇孺?我们必须集全国之力,共抗外敌。”

李邦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是啊,大明朝的敌人不仅仅是流贼,还有鼠疫、建奴、贪官污吏……这重重困境,都需要他们共同面对。

“臣……遵旨。”李邦华叩首领旨,缓缓退出偏殿。

紧接着,崇祯帝又召见了新任吏部尚书的邱瑜。邱瑜一脸兴奋,浑身充满了干劲,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准备一下,朕决定重新启动京察制度”崇祯皇帝的声音在偏殿中回荡。

“京察?”邱瑜心中一惊,那股原本的热血与激情,如同被冷风吹过的火焰,瞬间黯淡了几分。流贼的威胁日益迫近,满朝文武本应同仇敌忾,共同守护这片疆土。此时若重启京察,无疑是雪上加霜,削弱国家的力量。

京察制度,原本是为了奖优惩劣,激励官员们恪尽职守,为国家效力。然而,时移世易,如今这制度却被某些官员利用,成了他们排除异己的工具。许多不愿参与党争的官员,为了自保,也不得不屈从于这种黑暗的游戏规则。

“陛下...”邱瑜鼓足勇气,小心翼翼地开口,“此时启动京察,是否有些不妥?”

崇祯帝的眼神一凛,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你在质疑朕的决定?”

邱瑜连忙跪倒在地,“陛下息怒,臣只是担忧国家安危,斗胆进言。”

崇祯帝微微一笑,仿佛早已看穿邱瑜的心思,“朕当然知道此时重启京察并非最佳时机,但朕自有打算。朕让你准备,并非无的放矢。”

“准备?”邱瑜心中疑惑更甚。

“去调查一下政绩突出的官员,以及他们推荐外放的官员名单。这份名单,朕有重要用途。崇祯帝的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记住,此事必须秘密进行,不可走漏风声。”

“臣遵旨。”邱瑜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皇帝的命令不可违抗,他只能领命退下。

待邱瑜退下后,方岳贡被召入宫中。

“方岳贡,你知道朕为何选择你担此重任吗?”崇祯帝开门见山地问道。

方岳贡聪明过人,他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慧眼识珠,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崇祯帝微微颔首:“你果然聪明。但朕更欣赏你的忠诚与才干。户部之事繁多复杂,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担当的官员来主持大局。”

崇祯转过身,目光凝视着方岳贡,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权威:“你是湖广人?”

方岳贡恭敬地回应:“回陛下,臣确实是湖广谷城人。”

崇祯微微颔首,沉声低语:“湖广……那里的官员,多半都是楚党的中坚力量吧?”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探究,试图从方岳贡的回答中寻找线索。

方岳贡闻言,心中一紧,感到一阵寒意袭来。但他迅速调整呼吸,稳定情绪,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和:“陛下,臣对此并不十分了解。”

明末时局动荡,党派之争愈演愈烈。楚党以湖广人为核心,徽党则以两淮人士为主,浙党中江浙人居多,齐党以山东人为主力,而晋党则由陕西和山西人组成。这些党派背后,都少不了商人的影子。

楚商,以粮食贸易为根基;徽商、浙商则凭借盐和茶生意起家;齐商擅长盐粮交易;而晋商的业务最为广泛,他们涉足盐、粮、矿等多个领域,只要有边关贸易的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这些官商勾结,商人利用官员的权势为自己铺路,官员则借助商人的财富为自己搭桥。他们贪婪地吸食着大明的血肉,甚至还不忘对大明皇帝进行嘲讽。如此行径,实在是罪该万死。

崇祯深吸一口气,目光锐利地盯着方岳贡:“朕听闻你与楚党人交往甚密。”

方岳贡连忙叩首:“陛下明鉴,臣身为湖广人,难免与同乡有所往来。但臣与楚党人的交往仅限于私谊,从未参与党争,请陛下明察。”

崇祯缓缓走上前,轻轻拍了拍方岳贡的肩膀,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赞许:“朕当然知道你的忠诚。否则,也不会将你提拔入主户部。”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楚党人提出的纲盐法,让两淮和江浙的盐商们赚得盆满钵满。而朝廷,仅盐税一项每年就损失超过百万两银子。他们楚党人,真是把徽党想做却做不成的事情都做到了!”

崇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朕见过损人利己的,却没见过像他们这样损人不利己的。罢了,不说这些了。眼前之事,还需你我共同应对。”

方岳贡听后,心中一阵悸动,他明白崇祯的意图。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