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1980我的文娱时代 > 第9章 演武

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9章 演武

作者:威馆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4 03:33:23 来源:奇书网

期末考试成绩传来了,大春成绩上升的不错,已经是个中等生了!

简直可喜可贺!

春妈一高兴,甚至还割了一斤猪肉,犒劳了大春一顿。还叫夏天这个大功臣去。

夏天能去吗?不能啊!

以自己的饭量,真要去了,大春都得掉眼泪。

那一斤猪肉就算是炖一锅豆角子也不一定够啊!

期末考试结束,就要放寒假了,可算是要放羊了。

冬天来的很早,夏天发现现在这年头的冬天,比以后三四十年的冬天要冷很多。

可能是因为以后的高楼大厦多,人多车多,有热岛效应?

很多时候夏天就会因为这些事情而发散思维,显得经常沉思。

……

虽然冬天来了,但是练功不能停啊。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嘛。

夏天顶着天空中洋洋洒洒的雪花,去往了离家不远的景山少年宫。

少年宫寿皇殿位置在景山正北,原是供奉清朝帝王神像的地方。

庚子事变(1900年)前,这里藏有大量的书画、文物。

八国联军进京后,法军占领该殿用作司令部;当时已故帝、后的御容像和印玺均供奉于此,被法军劫掠一空。

56年,燕京市政府将此处划分为燕京市少年宫用地。这个时候尤其重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

更别说这四九城乃是首善之地,这里的孩子跟别的地方又不一样了。

山河四省的高考生对此尤其有感触。

要进少年宫也是不简单的。主要是通过学校或少先队推荐,被推荐者要参加少年宫组织的考试方可入场。所以一般来说,能进少年宫的学生大多是优等生或专业特长生。

即使通过考试,也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少年宫不是每年招生,但会每年考核,在校成绩如果不够优秀,就难以继续在少年宫学习。

同样,少年宫也有自己的专业考试,只有把握好校内校外的分配,同时业务精进的优等生才是少年宫的常客。

在这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下,各地的少年宫涌现出了大量人才,尤其是在文体领域——著名画家陈逸飞在小学里展现出了板报水平,被推荐到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学画,从而奠定了画家梦。

作曲家徐沛东出自达连少年宫;蔡果庆7岁考进燕京市少年宫;足球教练金志扬被少年宫足球队录取,是第一批接受少年宫训练的足球队员。

早期被称为“中国三大少年宫”的哈尔冰少年宫走出了孔令辉、师胜杰、冯晓泉等著名人物……

然而,从到了90年代中后期开始,青少年培训的市场规模逐步做大,有着“公益”气质的少年宫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混同于层出不穷的商业化培训机构之中。

……

“夏天来了!夏天来了!”

夏天这边刚上台阶,还没进入主建筑了,那边就有少年宫武术班的成员开始警报了。

本来散漫的那些孩子们顿时就精神起来了,一个个呼呼哈哈的开始比划,精神头非常足的感觉。

没办法,谁要是懒洋洋的被夏天看到,就会被“考究进步”,大冬天的挨一顿打多不值啊!

现在夏天在武术班的威望那是极高的,说话甚至比教练都好使。

教练你阳奉阴违不太过分也不会怎么样,但夏天不一样,夏天会跟你交流切磋~

“都练着呢?”夏天从绘画班、书法班一一走过,到了武术班跟同学们打招呼。

“练着呢,练着呢!”

夏天也不理会他们,清醒后的这一年多,经常手痒的情况已经有所缓解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打得多了。反正不用再找茬切磋了。

他径直去教练的办公室,刘教练找自己有事,也不知道是什么事。

到了刘教练办公室,看到还有一个男人在椅子上坐着,跟刘教练说着什么。

这男人三十多岁四十不到的样子,精气神非常足,手掌宽大厚实有老茧……

他坐姿挺拔自有威势,而且在夏天眼里这人破绽很少,有一种常备的反应和防备姿态。很明显是个练家子。

这不奇怪,刘教练本来就是练家子,有自己的圈子的。

而且夏天在这大半年里也见到很多类似的人了。都是刘教练找来的。

主要是刘教练跟他们显摆——我跟你说,我收到了一个百年难遇的练武奇才啊!

那些能在这年头吃这碗饭的,哪个不是天资不凡?

天才这种话自己小时候就没少听,你现在整一个“百年难遇”来忽悠我们啊?!

结果就是,一个个来“长见识”,一个个莫名其妙的离开。

“不可能啊!我这心猿形意是我家传的拳法,现在应该只有我会了!他怎么看一遍就打的七七八八了?就连那几个发劲都用的像模像样的!不可能啊?他从哪学的?!”

刘教练一脸淡然的说道:“我跟你说过了,百年难遇,你又不信。要不你传授一下,看看夏天多长时间能学会你这拳法?”

那几个月里,不信邪的练家子来了七八个,夏天平均每半个月就能学一套新拳法。

以至于,只一年时间,夏天就已经“拳法出炉”了。

按照刘教练的说法,“别人练三五年才能摸到的门坎,你一年时间就摸了十几个门坎……你现在练拳,短时间内已经很难突破了。你该练练兵器了!”

其实按照少年宫武术班的教学,是不教器械的。但这不是特事特办嘛。

刘教练一开始就不是按照表演武术套路的方式教夏天的。

那种只是打的好看、潇洒。但夏天这种,是按照传统的武师的教育方式培养的。不过这进度就有点快。

现在夏天已经开始学习枪棒了。

棍法好练,棍法招式变化少很多,而且发劲之类的都比较简单。

但到了枪就不同了。现在很多传下来的拳法,都是从枪法上演化而来的。

过去战场上,长枪和刀盾都是最实用的兵器,所以练的最多。

古时候让持有长枪、兵器,直到清朝中后期,民间就禁武了。你别说弓弩那种了,都不让带铁家伙了。

所以民间的武师就开始从器械向拳脚转变。

但是一些传承久、全的拳法,往往也都有武器的招式套路。

刘教练见夏天进屋,脸上不由自主的就挂上了笑容:“夏天,你最近的**枪练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夏天回复。

“走,练练看。”

所谓月棍年刀一辈子枪,春秋大刀一晚上。

棍确实好练,尤其是主练打法的,一周时间就能掌握基本上阴手阳手的技法了,加上滑把、倒手(短棍有倒手)、步伐这些,基本上一个月就能掌握了。

但掌握是掌握,能不能用是一方面。这玩意主要看经验。

拳怕少壮,棍怕老郎嘛。

再说刀,单手、双手刀普遍都是一个共性,上手难,越往后越顺。

尤其是掌握了用刀的不同发力方式的时候,越来越好练,所以说年刀。

最后是一辈子枪,大枪是最好上手的器械,上手简单,越往后越难,中平枪拦拿扎有点天赋一天就会了,但越往后越难进步。

夏天看上去也就十四五岁左右,个头不矮,但也就半个大枪那么高,竟敢说练的差不多了?

刘教练是没说什么,但屋子里另外一个人就开始皱眉了。

枪的难点一方面是找劲儿——练刀的不靠刀发力,是刀随人走。

领劲靠的是腕、肘、肩和大胯,发力靠的是三大核心发力点,一个腰两个膝盖,展臂刀之类的,梅花双刀和太极双刀之类的主要靠两肩和后背。

但大枪不一样,大枪不讲究领劲,人得跟着枪走,练刀给人的感觉是以人为根本,练枪却是以枪为根本,人就是个开关或者是一个初始力的施加者。

当枪抖起来人是不怎么需要用力的,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上越放松越好,这是最难的。

练散打的都知道,站架得放松嘛。

为什么啊,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想要发力,就得打开关节与肌肉,拳打出去的时候肯定肌肉是要绷紧的。

但大枪不一样,你发力的时候枪是死的,你放松的时候枪是活的,也就是说你和枪必须得有一个“活着”,就是枪动的时候你得放松,以防备对手的进攻,你动的时候枪得放松,同样是防备对手的进攻。

枪就难在这,难在一死一活一阴一阳,在你不该动的时候你动了,在枪不该动的时候枪动了,都是错误的。

但恰恰你和枪是一个整体,你动它就动,这就涉及到传武中劲与力的关系与不同了,总之就是很难。

这么说吧,已经打好功底,很有潜力和天赋的人,也得个三五年这大枪才能成型。

要说精通的话,真的得长年累月的精进!

这是真功夫,容不得偷奸耍滑或者走捷径。

至于春秋大刀一晚上——这倒是没什么科学依据,倒是挺费膀子的。

真练一晚上第二天后背、腰、肩膀都跟断了一样的疼,就练不了了——都下不了地了。

确实只能练一晚上,接下来得养一星期。

……

这位男人是刘教练请来的,因为夏天说想学剑术,但刘教练自己不会,就请了这位王师傅。

人家会十几种剑法,在京城的圈子里都很有名的。

但是这位王师傅对夏天的第一印象就很不好——觉得这小子爱说大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