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1980我的文娱时代 > 第18章 惊鸿客老师

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18章 惊鸿客老师

作者:威馆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4 03:33:23 来源:奇书网

张齐林,男 22岁,燕京本地人,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第二年。

今天接了一个大活儿,早早吃了午饭,骑上自行车奔着来稿地址就蹬过去了。

到地一看,还是个独门的小院。

院子里,夏天正在屋檐下吃午饭呢。

因为夏爸夏妈都在单位吃,自己吃就随便点。

当当当,三声敲门声。

“谁啊?”

“你好,请问惊鸿客老师住在这里吗?”张齐林在门外问道。

好像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的声音,还挺好听的。张齐林心想。

他心里还有点忐忑,毕竟这种上门约稿也是第一次呢。

“啊,住这。你稍等。”夏天捧着碗就过去开门。

门一开,张齐林看到了捧着一个、一个饭盆的夏天。

夏天中午简单的吃一盆二米饭(大米 小米)就完了——菜是酱茄子。

“额……”张齐林忽然语塞。

本来想好的话忽然就被这一幕给整不会了,忘了!

敲门之前他还在组织语言,想着一会儿怎么跟惊鸿客老师交流。

虽然自己是个新手编辑,但可别露怯啊!

然后就看到门打开后,一个皮肤白净、五官俊美、大高个,穿着跨栏背心,肌肉扎实线条明显的半大小伙子,抱着一盆饭!

酱茄子拌饭,还挺香!

幸亏自己刚刚吃过午饭了。

等等,我要说什么来着?

主要是夏天这一盆饭菜确实带着点震撼,给年轻的编辑上了一课。

夏天见他盯着自己的酱茄子拌饭,问道:“来点?”

“不不不不……吃、吃、吃过了。”张齐林说话都磕巴了。

见他客气,夏天也不让了,问道:“你找惊鸿客有什么事吗?”

张齐林这才想起来,自己是来找惊鸿客老师攀谈约稿的。

“啊,对,我找惊鸿客老师。”

夏天点了点头:然后呢?

张齐林心里带着点尴尬:惊鸿客老师,你起笔名很正常,但你起一个正常点的啊?我这叫出来都有点不好意思!

这年头已经不流行这种多少带点武侠风的中二笔名了。

夏天猜他应该是《儿童文学》的人,毕竟自己这笔名除了父母就只有那边知道了。

应该不是来退稿的,退稿直接邮回来就完了。不过也说不定!

先缓他一手,要是退稿的就当自己不是惊鸿客。

夏天也是好面儿~

“啊!惊鸿客老师在家吗?”张齐林问。

“他的稿子过了?”夏天直奔主题。

“啊,过了,非常优秀。”张齐林向着院里张望。

夏天点了点头,“先进来坐!”

稿子过了,惊鸿客老师就在家!

……

家里也没什么茶叶,再说了大夏天的也没烧热水。

夏天给倒了杯水,“他那篇过了?”

“过了!”

“写的还行?”

“写的太好了……”

夏天勾起了张齐林的谈兴,就开始分析惊鸿客老师这篇文章有多好。在简单之中见真心啥的。

这顿给夸啊!

又说现在编辑部缺稿子,现在写儿童文学的很少,很多来稿质量参差。

真希望惊鸿客老师这样的来稿能多一些。

夏天一边吃一边听,不时点头附和。

说了半天,张齐林把水喝了,夏天也把一盆拌饭给吃了。

“你稍等……”夏天把饭盆放回小厨房,洗了洗手。

回到桌前坐下,夏天问:“还没请教称呼?”

“啊?张齐林,我叫张齐林。《儿童文学》的编辑……”

夏天忽然的成熟举动,让他有点没反应过来。

一下从一个半大小伙子变成了成熟稳重、言谈举止都很得体的场面人了。

“你好,我叫夏天,笔名惊鸿客。”

“啊?!”张齐林呆住了,这下是真有点没反应过来。

“你说惊鸿客老师不在?”

“我说,我笔名惊鸿客。”

“啊?!”啊猫表情包.gif

对于这个笔名的效果,夏天是十分满意的。

直到张齐林离开的时候,都一种喝多了的懵逼感觉。

但在面对夏天拿出的各种证据,他又不得不承认——好像惊鸿客老师真是这个小伙儿?!

毕竟夏天一时兴起,还写了诸如《小马过河》《猴子捞月》等小故事。

还有字体,这个也是个证据。

如果想想的话,《咕咚来了》的故事简单,文笔简练,要说是年轻人写的也不奇怪。

但那一手字,加上这个偏古老风格的笔名,让编辑部的人都没往这方面想!

总之,张齐林这次的任务是完成了。还成功约了稿子。

张齐林:这次的任务,应该是完成了吧?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要是让你们直接猜到作者是年轻人,你们能这么上心吗?

这还是夏天看上去有十五六岁的样子,要是知道了他其实虚岁才 13岁,那不知道得多震惊呢!

夏天跟张齐林聊了不少,比如过稿和稿费。

《咕咚来了》给夏天三块四的稿费。

那副水彩插画也被采用了,给了 6毛,给他凑了个整。

四块钱也就是个零花钱吧。

这年头写小说可发不了财,更多是因为文学梦。

不过夏天现在需要通过写作来发泄心理上的一些憋闷感,钱不钱的……你能给多少钱?

张齐林还向夏天约稿了,对于新编辑来说,手头能联系一批靠谱的作者,是非常重要的。

你看,夏天这不就成了他的第一个作者了吗~

张齐林说《儿童文学》现在正在谋划“固定出版周期、面向全国发行”。稳定的来稿非常重要。

对于夏天书桌抽屉中的那几篇稿子,他可是垂涎欲滴啊。

夏天已经答应他,下个月还会投稿给他了。

在张齐林走后,夏天开始整理脑海中的天启信息。

关于《儿童文学》,而且是关于几十年后的。

《儿童文学》在八十年代的时候火爆起来了,最高单月销量超过 50万本。

但到了九十年代,一切向钱看后,纯文学彻底垮了。

96年《儿童文学》编辑部做了调查,发现各省的纯文学刊物几乎都没了——80年代一哄而上,现在一夜之间都消停了。

各种儿童期刊相继停刊,《儿童文学》自己也岌岌可危,发行量一度只有 6万册。

最终他们选择了:不仅继续搞文学,还要搞最纯的纯文学。不搞通俗文学,不搞“故事”,而是要把要把全国艺术品质最高的作品拉到《儿童文学》里来。

成就了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完全不儿童”的《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那时登载过什么样的作品呢?

《青春流星》,讲了一位被家长老师寄予厚望的高中女生,因为压力过大在奥数比赛上作弊,被抓了。结局是这位女生选择了自 S。

还有饶雪漫的《谁可以给谁幸福》,情节是一位 16岁少女因为被抢劫重逢了童年好友,因此产生了一段纠葛的关系。给了很多当时还完全不知道“青春伤痕文学”为何物的读者很大震撼。

《儿童文学》设过一个科幻栏目。

刘慈欣在上面登载过《圆圆的肥皂泡》一文,故事主体是利用无数大肥皂泡裹带湿润空气进入内陆,从而调节气候。

05年后,在电子游戏还被污名化为“电子海洛因”的时候,《儿童文学》就登载了不止一篇网游小说,主题大多是玩家打破了第四面墙。

有《亡灵骑士录》,讲了一群玩家集体变成了 Boss,结尾有“从不接触网络游戏的人,知道有那样一个世界吗?”这样的句子。

还有《圣域传说》,内容是一名玩家在游戏中带领 NPC利用 Bug毁掉了游戏,最后发现他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也是别人设计出来的游戏。

前者取材自《魔兽世界》,后者的背景是《仙境传说》。

很多在《儿童文学》上登载的短篇小说,后来都被改编成了长篇作品。

比如上面提到的《谁可以给谁幸福》,改编为了长篇青春小说《我要我们在一起》;《圣域传说》改编为了“校园幻想作品”《圣域的传说》。

“有点意思!”夏天赞道。

说实话,这种忽然得到某种事物多年以后的信息,给夏天一种别样的感觉。

这好像是一个不小的优势啊!

……

9月到了,夏天拿到了《儿童文学》邮寄的样刊。

这一期《儿童文学》的封面,就是夏天那副《咕咚来了》水彩画。

上面还写着:作者惊鸿客,封面惊鸿客。

夏天翻了翻,挺好。

看到自己的文字出版出来,还是挺振奋的。更别说还有四块钱稿费呢!

夏妈:儿子,你稿费放妈这儿,妈给你存着!

啊?这年头就有这种借口了吗?

夏天:不用了妈,我没打算存着!

夏妈:小没良心的!

稿费下来,夏天请大春、小东和眼镜三个小伙伴狠吃了一顿,花了一块多。

手头宽裕就是好啊!

赶紧的,把《小马过河》也给张齐林寄过去了。

后记——我问大春:你学到了什么?大春:过河要坐船!

(《小马过河》是作家彭文席创作的童话,发表于 1956年 2月 13日《新少年报》,原名《小马过溪》。平行世界不必追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