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华娱之从1996开始 > 第四十四章 新书和投资

华娱之从1996开始 第四十四章 新书和投资

作者:樟树下一书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7 23:49:44 来源:奇书网

从柏林返回京城之后,刘周又恢复了以往的学生生活。

虽说在柏林见识到了很多,但是他仅仅只是一个旁观者。

什么时候他成为真正的参与者,才意味着他在导演领域里取得初步成功。

这次柏林之行,受益最大的还属贾樟可。

他可谓是一战成名,成为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

尤其是国外,他被评为是亚洲电影耀眼的希望之光,反馈到国内,虽说不让宣传,但在业内,已经算是扬名立万了。

刘周作为贾樟可电影的投资人,也顺带着在一定的圈子里有了些许的名声。

贾樟可现在有钱了,而且也有不少人想给他投资,但是都被他一一拒绝。

他是一个比较挑剔的人,没有他满意的本子他不拍。

这也是未来他的产量不高,而且拍的电影都是他自己编剧的原因。

刘周也问过他这个问题,他只是说在沉淀。

时间进入三月份,表演班那边要排练一个大戏《灵魂拒葬》,也算是他们的期末大考。

曾梨在里面扮演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所以她也忙碌了很多。

刘周这时也算是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回来。

毕竟去外面溜了一圈,见识了繁华,心境不可避免地会变得有点浮躁。

刘周准备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新书确定下来。

编辑曲河年后也打过好几次电话过来询问,去年答应了他年后交稿,再拖下去,刘周怕他会杀到京城。

现在刘周已经写了两本小说,他考虑过再写一部青春恋爱小说,勉强凑成一个恋爱三部曲。

但是再写这个类型的小说,刘周忽然觉得没什么意思。

当初刘周写小说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搞钱。

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手里握着两三百万,后续可能还有一两百万进账,钱他也不算是太缺。

既然不缺钱,刘周也想写一本稍微有意义的小说。

这倒不是刘周准备开始文青,他从没这个想法。

而是刘周想写能够反应一些痛点的小说。

大的社会问题不是刘周能够看得透和触碰的,也不是他该操心的。

刘周觉得还是要聚焦到青少年群体。

圈定了范围,那就更好选择了。

没一会,一部电影就浮现在刘周的脑海中。

《少年的你》!

一部反应校园霸凌的电影。

后世校园霸凌事件层出不穷,这种事情不是后世才发生的,而是后世信息传播比较方便,大家能够很容易就知晓。

现在校园霸凌肯定也存在,甚至可能更多,只是不为人所知罢了。

校园霸凌真的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有时候成年人知晓那些少年人的手段都有点不寒而栗。

刘周也知道凭借一本小说,是很难改变什么。

但是哪怕能够引起稍许的关注或者讨论,从而能够拯救哪怕一个被霸凌的学生,刘周也觉得是值得的。

将《少年的你》改编成小说要比之前两部要更容易一些。

背景不需要做太多的改变,按照电影主线写好大纲,然后填充内容就行。

一下午的时间,刘周就将大纲写好,然后花了三天时间,写了三万字的文稿。

将文稿寄给曲河之后没两天,他就打电话给刘周,说文稿审核通过了。

这次再签合同,《萌芽》杂志社再次给刘周提升了版税,达到了百分之十五。

这已经是业内的顶级版税,与王硕和贾平洼齐平了。

对此刘周非常满意,没有太多犹豫就签了合同。

曲河见刘周签了合同也是松了口气,他就有点担心刘周会因为接连两本小说的畅销而有点膨胀。

现在看来刘周还是那个刘周,没有盲目自大,目中无人。

商量完新书的事情,曲河也在此和刘周沟通了一下签售会的事情。

这次签售会计划会在七个城市举行,分别是京城、魔都、金陵、长安、蓉城、奉天还有羊城。

从五一开始第一场,然后在后面的连续六个周末举行之后的六场。

这也是为了照顾刘周要上课,而且间隔一周,也能让刘周的手得到充分的休息。

去年签售弄得刘周的手遭了老大的罪,他可不想再体验这种感觉。

这一天周六,刘周难得的没啥事,在自家院子里乘凉。

贾樟可带着一男一女过来找他。

“就知道你在这里,今天带了两个朋友介绍你认识。”

贾樟可说完指着旁边的男子说道:

“这位叫娄烨,也是一位导演,他可比我厉害多了,已经拍了好几部长片。”

“你好,娄导,我叫刘周。”

娄烨的名字刘周当然听过,他可是第六代导演中仅次于贾樟可的存在。

他剪了一个圆寸,带着一帽子,眼睛不大,黑黑瘦瘦的,眼神看着有些呆,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

“你好。”

见两人已经招呼完,贾樟可准备继续介绍但被刘周打断:

“师兄,这位你就不必介绍了,她我认识,如果我没认错的话,是奈安师姐吧?”

师姐的称呼一出,奈安不由笑道:

“没想到师弟还知道我的名字。”

“那是当然,师姐在《危情少女》、《阿惠》、《周末情人》当中都有精彩的演出,我们有时候也会拉片欣赏,怎么会不知道师姐的名字呢。”

奈安是91年从中戏导演系毕业的,然后和前辈一样转行成了个演员,现在慢慢在转行当制片人。

“看来你是真的知道我而不是客套话。”

“肯定的啊,贾师兄是知道的,我从不说假话。”

“我知道个屁!”

“哈哈!”

几人简单聊了几句之后,贾樟可也是直接说道:

“师弟,我们也这么熟了,我有话直说,这次娄烨和奈安过来是想找你投资的。

当然我只是介绍你们认识,具体投不投看你自己,不要考虑我的因素。”

“我能先看看剧本吗?”刘周对娄烨说道。

娄烨也不说话,从包里拿出一份不太厚的剧本递给刘周。

刘周见到剧本扉页上写着《苏州河》三个字,心道果然,还真是这部文艺青年的圣经。

楼烨成名比贾樟可要早,他跟王晓帅的关系极好,在1993年就出演过王晓帅独立制片编剧导演处女作影片《冬春的日子》。

他94年就拍了自己的处女作,贾樟可拍自己的处女作的时候,楼烨已经拍过两部正儿八经的电影,拿过国外的奖,获得金鸡奖提名。

如果说贾樟可的风格是纪实性的叙事风格的话,那他最具特色的则是摇晃摄影。

除此之外,他还特别的文艺,而且是第六代的那些导演都认为他比较文艺,要知道这些第六代导演本身就挺文艺的。

文艺当然是好听的说法,难听点的说法就是故弄玄虚。

你看娄烨的电影,不头晕目眩、内心迷惘算他输,就算你不被他的电影叙事给整迷惘了,至少也会被他摇晃的镜头语言给整头晕了。

《苏州河》是楼烨固定风格之后成熟期的一部片子。

刘周清楚这部片子的分量,楼烨用这一部电影奠定了他在第六代导演中佼佼者的地位。

没有《苏州河》的楼烨大约只是一位先锋导演,甚至他的粉丝可能要少一半不止。

《苏州河》值不值得投资?

这个问题根本不用问,能拿奖就不愁卖不出去,再说虽然楼烨的电影个人风格强烈,但是在西方市场还是极受欢迎的。

他拍完《苏州河》,上影厂可是豪掷三千万给他拍电影!

刘周从头到尾认真地看了一遍剧本,故事比较单薄,但他也根本不在意故事怎样,认真看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尊重罢了。

“剧本不错,这部片子还缺多少投资?”

“我做过预算,这部电影要完成全部的拍摄还有后期制作需要八十万到九十万左右,目前我们筹集到了四十万,缺口还有四十万到五十万。”奈安回道。

“那成片之后的宣传费用你们算进去了吗?”

“这个还没有,说实话,我们现在也不确定这部片子能不能在内地上映。”

刘周明白了,这部电影大概率拿不到标,会成为地下电影。

“你们计划什么时候开机?”

“如果资金问题解决了的话,六月份就可以开机。”

“没问题,这部电影我投了。”

“师弟是说真的?可不能开师姐的玩笑。”奈安有些激动地说道。

此时的环境就是这样,就算娄烨有一定的名气,但是拉投资同样也非常不容易。

来这里之前,他们已经碰过不少次壁了。

这次也是贾樟可在海外拿奖,然后顺势知道了刘周的名字,所以今天才拜托贾樟可牵线搭桥过来找刘周看他会不会投资。

“师姐,我都说了我不开玩笑,说投资就一定会投。”

“那真得谢谢师弟你,你可是帮了师姐一个大忙。”

刘周看着喜形于色的奈安,又看了看一直沉默不语坐在一旁的娄烨,心里也不由地有些感慨。

奈安是个有本事的女人,90年开始演戏,91年开了一家公司叫梦工作艺术公司,95年第一次跟楼烨合作了电影《周末情人》,奈安同时也是这部电影的独立制片人。

从此以后楼烨的电影制片人都是奈安,楼烨信任奈安,奈安欣赏楼烨,他们不但是合作者的关系,更像是一对知己。

之后,娄烨的电影资金基本上是奈安帮他拉来的,而他则可以安心地拍电影。

贾樟可有于立伟这个好搭档,娄烨也有奈安这个好知己,刘周不知道自己的好伙伴什么时候出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