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华娱之从1996开始 > 第四十一章 颁奖开始

华娱之从1996开始 第四十一章 颁奖开始

作者:樟树下一书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7 23:49:44 来源:奇书网

陈充此时三十六岁,像个熟透的蜜桃,穿着一身礼服,摇曳生姿。

她对此时和她打招呼的这个内地导演根本不熟,只是刚才在开幕式上有过一面之缘。

她是美籍华人,更多是在好莱坞那边打拼,和内地这边的演艺圈交流不多,但是出于礼貌,还是客气地回道:

“贾导,你好。”

刘周对陈充也不熟悉,但对她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感兴趣。

不过往她身后看去,刘周发现李小鹿根本没跟着剧组来柏林。

虽然有点遗憾无法见到青春无敌时李小鹿长啥样,但陈充身后一个小个子男人引起了刘周的注意。

只见他的面孔黝黑黝黑的,貌不惊人跟老农一样,刘周不由多看了他几眼。

那个人也察觉到了刘周在看他,冲着刘周咧嘴一笑,而且居然走过来和刘周握手。

“你好,我叫吕乐,是个摄影师。”

听到他的自我介绍,刘周也不由得有点惊讶,居然是这位大拿。

吕乐在业界可谓大名鼎鼎,跟一众如田庄庄、严浩、黄蜀勤等大咖导演合作过,更担任过老谋子的《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摄影,后世还为冯大炮的《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片子掌镜。

刘周没想到在短短的时间内,可以见到这么多业内大咖。

“你好,我叫刘周,是个电影投资人。”

对于张果荣他可能会谦虚一点,但对其他人就没必要了,再说称自己是电影投资人也没错。

吕乐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笑着说道:

“希望有机会合作。”

“一定一定。”

电影节上同行之间碰面,基本都是这个套路,谁也不会把这客气话当真。

见陈充他们走后,刘周三人也向房间走去。

“师兄,这次的开幕影片是哪一部?”

“爱尔兰导演吉姆.谢里丹的《因爱之名》。”

“就是拍出让丹尼尔.刘易斯拿下奥斯卡小金人的那部《我的左脚》的那导演吗?”

“没错,就是他。”

刘周知道这个人,他是个比较优秀的导演,虽然拍的片子屈指可数,但几乎部部精品,最知名的就是那部《我的左脚》。

“既然我们的电影入围了,那安排什么时候放映?”

“电影节闭幕的倒数第三天。”

“看来我们的电影不是很被看好。”

一般热门的电影都会在电影节的前两天和最后两天放映。

“你想什么呢,电影能入围就已经足够幸运了。”

“也对,是我太贪心了,那接下来我们怎么安排?”

“接下来我们会去宣传一下我们的电影,争取放映的时候能多点观众。”于立伟接话道。

这就是没有经费剧组的苦,没钱做宣传,只能亲力亲为,厚着脸皮去“发传单”。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次柏林之行的经费还是刘周赞助的。

宣传的钱刘周当然也能拿的出来,但他不可能为这样一部小成本投入太多,贾樟可和于立伟两人也不好意思再叫刘周投钱了。

接下来几天,三人出没在各个放映厅宣传着自己的电影,顺便也看了不少参展的入围影片。

几天下来,看了一圈电影,三人发现好像就自己的片子最low,画面粗糙。

以前还不觉得有什么,一对比之下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

不过不管怎样,那毕竟是自己的片子,这天也到了《小武》放映的日子。

刘周扫了眼入场的观众,偌大的放映厅,才坐了不到三成,不禁有些沮丧。

“人不多啊!”

“没办法,我们根本就没投过物料宣传,有现在这些人也还是我们之前一直推荐的结果,不然可能人更少。”于立伟叹气道。

对于两人的忧虑,作为导演的贾樟可却显得更乐观,笑着说道:

“没事,先坐吧,咱们这种电影能有几十个人看,我还觉得赚了。”

这时,突然进来几个老外坐在了第一排。

“他们是谁?”刘周对于立伟问道。

“应该是片商。”

“那我们要去打个招呼吗?”

“不用,打不打招呼对他们来说丝毫没有影响,会买就会买,不买再怎么打招呼他们也不会买。”

“好吧。”

没一会,电影开始放映。

开篇就是坑洼的土路,几个衣着破旧的农民站在路边,麻木的来回扫视。

然后一辆破破烂烂的大客开了过来,小武上了车,对着卖票的哥们说了一句:

“我是警察!”

那哥们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会,还是放弃了管他要钱,回到了座位。

刘周因为看过整部电影,所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在场的观众身上。

他看到好几个老外看到这噗嗤笑出声。

刘周没感觉到高兴,不由地皱了皱眉。

在零八年奥运会之前,老外觉得华夏应该是满大街的自行车,没有高楼大厦,国民每天都跟在菜市场讲价一样的叽叽歪歪,愚昧而且落后。

这是一种思维的传统认知,在西方社会中也代表着一种思潮,通常被称为“想象华夏主义”。

所以他们喜欢看这种表现华夏贫穷落后的电影。

《秋菊打官司》如此,《霸王别姬》也是如此,因为这些电影,符合他们脑袋里的华夏形象。

《霸王别姬》为什么在国际上声誉如此之高,还拿了迄今为止唯一一座华语电影的金棕榈?

不就是因为它拍出了外国人想看到的一切东西么。

《小武》本质上也是此类的电影,但不同之处就是贾樟可处理的更写实,更贴近华夏底层社会的真实写照。

贾樟可用近似纪录片的手法将底层人们的生活呈现出来,而不会故意添加那些自诩文化人臆想的畸形的底层人们的故事。

因此《小武》这部电影,对很多西方人来说欣赏价值几乎为零,电影放映不到一半,观众就几乎快要走光了。

就连第一排的片商也有好几个起身走了。

放映厅剩下的人中,除了零星几个观众,就剩下各路记者还在坚守,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而是职业道德让他们必须得看完这片子,然后回去写稿。

一百零五分钟的电影放映完毕,仅剩下的那几名观众和记者立即起身闪人。

《小武》的首映就在一片惨淡中落幕。

三人看着空荡荡的放映厅,不由地相视苦笑。

此刻就连刘周都有点不淡定了,他记忆中《小武》是获奖了的,但看现在这样的情况,获奖的希望似乎很渺茫。

不会因为自己的乱入,把这部电影的奖项给弄没了吧。

此时还是贾樟可更豁达,说道:

“没事,我们的电影可以在这里放映就已经是惊喜了,不能奢求太多,唯一对不住的就是师弟,这次可能让你的钱打水漂。”

“钱的事不重要,反正对现在的我来说也不是太多,只是有点可惜,这部电影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

其实真要说抱歉的是他刘周,他现在有点担心因为自己引发的蝴蝶效应把《小武》的奖给弄没了,让贾樟可失去崛起的机会。

要知道,贾樟可就是通过《小武》才打响名气的。

“既然如此,那接下来几天我们该吃吃,该喝喝,该看电影看电影,参加完闭幕式就回去。”贾樟可笑着说道。

之后他们俩也是这样做的,看看电影,吃吃东西,打打牌,好不自在。

刘周见状也放下了心中的愁绪,既然已经这样了,能不能得奖也看老天保不保佑了。

开幕式前一天,刘周打听到哥哥张果荣的房间,壮着胆子专门跑过去拜访了一下。

哥哥对这个年轻有趣的后辈兼粉丝印象也挺好,俩人很愉快的聊了一会。

如果不是怕太冒昧,刘周真想问他要个联系方式。

第二天,柏林电影节闭幕式。

相比开幕式,这次就热闹了许多,诸多剧组和明星纷纷到场。

刘周三人坐在角落了,默默地看着一个个浓妆艳抹的女明星。

刘周对外国明星不是很感冒,反而对着离他有点远的邱淑珍更感兴趣。

她是《越快乐越堕落》的女主,也跟着来到了柏林。

虽然就看到一个侧脸,也不妨碍他一边臆想着《**羔羊》或者《慈禧秘密生活》什么的。

“你们说我们能拿奖吗?”刘周还是不禁问道。

“不知道,不过别抱太大希望,那也就不会有什么失望。”

没多久,颁奖典礼也马上开始。

欧洲的电影节奖项设置都很奇葩,名字都特别的长。

就如柏林电影节颁发的第一个奖,《胜利纪念柱报》读者评审团大奖,这一大串的名头别说刘周他们,就是一些老外也听得一头雾水。

还有那些个“堂吉诃德奖”、“蓝天使奖”、“卡里加里奖”,别说路人,就是很多业内人士都不知道这些是什么玩意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