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魏风华 > 第十章 暗巷

大魏风华 第十章 暗巷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7 20:56:36 来源:笔趣阁SO

夏雨一场一场,暑气却越来越重,无数的故事在开始或是迎来结局,从山里逃到苏州城的少年和他的小侍女不知不觉度过了他们在苏州城的第一个月。

然而这一个月以来,住在李府里面的二人感觉和山里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事实上除了每天送菜过来的家仆,二人就好像被其他人遗忘了一样,不管是顾怀名义上的老婆,还是李家实际上一言九鼎的老夫人,乃至那些入赘之后莫名其妙成了亲戚的人,都没有来过这栋小楼。

有些快入夜的黄昏,顾怀赤着上身拿着本书躺在二楼阳台的凉椅上看着,想到同在一间府邸之内的某个女子,也会觉得有些茫然和啼笑皆非。

两世为人,结婚还真是头一次,入赘也就罢了,就是这家庭地位

不过这样也挺好,本身就只是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如今有地方住有东西吃还挣下了第一笔银子甚至还有班上,生活简直充实得不行。

就是没工钱这一点实在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有时候顾怀也会忍不住想,一直就这么生活下去也不错,和小侍女相依为命,和李家人也没什么纠葛,不管外面的世道再怎么乱,好好享受生活就行了,等到攒够了钱,就去个风景秀丽风平浪静的地方

正在洗脸的顾怀顿了顿,想到以前电影里那些说完“这场仗打完我就回老家结婚”就牺牲的先辈们,连忙把这个想法按了下去。

这是一个普通的清晨,天光还没大亮,小楼外面起了雾气,鸟叫声鸡叫声穿透窗户,顾怀打着哈欠揉着有些发涩的眼睛,显然是有些抗拒早起上班。

身后给他梳头发的小侍女倒是精神满满,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抹了顾怀带回来的胭脂的原因,小脸比在山里时白了些,顾怀透过铜镜看了两眼,意外地发现小侍女白起来倒还挺好看。

如今的主仆两早就不是身无分文步履维娟的样子了,有了某个行走的钱袋或者说冤大头送来的一百两银子,主仆两现在连早饭都吃的是巷子里早点摊上的鸡蛋烙饼,李府送过来的白粥都懒得看上一眼。

第一次吃到这鸡蛋烙饼还是顾怀有一次早膳没吃饱,路过时候闻见香味没忍住买了一张,然后惊呼这玩意儿怎么他妈这么好吃,在把剩下的一半塞到小侍女嘴里后,主仆两达成了一致意见,恨不得一天来上三顿炊饼。

然而几天之后两人就发现一天三顿炊饼带来的不是身体精神上的双重满足而是消化不良,痛定思痛之下也就改成了两天一次,而且小侍女还仪式感满满地把每天蘸什么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等到吃完了今天的配额,顾怀便摇摇晃晃出了李府准备去书院,半个多月的书教下来,有些事情做起来也就驾轻就熟了。

得益于他会讲一些很特别的故事,学生们都很喜欢他,再加上古代的先生和后世的教师地位实在有着天壤之别,久而久之这份没有工钱的工作也就不那么难熬起来。

一切都在变好,今天也是平静的一天。

他一边这么想一边掀起儒袍的下摆跨过一摊积水,然而目光扫过某处巷口的时候,却停滞了下来。

杨岢这半个月来很幸福,也很烦恼。

幸福自然是因为那首一百两银子买来的词让他在苏州城出尽了风头,一句“佳人相见一千年”不知道在苏州城的各个角落被传唱了多少次。

那日诗会上的情形,以及诸位主评的言语流传出来之后,这首诗在苏州城的风头和热度一时无两,生意头脑出众的商家在印发自家小作坊折腾出来的《元熙七年端午诗集》时,甚至直接把这首词作排在了首页,定为了魁首。

一时间骂声和赞声连成一片,然而好笑的是所有人都对这首词挑不出毛病,也就只能冲着杨岢本人去了,人们讨论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废物点心到底是从哪儿搞来的这首词。

不过杨岢倒是也挺硬气,一口咬定这词就是他自己写的,半个月来从未松口,倒是让不少想见见那位“南唐百年来词作笔力最过人者”的士子和女子们遗憾叹息。

“早就知道就买五十两的了不对,早知道就该多买两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