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 > 第003章 羊汤

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 第003章 羊汤

作者:叶流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15:21:03 来源:奇书网

武大娘吃完了饼子,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这是……烧饼?”

武鹏接口说道:“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烧饼!”

武兴一边忙着粘芝麻粒,一边猛点头。

武月咬着手指头,说道:“好吃,二姐做的烧饼好吃!”

“喜欢吃,二姐天天给你们做。”梅娘笑着,又对武大娘说道,“娘,该烤下一炉了。”

武大娘这才回过神来,忙把烧饼坯递给梅娘。

见梅娘动作熟练地将烧饼坯放入炉中,武大娘说道:“今儿这烧饼好吃!要是照着这个味道做,咱家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梅娘抬头看向她,含笑说道:“娘放心,咱们家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日头渐渐向西落下,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踏上了回家的路。

北市口周边胡同是平民老百姓的居住区,天还没擦黑,路边就摆上了许多摊位,卖馄饨的,卖杂面的,卖糖瓜的,卖绒花绢花的,各种各样的摊位几乎将路两边都占满了,叫卖声此起彼伏。

在满街飘散的各种食物香味中,却有一股独特又霸道的香味传出,硬是压了其他摊位的味道一头。

走在街上的人们闻到这新奇的香味,都忍不住举目四望,寻找着这香味的来源。

这么一看,大家就看出来街上有什么地方跟前几日不同了。

“你们看,武大娘烧饼店开张了呢!”

“好几日没吃到他家的烧饼的,还有点儿想吃呢,别家的吃食都不如他家烧饼扛饿!”

“不知道他家二丫头咋样了,这姑娘家被退了亲事,以后可怎么办呀!”

街坊邻居多是武大娘烧饼店的老顾客,有想买几个烧饼回去当晚饭的,有惦记他们家状况如何的,也有人抱着好奇的心理,纷纷围了过来。

一靠近烧饼店门口,大家发现,那股奇特的香味就是他家传出来的。

“武大娘,你家烧饼店又开了呀?今儿这烧饼闻着咋这么香!”

不止是想要买烧饼的,原本想打听八卦的人们看到窗口摆放的烧饼,立刻都被吸引了注意力。

干干净净的木托盘上铺着雪白的棉麻布,上头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热气腾腾的烧饼,只见这些烧饼色泽金黄,表面油光发亮,饼上的芝麻如星罗棋布,散发着阵阵香味,经过高温烘烤的烧饼,融麦香、油酥香、芝麻香为一身,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

武大娘笑呵呵地跟大家打招呼,大声说道:“我家梅娘这几日没出门,就在家里研究做烧饼呢,大家伙快来尝尝,这烧饼的味道怎么样?”

一番话便将烧饼店几日没开门的缘故轻轻揭过,梅娘听了不由得多看了武大娘一眼。

果然,一听说梅娘是在家里研究做新烧饼,再看此刻梅娘好端端地站在店里头,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的,那些原本抱着看热闹心态的人们就没了探听的兴趣。

至于那些了解内情的,都知道武大娘是个要强的性子,再说梅娘被退亲全是因为梁家忘恩负义,心自然就都偏着梅娘和武家,更不会当众说起这件事。

再说,眼前的烧饼这么香,一阵阵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谁还有心情琢磨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我就说梅娘是个心灵手巧的,这烧饼一看就好吃!武大娘,快给我来五个!”

“梅丫头,这烧饼都是你做的?真是太香了,帮我装三个!”

“我要六个烧饼!”

不管是真心想吃烧饼的,还是看武家母女等人可怜想要帮一把的,还是被这烧饼香味引来的,全都一拥而上,争着抢着买烧饼。

人群中一个年幼的孩子因为个子矮,偏生又被香气馋得口水横流,见这么多人抢烧饼不禁哇地哭了起来。

“娘,我要吃烧饼!”

武月见那孩子被人挤来挤去,连忙用油纸包了一个烧饼,跑过去递给他。

“小哥哥,你别哭,给你一个烧饼吃。”

那孩子闻到香味,赶紧接过烧饼,啊呜一大口咬了下去。

香酥焦脆的烧饼一入口,他顿时就忘了哭的事了,小脸蛋上还挂着泪珠,嘴巴却不停地啃着烧饼。

“好吃,真好吃!”他一边吃,一边含糊地说道。

孩子娘见状,又是着急又是不好意思,忙拉过武月。

“月儿,你帮婶子拿两个,不,再拿四个烧饼!婶子给你钱!”孩子娘不由分说地将十个铜板塞到武月手里。

武月手里托着一把铜板,进店里去拿烧饼了。

如此一家大小五口齐上阵,很快,木托盘上的烧饼就被卖得一干二净。

最开始买了两三个烧饼回家,吃着发现今日的烧饼特别好吃,又掉转头来想再买几个的人,看到空荡荡的案板不禁十分遗憾。

“这烧饼明儿还有吗?给我留十个!”

武大娘捧着装满铜钱的匣子,一脸的笑逐颜开。

“有,明儿一早就有!一定给你们留!”

送走了那些空手而返的客人,武大娘叫武鹏去关了窗。

她看看还没黑透的天,满心都是懊悔。

“早知道今儿这烧饼这么好卖,就该多做些的!”

她开了这么多年烧饼店,还从没有过一天赚这么多钱的时候呢!

梅娘忍不住笑了,说道:“娘,趁着天还没黑,咱们去买些菜吧。”

一句话提醒了武大娘,她立刻点头:“对对,咱们去买鸡蛋,去买肉!”

好不容易女儿想通了,武大娘想着梅娘好几日没好生吃东西,就十分心疼,想着买些好吃的,回来给孩子们补补身体。

武兴和武月听说要出去买好吃的,都高兴地跳了起来。

“太好了,出去买好吃的喽!”

武鹏主动要求留下看家,武大娘便带着梅娘他们出门了。

出了胡同口就到了街上,街道两旁摆着许多小摊,武兴和武月两个小的东张西望,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

虽然日日都能看到这样热闹的场景,可今日却与往日不同,从前他们哪有闲钱,就算再想要什么东西也只能干看着,今天就不一样了,刚才出门前,他们可是亲眼看见武大娘拿了一大把铜板揣在兜里,这说明他们可以买东西了!

武兴是个急性子,出来就直奔那些他最眼馋的摊子去了。

“娘,我要吃大肉包子、盐水豆儿、萝卜糕……”

武月还小,喜欢什么也不敢说,只看着那琳琅满目的头花摊子,一双眼睛满是羡慕。

武大娘算计着手里的铜板,买了三个肉包子,先递给梅娘一个。

“梅儿,你吃一个。”

梅娘看了看武兴和武月,武大娘会意,将其他两个包子给了他们。

“小馋猫,你们也吃吧。”

分完包子,武大娘又买了一包盐水豆儿,买了半包萝卜糕。

梅娘却在头花摊位前站住,低头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头花。

货郎见来了客人,立刻夸赞道:“姑娘你瞧瞧,咱们这摊子上的头花可是顶顶好的!”

梅娘选了一对粉色小绒花,问道:“这个多少钱?”

“姑娘真有眼光,这一对绒花只要六文钱,你看看这做工,多精巧!”

六文钱都够买好几个鸡蛋了,就算烧饼也能买三个,武大娘有些心疼,但是一想梅娘难得喜欢什么,连价钱都没讲,就把钱付了。

“说起来是娘亏待了你,你都十六了,连个头花都没有。”武大娘一边掏钱,一边叹了口气。

梅娘微笑道:“娘说的哪里话,娘一个人拉扯我们五个长大,已经很不容易了。”

一句话招得武大娘差点儿落泪,她赶紧背过身去抹了把眼睛。

梅娘俯身,将绒花戴在武月的头上。

“我们月儿戴上这头花,更好看了呢!”

武月兴奋不已,眼睛亮晶晶的,还有点儿不敢相信。

“二姐,这是……给我的?”

梅娘朝她重重点头:“今天月儿帮二姐做了好多活儿呢,还帮着娘卖烧饼,这是给你的奖励。”

武月高兴地说不出话来,抬起手小心地摸了摸头花。

“谢谢娘,谢谢二姐!月儿以后一定努力干活!”

武大娘看了看梅娘,欲言又止。

也是,梅娘才被退了亲,哪里还有心思打扮自己。

梅娘似乎没有注意武大娘的难过,拉着武月往前走。

“娘,咱们去肉铺看看。”

武大娘推了一把还在啃肉包子的武兴,连忙跟上。

此刻天色渐晚,肉铺里已经没剩下多少肉了,孙屠户正在收拾东西,准备打烊。

武大娘走到门前,问道:“孙屠子,还有什么肉没有?”

孙屠户抬眼见她来了,立刻笑了起来。

“武大嫂子,今儿你却来晚了,猪肉早就卖光了,早上还杀了头羊,也只剩些羊骨头了。”

武大娘闻言一脸失望,那羊骨头又小又没什么肉,还有一股浓重的膻味,孩子们都不爱吃。

她正在为难,却见梅娘往前走了几步。

“大叔,您家这羊骨多少钱?”

孙屠户与武家熟悉,也听说了梅娘被退亲的事,此刻见她比前些日子瘦了一大圈,说话又客气又好听,不由得多了几分同情和好感。

“都是些没什么肉的骨头,你若是要,这一堆拢共给我十文钱就成!”

梅娘见那羊骨有好几块是棒骨,足有三四斤的样子,便笑道:“真不贵,那劳烦大叔帮我装起来。”

孙屠户响亮地应了一声,利索地将羊骨包好。

梅娘看见一旁的木盆里还放着几块白生生的羊油,便问道:“大叔,那盆里可是羊油?卖不卖?”

孙屠户抬头看了一眼,说道:“什么好东西,还要换钱?本是卖不出去,我寻思回去熬灯油的,你要就拿去!”

羊油不比猪油,熬好了也是一股子膻味,炒菜也不好吃,一般都没人买它的。

梅娘笑了起来:“如此便多谢大叔了。”

武大娘拉了她一把,小声说道:“梅儿,咱们还是去前面买肉吧,吃这些东西做什么?”

梅娘回头向她笑笑:“娘,这些也很好吃的。”

武大娘拗不过她,只得罢了。

离开肉铺,他们又买了些红糖,芝麻,鸡蛋等物,买了几把野菜,便回去了。

一进家门,武鹏便迎了上来。

“娘,二姐,刚才还有好几个人想买烧饼呢,咱们明天多做些呀!”

武大娘没想到烧饼生意这么好,顿时笑逐颜开。

“好,明儿多做些!”她说着又转向梅娘,“梅儿,你那烧饼是怎么做的?教教娘行不行?”

“那有什么不行的?明儿咱们一块儿做。”梅娘一口答应。

油酥烧饼只是多了面团发酵和加油酥的步骤,武大娘做了这么多年烧饼,肯定一教就会。

梅娘说着话,从怀里掏出那个油纸包,递给武鹏。

“鹏儿,这是娘给你买的肉包子,你快趁热吃。”

武鹏眼睛一亮,立刻接了过来。

“谢谢娘!”

武大娘这才知道梅娘没吃肉包,而是留着带给武鹏了。

倒不是她偏心,只是武鹏没跟着出来,又没说要什么,她就没想起来给他买。

家里穷,孩子又多,难免会有疏忽。

武大娘心里有些自责,又心疼梅娘,低声说道:“是娘不好,你自己想吃就吃,给鹏儿再买就是了。”

梅娘一边把羊骨头倒在大盆里,一边笑道:“我不饿呢,娘,明儿咱们也包肉包子吃。”

旁人听见还没什么,武兴一听就跳了起来。

“吃肉包子,明天吃肉包子!”

外面卖的肉包子哪里会放很多肉,不过是放一点点借个肉香罢了,属于那种咬一口没有馅,再咬一口馅就没了的包子。

武兴方才没吃过瘾,一听说梅娘要包肉包子就高兴得不得了。

武大娘瞪了他一眼,方对梅娘笑道:“梅儿想吃肉包呀?明儿娘一大早上就去买肉,咱们包包子吃!”

武大娘一个寡妇养了五个孩子,过日子自然精打细算,极少有这么大方的时候。

听说家里要包肉包子,孩子们都欢天喜地。

武大娘看见孩子们高兴,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行了行了,你们快进屋去。”她说着抢过梅娘手里的水瓢,“这羊骨头味儿太大,娘来洗。”

梅娘这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力气,便不跟她争了。

“娘,羊骨洗干净,拿清水泡上就行,明天早上咱们熬羊汤。”

羊骨头上没什么肉,也只能熬汤喝了,武大娘听了并不意外,答应下来。

干了一天的活,又吃得饱饱的,这一夜大家都睡得很香。

次日天还没亮,梅娘就起来了。

羊骨在水中浸泡了一夜,血水已经差不多都泡出来了,她将羊骨放入锅中,加入冷水,用小火熬煮起来。

随着水温逐渐升高,锅中的汤开始咕嘟咕嘟冒起泡,还有少许血沫浮出来。

梅娘一边看着火,一边将血沫撇干净。

待血沫完全消失,汤色也渐渐转白,这时候就体现出那几块羊油的重要性了。

羊汤之所以会变白,是水包油的原因,如果羊油不够,羊汤是不会熬出奶白色的。

放入羊油,也会让羊汤味道更加的鲜香浓厚。

正熬着汤,一早就去买肉的武大娘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