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 > 第011章 鱼头砂锅

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 第011章 鱼头砂锅

作者:叶流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15:21:03 来源:奇书网

梅娘听见两人说话,走了过来。

“双儿姑娘,昨日的果酱你们都吃完了?这东西不好多吃的……”

梅娘本是好心,双儿却误会了她们的意思。

“武大娘,梅姐姐,昨日是我见识浅,竟不知道果酱是这么金贵的东西,只给了你们十文钱……”双儿想到自己昨天还口口声声嚷着不占人便宜,脸都羞红了,“回去我问过我家厨子,说这东西做起来很不容易,一大盘子桑葚才能熬出一点点果酱,是我亏待你们了……”

因韦姑娘吃着桑葚果酱好,双儿就去问了自家的厨子会不会做,虽然果酱已经被韦姑娘吃光了,双儿却知道那是桑葚做的,在她各种详尽地描述之后,家里那几个厨子厨娘竟然都摇头说不会做。

还是最年长的厨子说,这东西听起来像是宫廷里传出来的做法,桑葚汁水多,若是熬成酱,只怕要费不少功夫,用什么火候,放多少糖,如何储藏,都是极有讲究的,而且做好了也只能得一点点。

听说这果酱如此稀罕难得,双儿越发着急,这一夜都没睡踏实,天才蒙蒙亮就赶紧出来买果酱,生怕晚了就买不到了。

听完双儿诚恳的道歉,梅娘哭笑不得。

不过是个果酱罢了,那些厨子不会就不会,还扯什么宫廷传出来的做法。

她将那一小坛子果酱端给双儿,说道:“这是昨儿刚熬好的,你拿回去吃吧,记得吃完之后封好盖子,若是家里有冰窖,就放在冰窖里,能存一个多月都不坏的。”

听她这么一说,双儿的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

这桑葚果酱能存放一个多月?那自家小姐不就能多吃一阵子了吗?

她连声道谢,硬是塞给梅娘一锭碎银子,这才宝贝似的抱着坛子走了。

武大娘看了一眼梅娘手中的银子,不禁十分吃惊。

“哟,这可是一锭银子的多半边,少说也有二两半呢,这丫头出手倒是大方。”

她本想着果酱不过是哄孩子的零嘴罢了,只是做的时候费些工夫,以为一小坛能卖到百八十文就不错了,没想到双儿出手就是银子。

这么多银子,够她卖一两天烧饼的了!

梅娘想起原身也极少见到银子,再一想这一小块银子能买一千多个烧饼,不由得笑了。

果酱虽然卖得贵,可这东西时令性太强,在这个时代又不好保存,再说除了韦姑娘那样又爱吃又有钱的主儿,谁会花好几两银子买这个?所以果酱这生意利润虽然高,却不适合大规模生产,还是好好做烧饼生意吧。

梅娘要把银子给武大娘,武大娘却怎么也不肯收。

“这是你赚的,自己收着吧,想怎么花都随你。”

武大娘想到昨晚的事,便决定让梅娘自己留着。

梅娘的亲事暂时是没有指望了,女孩儿家多留些钱傍身,总没有坏处。

忙过早上这一阵儿,武大娘又寻了个借口让梅娘出门。

“家里铜钱太多了,梅娘你拿五千钱去换一锭银子,再看看街上有什么菜,买些回来。”

怕五千个铜钱太重,武大娘叫武鹏和武兴帮梅娘拿着一起去。

武兴好不容易能出来逛街,高兴得什么似的,随着梅娘去钱庄换了银子,就要去南街逛。

南街多是城外进来卖菜的菜农或小贩,此时早市已过,许多摊位已经不剩下什么新鲜菜了,姐弟三人一边走一边看,梅娘挑着一些还算新鲜便宜的青菜果子,各买了一些。

往回走的路上,梅娘看见一处卖鱼的摊子,上头放着一个偌大的鱼头。

卖鱼娘子见她看过来,忙招呼道:“姑娘,看看鱼吧,今儿早上才从河里打上来的,新鲜着呢!”

梅娘走过去,看了看案板,不禁笑了。

“只剩下一个鱼头了?”

卖鱼娘子笑道:“难得打了这么条大鱼,足有二三十斤呢,鱼身都切成块卖光了。”

这么大一条鱼,普通人家吃不完,因此都是剁成块零碎卖了。

只有这鱼头,又重又没什么肉,留到现在都没人买。

梅娘问道:“这个鱼头多少钱?”

等了一早上才遇到这么一个对鱼头有兴趣的主顾,卖鱼娘子倒也爽快。

“这鱼头足有四五斤,你给十五文,就拿去!”

梅娘把价钱讲到十二文,付钱买下了鱼头。

武兴被案板上的鱼腥味熏得在后面远远站着,见梅娘买了鱼头,忍不住问道:“二姐,你买鱼头干什么?这东西又没滋味又没肉,不好吃的。”

在武兴看来,鱼头只是一堆骨头一层皮,实在没什么吃头。

梅娘笑了笑,说道:“你尝尝就知道了。”

武兴想到这几天每天都能吃到梅娘做的美食,不禁好奇起来。

二姐做的鱼头会是什么味道呢?

梅娘回去将换来的银子交给武大娘收起,一家人稍作休息,便继续烤制烧饼,准备晚间卖。

忙完这一阵,梅娘拿出鱼头洗净,从中间一切两半。

油锅烧热,把鱼头煎至两面略黄,砂锅加水烧开,将煎好的鱼头放进去。

再放入姜片,盖上盖子用大火煮开,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加入豆腐和香菇。

野生的鱼就是不一样,只煮了一会儿,鱼汤就变了奶白色。

最后加入盐和青蒜苗,出锅。

武兴早就等不及,见梅娘将砂锅端下来,立刻跑到饭桌旁坐下。

梅娘知道他嘴馋,先给他盛了一碗。

“别急,小心烫。”

说着一边盛汤,一边说道:“娘,趁着这会儿没客人,先过来吃饭吧。”说着盛出四碗汤晾上。

早晚饭的时间是烧饼店最忙的时候,所以家中的晚饭一直是提前吃的。

武大娘才应了一声,就有人来买烧饼了。

打发了几波客人,何掌柜和何庆来了。

“哟,这不是何掌柜吗?快来尝尝我们这新出的梅干菜烧饼!”

何掌柜笑着说道:“离老远就闻见香味了,街上都说你们店里的烧饼最好吃呢,武大嫂,给我来十个梅干菜的,五个油酥的。”

武大娘动作麻利地装着烧饼,趁这个功夫,何庆忍不住探头向屋内看去。

厨房里坐着三个大小不一的身影,正低头吃着什么,何庆想到肉包子的美味,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

何掌柜接过纸包要回去,却见何庆脚下生了根似的,低着头不肯走。

“庆哥儿,你这是怎么啦?”

武大娘也注意到了何庆的反常,问道:“庆哥儿,可是还想吃什么?”

何庆欲言又止,片刻才闷闷说道:“先生今日夸我了……”

武大娘听得一头雾水,梅娘在屋里听见,想起上回的事,不禁笑了。

她端起自己还没喝的那碗鱼汤,走出了门。

“庆哥儿又被先生夸了?庆哥儿真棒!”

看到她端着碗走出来,何庆又是期待又是紧张,小脸腾地红了。

“梅姐姐,先生夸我字写得好呢。”

梅娘点点头:“读了一天书,饿了吧?来尝尝梅姐姐熬的鱼汤。”

听说是鱼汤,何庆顿时小脸一垮,满是失望。

何庆一向不爱吃鱼,嫌鱼腥味重,因着他不喜欢,何家平日里都极少做鱼的。

何掌柜自然知道自家儿子的口味,他怕得罪人,忙笑着打哈哈。

“庆哥儿还不饿,回家再吃吧。”

何庆刚要点头,却一下子被面前的鱼汤吸引了视线。

眼前的鱼汤汤白似乳,鱼头被火炖煮的稀烂,盛在汤中颤巍巍的,仿佛轻轻一晃,那嫩白的鱼肉便会从鱼骨上脱落。

更奇妙的是那股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香味,这香味毫无鱼肉的腥臭之气,只有一股从未闻到过的鲜香。

上面点缀着几缕翠绿翠绿的青蒜苗,将最后一丝肥腻之味掩盖得一干二净。

何庆本能地咽了一下口水,略带迟疑地接过勺子,舀了一口鱼汤放入口中。

只抿了一点儿汤汁,一股浓郁的醇香顿时在唇齿间游走,一路向下,沁入心脾。

何庆浑身一震,这真的是鱼汤?!

他简直不敢相信,立刻又舀了一大勺喝下去。

有了开头,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索性弃了勺子,捧着碗低头大口喝了起来。

何掌柜看着一听说鱼字都会皱眉头的儿子,此刻捧着鱼汤喝得无比欢快,顿时目瞪口呆。

武大娘头一次见到精明的何掌柜发呆,不禁好笑起来,将自己那一碗鱼汤也端了出来。

“何掌柜,你也尝尝。”一边说着,武大娘一边摆上了桌椅。

何掌柜本想拒绝,可看到儿子喝得那么香甜,便依言坐了下来。

他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他不是馋,是想看看这鱼汤是怎么做的,回头好让娘子做给何庆喝。

等到汤碗放在眼前,何掌柜立刻就忘了自己的初衷。

这么鲜美的鱼汤,连他都是第一次喝到!

只可惜,他还没喝上几口,就见何庆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何庆面前的汤碗早已喝了个精光,他显然还没喝够,又不好意思进屋去要,就只有盯着亲爹喝的这一碗了。

何掌柜心里百般纠结,最后终于是父爱战胜了口腹之欲,他万般不舍地把汤碗递给了何庆。

“庆哥儿,还是你喝吧。”

何庆顿时高兴不已,接过碗咕嘟嘟喝了起来。

何掌柜忍不住舔了舔嘴唇,那上面还有残余的鱼汤香味。

这鱼汤到底是怎么做的?他家怎么就做不出来这个味道!?

父子俩喝完鱼汤,向武大娘道谢,便起身离开了。

只是走的时候,何庆心满意足,何掌柜却忍不住回了几次头,暗暗琢磨要不要送娘子来烧饼店学艺。

不用学做烧饼,只要能把这鱼汤的手艺学来,他这辈子就有口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