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李三古堆 > 第42章 西正阳

李三古堆 第42章 西正阳

作者:老兵阿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10:53:24 来源:笔趣阁SO

李三夫妇第一天找铺子没找着,第二天就接着找。

第二天他们没要师兄陪着。师兄要干活,不能老陪着。况且,昨日转了一天,整个镇子基本上也熟了。

还有更重要的,没有师兄陪着,就没有那么多的束缚。他们可以随心所欲,想去哪就去哪,只要是自已认为需要去的地方,都可去。

但是他们找了一上午,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

他们在一个摊子上买了午饭吃。

这个饭摊子正是在河边,河边是一个大埠头。河面很宽。极目望去,只能看到对面隐隐约约的岸影。

大埠头不远的地方耸立着一座雄峙的建筑,上面有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望淮楼”。

有人告诉他们,这里便是淮河、颍河、淠河三河交汇的地方一一正阳关河面。

望淮楼上观风景,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一栋上下四间,砖木结构的阁楼式建筑,是当时军政要人、达官贵人和市井小民聚集的场所。

怪不得河面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船只,还有不少的舢板在河面上穿梭往来。

地理记载:正阳关地处东经116°30\",北纬32°24\",地处淮河、颍河、淠河三水交汇处,位于淮河南岸。

淮河1是一条西南一一东北走向的河流,不仅是ah省境内主要河流,也是中国“七大主要河流”之一。

正阳关上通沿淮重镇三河尖,下达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扼守淮、颍、淠三水之咽喉,是淮河中游重要水运枢纽,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说。

正阳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既得水运之利,又擅舟楫之便,商贩辐辏,市场繁荣,自古就是淮河中游重要货物集散地。

李三看着河面,忽而突发奇想:河对岸是个什么模样呢?

他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倪玉霞。

倪玉霞说:“你想去对岸看看也无妨,坐轮渡去就行。我己观察清楚了,从大埠头坐船过去,大约点一炷香的功夫便会回来。”

说话间,正好有一艘渡轮靠上了大埠头。

“走!我们过去。”李三拉着倪玉霞就往河埠头走下去。

这个河埠头确实大,十几级的条石石埠一直通到河面。可以断定,河水里的石埠子一定还不少。

从河埠头的地方望出,河面更加辽阔,满眼只看到水在一漾一漾;水面很清澈,并没有那些脏兮兮的白腻子。

这一段河面叫什么?是不是应该还是叫淮河?

他们上了船。

这是那种大型的机帆船,每一次至少可以容下几十人。

站在船上,感觉又不一样。河面上的风很大,“呼呼呼……”吹得人们的衣襟乱摆……吹得人心里沁凉沁凉。

河面上的那些船,在岸上看,似乎是泊住不动的;现在看,他们都在行驶。从船的吃水程度,可判断船的装载有重有轻。

他们虽然没说话,但兴奋之意溢出言表。

这是近来很难得的心情。

他们胯下的渡轮在前进,船尾翻出一层白色的浪花,有无数的白羽毛鸟儿围着浪花飞舞。

有人告诉他们,飞鸟叫河鸥,它们在寻找翻出来的小鱼小虾吃。

河面上穿梭的小舢板,原来都是打鱼的。

这是一种中间宽两头尖的小船,它们穿梭在碧波之上。渔人们站立船头,不时撒下网去。撒网的姿势轻盈而优美!

船过了河心,可以清楚看到对岸的岸影,都是一色的青翠。间或有些红墙白瓦点缀在其中。

不几,船靠岸了。

北岸也有一个埠头,只不过没有南岸的大。船上放下两座跳板,旅客们一边上一边下,秩序井然。

上了埠头,有一条大道直通远方。埠头上有不少房子,他们一看,俱是做买卖的小店,南货北货2什么都有。

于是他们顺着店铺往里走。

店铺俱是沿着大道两边排列,大约有半里长。他们看到的是,除了卖南北货的之外,还有鱼行、木材行、古玩行,铁器行等。

唯独没有铁匠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