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帝国风云 > 第五百六十五章 遭遇战

帝国风云 第五百六十五章 遭遇战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04:08:59 来源:test

最快更新帝国风云 !

虽然美军的防御部署漏洞百出,但是攻打彭萨科拉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五月十一日,充当先锋的第三陆战师率先在贝米内特与美军遭遇,而且正是美军第四十一装甲师。只是,当时出现在贝米内特的是该部队的一个侦察连,只有一百多名官兵,而第三陆战师派出的也是一个侦察连。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数个小时,最终双方不约而同的撤离了战场。

在这场小规模战斗中,美军没有占到半点便宜。主要就是,第三陆战师的装甲力量得到了全面加强。

在古巴战场上,顾祝同就尝试对陆战队的编制进行调整,并且在第二陆战师做试点,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在进军马蒂的战斗中,得到全面加强的第二陆战师发挥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作用。

正是如此,陆战队的编制改革得以顺利推进。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所有主力陆战师都完成了编制改革,除了增强装甲力量,还组建了专门的装甲部队。

只是,陆战队的整体实力并没增强。

原因很简单,增强给主力陆战师的装甲部队,全部来自其他陆战师,因此陆战队的装甲部队总量并没增加。

这样一来,在陆战队中,主力陆战师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主力部队。

拿第三陆战师来说,该师拥有一个完整的装甲旅,而且在另外三个步兵旅中各有一个独立装甲营,全师总共拥有近四百辆坦克,且其中半数归装甲旅所有,此外还有两百多门反坦克突击炮与两百多门自行火炮。关键就是,其装甲旅的总体战斗力,已经相当于美军装甲师的三分之二了。在作战的时候,装甲旅还有权调动其他旅的装甲营。或者由师长把装甲营指派给装甲旅。这样一来,在必要的时候,第三陆战师能够组建一支规模与战斗力都不亚于美军装甲师的装甲部队,还能保证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步兵部队,总体战斗力相当于美军的一个装甲师与一个步兵师之和。

可以说,一个主力陆战师就能单独发起一场小规模装甲作战。

显然,第四十一装甲师绝对不是第三陆战师的对手。

拿两个师的侦察连来说。第四十一装甲师的侦察连一般有一个坦克排、一个摩步排与一个侦察排。坦克排一般有中型坦克五辆,摩步排有三辆坦克与六辆半履带式装甲车。而侦察派排有三辆坦克与八辆轮式装甲车。相比之下,第三装甲师的侦察连强大得多,拥有一个装备八辆中型坦克的坦克排、一个装备八辆突击炮的反坦克排、一个装备四辆中型坦克与六辆履带式装甲车的摩步排、一个装备四辆中型坦克与八辆装甲车的侦察派、一个装备八辆自行迫击炮车的炮兵排、以及一个单独的通信班,而连部还有三辆装甲指挥车,其中一辆是连长的坐车。从规模上看,这已经相当于美军的一个装甲侦察营的全部装甲力量了,比美军的侦察连强大得多。

在贝米内特的这场遭遇战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第三陆战师侦察连里的反坦克排。

最初的时候,美军占有很明显的优势,主要是其“超级谢尔曼”的战斗力极为强大,而〖中〗国海军陆战队并没获得能够与之匹敌的“东北虎”式中型坦克,因此在坦克的战斗中,美军占了些便宜。

只是,美军中没有反坦克突击炮。

在美军认为能够击溃〖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侦察兵时,埋伏在贝米内特西面的八辆反坦克突击炮突然投入战斗。

结果就是,美军的四辆坦克在没有搞清楚敌人在哪的时候就被击毁了。

紧接着,开始还在撤退的陆战队坦克杀了个回马枪。而美军的其他坦克则在想方设法的寻找那些埋伏在树林里的突击炮。

等美军意识到对手足够强大的时候,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坦克被击毁。

关键时刻,美军的步兵发挥了作用。

可以说,如果不是摩步排及时到达,阻止了发起冲击的〖中〗国坦克,恐怕这个美军侦察连将全军覆没。

只是,在这场战斗中,第三陆战师的侦察连也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战斗中。有七辆坦克被击中,其中三辆彻底报废,另外四辆也严重损坏。突击炮有有一辆被击毁,此外还有四辆装甲车损坏。人员方面。有二十二名官兵阵亡,还有近四十人受了重伤。

结果就是,在美军决定撤退的时候,第三陆战师的侦察连也选择了撤退。

当时,该侦察连并不知道,贝米内特只有这一个美军侦察连,第四十一装甲师的主力还在数十公里外的布鲁顿。

这场战斗非常直接的反映出,〖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坦克不够强大,特别是中型坦克。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大战爆发前,〖中〗国海军陆战队并没有自行研制坦克,而是一直使用陆军的坦克,某些时候出资参与陆军的坦克研制计划。大战期间,陆战队则参与了陆军几乎所有坦克战车的研制工作,而且获得了采购权。只是,在新式装备的研制中,陆战队的权限在陆军之后,导致陆战队的采购权也在陆军之后。由此,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陆战队获得的往往是已经过时的装备。

整个大战期间,最先进的坦克战车肯定是优先提供给陆军。

某些时候,陆战队还能得到先进坦克,可是绝大部分时候,陆战队能够得到的只是被陆军淘汰掉的装备。更要命的是,陆战队一直在扩军,而装备的采购速度远远跟不上,所以很多时候不得不接收陆军的二手货。

当时,陆战队的坦克战车中,有半数来自陆军。

虽然这些坦克战车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养维护,而且服役时间也不算长,再使用十年也不是问题,但是大战期间,坦克战车的性能日新月异,很多坦克在服役一年之后,就会面对被淘汰的尴尬局面。

结果就是,陆战队获得的,总是已经被淘汰、或者是即将被淘汰的坦克。

在战场上,这个问题体现得极为严重。

比如,当时陆战队的中型坦克以“猎豹”为主,而这种坦克的性能仅于德军的四号坦克相当,实际上就是四号坦克的众多〖中〗国版中的一种,性能已经严重落后,配备是七十毫米坦克炮,而不是最新式的八十毫米坦克炮,更不是威力强大的九十毫米坦克炮,在与敌人的新式中型坦克,比如“超级谢尔曼”交战的时候非常吃力,往往要把距离缩短到八百米才能打穿对手的正面装甲,而“超级谢尔曼”能在两千米外干掉“猎豹”让“猎豹”在很多时候都只能被动挨打。

更要命的是,陆战队并不是很重视这些问题。

主要就是,在登陆作战中,即便是性能已经落后的坦克,依然能够轻而易举的摧毁敌人的固定火力点。更重要的是,在绝大部分时候,陆战队的装甲部队都能够得到舰队与航空兵的支援。也就是说,即便坦克的性能稍微差一些,也能够依靠火力支援弥补,甚至以此避免与敌人的坦克面对面的交战。在绝大部分时候,陆战队的坦克充当的是占领战场的角色,而不是与敌人进行决战。

此外,陆战队的整体装备水平较差,还与正在缩减的军费开支有关。

要知道,当时陆军已经停止采购新式坦克,因此陆战队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能够买到新式坦克。可惜的是,陆战队在裁军浪潮中,不但没有缩减兵力规模,反而在扩大,也就没有足够多的资金去采购新式装备。为了维持规模庞大的作战部队,陆战队甚至得主动要求获得陆军在裁军中退下来的二手货。

在这场战斗中,第三陆战师侦察应的主要问题就是坦克太差。

如果当时第三陆战师装备的是“东北虎”式中型坦克,那么战斗将会有另外一个结果。

连第三陆战师装备的都是已经被陆军淘汰的坦克,那么其他陆战师就可想而知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推动陆战队进行编制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装备性能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如果不在编制上做文章,那么陆战队将遭遇更多的挫折,也将在战场上付出更大的代价。

所幸的是,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不仅仅是陆战队。

事实上,在整个大战期间,〖中〗国海军陆战队拥有的装备都算不上先进,但是却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原因很简单,〖中〗国海军陆战队是最擅长协同作战的部队。

不管是在攻打岛屿的战斗中、还是在面向大陆的登陆作战行动中,〖中〗国海军陆战队总是能够与其他部队协同作战,尽可能的利用其他部队提供的支援,在逆境中挑战敌人,并且获得最终的胜利。

显然,这也正是陆战队的精神。

任何一名陆战队官兵都知道,从他们踏上敌人海滩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得在逆境中作战,并且用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最终的胜利。(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