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帝国风云 > 第五百五十一章 万事俱备

帝国风云 第五百五十一章 万事俱备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04:08:59 来源:test

最快更新帝国风云 !

打到这个时候,中国在同盟国集团中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了。

显然,在政治层面上,中国不可能把德意志第二帝国排挤在外,毕竟德意志第二帝国代表了同盟国集团中的西方国家。如果中国想在战后建立起能够长久维持的和平局面,就必须尊重西方国家的利益诉求。

更重要的是,在战后维护世界和平,正是中国成为世界霸主的基础。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中国不能在战后维持世界和平,那么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就不会得到其他国家承认。

经历了这场大战,所有国家的所有民众都渴望和平。

从某种意义上讲,战争只是实现和平的手段。

由此可见,在政治层面上,中国必须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维持友好关系,至少在大战结束之前必须同心协力。

显然,中国就必须在某些方面做出让步。

顾祝同去柏林,正好为解决中德间的军事矛盾创造了机会。

在到达柏林之前,顾祝同就收到了冯承乾发来的电报。虽然冯承乾并不赞同顾祝同在这个时候去向德军求援,但是他也明确提到,既然需要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帮助,就应给予德军参战机会。

当然,冯承乾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一点,即中**队才是攻打美国本土的核心力量。

对冯承乾的提议,德军将领很感兴趣。

当然,德军将领也没法不感兴趣,因为这是德军参与攻打美国本土的唯一机会,根本没有第二种选择。

只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双方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

比如,在德军的作战范围上。

德军将领显然希望全程参与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还表示愿意提供足够的兵力。减轻中**队的负担。当然,其真实目的并不是为中**队服务,而是获得与中**队同等的地位。

显然,这是顾祝同无法接受的条件。

要知道,冯承乾说得很明白,德军只能是配角,绝不能成为主力。更不能让德军获得取代中**队的机会。

为此,顾祝同明确提出。德军的作战范围必须受到限制。

当然,顾祝同没有说得这么直接,而是以德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为由,提出德军没有足够的能力成为攻打美国本土的主力。

所幸的是,德军将领没有否认这个事实。

显然,与德军将领打交道,要比跟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外交官进行谈判轻松得多。

双方在基本问题上取得一致之后。顾祝同明确提到,要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就必须尽快发起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因此建议在商讨细节问题的时候,德军先为中**队提供五十万吨柴油。在征得了冯承乾的同意之后,顾祝同还做出了保证。这就是,如果中德在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中没有达成最终协议,中**队将两倍返还德军提供的资源,并且按照每天万分之一的比例支付赔偿金。

三月底,德军总参谋部做出了正式答复。将以援助的方式为中**队提供柴油。

当然,顾祝同做出的保证也必须兑现。

对顾祝同来说,这是他柏林之行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四月一日,第一批十万吨柴油就装到了十艘万吨级油轮上,而这些油轮在四月四日编入了前往亚速尔群岛的运输船队。为了确保油轮安全抵达,顾祝同给田黛芳发了一封电报,让他立即安排三艘护航航母去掩护这支船队,并且让第六舰队派出一支战斗舰队前往亚速尔群岛接应油轮。

随后几天。另外四十艘装满柴油的油轮也踏上了前往古巴的航程。

只是,顾祝同没有离开柏林,而是一直呆到四月十四日。

最终。在他与德军将领的努力下,就德军参与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的基本原则达成了共识。

这就是。德军将主要参与美国南部地区的作战行动。

事实上,这是顾祝同提出来的。

别忘了,在此之前,顾祝同就了解到,美国的日耳曼人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而且有不少亲德份子。显然,如果由中**队来占领美国南部地区,在中德关系还算友好的时候,这些日耳曼人不是麻烦,可是只要中德决裂,那么占领区内的日耳曼人就会给中**队制造麻烦,甚至会起来反抗。问题是,做为占领军,中国政府肯定不会冒着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交战的危险镇压占领区内的日耳曼人。

可以说,搞到最后,依然得由德军来占领美国南部地区。

顾祝同在这个时候提出让德军占领美国南部地区,只不过是借还献佛罢了,而中国并没因此损失什么。

有趣的是,德军将领对顾祝同的提议非常满意。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顾祝同来柏林之前,别说德军将领,即便是德皇威廉二世都没有对攻占美国抱太大的希望。在德皇给帝国首相的诏书中,只要求德军能够在美国占有一席之地,根本没有奢望获得半个美国,至少是小半个美国。更有趣的是,帝国首相认为德军能在美国占领一个州、而且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州就已经足够了,比如佛罗里达州。说白了,只要能够参与占领美国的作战行动,德皇就会心满意足。至于占领美国南部地区,完全在帝国上下的预料之外。

也正是如此,德军将领才忙不跌的接受了顾祝同开出的条件。

当然,顾祝同与德军将领谈的只是最基本的东西。细节上的问题,还需要双方的官员与军人进行更加详细的商讨。

四月十四日夜间,顾祝同离开了柏林。

他在德意志第二帝国首都呆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如果再不返回战区司令部,他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组织发起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了。

三天后,顾祝同回到圣地亚哥。

返回途中,他在亚速尔群岛逗留了一天,主要就是与当地的德军指挥官沟通,为今后通过该地转运作战物资铺平道路。

等顾祝同回来的时候,后勤保障方面的准备工作差不多都已到位。

当时,运送到战区的弹药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万吨,加上之前储备的四十万吨,总共已经达到一百九十万吨,比顾祝同提出的最低要求少三十万吨,而一支由五十艘弹药运输船组成的船队已经到达巴拿马湾,停靠在圣何塞岛的临时码头旁。只要有需要,这支船队能在五天之内抵达圣地亚哥。

燃油方面,储备量已经达到二百七十万吨,包括德意志第二帝国提供的五十万吨柴油。

虽然比顾祝同需要的少了一些,但是还有好几支由油轮组成的船队正在赶来,且都能在月底之前到达。

只是,这些船队大多会前往巴拿马。

主要就是,古巴与波多黎各的港口已经被各种各样的船只塞满了,根本没有地方容纳更多的油轮。

此外,其他物资的运输与储备工作也进展得非常顺利。

比如,圣地亚哥港内就囤积了五万顶帐篷,足以容纳数十万陆战队官兵,而药品的囤积量更是达到了十万吨,仅单兵急救包就超过了两百万个,此外还有十套用与组建前线野战医院的所有设备与设施。

对此,顾祝同非常满意。

不管怎么说,没有办法做得更好了。

当然,有了作战物资,还需要使用这些物资的军队。

按照顾祝同的要求,海军陆战队派来了二十个陆战师,其中包括六个主力陆战师,一个空降师与一个独立炮兵师。

顾祝同没有要求更多的陆战队,毕竟登陆之后陆军就会参战。

也就是说,当时还有三十个陆军师已经到达、或者即将到达古巴,其中包括五个得到了加强的坦克师、五个装甲师与五个摩托化步兵师、十个得到了装甲加强的步兵师、以及五个独立炮兵师。这些部队在任何战场上,都足够组成一支规模庞大的集团军群,具备独当一面的作战能力。

相对而言,空军的备战工作低调得多。

因为获得了更多的机场,所以空军没有减少部署在前线的重型轰炸机,依然保持着两千架左右的规模,只是其中半数是“超级空中霸王”。此外,空军还在古巴部署了差不多两千架战斗机,且半数是远程战斗机。

按照分工,空军主要执行遮断式轰炸任务。

承担前线支援任务的是海军的岸基航空兵,部署规模达到了一千五百架,且大多是性能先进的“海雕”式战斗机。

除了岸基航空兵,舰载航空兵也将参战。

只是,在登陆作战阶段,舰队将部署在古巴南部海域,因此舰载航空兵也全部换上了作战半径更大的“海雕”式战斗机。

当时,总共有七支战斗舰队,其中六支是航空战斗舰队,总共有十八艘舰队航母。

也就是说,舰载战斗机的数量接近两千架。

把空军与海军的航空兵全部算上,顾祝同总共准备了七千多架作战飞机,而这还没有包括部署在巴拿马与波多黎各的近三千架运输机,以及近一千架巡逻机、水上飞机、预警机等支援性飞机。

全部算上的话,仅航空兵就投入了上万架飞机。

只不过,把陆战队送到美国海滩上的不是飞机,而是登陆舰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