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帝国风云 > 第四百五十二章 直取要害

帝国风云 第四百五十二章 直取要害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04:08:59 来源:test

最快更新帝国风云 !

显然,顾祝同在夸海口。

即便不考虑部署在夏威夷群岛的重型轰炸机能否每两天出动一次,顾祝同也没有能力把美国西海岸地区变成荒野。原因很简单,在进行了两次高强度轰炸之后,储备在夏威夷群岛的燃烧弹就见底了。

显然,顾祝同在打心理战。

要知道,为了保证让陆战队在月底登上美国本土,顾祝同根本不可能拿宝贵的运力去运送燃烧弹。

所幸的是,顾祝同的心理战打成了。

在连续摧毁了美国西海岸地区两座最大的城市之后,轰炸行动并没结束,只是使用的不再是燃烧弹,而是高爆弹。

正是如此,接下来的轰炸目标不再是大型城市,而是军事基地,或者是靠近军事基地的中小城市。

当然,在美国西海岸地区,当时也没有第三座大城市了。

当时,北面的西雅图还只是一座人口不到五十万的中型城市,而位于美墨边境线附近的圣迭戈只有不到三十万人,而后来发展成为大城市的圣克拉门托等大城市,在当时的常住人口都不到五十万。

可以说,当时的西海岸地区还很荒凉。

这样一来,中国的轰炸机不再使用燃烧弹,也没有引起美军的猜疑,毕竟对付军事目标得用高爆弹。

轰炸军事目标,自然不再需要出动大机群。

从一月十日开始。轰炸机群就分散行动。而且保持着平均每天出动一次的频率,而重点轰炸目标就是美军机场。

当然,这也增大了舰载航空兵的作战负担。

这个时候,“青岛”号旗舰的作用显现了出来。

如果采用以往的指挥方式,即由某支舰队来安排作战行动,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所有任务都安排妥当,必然会忙中出错。有了“青岛”号,以及以此为中心的全新的指挥体系就不存在问题了。

当时,所有作战行动都由“青岛”号上的战区舰队司令部统一安排,再把任务分派到各支战斗舰队。而战斗舰队只需要执行命令,不需要承担其他压力,也就保证了在执行任务时的作战效率。

关于这套指挥系统发挥的作用有多大,战后的评价最为直接。

说得简单一点。如果没有这套作战指挥系统,那么中国海军在一九四七年初攻打美国本土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大麻烦。

这就是,舰队的战斗力难以完全发挥出来。

正是在这套以“青岛”号为核心的作战指挥系统的支持下,中国舰队才在战斗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正是因为舰载航空兵全力发挥,少损失了数百架重型轰炸机。

要知道,到一九四七年初的时候,中国空军拥有的能够从夏威夷群岛起飞。去轰炸美国西海岸的轰炸机总共还不到一千五百架,如果在登陆之前就损失了数百架的话,那么战略轰炸的效果就将大幅度降低。

没有战略轰炸,也就不可能如此迅速的打垮美军的士气与斗志。

显然,等到陆战队上岸,遇到的将是极为顽强的抵抗。

到最后,付出的将是极为惨重的代价。

有人大概估算过,中国空军的高强度战略轰炸,至少为中**队登陆美国西海岸之后减少了数十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登陆作战行动能够顺利进行。

一月中旬,两支登陆舰队就已部署到位,作为第二梯队的另外两支登陆舰队也已经离开了夏威夷岛的锚泊地,预计在月底就能到达。

一月二十日,在登陆部队准备就绪之后。登陆前的火力打击开始了。

事实上,登陆前的火力准备工作一直在进行。只是之前承担打击任务的是战略航空兵与舰载航空兵,而此时充当主角的,则是伴随登陆舰队活动的支援舰队,其中也包括了支援舰队里的舰载航空兵。

当然,主力是那些配备了重炮的火力支援舰。

虽然这次的火力准备时间算不上最长,只持续到一月二十五日,前后总共六天,但是在参战兵力、投弹数量、火力密度、打击强度等各个方面,都是大战迄今为止最为猛烈的一次火力打击行动。

在这六天内,仅火力支援舰队就投送了近二十万吨各类弹药。

打到最后,很多火力支援舰都耗光了弹药。

为此,顾祝同不得不赶紧把另外两支火力支援舰队派上去,不然在陆战队上岸的时候就得不到直接火力支援了。

重要的是,中国海军没有发起佯攻。

准确的说,是把佯攻与主攻调换了位置。

正常情况下,在火力打击阶段,肯定会重点打击佯攻地点,以便把敌人的防御兵力吸引过去。要到最后时刻,才会打击主攻地点,以最快的速度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然后把登陆部队送上岸。

这次,一直遭到重点打击的海滩,就是中国海军陆战队的登陆地点。

当然,在佯攻方向上,也进行了火力打击,只是强度不算太高。

结果就是,美军根本分不清哪是主攻方向,哪是佯攻方向,不得不把大批机动部队留在战线后方。

也就是说,当时美军部署在前沿防线上的兵力并不多。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中国海军凶猛的火力打击下,任何靠前部署的作战部队都没有多大的生存机会。如果在中国海军陆战队登陆之前就把兵力放在前沿,那么到时候就没有兵力去阻止中**队上岸了。相反,把主力部队配属在后方,等到中国海军陆战队上岸之后再发起反击,反而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事实上,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有效的反击比被动防御好得多。

对此,美军有极为清楚的认识。

要知道,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吃了不少苦头,而美军每次给中**队制造大麻烦都是把主力部队配置在战线后方,而没有放在前沿防线上,等到中**队上岸之后再通过反击来消耗中**队的有生力量。

只是,这次打的不是岛屿登陆战,而是面向大陆的登陆战。

一月二十六日,登陆作战行动开始。

登陆地点,就在洛杉矶南面大约一百公里处,而登陆后的首要目标是夺取美国西海岸地区第二大的商港,即洛杉矶南面的长滩港。

登陆开始前,换上来的两支火力支援舰队对滩头阵地进行了最猛烈的炮火打击。

炮击持续了四个小时,上百艘火力支援舰总共投送了近四万吨炮弹,而且半数以上是大口径炮弹。

结果就是,在选择的几处登陆地点,上岸后的陆战队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当时,只有在被称为“女娲”的海滩上,登陆的第五陆战师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不过在第二批冲滩部队到达后,美军的防线就被撕开了,第五陆战师在当天傍晚就向内陆推进了大约五公里,站稳了脚跟。

当天,总共有四个陆战师上岸。

夜间,登陆行动还在进行,只是更猛烈的是炮火打击。

为了阻止美军在夜间发起反击,中**队破天荒的对美军进行了夜间轰炸。虽然承担主要轰炸任务的是战略航空兵,但是舰载航空兵也参加了战斗,让数百架舰载机在夜间起飞执行作战任务。

当然,主要力量还是火力支援舰队。

在这个晚上,火力支援舰队一直在进行遮蔽式纵深炮击,即向陆战队防线外,美军可能的集结地点开火。

只是,忙碌了一个晚上,并没有什么成效。

主要就是,美军根本没有在这个晚上发起反击,因为部署在战线后方的美军需要两天才能机动到位。

这两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这两天里,不但由有两个陆战师上岸,而且陆战队的重型装备,以及近二十万吨作战物资被送上了海滩。

为了及时把作战物资送到陆战队手里,甚至有十多艘运输船直接在近海浅滩搁浅。

最重要的是,首先上岸的四个陆战师,利用这两天的时间,在滩头阵地外围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正是这道防线,让美军彻底丧失了把中国海军陆战队赶下海的可能。

要知道,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美军一直在凶猛反扑,尽一切努力想把中国陆战队赶回大海。只是,中国海军陆战队的阵线并没动摇。在火力支援舰队、战略航空兵与舰载航空兵的全力支援下,中国海军陆战队稳稳的守住了滩头防线,打退了美军的无数次反击,而且歼灭了美军的大批有生力量。

在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流干了鲜血之后,美军也只能停下反击的步伐了。

根据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报,在持续到二月七日的滩头阵地作战阶段,倒在防线外的美军超过了二十四万!

这是个什么概念?

当时,上岸的中国陆战队官兵总共也就只有十二万左右。

此外,这个数字,相当于南加州地区美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而且是这批美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当然,这只是个开始,还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