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帝国风云 > 第四百零七章 坐失良机

帝国风云 第四百零七章 坐失良机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04:08:59 来源:test

最快更新帝国风云 !

战后,很多人都不明白,“安森”号等四艘战列舰为什么没能够利用“前卫”号与“乔治五世”号争取到的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逼近德舰,从而获得击败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舰队的机会。

可以说,这是很不可理解的事情。

要知道,这是四艘快速战列舰,就算是速度最慢的“南达科他”级,最高航速肯定能达到二十七节。在此之前,德舰在二十二公里之外,而且在“前卫”号与“乔治五世”号分出去吸引德舰火力的时候,双方的距离是十七公里。也就是说,即便以十二节的速度航行,四艘战舰也能在一个小时之内逼近德舰。

显然,即便在狭窄的航道内,这四艘战舰的速度也在十二节以上。

只是,站在当时的环境上,四艘快速战列舰没能及时逼近德舰,也不足为奇。

在发起突击的时候,四艘快速战列舰走的不是最短的直线,而是沿着法国海岸线向北航行。

这么做,主要就是为了与吸引火力的两艘战舰拉开距离。

要知道,如果与“前卫”号、“乔治五世”号靠得太近,不但无法让这两艘战舰起到吸引德舰火力的作用,还会产生更大的问题。这就是,在四艘战列舰突前之后,肯定会挡住两艘战舰的射界。更要命的是,也会同时挡住德舰的射界,从而使德舰把炮火转移到四艘突击的战舰身上。这样一来。吸引火力的就成为了四艘突击的战列舰。而留在后面的两艘战列舰就无法发挥作用了。

此外,沿着靠近法国的航线北上,还有一个好处。

这就是,不会引起德舰的注意。

以当时的情况,坎宁安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德舰上的对海搜索雷达也没有开机,因此也只使用了火控雷达。也就是说,两艘德舰的雷达只够盯住两艘吸引火力的英舰,无法做大范围搜索。

如此一来,只要突击的四艘战列舰离得足够远。就不会被德舰发现。

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本土舰队分开之后,两艘德舰首先盯住的是跑在最前面的两艘英舰。虽然当时德舰的雷达也探测到另外四艘英舰调整了航向,但是炮战打得异常激烈,两艘德舰根本不可能让火控雷达去搜索另外四艘英舰。

结果就是。四艘英舰在最初的时候并没有被发现。

直到公海舰队发起鱼雷攻击,情况才有所转变。

当时,在攻击“前卫”号与“乔治五世”号的四艘驱逐舰后方大约五公里处,还有两艘轻巡洋舰。这两艘轻巡洋舰的主要任务是为驱逐舰提供掩护,以及在必要的时候为驱逐舰争取到装填鱼雷的时间,以便让驱逐舰发起第二次鱼雷攻击。重要的是,这两艘轻巡洋舰上都配备了对海搜索雷达。更重要的是,两艘轻巡洋舰不在雷达干扰的范围之内,因此其对海搜索雷达能够正常工作。

结果,这两艘驱逐舰发现了那四艘从东面北上的快速战列舰。

显然。这不是小事。

根据公海舰队的作战记录,在收到报告之后,希恩斯立即下达了一道命令,让退下去的四艘驱逐舰前去拦截四艘快速战列舰。严格说来不是去“拦截”,而是通过鱼雷攻击来阻拦这四艘快速战列舰。

希恩斯这么做,没有一点错。

事实上,他当时也只能动用那四艘攻击了“前卫”号与“乔治五世”号的驱逐舰。主要就是,公海舰队里的其他战舰,都在两艘快速战列舰的北面,前出的只有四艘驱逐舰与两艘轻巡洋舰。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轻巡洋舰并不擅长执行鱼雷攻击任务,与中国海军的轻巡洋舰有很大的区别。

四艘驱逐舰接到命令之后,立即全速向东航行。

因为英舰上的火控雷达都盯着对面的两艘德舰,而且英舰没有使用对海搜索雷达,所以没有能够发现这四艘驱逐舰。以及跟在后面的两艘轻巡洋舰。

直到六点四十五分左右,“安森”号上的了望员才看到了从西面杀来的驱逐舰。

所幸的是。这次英军了望员发现得非常及时。

当时,四艘驱逐舰还在十多公里之外,而德军舰用重型鱼雷的射程在十公里左右,正常攻击距离不会超过八公里。

更重要的是,四艘快速战列舰都完好无损,特别是左舷的副炮都能正常使用。

显然,这次德军驱逐舰不可能轻易得手了。

要知道,即便没有巡洋舰掩护,战列舰也能对付驱逐舰。这就是,战列舰上的副炮就是巡洋舰上的主炮,而且数量并不少。“乔治五世”级总共有十六门五点五英寸副炮,每侧有八门,“南达科他”级有二十门五英寸副炮,每侧有十门。也就是说,每一艘战列舰单侧的副炮就相当于一艘轻巡洋舰。

对付驱逐舰,五英寸与五点五英寸舰炮的威力都足够了。

结果就是,四艘德军驱逐舰还没来得及逼近到发射鱼雷的距离,就被四艘战列舰打来的炮火给摧毁了。

最终,这四艘驱逐舰全部沉没。

这也是这场海战中,公海舰队遭受的最为重大的损失。

有趣的是,在这个时候,本土舰队的四艘快速战列舰进行了转向机动。也就是说,四艘战列舰开始规避鱼雷。

也许,当时英舰的指挥官认为,四艘德军驱逐舰已经发射了鱼雷。

严格说来,英军的判断没有错。只是,发射鱼雷的不是驱逐舰,而是跟在驱逐舰后面的两艘轻巡洋舰。

根据德军的作战记录,这两艘轻巡洋舰在距离英舰大约十公里的地方,各发射了五条重型鱼雷,然后就转向撤离了。这也是两艘德军轻巡洋舰一次能发射的所有鱼雷了,因为德军轻巡洋舰上只有一座五联装鱼雷发射器。

问题是,这十条鱼雷根本就没有多大威胁。

要知道,航速为四十节的鱼雷航行十公里,大概需要七分钟,而航速在二十节以上的战舰能在此期间航行三海里以上。如果战舰通过减速、或者加速进行规避,那么十条鱼雷所覆盖的范围绝对无法威胁到战舰。

说白了,鱼雷能否击中目标,只能靠运气了。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四艘快速战列舰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机动规避,只需要把航速提高或者降低几节就行了。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更有趣的事情。

根据英国皇家海军的作战记录,在快要到七点的时候,“安森”号的左前方发生了一次猛烈爆炸,随后其他几艘战舰附近都发生了爆炸。结果就是,四艘快速战列舰不但没有停止机动规避,反而扩大了机动范围。当时,“豪”号战列舰上的了望员甚至报告发现了潜艇的潜望镜!

要知道,当时战场上根本没有德军潜艇。

事实上,整个大战期间,德军潜艇就很少配合舰队作战,到多佛海峡附近活动的次数更是聊聊无几。

更重要的是,交战海域的最大水深在三十米左右,根本不适合潜艇活动。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豪”号战列舰的了望员看到的,很有可能是一枚漂雷的浮标,或者是导航浮标。

至于发生在英舰附近的爆炸,不排除有鱼雷自毁产生的,但是很有可能是英军布设的水雷被引爆了。

总而言之,受这些不存在威胁的影响,四艘快速战列舰浪费了半个多小时。

到了七点十五分,四艘快速战列舰才重新排好队列,开始向德舰冲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才放过了注定要沉没的“乔治五世”号,开始向四艘快速战列舰开火。

显然,四艘英舰一直在德舰的监视之中。

事实上,在六点半之后,也就是收到驱逐舰的报告后,希恩斯就下令不再向空中发射干扰箔条,然后启动了对海搜索雷达。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持续监视那四艘快速战列舰。

可以说,希恩斯打得非常聪明,利用了一切能够利用的有利条件。

当然,英舰的惶恐之举,也帮了他很大的忙。

要知道,以当时的情况,如果英舰没有自乱阵脚,在阻挡了德舰的鱼雷攻击之后,继续向前冲刺,那么在七点之前,肯定能够威胁到两艘“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也就有可能让“前卫”号跟“乔治五世”号脱险,甚至有机会扭转战局。可惜的是,英舰错过了这个天赐良机,把主动权交给了对手。

到七点十五分的时候,“安森”号离“腓特烈三世”大约有十二公里。

这个距离,已经足//最快文字更新无弹窗无广告//够近了,即便是十四英寸穿甲弹,也有大概百分之五十的机会能够打查德舰的装甲。

问题是,四艘英舰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

主要就是,当时四艘英舰依然在向北航行,只有“安森”号能够向德舰开火,而且只能使用前方的六门主炮。要想让全部战舰投入战斗,四艘英舰就得转为向西航行,把航线调转九十度。

显然,这需要一些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