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帝国风云 > 第四百七十九章 绝地反击

帝国风云 第四百七十九章 绝地反击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04:08:59 来源:test

最快更新帝国风云 !

第43舰队投入战斗之后,首先攻击了美军第22舰队。

这轮攻击,由二十架护航战斗机、三十架俯冲轰炸机与三十架鱼雷攻击机组成,确保美军第22舰队里的三艘舰队航母都能遭到二十架战机攻击,如果有多余的兵力,还将打击其他战舰。

显然,美军第22舰队的结局不会好到哪里去。

在下午一点五十分打响的这场战斗中“列克星敦”号、“邦克山”号与“黄蜂”号都遭到了致命打击。战斗在二点十五分结束的时候,三艘舰队航母都瘫痪在了海面上“列克星敦”号左倾超过了十五度“邦克山”号的舰首已经没入海面之下“黄蜂”号则断裂成了两截。

只是,这三艘舰队航母也吸引了全部火力。

当时,只有一艘轻巡洋舰遭到了攻击,主要是这艘轻巡洋舰勇敢的挡在了“黄蜂”号的前面,还用高射炮击落了两架鱼雷攻击机,从而引来了四架俯冲轰炸机,结果一枚五百公斤级炸弹将其炸成了两截。

可以说,这轮攻击进行得干脆利落。

战斗结束的时候,〖中〗国舰队只损失了七架舰载机。

有点遗憾的是,顾祝同没有让护航战斗机挂上炸弹,不然肯定还会有更多的美军战舰遭到轰炸。

要知道,美军第22舰队再次遭到攻击的时候,上空根本没有防空战斗机。

攻击美军第21舰队的行动延迟了大约一个小时,主要是第43舰队需要更多的时间为返航的舰载机做攻击前的准备工作。

当然,第21舰队根本逃不掉。

当时,顾祝同决定首先攻击美军第22舰队,主要是该舰队离得更远一些,因此有可能逃离战场。

相反,美军第21舰队离得更近一些,就算转向返航。一个小时也跑不了多远。

只是,顾祝同怎么也没有想到,第21舰队并没有完全丧失战斗力。如果他知道,肯定会首先攻击第21舰队。

一点半刚过,第43舰队里,准备用来攻击第21舰队的舰载机正被送上飞行甲板,防空警报就响了起来。

五分钟后。美军攻击机群进入了高射炮手的视野。

机群的规模不是很大,总共不到四十架。而且飞在前面的护航战斗机就占了一半,跟在后面的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总共还不到二十架。

此时,战斗已经打响。

首先赶到的是一个中队的十架防空战斗机,只是这些战斗机在迫近之前就遇到了美军的护航战斗机。

紧接着,美军的攻击机群就进入了高射炮的射程。

战舰上的炮手很快就发现,所有美军战机都在超低空活动,即便是俯冲轰炸机的飞行高度也不到两百米。

美军想干什么?

当然。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炮手要做的就是把炮口对准敌机,然后射出炽烈密集的炮火。

问题是,大口径高射炮并不适合用来拦截超低空飞行的敌机。

要知道,大口径高射炮的主要价值,在于使用了近炸炮弹,而电磁感应引信对最低工作高度有要求。这就是,不能离海面太近,不然电磁感应引信就会提前触发,让炮弹在离敌机很远的地方引爆。

根据〖中〗国海军做的测试。如果战机的飞行高度在二十米以下,近炸炮弹就会失灵。

显然,这个飞行高度非常低。

要知道,即便是最优秀的飞行员,也不敢长期在这么低的高度上飞行,因为只要稍有不慎,就会撞到海面上。对于飞行速度在每小时四百公里以上的战机,只要航向俯仰角偏差了几度。几秒钟之后的高度差就将超过二十米。

问题是,最后的突击,根本算不上是长途飞行。

事实上。只要接受过专门训练的飞行员,都能驾驶战机在这个高度上飞行几十公里。

在发起攻击的时候。这个距离一般在十公里左右。

大口径高射炮成了摆设,那就只能依靠中小口径高射炮了。

事实上,拦截低空飞行的敌机,主要就得靠小口径高射炮,特别是那些每分钟能够喷洒出数百枚炮弹的机关炮。也正是如此,任何一艘防空战舰上,不管有多少大口径高射炮,都会有数十门、甚至上百门小口径高射炮。

显然,这是战舰上最后的对空防线了。

等到小口径高射炮开火,留给防御一方的时间只有不到一分钟。

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内,没人能保证击落所有来袭敌机。

更要命的是,所有美军战机都朝着编队里的“李牧”号航母扑了过去,而这艘航母上总共只有几十门机关炮。

接下来,发生了更加令人震惊的一幕。

第一批到达的八架鱼雷攻击机中,只有四架成功投下了鱼雷,但是这四架美军战机没有立即转向飞走,而是继续向“李牧”号逼近。就在“李牧”号开始转向规避鱼雷的时候,一架美军的鱼雷攻击机撞上了其舰岛下方的舰体,另外三架鱼雷攻击机也接踵而至,其中一架在撞上“李牧”号之前被高射炮击中,大概是飞行员在临死之前拉了下操纵杆,鱼雷攻击机向上偏了一下,撞到了飞行甲板的边缘,然后翻滚着砸上了飞行甲板,并且在飞行甲板上肢解燃烧。

所幸的是“李牧”号上的航空勤务人员已经把滞留在飞行甲板上的战机抛弃掉了。

只是,这架美军的鱼雷攻击机至少还有三分之二的余油,因此在“李牧”号的飞行甲板上引发了一场大火。

当时,附近战舰上的官兵,都目睹了美军战机撞击“李牧”号的场景。

很多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在此之前,美军从来没有主动采用过撞击战术,偶尔的类似情况,也是受损的美军战机在无法返航的情况下做出的疯狂举动。

这次却截然不同,因为那四架鱼雷攻击机都没有受损,而且都有机会返航。

当然,这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在鱼雷攻击机群后面,还有足足八架俯冲轰炸机。

这八架俯冲轰炸机也是从超低空进入的,但是没有投下炸弹,而是带着炸弹一同撞向了“李牧”号。

显然,这就是八枚由人操控的炸弹。

短短半分钟内“李牧”号只击落了一架俯冲轰炸机,而掩护“李牧”号的两艘防空巡洋舰也只击落了三架俯冲轰炸机。

最终,有四架俯冲轰炸机撞上了“李牧”号。

撞击点都在“李牧”号的右侧舰体上,而且其中三架撞在了水线上方数米处,另外一架试图拉起后撞击飞行甲板,但是立即就被高射炮击中,最终一头撞在了“李牧”号右侧升降机的前方。

显然“李牧”号遭到了重创,而且损伤极为严重。

别说那四架俯冲轰炸机都挂着一千磅级炸弹,而且四枚炸弹都在撞击之后,在舰〖体〗内部爆炸,即便没有这四枚炸弹,四架战机撞击后引发的大火,也足够让“李牧”号立即丧失作战能力。

只是,倒霉的不仅仅是“李牧”号。

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李牧”号吸引过去的时候,一架美军的战斗机撞上了离“李牧”号不太远的“白起”号。

要明的是,撞击点就在舰岛上,而且正好在司令舰桥的右侧。

结果,包括舰长在内的数十名官兵全部阵亡。

所幸的是“白起”号只是第43舰队的旗舰,并不是顾祝同的旗舰,不然顾祝同肯定是凶多吉少。

这次撞击,也让“白起”号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丧失了作战能力。

主要就是,美军战斗机随后又砸在了飞行甲板上,泄露出来的燃油引发了大火,导致飞行甲板彻底瘫痪。

当然,这只是暂时性损伤。

“白起”级采用的是装甲飞行甲板,因此只要能够迅速扑灭大火,就不会对航母造成太大的影响。

美军的这轮反击,直接导致第43舰队两艘舰队航母丧失作战能力。

顾祝同收到消息的时候“白起”号上的损伤已经得到控制,只是“李牧”号的情况一点也不容乐观。顾祝同没有多想,立即下令“李牧”号撤出战斗序列,在随行战舰的掩护下返回亚速尔群岛。

后来“李牧”号被拖回了马耳他港。

只是,因为舰体受损较为严重,根本不适合远航,所以“李牧”号在马耳他港停泊了大半年,直到一九四八年才被送回国内进行全面维修,而这艘航母也因此没有能够参加大战后期的所有战斗。

“白起”号没有返航,在当天傍晚就回复了航空作业能力。

海战结束后“白起”号回到亚速尔群岛,等了一个月,才在大型工程维修船的帮助下修好了被烧变型的飞行甲板。

当然,这轮攻击也使得第43舰队丧失了再次发起攻击的能力。

虽然有一艘舰队航母没有受到攻击,但是这艘航母要负责回收防空战斗机,也就无法安排轰炸机与攻击机起飞。

所幸的是,此时第44舰队已经回收了第一波攻击机群。

显然,顾祝同绝对不会放过美军第21舰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