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帝国风云 > 第四百七十一章 耐心等待

帝国风云 第四百七十一章 耐心等待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04:08:59 来源:test

最快更新帝国风云 !

顾祝同没有白白等待,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六月十一日,顾祝同收到后方发来的消息,美军舰队出现在百慕大群岛东面大约一千五百公里处。

这条情报是由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提供的。

当时,一艘在墨西哥湾执行完破交任务的德军潜艇在返航途中遭遇了美军舰队。因为这艘德军潜艇已经用光了鱼雷,所以没有打算偷袭美军舰队,而是看准机会,在美军舰队的前方潜伏了下来。准确的说,是这艘德军潜艇已经来不及避开美军舰队,也就只能一声不吭的藏起来。

也就是说,这份情报迟到了十多个小时。

在顾祝同收到情报的时候,美军舰队已经航行到了数百公里之外。如果美军舰队全速航行的话,此时离亚速尔群岛已经不远了。

当然,顾祝同并不认为美军舰队会全速航行。

原因很简单,中国舰队离亚速尔群岛还有一千多公里,除非史蒂文森有把握在中国舰队赶到之前打掉亚速尔群岛守军的作战能力,特别是航空兵的战斗力,炸毁机场与港口,不然美军舰队就不会急着赶往亚速尔群岛。

显然,史蒂文森肯定不会袭击亚速尔群岛。

这样一来,美军舰队就不会赶往亚速尔群岛。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军舰队还在向东航行,也就不会留守本土,即便在中国舰队到达之后,也未必会退缩。

当然,顾祝同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史蒂文森不是只做做样子来吓唬人。

如果中国海军能被吓住,美军就不会在太平洋战场上遭受惨败了。

所有迹象都表明,美军舰队不会避免决战,甚至有可能主动寻找中国舰队决战。因此顾祝同能够获得他想要的机会。

只是,顾祝同还不太肯定。

不管怎么说,他根本不了解史蒂文森,也就无法猜测对手的想法。

顾祝同能做的,就是率领舰队去亚速尔群岛,如果美军舰队没有规避,他就得把握住这个关键机会。

舰队继续向西航行。顾祝同没有回电,也没有必要发出电报。

冯承乾在命令中说得很清楚。只要舰队出海,顾祝同就有全部指挥权,别的都不需要他来考虑。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与意大利的沟通与联系。

三天之后,走在最前面的第42舰队进入了亚速尔群岛岸基航空兵的活动范围,并且向亚速尔群岛派遣了联络机。

与顾祝同预料的一样,美军舰队没有攻击亚速尔群岛。

只是。美军舰队也没有被德军部署在亚速尔群岛的侦察机发现,即没有人知道美军舰队在哪,甚至不知道美军舰队是否就在附近,还是在几天前就已经转向返航,此时已经回到百慕大群岛了。

要知道,德军的潜艇不可能随时都能找到美军舰队。

按照顾祝同的命令,第42舰队与第43舰队前出到了亚速尔群岛西面,在德军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活动,第41舰队留在亚速尔群岛附近,等待补给舰队。第43舰队则机动到了亚速尔群岛北面,准备随时支援前方的两支战斗舰队。

六月十五日,补给舰队到达亚速尔群岛。

因为美军舰队没有攻击亚速尔群岛,所以补给舰直接进了港口,那三艘运载着飞机零部件的快速战斗支援舰开始卸货。

这天,顾祝同也登上了陆地。

顾祝同没有把司令部搬到陆地上,只是去拜访该地的德军指挥官。

不管怎么说,攻打亚速尔群岛的是德意联军。而负责守卫这座群岛的是德军,因此有必要与德军指挥官搞好关系。

当然,两位指挥官会面的时候都相当客气。

对顾祝同。德军少将施密特非常钦佩,甚至可以说是敬佩。毕竟在同盟国中,没有一名海军将领取得的战果能与顾祝同比肩。顾祝同也很客气,只是他不大了解这位德军将领,毕竟施密特只是个少将。

顾祝同在亚速尔群岛上逗留了三天。

在这三天里,三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把货物都卸了下来,同期到达的勤务人员则完成了五十多架战斗机的组装工作。

当然,顾祝同也与施密特谈好了。

这就是,德军将负责提供燃油与弹药,还为中**队的飞行员与地勤人员安排食宿,只是这支航空兵只是暂驻亚速尔群岛,在海战结束之后就得撤走,且在德军有需求时,得协助德军作战。

显然,施密特的要求并不过分。

事实上,施密特也没有别的选择。

中国舰队已经到达,而且美军舰队离得不会太远,即便两军有矛盾,而且帝国当局还没有答应向中**队开放亚速尔群岛,但是大敌当前,施密特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接纳远道而来的中**队。

只是,做为德军将领,他首先为自己的国家服务。

也正是如此,施密特才明确提到,只是暂时接纳中国航空兵。

对此,顾祝同没有提出异议。

要知道,顾祝同也没有打算把亚速尔群岛从德军手里夺过来,因为在他看来,这座群岛的重要性并不高。

更重要的是,只要美国还没有战败,那么谁控制亚速尔群岛都一样。

按照顾祝同的看法,只要能在这场海战中击败美军舰队,他就能把战线推进到百慕大群岛,甚至更远的地方。显然,下一座前进基地肯定不会落到德军手里,因此只要能够打好这场海战,接下来的都好说。

说得简单一些,只要能够夺取一座前进基地,中**队就不需要借驻亚速尔群岛。

也正是如此,顾祝同才希望能够尽快取得胜利。

在这三天里,顾祝同派出去的三支航空战斗舰队也完成了搜索行动,确定美军舰队肯定不在亚速尔群岛附近。

那么,美军舰队在哪?

继续扩大搜索范围,显然不可行。

如果史蒂文森是一个聪明的指挥官,哪怕只有一点点小聪明,他也会抓住这个极为宝贵的机会。这就是,只要继续扩大搜索范围,那么三支航空战斗舰队就将过于分散,也就无法相互掩护与支援。这样一来,美军舰队可以突击其中的任何一支航空战斗舰队,而不用担心遭到另外两支航空战斗舰队的反击。也就是说,美军舰队将获得六打三、甚至是六打二的绝佳机会。兵力相差如此悬殊,官兵素质根本弥补不了。只要美军抓住了主动权,就能轻而易举的取得胜利。

显然,顾祝同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出现。

这样一来,他就不可能扩大舰队的搜索范围。

问题是,舰载机最多能飞到离亚速尔群岛一千公里的地方,而这个搜索距离,显然不足以确保一定能够找到美军舰队。

结果就是,顾祝同仍然得继续等待。

直到六月二十一日,顾祝同带来的岸基航空兵才真正派上用场,即六十架远程巡逻机全部组装完毕,而且都通过了测试。

这支力量,正是顾祝同最大的依托。

要知道,这绝对不是六十架普通的巡逻机。如果是普通的巡逻机,顾祝同就不需要费这么大的周折,完全可以让其从卡萨布兰卡、或者是英国的机场起飞,因为这两地离亚速尔群岛都不超过四千公里。

这六十架巡逻机是一种全新的飞机。

准确的说,是一种专门针对大洋作战研制的巡逻机。

早在几年前,也就是中国海军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之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即广袤的大洋给中国海军的很多装备都制造了巨大的麻烦,这其中就包括海上巡逻机,即那些针对西太平洋地区的巡逻机,在前往更加遥远的外海时就不那么好使了,而这既包括航程,也包括侦察机的搜寻能力。

当然,最好解决的就是航程。

这一点,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关键是,随着巡逻机的搜寻半径扩大,搜寻能力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这就是,当在远离基地一千多公里、甚至两千公里的地方巡逻时,任何一架巡逻机对它所负责的搜寻海域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而仅凭飞行员的肉眼,发现敌舰的概率连百分之十都不到。

显然,必须要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替代办法。

所幸的是,这种工具早就出现了,而这就是雷达。

把雷达装上飞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大战爆发的第二年,英国皇家海军就首先把雷达装上了巡逻机,演变成了反潜巡逻机。

只是,反潜巡逻机与海上巡逻机有着明显区别。

大部分情况下,反潜巡逻机都有固定的搜索区域,而且能够得到其他反潜力量,比如反潜舰艇的配合。

显然,海上巡逻机在大部分时候是单独活动的,而且没有特定的搜索区域。

也就是说,反潜巡逻机并不适合用来执行海上巡逻任务。也正是如此,中美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几乎都没有让反潜巡逻机执行对海搜寻任务,即便在搜寻力量不足的时候,双方也很少打反潜巡逻机的主意。

显然,中国海军需要一种专门的海上巡逻机,而且得为其配备对海搜索雷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