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现言 > 退圈后我成了国宝级厨神穿书 > 第 69 章

退圈后我成了国宝级厨神穿书 第 69 章

作者:寒土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6-16 00:03:24 来源:奇书网

裴宴报名成功是在二月下旬,距离“新店之星”评审正式开始还有足足半个月。

这半个月的时间,自然不会让它白白过去。

首先得确认自己达成所有隐性条件。

之前洛闻川跟她提过,“新店之星”的隐性条件,对菜品数量和菜品种类有一定要求。

她在那之后除去增加套餐f之外,还按照洛闻川所说,开始琢磨甜品。

华国餐馆,虽说不会像外国餐馆那样,点菜必点甜品。

但是甜品依旧是一家好餐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少大厨,除去烹饪以外,在甜品上,也都有一定造诣。

裴宴自然也不例外。

从前在尚膳局,烹饪和甜品从不会特意分开。

她还是个打杂小宫女的时候,就要同时连夜守着酸萝卜老鸭汤和银耳桃胶汤的火。

因为宫妃们大多爱吃甜的,平时唠嗑喝茶都会来尚膳局要点心,若是宫妃招待官员女眷,更是少不了各种精致甜品。

所以在尚膳局,做点心的机会,其实并不比正菜少。

裴宴会的点心自然也不少。

不过,要在里面挑出适合裴氏食府定位的,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像是绿豆糕、蛋黄酥这类的糕点,干巴巴的,配茶才合适,绝不适合跟饭菜一道卖。

至于银耳羹这类的甜汤,那就更不行了。

裴宴的套餐,大部分本就含汤,再来个甜汤,满肚子汤汤水水,不合适。

裴氏食府的菜,大多味道浓郁,量大饱肚子。

这甜品,就不能是味道太浓的,否则会太腻;也不能是糯米一类光吃甜品就能吃饱的,否则除非真有第二个专门装甜品的胃,否则客人多半吃不下。

裴宴斟酌来斟酌去,最后定下来两道。

一道椰汁桂花糕,以及一道樱桃酸奶冰酪。

椰汁桂花糕,说是“糕”,其实更偏向“冻”。

椰浆和牛奶一比一,加入少量白糖后,隔水加热,再加入融化的琼脂,冷却至室温。

随后拿出秋天时候她自己做的糖桂花。

这糖桂花,是她专门去种桂花树的农园里挑的,花了好几个小时,挑出金黄的上等桂花,泡涨后跟白糖一起熬,再加进盐和柠檬突出甜味,保存在密封的玻璃罐里。

这糖桂花,无论是直接冲水喝,还是加进酒酿圆子里,都十分美味。

裴宴当时做了好几大罐,现在还留了不少。

挖了一大勺,用水冲开后隔水加热,加入融化的琼脂,搅拌均匀后冷却。

随后找出一个长方形玻璃容器,一勺糖桂花液冷藏二十分钟,再一层椰汁液冷藏三十分钟,如此反复,直到上第六层糖桂花液,冷藏一小时后,把容器倒过来用热毛巾捂一下方便脱模,最后切除不规则的四边后,切成菱形的块。

从前在古代的时候,要做这种冻类糕点,除非冬天,否则都得专门从冰窖里取冰块。

现在有冰箱,就方便许多。

而这樱桃酸奶冰酪,其实就跟冰激凌差不多。

类似奶油和奶酪的制品,唐代以前就有,当时叫“酥”。

牛奶加热后加入柠檬汁,直至出现凝结物后,用纱布滤出水分,包裹起来压上重物冷藏,“酥”便做好了。

酥里加入酸奶和少量蜂蜜,用搅拌器搅打顺滑后,取一个大盆,里面倒满加了盐的冰块,再坐入一个长筒形的金属容器。

往金属容器里倒入冰酪液体,一边转动容器,一边搅拌液体。直至冰酪逐渐凝固成软冰激凌状,用勺子舀出至浅口瓷碗中,堆成小山状。随后在这小山上淋一勺樱桃酱,再加一颗蜜渍樱桃,樱桃酸奶冰酪便完成了。

其实做冰激凌的过程,能用冰激凌机代替。

裴宴其实也就是手动模仿冰激凌机的功能。

不过目前还没百分百确定就用这道甜品,裴宴不想花冤枉钱,便先没下单冰激淋机。

裴氏食府人多起来,试菜也无需专门从外头摇人,光是杨阳和邵清和两个就足够。

杨阳舌头灵,虽说还不够专业,但可以从一般食客角度给出评价。

邵清和更不用说,出身邵家,天赋也好,能算得上半个专业食评家。

两道甜品端出去,瞬间吸引两人视线。

椰汁桂花糕软硬适中,晃起来“duangduang”的,却又不会软到塌下去。

樱桃酸奶冰酪雪白的冰酪上一抹耀眼的红,十足诱人。

冰酪更容易化,邵清和拿起一个小勺子,尝了一口。

随后颇为惊喜地又来了一口。

刚看到这冰酪,他还以为就是普通冰激凌,没想到味道跟冰激凌完全不同。

没有淡奶油那种浓郁厚重感,反倒是种轻盈的甜蜜。

“酥”本身**四溢,干吃都不腻。加入酸奶后,更是酸酸甜甜,香味十足,同时,蜂蜜也为其增添了一分特殊的风味。

上面配的樱桃酱也很合适——熬樱桃酱的时候,裴宴专门调低了甜度,樱桃酱不会太甜,以至于压制住冰酪的奶香味。

上面一粒专门制作的蜜渍樱桃更是点睛之笔——只腌渍了一天,还带着果子本身的汁水,却是果子本身没有的甜蜜。

邵清河一口气吃了半碗冰酪,这才看向旁边的椰汁桂花糕。

金黄半透明的桂花层和乳白的椰汁层交叠,外表就格外好看。

这桂花糕并非是果冻那种软塌塌的口感。一勺子下去,能挖出清晰的痕迹。

抿一抿,椰香味和桂花香味在口中融合,清甜怡人,芳香扑鼻,好像同时看到南洋海岸,和九月桂花林。

裴宴问:“怎么样?”

杨阳竖起大拇指:“特别好吃!”

邵清和也点头表示同意:“唯一就是,桂花糕的软硬程度应该还能调整一下。”

裴宴表示同意:“确实,再软一点会更好,还能感觉出什么吗?”

杨阳和邵清和对视一眼,纷纷摇头。

裴宴一点旁边樱桃酸奶冰酪:“这冰酪味道虽好,但化得太快,会影响口感,还是得做得更硬一些。”

不过这样一来,可以定下这两道,马上就能下单冰激凌机。

冰激凌机,要比她手动制作更好控制。

裴宴对自己要求极高,几乎有些吹毛求疵。

杨阳跟邵清和已经习惯这一点,只掏出手机记笔记。

厨艺上,吹毛求疵也不是什么坏事。

见他们把碗里都搜刮完还意犹未尽,裴宴便回后厨又取了两碗冰酪过来,才打开电脑。

邵清和这才想起来,今天是“新店之星”公开入围名单的日子。

杨阳被邵清和科普过,知道这个奖项含金量有多高,多重要,此刻也紧张地盯着屏幕:“怎么样?”

裴宴输入密码,进入邮箱。

深呼吸一下,才打开收件箱。

最新一条邮件正在闪烁,发件人是华国美食协会。

【恭喜您,您的餐馆“裴氏食府”,成功入围“新店之星”。】

“新店之星”的入围名单,会在华国美食协会官网公示。

宋怀仁确信自己能入围,对此没有过多关注。

直到宋宛如打电话过来,才知道裴氏食府竟然入围了!

宋怀仁不可置信:“人员配置可是半硬性条件,难不成她是破格入围?”

宋宛如:“我派人查了,没有破格,一切都符合标准。说明她找到了二厨,且协会的专员也确认无误。”

像裴氏食府这种之前无名无姓的小饭馆,协会会派出专员,确认是否达成硬性条件。

既然成功入围,说明裴氏食府找到了二厨,并且这二厨的厨艺,也的确达到了裴宴水平的一半以上。

宋宛如想到这,就气得不行:“裴氏食府就离你几步远,这事你怎么不知道?”

宋怀仁哑口无言。

他对裴氏食府充满不屑,认为不过是个略有些本事,很会营销的小丫头开的网红小饭馆。

之前听说半硬性条件,默认裴宴已经完蛋,更是懒得搭理她。

“这么短时间,她从哪找来合格的二厨?”

“谁知道,那死丫头惯常有狗屎运,”宋宛如深呼吸一下,“幸亏浔阳店的大厨是你,虽说那丫头狗屎运入围,但以你的手艺,压过她肯定轻轻松松,问题不大。”

“况且,我们之前在网上带的节奏也有效果,现在对裴氏食府的评价多是‘网红小饭馆’,协会食评家不乏古板之人,对这样的餐馆会有所排斥。到时候她说不定连前18都进不了,压根没资格跟我们争。”

也是。

宋怀仁想想他刚才居然慌了一瞬,觉得自己也是好笑。

一个比起手艺,更会营销的黄毛丫头罢了,有什么好紧张的?

狗屎运入围又如何,“新店之星”,她根本不配肖想。

确认入围后,裴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侦察敌情”。

这次“新店之星”,裴宴最大的对手,毫无疑问,就是隔壁的宋家酒楼。

“新店之星”全国一共18个名额,每省(直辖市)最多一个名额。

按照裴宴的手艺,进入前18并不难,但是因为每省最多一个获奖参观的限制,超过宋家酒楼,才是她得奖的关键。

裴宴知道自己厨艺并非世界第一,不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铁定能超过宋怀仁。

一切还是得凭事实说话。

本想像之前一样,乔装改扮亲自去一趟宋家酒楼。

但顾及自己去,如果不小心被别人认出,肯定会招惹不必要麻烦,干脆派出生面孔邵清和。

邵清和手艺虽不如她,但是评鉴的技术很高,比她差不到哪里去。

邵清和趁着饭点最热闹的时候去,等他回来,裴宴第一时间问道:“所以,宋怀仁的手艺究竟如何?”

邵清和面容轻松:“按照百分制算,如果你有90分,他最多88。他不如你。”

宋怀仁的手艺确实很好。

但是对邵清和这种从前邵老爷子手艺都随意吃,练就了一副好舌头的人来说,能明显感觉到,宋怀仁离裴宴其实还有一段距离。

邵清和之前虽说知道裴宴牛,但到底还有点模糊。

现在对比之下,越发直观,心里也越发佩服。

真不知道裴宴是怎么有的这么好的手艺。

他几乎能肯定,等未来裴宴正式进入美食圈子,以后提起来小辈中的天才,除去白佳丽、黎白昕,肯定还得加上她的名字。

更别提她压根就不是世家出身,这就更加难得。

邵清和这样一说,裴宴也就基本放心。

剩下的,也就是努力进一步提高菜品质量,等待评审团到来。

三月中旬,春日乍暖,桃花盛开。

一年一度的“新店之星”评选,就在此时正式开始。

华国美食协会下属设置有“竞赛工作办公室”,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这一年一度的“新店之星”评选。

由四位副会长,以及竞赛工作办公室的几位专员组成的“新店之星”组委会,会选取协会内部的100名食评家和50名老饕,组成共合计150人的评审团。

本次入围的餐馆,一共180家。

因为数量多,餐馆又不像是电影电视剧,在同一个地点就能看,短短一个月时间,一个人顶多去十来家餐馆。

所以这150名评审员被分成10人的15组,被派往各入围餐馆。

评审团成员,基本是主动报名,或者组委会邀请后同意。

不过,为了确保公平,这些评审员具体会被分到哪个小组,派往哪个餐馆,是完全随机。

又因为同一省内的餐馆相互之间竞争更强,为防评审员被个人偏好、餐馆背景等因素影响结果,同一小组,不会评审同一省内的两家餐馆。

这一个月,评审员们都得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

评审员们可以个人行动,也可以组队到餐馆评审,只要确认自己不暴露身份,影响结果即可。

到达餐馆,进行评鉴后,评审员们会根据餐馆口味进行打分,满分10分。同时还会根据餐馆名气、环境等,对分数进行一定增减。

一个餐馆会得到10个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一下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就是该餐馆的最终分数。

所有入围餐馆,根据分数进行排名,排名前18,同时是本省第一的,便可以获得“新店之星”。

评审对象中有裴氏食府的10名评审员,其中5名习惯个人行动,而剩下5名则组成团队,则各自乔装改扮,装作自由旅游团模样,进行评审。

这五人中领头的,是一个叫赵甫的顶尖食评家,以及一个叫唐源的老饕。

这两人,哪怕在极难成为正式会员、含金量极高的华国美食协会内部,都算是很有些牌面,地位很高的人物。若把协会内部分成三六九等,他们绝对是最前面的那批。

当然,剩下三人也都是各项能力很强的食评家,只是相对年轻,资历也相对比较少而已。

这五人都是燕京人,从燕京出发,一路往南进行评审,在三月底时,终于到了浔阳。

这些天宋家孜孜不倦带节奏,裴氏食府的风头,逐渐被宋家酒楼压了下去。

网友都认为,宋家酒楼换了新大厨后,手艺绝对超过裴氏食府不少。

的确,裴氏食府小老板手艺是很好。

但是再好,不过一个二十一岁小年轻,哪里比得上人家厨艺世家最有天赋的嫡传徒弟,做这行做了几十年,赞誉满身的名厨宋怀仁?

把裴宴跟宋怀仁比,多少有些不自量力,鲁班门前弄斧。

就连裴氏食府的死忠粉也被嘲得不敢多说话,默认了裴氏食府还是更偏向网红小饭馆,胜在性价比还算高,论真材实料,还是得看宋家。

虽说因为《活无常》,依旧有不少来打卡的客人,但远不比原来那般火爆。

不少吃货最近都舍不得来吃裴氏食府,二十忙着攒钱,准备去宋家酒楼好好犒劳自己一顿。

也因此,评审员们很快就排到了位置。

裴氏食府本就只有六份套餐,他们干脆各点了一份,各种酒水甜品也各要了一份。

外地游客这么做的并不少,不会引起怀疑。

为了说话方便,评审员们挑了个包厢。

坐定后,五人中唯一的女性食评家开口道:“你们觉得这一路上,有可能得奖的餐馆么?”

另一个同样较年轻,扎着马尾辫的食评家想了想:“要我说,白家绝对没问题。”

最后一个较年轻,戴着眼镜的食评家笑道:“你这回答够狡猾。白家那么多分店,每年都会占一两个位置,若非协会有规定,同一公司或家族旗下的分店,一年最多得两个‘新店之星’,那得奖的只会更多,白家当然没问题。”

老饕唐源是标准生意人模样,微胖,弥勒佛般乐呵呵的:“我倒觉得这话没错。我们不知道所有入围者的水平,说不定恰好我们评审的这十几家餐馆水平格外高,或者格外低,结果没什么是一定的。”

食评家赵甫面容严肃,不发一言,只偶尔看一下表,计算上菜时间。

听到动静,为防暴露身份,评审员们不约而同闭上嘴。

上菜的是兼职服务员的杨阳:“套餐a:酸梅椒盐排骨、麻婆豆腐、银鱼羹;套餐b:四喜丸子、油爆腰花、蛋羹;套餐c:铁板羊肉和羊杂汤配烤饼;套餐d:香辣蟹和秃黄油;套餐e:香辣蒜蓉烤鱼和白菜豆腐汤;套餐f:鸡翅煲和排骨汤。”

“甜品椰汁桂花糕和樱桃酸奶冰酪各三份,后者容易融化,您们什么时候要了下来下面叫一下。最后是两样酒水,青梅酒和白葡萄酒各三杯,都上齐了。”

杨阳干脆利落地把菜从托盘上放下。

每份套餐上菜之间有间隔,但是很短,一眨眼的功夫,才都已经上全。

评审员们不约而同地想,看来这家餐馆的大厨,对时间把控得很好。

中餐不同于西餐,上菜讲究一个快。

从上菜的速度,也能侧面反应大厨的能力。

每一道菜都热气腾腾,香味铺面而来。

评审员们不约而同地咽了口口水。

光看卖相,就知道大厨手艺肯定不俗。

六样套餐是放在一起,一道评鉴。

赵甫先夹了一筷子离他最近的香辣蒜蓉烤鱼。

先看外表——外皮酥脆,裹着红亮的酱汁,卖相极好,随后才放入嘴中,细细品味。

一口下去,赵甫本来略微闭上的眼睛倏然睁开。

烤鱼外皮酥脆,里面的鱼肉却是雪白又软嫩的。夹鱼肉的时候,会顺其自然裹上一层酱汁,这酱汁完美结合了香辣和蒜蓉的做法,带着辣椒和蒜蓉的香味。不是那种会让人感觉痛的辣,比起辣,更多的是香,因为同时还有蒜蓉,所以滋味格外丰富。

又尝了几口爽脆而入味的配菜,喝了一口水冲淡嘴中味道,才转向其他的菜品。

这烤鱼,说实话,十分惊艳。

不知道其他菜,能不能给他同样的惊喜。

赵甫下一个瞄准的,是铁板羊肉。

羊肉还在滋滋冒油,热腾腾地要一口,红烧和香辣的风味融合在一起,软烂的肉中溢出汁水,是不输给烤鱼的美味。

酸梅椒盐排骨酥脆酸甜,香辣蟹鲜美无比,鸡翅煲这种家常菜,也是种热腾腾的能温暖人的美味。

大家都是专业的,每道菜只尝一两口,就得转向下道菜。

平日里早已习惯,今天却有些意犹未尽。

这菜实在过于好吃,简直时刻都在挑战他们的专业度。

等菜尝得差不多,马尾辫食评家下去叫了冰酪,大家开始尝甜品和酒水。

冰酪酸甜,椰汁桂花糕清甜不腻,两样自酿酒水经过裴宴一次次的改进,更是格外的香气逼人。

终于评审完,大家纷纷抓了刚才印象最深、最喜欢的菜来吃,一边吃一边感慨:“这家店水平实在很好。”

“确实,每道菜的水平都非常稳定的高,没有什么短板,包括甜品和酒水都能成为加分项。”

马尾辫补充:“我刚才下去要冰酪的时候顺便看了一眼,秃黄油和几样汤是二厨做的,不过大厨有指点过好几次,她技术确实好,一下子把汤和秃黄油的水平也稳到了其他菜差不多的水准。”

等吃得差不多了,评审员们才开始准备打分。

他们一向是现场打分,刚刚品尝过,印象最深的时候,打出来的分才最为准确。

“新店之星”的评审,满分是10分,一般来说9分以上就算是高分了,95分以上就是超高分。

三位年轻评审员不约而同给出了95分以上,然而赵甫和唐源却迟迟未定。

赵甫思考片刻,说:“你们这分有点太高了。”

女食评家一愣:“赵老,这手艺配得上这个分啊?”

赵甫摇头:“她的手艺确实很好,但这家店大厨实在是太年轻,这家餐馆的名气也实在是虚了点,我认为分数还是得压一压。”

赵甫今年快六十岁,是老牌食评家,性格也十分古板。

他来之前按照习惯,查过裴氏食府的网上评价,发现网民对这家小饭馆的评价,很多都是“网红小饭馆”。

又看了下裴氏食府过往事迹,的确有不少疑似营销推广的做法。

营销推广,对于一家餐馆来说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到了“网红”的地步,多少就有点过于浮躁了。

这家餐馆的大厨,手艺确实很令人惊艳。

然而,她实在太过年轻。

年轻人,本身又比较浮躁,很容易被荣誉冲昏头脑,飘上天,最后闹成“伤仲永”的下场。

于情于理,给太高的分,赵甫都觉得不太合适。

女食评家迟疑:“可是,s省还有宋家,压分的话,这家店多半就无法得奖。”

赵甫说:“我们的职责是打分,最终是否得奖与我们无关。”

“本身裴氏食府去年刚刚开业,得‘新店之星’的机会有足足三年,第一年得不到,问题也不大。事实上,我觉得等它沉淀一两年,等名气不那么虚的时候再给,更为合适。”

三个年轻食评家互相对视,的确,赵甫说的很有些道理。

他们也见惯了年轻时一片大好,后面飘起来不好好磨炼厨艺,最后水平一落千丈,客人抱怨不喋的案例。

不是每个人都是黎白昕,咸鱼了好几年,回来还能更上一层楼的。

裴氏食府的名气有些虚,也是事实。

一旁唐源也连连点头:“赵老说得是,给高分,确实是不合适。‘新店之星’这种重要奖项,如果年轻人得奖后飘了稳不住质量,那就不妙了,甚至会影响到协会。”

唐源附和赵甫,除去觉得赵甫说的有道理以外,其实还有私心在。

他本身是做生意的,跟宋家有生意往来。

整个s省,跟宋家有一争之力的也就只有裴氏食府。

比起裴氏食府,他更希望看到宋家酒楼得到“新店之星”。

毕竟,万一宋家酒楼拿不到半个“新店之星”,生意肯定会被影响,说不定还会波及到他,他不愿意被影响。

如果赵甫不开口,唐源绝对不敢说这话,一看就有私心。

但是既然赵甫这么说了……他理所当然跟上。

确实嘛,裴氏食府才开业第一年,又不是宋家这种拿不到奖有大麻烦的。

这回就把奖让给更有资格拿奖的宋家,沉淀沉淀,明后年名气没这么虚了再拿奖,这不是皆大欢喜?

小团体里两个地位更高的都这么说了。

三个年轻的被他们带动,纷纷修改了评分。

本身,“新店之星”是手艺、名气缺一不可的奖项,根据名气等因素修改最终分数十分常见。

裴氏食府的名气和环境本来就都是减分项,比不上那些厨艺世家和多年名厨,他们也就是因为裴宴手艺太好,暂且忽略了这两点而已。

实际要较真起来,还是有很多能扣分的地方的。

当然,最终分数其实也不会降太多,毕竟裴宴的水平在那,基础分就高,按名气压也压不了多少。

最终得分,938。

其实92分以上,就妥妥能进入前18,奈何,裴氏食府同省还有宋家酒楼。

在出结果前十天,协会会给所有入围者发送拟名单。

当天,裴宴第一时间打开邮箱查看拟名单,满以为会在上面看到自家小饭馆的名字,然而没有。

只有宋家酒楼,最终分数,943。

宋家酒楼,宋怀仁看着屏幕上的拟名单,轻松地吐出一口烟,给宋宛如报喜。

果然,隔壁那黄毛丫头压根就不是他的对手。

裴氏食府。

裴宴坐在电脑前,僵了足足十分钟。

她紧紧皱着眉,思索没得奖的原因。公示时会显示拟获奖者的分数,同时所有入围者会得到自己分数,只差了005分。

难不成,就是因为名气不足?

邵清和从后厨出来,撩了下散落下来的金发,笑道:“怎么,得奖太激动?”

裴宴看向他:“名单上没有裴氏食府。”

邵清和笑容瞬间消失:“怎么可能?”

上前看了一下,果然没有,只有宋家酒楼。

裴宴皱眉道:“难不成就因为名气差了一点?”

“我们的名气没低到会影响结果的程度。”

邵清和转来转去,忽然抬头:“你记不记我之前说过,因为评审员个人偏好,有时会导致压分和抬分的?咱们多半就是遇上了这种情况。”

“理论上,专业的食评家不能有个人偏好,但是实际情况中,很多时候食评家会无意识产生偏好。打个比方,本身就嗜甜的,吃比较甜的菜,就会心生喜爱;而本身很不喜欢甜的,吃同一道菜,可能就不怎么喜欢。”

“‘新店之星’实际评判中还有名气这一影响要素,个人偏好影响就更大。但凡评审员里有比较古板的,觉得咱们家就是个网红小饭馆,名气不够。他们倒不一定是故意针对我们,但肯定会进行压分——就好像一些电影奖项,评委觉得某个演员太年轻好看,对演技要求反倒更加苛刻。”

“你的分数,跟宋家酒楼只差05,恐怕就因被为压分,最终没能超过宋家酒楼。”

邵清和停下踱步的脚,看向裴宴:“老板,赶紧提出申诉。”

不用他说,裴宴已经打开申诉网页。

得到“新店之星”是她的主线任务,如果真拿不到,后果不堪设想。

哪怕是死马当活马医,她肯定也得挣扎一下。

但裴宴还是衷心希望,这不是一条死马:“如果真的是名气的问题呢?”

“无妨,”邵清和肯定道,“‘新店之星’虽说名气和味道缺一不可,但味道还是第一位。你的名气和宋家酒楼差距不算太大,只要味道能稳稳压过,就绝对能把属于你的奖项抢回来。”

“新店之星”的评审期理论上是一个月,但其实四月初,评审员们就得完成他们的工作。

剩下十天,是留给入围者们的申诉和再评时间。按照协会统计,每一年,至少都会有十个以上的入围餐厅进行申诉。

毕竟,“新店之星”不是世界厨师联合大赛这种大型赛事,能请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泰斗级人物当评审,确保百分之一百没有误差。

虽说评审员都是协会会员,能力绝对不差。

但是为了确保公平,分组和分配评审对象全是随机,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个组里所有评审员都比较苛刻,另一个组里所有评审员都比较宽松的情况。

同时,有时候也会有评审因个人偏好,有意无意地压分抬分。

虽说因为评委都比较专业,最终得分,不会有特别夸张的差别——顶多也就是一分左右的差距。

但像是分数过线,却没有超过同省其他对手,或者分数很接近前十八这种情况,差一分天差地别。

所以若入围者对最终结果有异议,可以随时提出申诉。

申诉之后的再审,采用的是加赛形式。

因为需要租借场地、邀请评审团队之外的评审员,需要不少人力物力。

所以,负责这一块的专员,会先筛除一些单纯是不服气所以胡乱申诉,一看就没资格进行再审的。

比如宣称自己很接近前十八,其实分数只有782分,差远了的。

再比如宣称自己跟同省第一很接近,其实连前十八都没进去的。

剩下的大概五六名,便会派出专员来初步审核,确保有花费人力物力再审的必要。

派出的专员,一般都是确定跟入围者没有什么商业交集,不会有任何私心的。

比如冯乙这样出了名脾气臭,不好讨好的食评家。

再比如,一些地位极高,压根不可能被售卖的大企业家。

陆白华坐在加长豪车后排,秘书正向他说明明天日程:“除此之外,协会那边联系您,问您有没有时间去进行审核。”

他用一手按摩着鼻梁骨:“是‘新店之星’的再审?”

“没错,”秘书说,“需要审核的一家正好在浔阳,组委会听说您来这边参加会议,便问您有没有时间。”

陆白华是华国美食协会的荣誉副会长。

他平时家中集团就够忙,大部分时候不会管协会内事务,这次“新店之星”虽说在组委会挂了名,但也就是派了两个下属去帮忙。

不过,陆白华本身对美食感兴趣,像是审核这种不怎么麻烦的活,有兴趣的话,他会专门空出时间。

“这家是没进前十八,还是过线但是没比过同省其他餐馆?”

“是后者,”秘书看向协会发来的资料,“您需要审核的是一家叫裴氏食府的小饭馆,这家最终得分是938,离同省第一943的宋家酒楼十分接近。”

“协会那边询问过两方评审员,裴氏食府的评审员说是因为名气问题,所以压了点分。协会认为有再审的必要,不过以防万一,还是得先通过审核。”

裴氏食府。

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陆白华思考片刻,恍然想起,几个月前他去方圆寺,当时了空方丈吃的素斋,就是这裴氏食府的小老板做的。

那素斋味道很好,他印象深刻,当时本想去店里坐坐,不过正好有个紧急会议,只能想着下次有机会再说。

他这种大忙人,这种小事转头就忘。

现在秘书提起来,才回忆起来。

一时产生兴趣:“那就去看看吧。”

司机掉了头,往槐南街开去。

陆白华本就在开完会回往酒店的路上。他住的酒店离市中心很近,很快就到了裴氏食府。

来得也比较赶巧,**点,再晚一点,可能就要打烊。

下车前,想起作为审核员,不能暴露身份,便临时跟秘书交换了外套,又摘下手腕上价值百万的手表,这才往裴氏食府里去。

裴珠恰好在店里。

她最近备战高考,大部分时候都要学习,但是劳逸结合也同样重要,周末晚上,就会来裴氏食府坐坐,休息休息。

陆白华看好菜,跟裴珠对上视线,忽然怔住。

裴珠长得比她至急年龄年轻一些,看上去也就三十五岁上下,相貌也好。

但这不是他怔住的理由。

陆白华微微凝神,不知为何,他觉得眼前这女人,好像格外面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