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现言 > 退圈后我成了国宝级厨神穿书 > 第 33 章

退圈后我成了国宝级厨神穿书 第 33 章

作者:寒土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6-16 00:03:24 来源:奇书网

根据小黑板上的菜单,先上来的这一份是套餐b。

两菜一羹,分别是四喜丸子、油爆腰花以及蛋羹。

网上传言,这裴氏食府的年轻小老板故意上套餐b这一鲁菜套餐,目的便是碰瓷宋家酒楼,妄想骗那些吃不起宋家酒楼,又眼馋的食客进来消费。

冯乙因为裴宴的手,一度认为这个说法不无道理。

但是,见到她颠锅的动作以及娴熟的刀工后,他却开始产生怀疑。

不过,冯乙并没有从两道鲁菜开始尝起,而是拿起了勺子。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寻常食客大多会以为,像蛋羹这样每家每户都常见家常菜,再优秀的厨子,做出来的味道都没什么特别。

其实不然。

冯乙这样经验充足的食评家清楚,越是基础的菜肴,越是能看出厨子是否有扎实的基本工,以及高深的掌控力。

——她是否真的“炒作发家”“德不配位”,就从这份蛋羹来看吧。

冯乙抿了一口矿泉水,湿润有些干燥的嘴唇,将蛋羹舀入口中。

下一秒,冯乙被杂乱头发遮住的双眼,骤然冒出光彩。

这蛋羹是那种比较扎实的外表,乍一看,甚至叫人怀疑是不是蒸老了。然而实际入口,滑嫩的蛋羹却瞬间在嘴里融化开来,鲜美的味道随后充斥口腔。

这种浓醇的味道……是鸡高汤!

在蛋羹里加高汤这种操作有点奢侈,家庭里可能少见,但是在中高档餐厅是寻常操作。

本来并不会因此给冯乙惊喜,然而,裴宴的这碗蛋羹里,鸡高汤和蛋羹的味道融合得实在是太好了。

专门选用相对清淡的鸡高汤,不仅没有压制蛋羹本身的香味,还给它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鲜美。

鸡蛋的味道极其浓郁,然而神奇的一点都不显腥气,一口下去,比最嫩的豆腐还要柔软,在嘴中化开,就好像是一个鲜味的炸弹爆炸开来。

冯乙这种食评家,往往有吃一口就停筷的习惯。

毕竟吃太多了,留不下肚子去评鉴其他菜,而且吃饱后因为腻味,对菜的评价也会被影响到。

但这蛋羹生生让他吃了好几勺,才意犹未尽地停下。

冯乙不由纳罕,网上为什么会传那么离谱的谣言?

没错,谣言。

光是这一碗蛋羹,就能让他确信,网上的话完全是胡说八道。

什么炒作,什么德不配位,什么味道配不上价格。

裴宴这水平,恐怕绝大多数厨艺世家的小辈,甚至很多从业几十年的名厨,都不一定能比得上。

这一碗蛋羹,放到那些高级餐厅、梅林餐馆里,叫到一百大几十轻轻松松,应该反过来,价格配不上味道才对。

光是这碗蛋羹,冯乙就愿意通过评判,让裴氏食府登上“酒香”版块。

不过,除了炒作这些,裴宴饱受诟病的,还有“碰瓷宋家酒楼”这事。

虽说宋家酒楼浔阳店的大厨手艺确实平庸,但也是相对宋老爷子其他徒弟,以及其他厨艺世家子孙和嫡传徒弟而言。他的手艺,胜过一些寻常名厨那是轻轻松松。

这小老板如此年轻,比不过宋家酒楼的手艺正常。

如果真是急功近利、主动碰瓷,倒是有些可惜这上佳的天赋。

冯乙心里转过几个念头,手上倒是一点不慢,先夹了一筷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是宋家酒楼的招牌菜之一,除非是那种忙不过来的情况,不然都是大厨经手。

宋怀忠前些天去宋家酒楼,位置只坐满一半。

他点的招牌菜,不出意外都是宋怀忠做的。横向对比,更为准确。

用矿泉水冲去口中留下的蛋羹味道,夹起一口四喜丸子放入嘴中。

冯乙:!!

四喜丸子炸过后,需要在酱汁里熬熟熬入味,这一步骤,很容易会让本来酥脆的外皮变软,哪怕宋家酒楼的四喜丸子也不例外。

然而,眼前这份裴氏食府的四喜丸子,却极大程度地保持了外皮的酥脆感,移库下去,甚至能听到“啪嚓”一声。

丸子酱味浓郁,也不像是故意缩短了熬煮时间。

这是怎么做到的?

冯乙这回十分仔细地再次尝了一口,面露惊喜。

刚才他注意力都在外皮上,现在仔细一分辨,原来这四喜丸子里,加的不是一般做法的雪梨,而是藕!

原来如此。

雪梨含水量大,油炸丸子的时候会出水,让外皮更快变软。雪梨切太大块的话,还会过甜,影响口感。

用藕,不仅能减少出水,还能切成略大的块,增加丸子内部的空隙,短时间熬入味。

况且,藕的口感比雪梨更加爽脆,又丰富了这份四喜丸子的口感。

外皮酥脆,酱味鲜明不腻味,口感丰富。

这份四喜丸子,远比宋家酒楼的要优秀!

哪里是裴宴碰瓷宋家酒楼,宣称平替?

光论这四喜丸子,宋家酒楼是裴氏食府的贵替才对!

至于油爆腰花,像这种非招牌菜,一般都是二厨甚至帮厨做的。

一个后厨里,大厨决定上限,二厨和帮厨则决定下限。

裴宴的手艺比上限还高,这份油爆腰花,自然是比宋家酒楼的好吃不止多少。

冯乙略为满足地放下筷子,恰巧裴宴将做好的套餐a端来,他忍不住问她:“你这蛋羹,怎么做到鸡蛋的味道这么浓郁?”

他这种顶尖的专业食评家,舌头都极灵敏,只尝一口,菜里的用的食材调料,甚至具体做法都能猜到大半。

然而,这蛋羹的具体做法,他却没能分辨出来。

想要鸡蛋味道浓郁,除非少加水,但这样蛋羹就会变老,边缘也会凝固,这份蛋羹并没有这些问题,忍不住冒着暴露身份的风险发问。

裴宴顿时更确信眼前这“乞丐”就是传说中的食评家,本来也并非爱藏私的人,大方答道:“是额外加了个蛋黄。”

“原来如此,”冯乙顿了顿,又看向裴宴的手,“小姑娘,我看你刀工、颠锅都很熟练,为什么手上一点老茧也没有?”

这一点,他可以说是百思不得其解。

厨艺是需要实际磨炼的,又不是理论科学,靠天赋就足够。

裴宴下意识也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有些哭笑不得。

她该怎么解释,自己这手不是学厨时的“原装手”,当然不会有什么老茧?

不过,她好像本来就是比较难长老茧的体质。

在古代时,从七岁开始天天砍柴练毛笔字,之后练厨艺更是十几年没有一天停歇,她也就是掌心和手指连接的部位,以及右手虎口长了一层薄薄的茧子,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她将体质的事说了,想了想,又说:“平时还会专门用点护手霜、磨砂膏什么的。”

还有这种神奇体质?

不过对爱美的小姑娘来说,挺幸运。

冯乙也不是那种要求厨子必须得有厨子手,长得也得膀大腰圆像个厨子样的偏执狂。

解决了疑问,便迫不及待端过套餐a。

他早已忘了刚来裴氏食府时,对这小老板有多鄙夷,恨不得夺门而出,反倒变得饶有兴致,想看看她还能给他多少惊喜。

果然,这套餐a的味道也极好。

银鱼羹是湖鲜特有的鲜美,麻婆豆腐香辣软嫩,不输一些川菜名店老店;这酸梅椒盐排骨,更是将排骨跟广粤风味的酸梅酱结合得极好。

评鉴完毕,冯乙难得放纵自己,随心所欲地大口吃了不少菜,还用菜下了大半碗饭——连饭也蒸得完美。

随后将剩下的菜都打包,才走出门去。

冯乙打了个饱嗝,摘下脸上的假胡子和假发,露出一张浓眉瘦削的脸。

一面走,一面,略蹙着眉考虑,杂志稿该怎样写。

《华国美食月刊》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版块每月会推荐100家餐馆。

除去版块首页是由一两家餐馆占据极大篇幅,其他店都只能分到豆腐块大小版面。

虽说对一般餐馆来说,哪怕只能分到豆腐块,也已经是莫大的荣耀。

然而冯乙认为,这小小一个豆腐块,绝配不上这位裴小老板的手艺。

她现在寂寂无名,只是因为她出身寻常,太过年轻,又莫名其妙,招惹到了不妙的风评。

冯乙不清楚网上那些“裴氏食府故意碰瓷宋家酒楼”的谣言是如何来的,究竟是单纯以讹传讹,还是夹杂了其他什么复杂因素。

总归,他对宋家酒楼的浔阳店没什么好感,像他这种有些地位的食评家,跟厨艺世家是平起平坐的关系,完全不需要看宋家眼色。

顺便,能帮那小姑娘辟个谣也不错。

年纪轻轻,这般天赋,这般能力,裴宴前途无量。

冯乙愿意在她向前的路上,推上一把。

冯乙是今晚最后一个客人。

等他离开,裴宴去前面关店门。洛闻川忽然叫她:“刚才那人好像掉了东西,像是什么杂志。”

他拿起来一愣:“《华国美食月刊》?”

为什么一个乞丐模样的客人会带着《华国美食月刊》?

难不成他虽然是个乞丐,但也有个正儿八经的吃货梦?这也能说得通,为什么看上去这么落魄,还愿意花几百块吃一顿饭。

抬眼看到裴宴表情,却一愣。

——她正在笑。

裴宴并非是爱笑的人,虽然也不讨厌,但多半时候都习惯性地没什么多余表情。

此刻这种浅淡的,由内而外高兴的笑,就更为少见。

洛闻川:“怎么了?”

裴宴摇头:“没什么。”

还不是百分之百确定,裴宴没打算这时候说,要是到时候叫人失望就不好了。

不过,虽然不是百分百,她也有百分之九十九确信,辟谣的材料,已经在路上了。

之后几天,洛闻川明显感觉到,裴宴身上那种隐约的焦躁感已经消失。

他虽不解其意,不过总归不是坏事。

这天晚上,裴宴好像忽然想起来什么,不经意道:“对了,明天是《华国美食月刊》六月刊的发售日吧?”

《华国美食月刊》可以在邮局或者官网订购,也可以直接在报刊亭购买。

虽说自认没看到什么疑似食评家的人物,但保不准人家已经偷偷来过了,洛闻川说:“正好我租的房子附近有个报刊亭,明早带份过来。”

“你不是住的酒店?”洛闻川嫌回学校附近的房子麻烦,自从开始在裴氏食府打工,就一直住在附近酒店。

“酒店太贵,前两天刚租了新公寓。”

他报了个公寓名,浔阳市中心有名的高档酒店式公寓。

虽然裴宴把他工资提到了五千,但这点连租金都付不起。

不愧是大少爷。

裴宴一时生出“仇富”心理,毫无心理负担地把剩下的活都塞给了洛闻川,自己早早回家,思考辟谣事宜。

第二天清早。

洛闻川到店里的时候,裴宴正在跟乔之燕打电话。

几天过去,裴宴网上风评依旧没有好转,甚至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乔之燕因为没法帮裴宴彻底澄清很是愧疚,想要弥补,又怕直接送钱裴宴不愿意收。想到裴宴是开饭馆的,便说要给她送羊过来,让她作食材用。

没错,羊,活的。

乔之燕是草原出身的姑娘,家里现在还养着几千头羊。裴宴听她的意思,恨不得送一口气十几二十头活羊过来,裴宴连忙说:“真不用——”

倒不是裴宴不会杀羊,这个她真的会。

只是她又不是开牧场的,羊送过来她搁哪去?

见洛闻川来了,匆匆说了句:“我先挂了,澄清的事本来就越抹越黑,你别多想。”

挂了电话,抬头:“杂志买来了?”

洛闻川将一本光面杂志丢到她怀里:“喏,匆匆忙忙过来的,我都没来得及看一眼。”

前几天冯乙留下的杂志为了符合“乞丐”人设,也故意蹂躏折腾得破破烂烂。

裴宴有点小洁癖在身上,当时没能下决心仔细看。

现在拿到崭新杂志,出于对这份美食界权威杂志的好奇,没急着翻酒香板块。先虽说翻了翻。

《华国美食月刊》比一般的时尚杂志要薄一点,目录页之后是去年度大华国区梅林星级的新增和撤星情况,还列举了国内所有梅林餐厅——因为版面有限,只有梅林三星餐厅才有资格被简短介绍。

版块开头还有对梅林评级制度的简单介绍。

各国美食协会统一组成、由各国协会派人合作管理的“世界美食联合总会”旗下有“梅林圆桌”评审团。评审团中的神秘评分员会暗中对感兴趣的餐厅进行3~10次评定,若是满意,便会给予餐厅一到三星的“梅林星级”,并且将评鉴文章登载到“梅林金色指南”上。

裴宴略扫了一眼,就看到不少熟悉姓氏。

沈、宋、黎、白,说来第一梯队一共就五大厨艺世家,其中四家她阴差阳错,也都见过了。

不过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回忆就是。

忽然觉得有些索然无味,裴宴没接着看下去,只回去翻了下目录。

梅林版块后,紧接着的是一个叫“新店之星”的奖项获奖名单。

再之后,是一些名厨名店的访谈;知名餐馆、私房菜馆的评鉴;酒香不怕巷子深版块;各城市的知名老字号和当地名小吃推荐;各大知名美食赛事和奖项的报道;最后还有一些名厨公开菜谱教做菜的环节,最后是各种杂七杂八比赛活动的宣传。

洛闻川看她盯着目录看了好一会,以为她是很感兴趣,说:“本来还有个买月刊就可以一折购买,相当于白送的《华国美食月报》,不过我没买。”

“那是什么?”

“《月刊》同一编辑部编写的美食餐饮圈小报,会登载一些圈内大事件,婚讯讣告,还有小道八卦、甚至寻人寻物启事之类。”

裴宴迟疑道:“不是说《月刊》是权威杂志?”怎么编辑部还兼职搞八卦小报?

“虽然是小报,但其实登的八卦都是圈内传遍,确保真实性的,”洛闻川抽了口烟,“只是我老姐是上面常客,每换个情人就要上一回。”

原来如此,怪不得洛闻川不爱买。

谁乐意看到自己亲人经常出没的八卦小报?

倒不是说换情人这事不好,洛雪笙一个女霸总,你情我愿的。

但是对血缘至亲来说,总免不了尴尬。

裴宴好心转移话题:“说起来,‘酒香’版块每月登载的餐馆竟然有100家。”远比她想想的多。

“一月一百家,一年一千二,咱们国家可是有将近上千万餐馆。”一百家听上去多,其实登上去的概率可以说低到不能再低。

洛闻川这话也是给裴宴打预防针,生怕她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毕竟这几天似乎没见到疑似食评家的人。

裴宴“唔”了一声。

从目录看,“酒香”板块一共九页十八面,每面得放五六家店的介绍,恐怕分到每个人头上也就豆腐块大小一片。

虽说是权威杂志的评价,但不被人看到也没法拿来辟谣。

她或许还得操作一番。

不过,前提是,她得真的能登上去。

裴宴深呼吸一下,睁开眼睛,按照页码翻到酒香板块的最后一页。

“乞丐”是几天前来的。

杂志的赴印周期虽然不像报纸那么短暂,但也绝对不算长。几天时间,只要“乞丐”通过评判,多半还是能擦线登上月刊。只是到底通过评判时间有点晚,哪怕成功交稿,时间肯定是勉强擦线。登上去的话,位置应该比较靠后。

裴宴从最后一页往前扫,扫了两面,没有。

她手指微僵,又扫了两面,还是没有。

她手指颤抖了一下。

难不成那个“乞丐”没有本月交稿?还是说压根没有通过评判?

再或者,是她想错了,那真的就是个普通的,对美食有追求所以随身带着月刊的食客,食评家就没来过?

裴宴翻动的速度明显加快,越往前越急切。

洛闻川看她这模样,就知道绝对没有看到自己,心里已经在组织安慰的话语——偏偏他一大少爷,一时真想不出什么。正发愁时,看到裴宴的手停住了,停在了“酒香”版的首页。

洛闻川忽而想起之前问洛雪笙的助理,对方给他科普:“‘酒香’版块后十六面都是豆腐块介绍,而前两面,也就是这一版块的首页则不同。那是给本期最优秀的一两家餐馆的特殊版面。”

洛闻川当时问:“怎么知道哪一两家是最优秀的?”

助理说:“食评家对被推荐的餐馆进行评鉴时,会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打分。其中分数最高的几家餐馆,协会会再派几个食评家进行再评,再评后分数最高的一两家可以登上首页版面。当然,如果第一次评鉴的食评家里,有在协会级别较高的顶尖食评家,则不用再评,可以直接保送。”

“不过,这种顶尖食评家,很少会接‘寻找身边美食活动’的单,基本不用指望。”

洛闻川很肯定,绝对没有过什么再评的食评家。

单一个食评家,乔装改扮可能认不出来。但食评家这样特殊群体,连着来好几个都认不出来,这可能性不大。

那多半就是压根没登上去。

洛闻川把烟按灭了,斟酌着说:“你也不用太沮丧,现在老客基本也稳定下来。”

他看裴宴一直低着头,还以为她是沮丧到哭了。

直到裴宴抬头,他才猛然发觉,别说哭,她甚至嘴角略微弯起,很愉快的样子。

裴宴:“沮丧?”

她笑着把杂志翻过来给他看。

洛闻川一看,首页版的背景,竟是裴氏食府的外观和内部环境照片!

再一看占了大半首页版面,可不就是对裴氏食府的评鉴?

他微微抽了口冷气,又惊又喜,连忙凑过去,跟裴宴一起仔细读评鉴内容。

越读惊讶越大,忍不住看了裴宴一眼。

裴宴抬起头,跟洛闻川对视一眼,沉吟片刻:“这文章……”

还真是,十分出乎意料——对她的评价,好像高得有点离谱了。

裴宴都觉得“出乎意料”,其他《华国美食月刊》的读者更是被这篇文章惊掉下巴。

冯乙从年轻时就以文字锋锐、评价辛辣且一语中的,无论是批评还是夸赞都极度大开大合闻名。

人到中年,没那么锋芒毕露,但这篇文章倒是颇有他年轻时的色彩,言语中毫不吝欣赏。

上来先是大肆夸赞了裴氏食府那位年轻小老板的手艺,随后仔细评鉴了两个招牌套餐里每一道菜,尤其给了套餐b极大篇幅赞美。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第二份套餐……蛋羹以外,主菜的两道鲁菜更让人惊喜。”

“其中四喜丸子加的不是一般的雪梨,而是独到地选择了水份更少、更加爽脆的莲藕。这样,保留丸子外皮酥脆的同时,又能完美入味。”

“另一道主菜,是众所皆知、极其考验厨子基本功的油爆腰花。裴氏食府小老板的基本功,她绝赞的刀工和对火候完美的掌控力,让人难以想象她只是个仅仅20岁出头的年轻女孩子。论这两道鲁菜,个人认为,远胜于我前几日尝过的,与这家小饭馆仅仅几步之遥,以鲁菜出名的厨艺世家——宋家之家传老店,宋家酒楼的浔阳分店。”

最后总结:“这位年轻的小老板,虽还有些青涩,但前途不可限量。”

“远胜于宋家酒楼”。

看到这样的字眼,读者都心中一惊。

第一反应,去看这篇文章的撰稿人。谁这么大言不惭,竟敢说一家无名无姓的小饭馆,比宋家酒楼还好吃。

结果冯乙两个字简直闪瞎他们眼睛。

这一大清早,头一批把月刊拿到手的读者,大多是对美食圈有一定了解的资深吃货,甚至干脆就是圈内人。

冯乙这个名字,他们耳熟能详。

资深美食评论家,哪怕在极难成为正式会员、含金量极高的华国美食协会内部,都算是很有些牌面的食评家。

不少火爆的美食节目、纪录片都曾找过他,希望他能做节目顾问。

若非冯乙脾气古怪,喜欢到处流浪,不愿接这些工作,也不曾出书,他的地位和影响力只会更高。

冯乙此人不仅脾气古怪、很难讨好,还出了名的不爱钱财。

据说曾经有个餐饮零售集团想开辟高端餐厅线,花几百万希望冯乙能替他们说两句好话。结果冯乙实际尝过后,连筷子带支票直接砸到那餐饮集团老总脸上,骂他凭这个味道还想让他说好话,简直痴心妄想。

这事传出来后,哪怕冯乙从不刻意经营名声,他的评鉴依旧被懂行者推崇。

知道这些前提,再感受一下这份评鉴,震惊度瞬间翻番。

本以为是小饭馆联合什么野鸡食评家夸大其实,月刊几年难遇的出了错漏。

然而这可是冯乙,他绝不可能颠倒黑白、胡说八道。

真相只有一个。

宋家酒楼的浔阳店真的还比不过一个20岁年轻姑娘开的小饭馆!

这小饭馆是什么绝世紫微星?!

普通的读者,要么忙着震惊,要么忙着跟同样是懂行吃货的朋友八卦。

而专门搬运《华国美食月刊》的博主钱现,则双手颤抖,感觉自己就要得到流量密码。

钱现的微博叫“美食圈前线播报”,顾名思义,专门搬运美食圈大小新闻、尤其是《华国美食月刊》的微博号。

《华国美食月刊》在国内美食圈地位独一无二,对一些格外追求美食的吃货来说更是堪称圣经的存在。哪怕纸媒黄昏的现在,每月销售量也一直很高。

不过,这世上更多的还是懒得买杂志、担心占地方,或者压根只想白嫖的人。

钱现这样的搬运博主就应运而生。

一般每个月出新刊,他最先搬运的往往是“酒香”版,以及介绍各城市知名老字号、推荐地方小吃这种比较大众的版块。

而针对梅林三星和名店推荐版块,他搬运的同时,还会做一些科普,比起推荐,更像是带大家长长见识,毕竟梅林三星可不是每个人都吃得起的。

因为搬运的内容实用,科普的内容也很用心,钱现到现在成功攒了大几十万粉丝,能称得上一句“大v”。

一个优秀的博主,不可能放过这种捞流量的好机会。

钱现仔仔细细将裴氏食府相关的版块仔仔细细扫描下来,飞快编辑微博,检查后发送。

【美食圈前线播报:《华国美食月刊》六月新刊全网第一个搬运,本月“酒香”版块华点——宋家酒楼竟输给几部之遥的苍蝇馆子?![图片]】

早上点,正是大学生上课摸鱼,上班族通勤刷手机的时间。

钱现这种干货博主,粉丝粘度不低。

起初,粉丝乍一看微博内容,还以为关注的宝藏博主也转行当uc震惊体营销号,正要开骂表示粉转黑,这才看清下面图片。

粉丝惊了。

【卧槽??这真的是《华国美食月刊》六月刊??博主你没p图吧?】

【我就知道博主会先搬运这一面哈哈哈哈,早上看到一直震惊到现在了,不敢相信,宋家酒楼竟然还没一家苍蝇小饭馆好吃。】

【天哪,那可是宋家酒楼啊!虽然是分店,没总店那么优秀情理之中,但怎么连一家苍蝇馆子都比不过?】

【原因很好想,要么是小饭馆天降紫微星,好吃得要命;要么是宋家酒楼浔阳店太过废物。更或者第三种可能,宋家其实已经日薄西山,要不行了[哆啦a梦震惊]】

这篇微博带着uc震惊体的标题,偏偏内容还符合标题,粉丝瓜都掉了,评论转发飞快增加。

很快被一些吃过“裴氏食府炒作”“裴氏食府碰瓷宋家酒楼”之类瓜的网友看到。

这些网友一看都笑傻了,嘲讽道:【草,裴氏食府又有新的炒作方法了?】

【牛哇牛哇,这次还搞得挺正式。话说这什么野鸡杂志?连裴氏食府这种德不配位的小饭馆的活也接,还帮忙碰瓷。】

钱现评论区对了解月刊,对月刊十分尊崇的粉丝:?

【野鸡杂志?你管《华国美食月刊》叫野鸡杂志??】

【大发慈悲给某些人科普一下,听说过华国美食协会么?华国美食协会在美食圈的地位,就好像华国作协对于作家、华国书法协会对于书法家一样,而《华国美食月刊》正是这个华国美食协会创办的权威美食杂志。月销售量超过100w,比大部分时尚杂志还高,绝不是什么野鸡杂志。这些网上都能查到,可别说我胡说八道哈[微笑]】

【百度了下回来,这个美食协会和月刊好像真的很牛……】

【卧槽,让我理一理,也就是说有权威杂志给裴氏食府背书,说这家真的比宋家酒楼好吃?】

【杂志是权威杂志,记者不一定是正经记者啊,说不定和那个热爱炒作的小饭馆老板狼狈为奸呢。不是说那个小老板勾搭上了洛氏酒业二少爷么,这点还是能做到的吧?】

【第一,月刊除去奖项报道之类版块,其他版块的撰稿者都并非美食记者,而是食评家。并且都是经过协会审核、人品能力有保障的食评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协会正式会员;第二,给小饭馆撰稿的这位食评家,哪怕在协会里也是很牛的人物,而且出了名的不爱钱财。虽然没吃过你说的这个瓜,但洛氏酒业我知道,别说洛二少爷,洛雪笙来了都不可能把人收买了。】

【楼上说得很好了,我再补充一句,冯乙这种顶尖食评家哪怕收餐馆钱,顶多就是美言的时候稍微辞藻华丽、夸张点,把90分夸成100分,不可能瞎说八道,把50说成100分,更不可能做拉踩宋家酒楼这种蠢事——顶尖食评家都很珍惜羽毛。况且,收钱的话,给个后面豆腐块版面已经很好,不可能让上首页——首页可是需要冯乙本人担保的,若是被爆出造假,他职业生涯就完蛋了,你们觉得这可能么?】

干货博主的粉丝,大多也都是热爱科普、还能拿出干货的。

不仅认真科普,甚至还变魔术一样拿出一份份关于冯乙的报道介绍,除去月刊和一些美食杂志,还有不少权威报纸的也不止一次提到过这位“华国顶尖食评家”。

本来还半信半疑的吃瓜群众,这下可真是不得不信。

这些权威报道横跨十几年,不存在造假可能,足够证明冯乙的地位能力。

他们不了解美食圈,不代表他们蠢。

这一个个实锤下来,哪怕难以置信,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权威杂志、权威食评家为裴氏食府背书,裴氏食府确实特别好吃。

甚至,用权威食评家的原话来说,小饭馆的鲁菜,甚至“远甚于”宋家酒楼!

裴氏食府比宋家酒楼好吃这件事,并非是碰瓷,而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自从前些天宋怀忠大肆造谣,在微博一搜索“裴氏食府”,相关联的就是“炒作”“碰瓷”之类难听字眼。

“四处逛吃的四哥”发的两条造谣微博下面,现在都不停有人在骂这家小饭馆。

四哥满意地看着自己评论区。

呵呵,让那丫头不识好歹。

他语义不详,裴宴反驳只会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四哥已经打定主意,等这事热度过去,裴氏食府越发凄惨,定然会求他删博。到时候,他先好好捞一笔,至于删不删,那就看他心情。

结果刷着刷着,看到了一些奇怪的评论。

【原来我之前吃的是馊瓜,在此吐一口吐沫再走。】

【无良博主,一天天的不干好事只会造谣,举报了,祝你早日炸号。】

【怎么了怎么了?这俩id我记得,之前不是骂裴氏食府很欢?怎么突然反水,难不成是被那小饭馆买通了?】

【买通个屁,指路美食圈前线播报,小饭馆的瓜反转了!!】

反转了?怎么可能!

看来那丫头终于坐不住,想了什么办法,或许是找了水军?

还是太嫩。

水军这玩意,顶多只能用来带带节奏,若是节奏不能让网友信服,很容易导致翻车。

四哥冷笑着顺着指路翻去“美食圈前线播报”微博,在看清微博内容时,笑容僵在脸上。

他消息渠道广,自然知道月刊有多权威、冯乙有多牛。

这这这,这怎么可能?

他双手颤抖,浑身冷汗,他现在删博还来得及么?

自然是来不及的。

哪怕他删了,也早有人截图。

不仅仅是“四处逛吃的四哥”,最先说裴氏食府碰瓷宋家酒楼的“小梦drea”,以及当初受宋怀忠所托,转发梦圆微博的那些个美食博主,也被一个个拉出来痛骂。

吃瓜群众们之前骂裴氏食府骂得有多欢,现在就有多后悔。

这脸打的,可真是“啪啪”响!

【早知道我就让子弹多飞一会了……呜呜呜转发微博,不能让我一个人被打脸!】

【转发微博 1,首页的uu们,来跟我一起感受震惊吧!】

这件事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传了开来。

说起来,还得多亏宋怀忠为了打压裴宴一而再再而三地抹黑造谣。

本来,一家平平无奇的小饭馆,并不会有那么多人关注——又不是海x捞、蜜x冰城这种家喻户晓的连锁店。

不仅仅是浔阳人,外地网友,也大多吃过“某知名舞蹈演员为了送某超级富二代人情,假称自己厌食症是被某小饭馆治好”这个瓜。

他们或许不记得这小饭馆到底叫什么名字,但是脑子里也都留有印象。

现在听说有权威杂志背书,这炒作被黑出名的小饭馆,竟然比宋家酒楼还好吃!

这哪能不让人震惊?

宋家酒楼大部分人还是知道的——传承百来年的厨艺世家,总店更是华国最早一批梅林三星餐厅,这些老牌餐厅和老牌名厨,一度是华国家喻户晓的骄傲。

哪怕不知道的,听说是梅林三星餐厅的分店,也知道其水平。

网友们纷纷转发感慨,还有些吃瓜群众不清楚浔阳分店和燕京总店区别,纷纷摇头,表示“果然盛极则衰是人间真理”,“曾经那么辉煌的宋家酒楼也日落西山”。

网友或震惊,或感慨,或呼朋引伴吃瓜,梅林三星分店不如苍蝇馆子的tag,在一小时后,登上了热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