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宋国舅爷 > 第四十三章 反转

大宋国舅爷 第四十三章 反转

作者:吃货大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6 00:02:32 来源:笔趣阁SO

为什么许多混迹官场的官员会急流勇退,因为官场争斗实在是太可怕了。

朱玉平没有找出直接陷害张**的凶手,可是从他的推理中,他得到了一个细思极恐的答案。

皇城司,作为皇帝的私人特务组织。皇城司使必须是皇帝的心腹,心腹中的心腹。

徽宗赵佶在位之时,他那时候就让自己的三儿子赵楷,做了皇城司使。毕竟赵楷是赵佶最喜欢的儿子,若不是立长子制,太子的位置根本就没有赵桓什么事。

赵桓的帝位的老爹禅让的,作为太上皇的赵佶,在朝中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在朱玉平的建议下,皇帝赵桓弄死了除了童贯等蔡京为首的六贼。使得太上皇赵佶失去了左膀右臂,回京之后的太上皇这才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三王爷赵楷做这个皇城司使兢兢业业,平素并没有什么过错。这个时候赵桓若是贸然换人,必然会引起臣子非议,甚至于让朝局动荡。如果非要换人,也只能让皇城司副使高盛上位。换成别人,别说是大臣们反对,皇城司的逻卒们也会不满。

太上皇赵佶也是同样的道理,毕竟赵楷是自己的儿子,还是个王爷之尊,赵楷做皇城司使能够牵制赵桓。而这个皇城司副使高盛,则是赵桓的人。

扳倒高盛,皇城司就牢牢控制在太上皇赵佶手里了。赵桓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赵佶掌握在手中。

为了争夺皇权,赵桓和老爹赵佶表面上还要装着父慈子孝,暗中却早已针锋相对了。

最终是赵佶先忍不住动手了,开封府通判张**只是一枚棋子。目的是想扳倒高盛。这件事要做的滴水不漏,即便是高盛倒台,也不会有人怀疑到自己头上。

比如说,先给张**按一个谋逆的罪名,矛头还是直指三王爷赵楷那种。为的,就是消除皇帝赵桓的猜忌。

然后,故意把这个案子弄成冤假错案,而且和案子还得是让高盛督办。故意弄一些假证据,让高盛将张**下狱。

一切计划都是如此的顺利。最终在皇城司副使高盛的调查下,张**以谋逆被治罪。

这个时候,再找人给张**翻案。矛头,则是直指皇城司副使。让人觉得,是高盛在故意制造冤假错案。这样,就能达到扳倒高盛的目的。而且事成之后,没有人会怀疑到是太上皇赵佶从背后搞的鬼。

皇权的争斗可怕之处在于,连环计、计中计,将计就计、环环相扣。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成了被人利用的棋子。

当初朱玉平在绣巷遇到的张**家眷并不是巧合,而是有人故意安排。即便是朱玉平不为这下家眷出头,也会有别的臣子站出来鸣冤。

因为赵佶的目的是高盛,果真朱玉平调查之下,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高盛。

然而赵佶还是小看了朱玉平。他没想到做的如此天衣无缝的计谋,还是被朱玉平给推理了出来。

其实说白了也没有什么稀奇,就因为指向高盛的矛头太过明显。而朱玉平从张**口中得知,他和高盛并没有积怨。一个小小的通判,也不会对他的仕途构成什么威胁。

那为什么高盛急于弄死张**,答案只有一个,高盛也是被陷害的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