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璧合法采 > 第 8 章

璧合法采 第 8 章

作者:法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07:53:45 来源:奇书网

寿宴结束后,滕越出了趟城。

安插在流寇占据的山寨附近的眼线,陆续来给他报了信。

滕越怀疑的屡次窃取兵甲军资的流寇,眼下就在这山寨里休养生息,但是这几日,山寨中只有流寇首领大当家夫妇,那二当家,也就是首领大当家的亲弟弟并不在寨子中。

眼线来回,“那二当家像是被差遣了旁的差事,带了几个匪贼兄弟,说是出去干上一票,但去哪儿、做什么却还不晓得。”

既然人不全,便也不着急下手。

滕越让人继续盯着,“看来这伙流寇一时半会不准备走,那便继续探。也留意着那二当家要做什么,又同外面什么人有联系。”

这伙流寇也在陕西行省流窜七八年了,之前打家劫舍,官府屡次想捉都没捉到,如今敢把主意打到军中的兵甲上来,已经不能再留。

滕越颇为沉得住气,让人继续盯着,准备等两日过完中秋再发动不迟。

*

西安府,杨家。

杨尤绫回到自己院中,就把平素用的碟碗砸了个干净。艾柳跪在碎瓷散片之中瑟瑟发抖。

“我只让你去听几句话来,你到底同我有什么仇,闹出这样大的阵仗?把我脸面都丢尽了!”

艾柳跪在瓷片里割破了膝盖,也不敢起身,她颤着声道。

“姑娘恕罪!奴婢也不曾想,刚到画舫,后面就有人突然冒出来,就直楞楞地盯着我,我一紧张这才失了手... ...”

她说的正是邓如蕴。

杨尤绫就知道邓如蕴在场绝不是无缘无故,“她为什么在哪?是不是、是不是想跟踪你,抓我的把柄?!”

艾柳闻言连忙就道了是,“奴婢刚站定她就到了,身边连个丫鬟都没有!”

谁家正经夫人身边不带个丫鬟?只有想做坏事才故意把丫鬟都支走!

杨尤绫心下惊颤,手中的帕子差点被她扯断。

定是她前些日在滕家的花宴上,说了几句那乡下女卑贱,配不上滕表哥的话,被她听了去,这才想要找机会报复她。

杨尤绫这么一想,一时倒也顾不上艾柳了。

冬薰来劝她莫要再生气,端了碗茶水过来让她静静心。杨尤绫不说话,但把茶水接了。

艾柳见姑娘接了茶水不发怒了,还以为自己这关总算是过去了。自她母亲去世之后,那些婆子全都欺负她,她真是把所有钱都拿出来打点,才进了姑娘的院子。

然而这时,外面突然来了人,是杨二夫人院里来的。

“姑娘,二夫人说艾柳此番带累了姑娘的名声,必得惩治一番才行,不然不能挽回姑娘受损之名。”

若说杨尤绫方才都已将此事转嫁到了邓如蕴身上,眼下被杨二夫人这么一提醒,顿时醒悟过来。

只有把艾柳狠狠责罚了,传出去让外人知道,才显得她重规矩,断不是轻浮的人。

这么一想,她立刻叫了人,“这艾柳我不要了,送到外面去!”

这话说完,就有婆子应声进了房中来,不知谁人说了句。

“这艾柳也到了年岁了,庄上养马的瘸汉还没娶婆娘,姑娘不若就将艾柳配了他,嫁了人就晓得怎么做事了!”

艾柳听了这话直接抖了起来,可杨尤绫却只从眼角嫌恶地瞥了她一眼。

“如此也好。”

艾柳脸色骤然煞白,“姑娘,姑娘!奴婢知道错了,奴婢不敢了!求姑娘不要把我配人!让奴婢在后院洗衣都成,求姑娘不要把我送去配人!”

她呼喊得凄厉,冬笋忍不住上前替她求了请,“姑娘,要不只将她撵出咱们院子算了?”

杨尤绫却冷哼了一声,“不重罚了她,如何恢复我的名声?”

她说着,还让婆子把艾柳的嘴巴捂了,“别让她喊了,我不想再听见了!”

话音落地,婆子一左一右地架起了艾柳,还有人上前捂了她的嘴,院中就再没了艾柳的呼喊之声,只剩下挣扎的动静,也很快消失在了院门外。

上来架了艾柳的婆子,正是同她娘过往有仇怨的几人,此刻看到艾柳这番处境,简直笑出了声来。

“你这次可是完了,你娘活过来也救不了你了,一辈子做个瘸汉老婆吧!”

一边说,一边将她绑到去庄子的车上。

绳子几乎将人勒断,艾柳挣扎不去,眼中的光散了大半。

*

滕府。

隔日便是中秋佳节。

滕越今岁难得在家过节,林老夫人欣喜不已,各处让人挂起了大红灯笼,摆出五彩花来。

如此这般,自然也不同小女儿生气了,免了她这几日读书,从银楼定了一套红珊瑚的头面送了过去,说让她戴着,等到晚间拜月赏菊吃蟹,配一身今秋刚做的桃红绣百蝶的裙裳正好。

邓如蕴倒是不得闲了,因着滕越在家的缘故,她又多了些差事在肩头。总是要在滕越面前显得她这妻子是在逐渐接手家里中馈,才不至于使他起疑。

可是玲琅脸上耳上的伤好了一些,小人儿家却正经病了,今日发起了烧来。

她许久没生过病了,这次受了惊,人被吓到,病也找上了门来。但就算邓如蕴把她偷偷带进了滕家,也没办法像从前一般时刻在她身边照看。

邓如蕴只能一边打理着府里的庶务,备办今晚的中秋家宴,一边趁着无人注意,偷偷去跨院里看玲琅两眼。

小家伙生了病,整个人蔫蔫巴巴,水灵灵的眼睛里雾蒙蒙的,小声叫着姑姑,只想一直赖在姑姑怀里。

可邓如蕴哪有空闲,好不容易哄着她吃了药睡着了,才发现日头偏西,忙了大半日,连饭都忘了吃。

秀娘问她要不要让灶上做了两个热菜来,邓如蕴只道算了,随便吃了些点心喝了盏热茶,不想竟坐在桌案边睡着了。

滕越进到房中的时候,见她一只手托着腮,就这么坐着就睡了。

母亲上了年岁,妹妹尚且年幼,这两日中秋一应事宜都是她来打点。滕越这么想着,默默看了她两眼,低声叫了小丫鬟。

“给夫人盖件衣裳吧。”

... ...

晚间玲琅服了药后总算好了一些,乖巧地呆在小跨院里吃月饼。

跨院外面的滕府亮堂堂,人来人往热热闹闹,小家伙竖着耳朵往外面听。

但邓如蕴不便把她带出去,同滕家人一道过中秋,只好悄悄给她弄了盏兔儿望月的灯笼来,她高兴得不得了,提着灯笼在院子里来回走。

邓如蕴摸摸她的小脑袋,让秀娘照看着她,又往外面去了。

家宴摆在了沧浪阁,今日花好月圆夜,滕箫总算是给了她哥哥点面子,坐到了家宴的饭桌上。

但她既没戴林老夫人给她打的崭新的红珊瑚头面,也没有穿她母亲给她搭好的桃红色绣百蝶的大袖裙裳。

反而戴了几根小刀小剑样式的银簪,并了一套简洁的月白色绣竹叶的窄袖衣裙,整个人利落清亮得好似月下江湖客一般。

她身形肖似兄长滕越,一样的高挑,只是小姑娘家更显纤细许多,她英眉高挑,双眸如灯,行走之间脚下生风。

滕越瞧见了妹妹,眸色和软地跟她点头。林老夫人却皱了眉,看着女儿这身和自己所想完全不同的打扮,满脸的难言。

魏嬷嬷见状赶紧在旁打圆场,“姐儿可算来了,老夫人正念叨呢,”说着让小丫鬟来引她往桌边坐了,“先吃盏菊花茶,这就开宴了。”

魏嬷嬷说着,还跟林老夫人递去眼神,让她好歹看在姑娘肯来的份上,母女之间就不要计较细枝末节了。

林老夫人见不得女儿这一身打扮,可一家人团圆不易,只能长出一气,得过且过算了。

邓如蕴给滕箫端了盘茶点过来。

滕箫立刻道,“多谢嫂子。”

邓如蕴跟她笑笑,留下滕越同滕箫说话,去吩咐了上宴的事宜,不时开了宴,林老夫人叫了她,“你也忙半晌了,坐吧。”

林老夫人是宁愿同她说两句客套话,也不愿意同女儿搭茬。滕箫也是一样,只同滕越言语,头都不往她母亲身上转一下。

一张圆桌上各说各的,邓如蕴暗觉好笑。

但她转身给滕越倒酒的时候,一不留神踩到了他的袍摆上。邓如蕴连忙向后退开一步,不想却撞到了身后的丫鬟身上,身形一个踉跄。

没等她立住,男人忽的伸手,一手托住她,将她稳了下来。

只是他下意识伸手,不巧正握在了她腰上。

她身上因着走动挂了些夜风上的凉气,而他掌心却宽大而温热。

热冷之间转瞬的交换,令这突如其来的接触蓦然放大开来。

邓如蕴腰间微僵,才低声道谢,“多谢将军。”

男人似乎也察觉就这样握着她的腰,并不太妥。

他“嗯”了一声,收回了手去。

风里吹来菊花的淡香,缓缓流动着冲散了两人间微滞的气氛。

林老夫人正跟魏嬷嬷说旁的事,没有留意。邓如蕴却不好继续停留,匆忙给他倒上了酒,去了桌子另一边。

... ...

一顿饭吃的还算合宜,待到晚间回了柳明轩洗漱完毕,滕越难得同她正经说了几句。

他说他中秋过完,差不多就该回去了。

邓如蕴一边收拾床铺,一边顺口应了句,“将军的假休完了?”

他点了点头,他之前从没同她说过在外面的公事,许是今日饮了点酒,话稍微多了两分,说起黄家的事。

“其实先生也近花甲之年了。”

他说的先生邓如蕴知道,是黄老太君的儿子,是太常寺卿黄西清。

他道,“眼下看着平稳,但京里有人一手遮天,先生的日子听说也不好过。只要老太君康健无恙,兴许能助先生在京中熬出头来。”

若是一旦黄老太君离世,黄西清就要回乡守孝三载,三年之后可就真到六十岁了,还能不能老骥伏枥重立朝堂,就要另说了。

这也正是黄家上下,都把黄老太君看成眼珠的原因。而黄西清牵扯的何止是自家一家,还有许多与他守望相助、与朝中那位当权太监对峙的文武官员。

邓如蕴虽然不懂朝堂事,但这话倒也听明白了。

她应了句,“寿宴上见老太君身子尚且康健,并无病态。”

滕越说是,“老太君吃斋念佛半辈子,是最心慈常怀悲悯之人,平素里连下人犯错都舍不得责罚,总说仆从的命也是命,都应善始善终。”

邓如蕴听了这话,倒是对黄老太君多了些敬重。

滕越并未多言,他不是话密之人,只又说了两句家中事,便罢了。

待到了熄灯之后,中秋圆月照的窗下床边亮堂堂的,邓如蕴本有些困倦了,但男人的手却落到了她身上。

他今日似是颇有耐心,又或是邓如蕴也吃了点酒,湿热在帐中很快充盈起来。

拔步床吱吱呀呀地摇动了起来,她腰间发软,他像是察觉了,伸手揽了过来。

手掌与腰间触碰的瞬间,两人都似怔了一瞬,晚间家宴旁的情形莫名地与此时湿热的帐中重合。

邓如蕴腰下又有些发僵,但男人却没再松开手去,掌心发烫地握住了她的腰。

月光在拖曳地上的纱帐上流转,邓如蕴酒意有点上了头,额角也出了汗。

他亦有些酒意在身,弄潮之间越发有力,邓如蕴口舌发干,身上却越加潮湿,待他一击结束,几时睡下,邓如蕴自己也记不太清了。

*

天未大亮,城门外便陆陆续续有人来等候城门打开。

人们半睡半醒地立在城门下,也有人聚在护城河边闲聊今岁的收成。

这时,忽然有人往河中一指,惊叫了一声,“这里漂了个人!”

众人皆看去,只见护城河里漂了个女尸。

排队进城的的人们瞬间清醒了过来,有人凑着刚亮起的天光仔细看去。

“这身打扮?像是哪家贵人府里的丫鬟... ...”

说着众人不由都往女子腰身上看去,果见一只腰牌漂在水中,上面赫然刻着两个字:杨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