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都市 > 第一红人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第513章 > 第1778章 书记的指示!

如果说,张力奋刚才是嘲笑钟德兴的话,那么,现在,他确确实实是真心劝钟德兴不要为文齐湖项目拉投资。

他自己真的认为文齐湖项目不是好项目!

“张主任,非常感谢你的关心!但是,我自己真的非常看好文齐湖项目,我必须得试一试!”钟德兴说。

张力奋看出来。,钟德兴的态度十分坚决,他就没有再劝说,摇摇头,轻轻叹息了一声,转身走了。

看着张力奋离开的背影,钟德兴这才给郑光亮秘书打电话问情况。

郑光亮秘书告诉钟德兴,郑光亮这会儿没空,让他等一会儿再说。

听到郑光亮秘书的答复,钟德兴只好在市委办一楼大厅里耐心等待。

大概半个小时之后,郑光亮秘书才给钟德兴打电话,让他到郑光亮办公室里见面。

钟德兴来到郑光亮的办公室,他敲门进去的时候,郑光亮正坐在办公桌后面埋头看文件。

听到钟德兴的声音,郑光亮抬起头说。“钟市长,你来了,快请坐!”

钟德兴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郑光亮从办公桌后面走过来,在他对面坐下。

“钟市长,刚才我在接听一个重要的电话,让你久等了!”郑光亮说。

“可以理解!”钟德兴笑了笑说。“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紧急的事儿。”

郑光亮秘书这时候给两人倒上了茶。

郑光亮喝了口茶说。“钟市长,前天晚上,我和郭市长一起接待了一名重要的客人。饭局上,我们都喝了不少酒,当时,郭市长的胃病犯了,我看他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他这两天怎么样,情况好些了吗?”

这两天,钟德兴并没有去找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仕峰。

不过,郭仕峰有胃部老毛病,钟德兴是知道的。

听到郑光亮关心郭仕峰,钟德兴说。“郑书记,我这两天都没看到郭市长。不过,郭市长的身体情况,我大概了解一些。他有慢性胃病,总是不见好,时不时地,就会发作。以前,我曾经劝他去看医生,他都不听。他总是说,这是老毛病,吃点胃药就没问题!”

“老郭这人就是这样,他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郑光亮轻轻叹息了一声说。“我看他最近气色不太好,你要是见到他的话,劝他去看一下医生,不要那么拼。”

“嗯,我会的!郑书记,我替郭市长谢谢您的关心!”钟德兴说。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老郭不把身体搞好,他的工作怎么开展?这么浅显的道理他都不懂?”郑光亮微微不满的说。

“郑书记,您说得对!我也跟他说过很多次,让他好好保重身体,他总是不听!我会再次劝他的!”钟德兴说。

“嗯!也别让他工作太拼了,我自己也一把年纪,平时都特别注意身体。还是你们年轻人好,身体扛得住各种压力!”郑光亮说。

喝了口水之后,郑光亮问道。“钟市长,你最近工作怎么样?”

“郑书记,我来找您,就是有重要的事情想要向您汇报和请示!”钟德兴很礼貌地说。

“你请说!”郑光亮也很礼貌和客气地说。

“郑书记,几个月前,我们市政府那边开展了项目上报和挑选工作,这件事你应该还有印象吧?”钟德兴说。

“嗯,怎么了?”郑光亮问道。

“在那批项目当中,文东区上报的文齐湖项目,我个人特别看好。但是,相关领导没能拉来投资。我不愿意放弃这个项目,便对这个项目进行优化!我想把我对这个项目的构思分析给您听,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钟德兴说。

“市委市政府对好项目求之若渴,只要是好项目,你随时都可以向我汇报的。你继续说!”郑光亮非常感兴趣地说。

钟德兴把他以前和赵朵朵商量好的关于文齐湖项目的优化内容告诉郑光亮。

“郑书记,文齐湖项目可以做大,这个项目的总投资额可以扩大到十个亿以上。上马这么大一个项目,咱们玉竹市明年的gdp,有望大幅度提升!”钟德兴说。

郑光亮听了,不由得双眼一亮,满脸的高兴和激动,他点了点头说。“嗯,听你这么分析,文齐湖项目确实是个不错的好项目!可问题是,这个项目的总投资金额这么巨大,而且,风险也很大,咱们能不能够拉来投资是个问题!”

“郑书记,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我以前在达宏县当县长的时候。开展过不少招商引资工作,有一些人脉资源,我可以试试!真要是不能够拉来投资,咱们还可以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联营的方式合作,由双方共同投资上马这个项目!政府出一部分钱,其余的由社会资本出!这样的话,社会资本不需要承担全部的责任和风险,资金压力会小很多!”钟德兴说。

“这个可以有!”郑光亮不假思索地说。“咱们玉竹市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度假村,文齐湖那里的环境非常优美,在那里办一个度假村,省里或者经常有大领导下来调研,可以在那里接待他们!”

“没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我特地来向郑书记您请示,希望得到您的支持!”钟德兴说。

“既然这是个好项目,我当然大力支持!你尽管放开手脚去拉投资!能够拉到投资,那自然好!实在拉不到投资,咱们再采取你刚才所说的办法,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打造这个项目!”郑光亮说。

郑光亮随后给了钟德兴几点指示。

第一,拉投资的话,先在玉竹市里拉,玉竹市拉不到投资,再到省城拉,省城拉不到投资,再到外地拉。

拉投资工作的总原则是,优先照顾本地企业,把机会给本地企业。

毕竟,外地来的企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哪一天,项目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他们肯定会逃之夭夭,不会考虑解决问题,长久地把生意做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