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十五章 你猜我猜?

走到东宫前,李恪停下脚步行礼道:“皇兄一番话,让弟弟大有受益。”

李承乾笑着与他握手,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叮嘱道:“往后不要再因父皇的几次偏心而动怒,你我都还有更远大的事要做,人生没了梦想就没了精彩的画卷,其实这个世上能够为梦想去拼搏的人很少,你我还有选择的余地,这已经很幸运了。”

李恪呆在原地,目光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个皇兄。

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李承乾就走回了东宫,见李治与东阳也迎了上来,便与她们说笑着。

李恪站在原地良久,在冷风中凌乱了好久,等离开的时候,眼中还满是崇拜。

吐谷浑的急报送入长安之后,越来越多的使者急着要见天可汗。

可大唐的大朝会依旧没有开,已有一波又一波的文臣与将军去见皇帝了,兴庆殿内的议事每天都要进行到傍晚。

一月已过去半旬,过了一月二十,大唐朝野依旧是休沐的状态。

李泰被封为了魏王,父皇对他的溺爱依旧没有减弱,不仅赐予洛阳封地,又是赐予八骏图,以及种种比现在自己这位真正意义上的储君还要优渥的待遇。

许多人都进谏,陛下对魏王的待遇不合适。

李恪看起来是个老实憨厚的孩子,至少现在看起来是这样的。

李丽质是個懂事的妹妹,她能够照顾眼下更年幼的弟弟妹妹。

还有一个恃宠而骄的李泰。

这个家也没有想象得这么糟,听说母后的病情得以缓解了。

这个家还没这么糟。

小福带着一卷纸快步走来,“殿下,这是于詹事让人送来的奏章。”

李承乾拿过奏章,皱眉看着,奏章上的内容无非就是现在父皇对李泰的溺爱太甚,不仅仅是魏王这个位分,更甚者给了李泰遥领七州兵权的虚衔。

作为太子不能在这个时候向父皇提意见。

看完之后,李承乾叹道:“于詹事因中书省的事还脱不开身,又要为孤考虑,还真是难为他了。”

小福安静站在一旁,如果殿下现在需要,她随时准备笔墨。

李承乾放下了奏章就没有搭理了。

宁儿也问道:“殿下,需要现在给回复吗?”

“孤看过就好了,就不给他回话了。”

于志宁是好心的,他担忧东宫会因此做出不该有的举动

其实于詹事的担忧是多余的,李承乾本就不喜欢将简单的事搞得太复杂。

难道整天与皇帝之间,你猜我猜,你再猜?

有病……

一月二十五日,大朝依旧没有召开,本来定在二十日就要开始的大朝会,因边关军情又延后了许多日。

东宫还是老样子,李承乾今日没有与往常一样给弟弟妹妹讲课,而是带着她们来到东宫的井边,拿起一个木制的盖子,盖在了水井上方。

这个盖子有些特殊,盖子上方还有一根杆子。

此刻,李承乾便一直摇着,按说摇动杆子井水就会从管道中自下而上出来。

在弟弟妹妹的注视下,李承乾摇了许久一时间手臂发酸,总不能在她们出丑,话都说出来了。

多半是木塞子的气密性不够,李承乾再往杆子的管道中倒入水,再一次摇动杆子,随着每一次摇动,力道变沉。

终于,井水流出来了。

众所周知,不论海水,河水,井水都是往低处流的。

但在东宫这种器械的作用下,水违背常理般地自下而上,从井中流出来。

不仅仅是弟弟妹妹,就连宁儿与一众宫女都十分不解,毕竟违背常理的事,一辈子见过一次,就足够震撼人心了。

将打水泵交给弟弟妹妹们玩,李承乾就自顾自离开了。

来到前殿,将之前做好的肥皂用细线切割,成一个个小方块。

这肥皂做起来也简单,无非就是草木灰水浆与猪油的混合,材料有限,眼前也只能做成这样。

李承乾将其中两块肥皂装入一个木匣子中,吩咐道:“这两块肥皂送给母后,用来洗衣服和洗浴都可以。”

殿下肥皂加了薄荷,薄荷是从太医署要来的。

“对了。”李承乾又叮嘱道:“告诉母后,平时用完之后就放在外面晾晒。”

“喏。”

小福刚离开脚步又匆匆而来,“殿下,薛延陀使者来见。”

李承乾颔首道:“是来问和亲之事吗?”

“嗯。”小福点头道:“现在宫里都在传言,说是这一次真珠夷男可汗带了十足的诚意要来和亲。”

李承乾气馁道:“传言而已。”

说来小福以及东宫的宫女们对弟弟妹妹都已有感情了,现在大家的共识都是和亲就要嫁公主,嫁公主出去就是分离。

多多少少对这种事还是很抵触的。

古往今来多少次前例都证明了,所谓的盟约在建立之前,是大家心中的希望。

可是在盟约建立之后,这种盟约往往就是用来撕毁的。

所以可以得出,所谓盟约就是用来毁约的,和亲有必要吗?

这一点可以从李世民与突厥可汗的渭水之盟说起。

李承乾手中拿着一卷书,一手撑着下巴,斜靠着扶手思索着。

宁儿安静地走来,适时给殿下倒上一碗热水。

李承乾从书卷上收回目光,道:“宁儿姐?”

宁儿应声道:“嗯?”

“再过两月,秦岭南路与两淮的茶叶也该采摘了。”

李承乾低声嘀咕了一句。

眼下,满朝文武都在打探,关于陛下对吐谷浑的态度。

而东宫此刻还在为生活发愁,宁儿拨动着小算盘,盘算许久道:“东宫现在的盈余还剩下一个月。”

至于国事?能不掺和就不掺和。

作为太子安分守己也是要素之一。

期间倒是发生了一件事,因东宫反悔了对赵节任命,对于储君这等出尔反尔的行为,有言官向陛下进谏了。

进谏目的无非就是诉说长广公主这些天以来的苦楚,还请求陛下将赵节从凉州调回来,斥责东宫储君言而无信的行为。

赵节的事确实给东宫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可李承乾也不想在自己的身边埋着一颗会谋反的种子。

宁儿低声道:“不过事后,许国公与河间郡王一起去见了一趟长广公主,第二天那位向陛下进谏的人,跳入曲江池自尽了。”

“自尽了?”

李承乾搁下手中的书卷皱眉道。

宁儿低声道:“第二天他的尸首就浮在了曲江池的水上,大理寺收了尸之后,断定此人是自尽的。”

李承乾颔首道:“舅爷这是又帮了孤一次。”

宁儿笑着点头,“东宫储君岂是这些人可以轻易议论的。”

这让李承乾感觉无所适从,自己还什么都没做,就有人提前将事情摆平了。

而且东宫还不能表达任何的看法,只能任由事态发展。

那还能怎么办?

难不成孤自己再去向父皇求情让赵节从凉州调回来?长广公主与东宫各自退让一步?

这岂不是越活越回去了?

李承乾道:“有些事情东宫无须解释,越是解释越对东宫不利。”

宁儿又一次有了欣慰的笑容,道:“殿下说得是。”

“还有一事。”宁儿接着道:“李淳风道长将孙思邈道长的下落告知了陛下,陛下派人去寻,确实也找到了孙神医,只不过孙神医拒绝了陛下的封赏好意。”

“孙神医在关中?”

“听闻是在灞上一带闹了疟疾,疟疾不除孙神医是不会离开的。”

两人正说着话,有宫女小步而来,“殿下,热水好了。”

“嗯,孤洗个澡。”

太子是个爱干净的人,每日都要洗澡。

刚走入后殿,李承乾看着木桶中的水还在冒着热气,见宁儿已将要换的衣服放在了一旁。

“宁儿姐,你去殿外等着吧,往后孤洗澡的时候,你不用陪在左右了。”

“嗯?”宁儿有些讶异,可看殿下的神情,她又释然一笑,“喏。”

走到殿外,宁儿关好了殿门,就守在门口,也不让其他宫女走入。

殿下已不是当初了,那时候的殿下还是个孩子,或许不用避讳这么多。

如今殿外已经十五岁了,说明殿下已知人事,也懂得男女之别了。

或许殿下很早就知道了,只不过现在才表现出来。

“咦?宁儿姐,伱的脸怎么红了?”李丽质拎着一篮子的干枣而来。

“啊?”宁儿回过神,眼底闪过一些慌乱,又道:“殿下是来见太子的。”

李丽质双手提着篮子道:“这是西域人进贡给父皇的,母后收了皇兄的肥皂,就让我带枣给皇兄,太医署的人说很是滋补。”

宁儿接过篮子道:“奴婢会给殿下的。”

“嗯。”李丽质又道:“宁儿姐长得真好看。”

闻言,宁儿又是脸颊一红,连忙低着头道:“公主殿下万不可这么说。”

李丽质又是俏皮一笑,“难怪皇兄与宁儿姐这般亲近。”

宁儿将头放得更低了,脸上的红晕一直红到了耳根子。

“稚奴是不是又去偷吃拉面了?”李丽质左看右看,寻不到李治身影,就一边呼唤着朝着厨房走去。

果然,李治站在胡凳上,准备往锅里倒面条。

还未等面条下锅,李丽质就将他揪了出来,拉到一旁数落着。

看着东宫一群公主与皇子,宁儿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番心绪,这才不觉得脸颊烫了,而后恢复了往日的神情。

“宁儿姐!”

殿内又传来了殿下的呼唤声,宁儿如本能一般地推门而入。

此刻李承乾穿着宽松的单衣,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暖炉边上。

她重新将门关上,以免外面的冷风吹进来,而后拿起一旁的梳子,给殿下梳理着头发。

李承乾颔首道:“有件事孤想问你。”

一边给殿下梳理着头发,宁儿正要开口,却听殿下说了下去。

“现在孤手上什么都没有,但孤有造纸的手段,你觉得孤该怎么办?”

“嗯……”宁儿思量半晌,“那还是先要将纸张造出来。”

“宁儿姐也清楚的,东宫的用度只够一个月的,难道要找父皇要吗?”

“照理说是要寻立政殿的。”

“那也不行呀,孤要是拿了父皇的,往后还如何在父皇面前立足。”

言至此处,李承乾又是释然一笑,“或许你觉得孤多虑了,可孤已习惯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殿下想要做什么,吩咐奴婢就好。”

殿内又安静了良久,李承乾颔首道:“孤洗了一个澡就想明白,让杜荷先将纸张做出来,而后去找长安城的几家权贵,让他们投资,当然投资以纸张分润的形式给予他们回报。”

宁儿纤细如玉般的手指还在给殿下梳理着长发,蹙眉道:“如此一来可以在短时间得到许多银钱。”

李承乾又道:“这样一来买卖的本钱与东宫的燃眉之急都可以得以缓解。”

在如今商业模式简单又原始的世道中,李承乾有很多手段可以得到钱,只不过这些事都不能由这个储君做,需要在外面寻手脚。

宁儿给殿下梳理好头发,拿起一旁的外衣给殿下披上,再披上大氅。

洗澡之后,殿下的精气神更好了。

宁儿又拿来了一篮子的干枣,道:“这是长乐公主从立政殿带来的,说是西域人进贡给陛下,皇后便让公主殿下送来了。”

李承乾拿起一棵干枣,放在嘴里嚼着,道:“事情就让杜荷去办,若能办好往后孤还有更多的事交给他去做,若做不好,孤也不会为难他,可以再另寻他人。”

宁儿也只好听之任之。

“对了,这些事都不能让父皇知晓。”

“喏。”

“备好笔墨,孤写信给他。”

在杜公子收到信的三天后,杜荷造出了第一卷纸,他也拉到了第一笔投资,一共一千贯钱,这笔银钱是赵国公长孙无忌出的。

又过了两天,杜荷拉到了第二笔投资,是许国公高士廉给的,一共两千贯钱。

两位投资人一共三千贯钱。

崇文殿内,杜荷禀报着事情的经过,“起初赵国公还不答应,后来在下按照殿下话语陈述,纸张不愁卖,而且纸张秘方一直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若能将纸张献给陛下,对赵国公来说是大功一件。”

“也正如殿下所料,赵国公没有将秘方告知陛下,只等在下造纸出来交给他。”

杜荷不解道:“殿下为何一定要这两位的投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