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主角叫韩度的小说 > 九百六十七章 胜天半子?

主角叫韩度的小说 九百六十七章 胜天半子?

作者:大明烟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18 18:58:49 来源:ibiquge.com

谢贵办事很爽快,虽然他在韩度面前多少吃了些亏,但是一旦点头答应下来,他就会不折不扣的把人和马车给韩度送来。

韩度拿到马车和匠人,首先就是要求匠人对马车进行改装。

现在的马车都是两轮的,载重量少不说,还有一般的重量要压在前面的马或者是牛的背上。原本这些牛马拉动马车就足够费力了,现在还要让它们负重前行。这是不人道,也是不科学的。

韩度就要改变这种情况,要减轻马匹的负担,将两轮马车改装成三轮马车。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改成四轮马车?四轮马车载重虽然比三轮马车要更大,但同时这样的马车也更加不利于转弯。

古人也是很聪明的,没有道理既然都做出两轮的马车了,没有人会想不到将四轮马车给做出来。只是因为这样的马车在装满货物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办法转弯,才不得不又改了回来。

而三轮马车就不同了,虽然载重没有四轮那么大,但是也要比两轮的大上一截,而且无论向左还是向右转弯,都是轻而易举便捷无比,这是韩度现在最好的选择。

“侯爷,小的做了一辈子马车,就没有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马车啊。”

听到韩度要给马车在前面加装一个轮子,这为首的匠人都快要疯了。从他记事开始,看爷辈制作马车,就没有见过三个轮子的马车。

“你没见过不代表现在不能又,反正你只要按照本侯说的去做就成了。”韩度没有和匠人解释太多,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匠人的身份在韩度面前自然不值一提,韩度说什么他也只能够照做。可是身为老匠人的孤傲又让他不得不出声提醒道:“侯爷的吩咐小的自然听从,可是侯爷,这后面两个轮子,前面才加一个轮子,这......即便是要加,是不是也要加两个轮子才行?”

“就加一个轮子。”见匠人脸上还是带着几分担忧,韩度便说道:“即便是有问题,本侯也不会怪罪于你。”

“小人遵命。”匠人听了韩度的话,脸上才露出轻松的笑容。他其实不怕韩度的要求奇怪,在他身为匠户这么多年,比这奇怪的要求他都见过。

他就是想要韩度给他一个保证,要不然他费心费力的将东西做出来,结果和韩度想的不一样,反过来怪罪在他身上,他上哪里说理去?

这种情况,他不是没有见到过。

“嗯。”韩度微笑点头。

见匠人就要转身去做事,韩度挥手拦住他,又提出一个要求:“除了需要在前面增加一个轮子之外,每个轮子的宽度你给本侯加到现在的三倍。本侯不管你是增加轮子,还是直接把轮子做宽,反正把轮子的宽度给本侯增加就行。”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长久以来明明大家都知道一遇到雨水天气,车轮容易陷进泥土里,却没有人想过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马车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到现在车轮的宽度都是一成不变,只有一寸宽。

这样的宽度,只要土壤松软一点,载重的马车就会陷入到泥土里。到时候,只能让人费时费力的推着马车走。

解决这问题太容易了,只要把车轮的宽度增加就可以。

匠人既然接受了韩度第一个奇怪的要求,现在面对这第二个他也没有什么惊奇的。老农般的脸上纵横交错的沟壑堆攒起一朵向日葵花,重重的朝韩度点头,“侯爷放心,小人省的。到时候小人再各自增加一个更宽的车轮上去便是,这不是什么难事。”

韩度满意的点点头,摆摆手让这些匠人赶紧去做事。

而自己却连忙去找到汤鼎,让他派人把战船上的大炮拆下五十门,并连火药引线一起运过来。

几日之后,山字营整装完毕,只等朱棣一声令下便可以出发。

朱棣在做了简短的誓师之后,抽出腰间的宝剑,朝着北方猛然一挥。

“全军都有,朝松亭关进发。”

韩度对于朱棣的话感到意外,等到朱棣收回长剑之后,才上前问道:“王爷,咱们不回北平,就直接去松亭关吗?”

朱棣一脸笑容的看着韩度,解释道:“正是,大军粮草齐备,没有去北平的必要。而且咱们已经耽搁太多的时间了,直接前往松亭关能够节省时间。”

韩度听了之后,只是笑着点头附和了几下,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心里不由得有些奇怪的想着,‘直接去松亭关真的能够节省时间吗?从这里去松亭关,几乎和去北平是一个方向,而且去北平是一条宽敞的大道,对于带着辎重的大军来说要好走的多,可以快速行军。相反去松亭关只是一条小路,大军行进虽然说不定艰难嘛,但至少快不起来就是了。所以,从时间上来说,直接去松亭关未必就要比先去北平,再去松亭关节约时间。朱棣的话,根本就站不住脚。’

可是现在大军是朱棣在统率,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韩度虽然可以提出意见,但是绝对不能违逆朱棣的军令。

韩度回到山字营,让汤鼎和徐成斐两人整备好大军,跟着前往松亭关。

五十一辆怪模怪样的马车走在路上,引得其他军士纷纷好奇的看向这边。可是好奇归好奇,不会有人知道,这些马车里面都装了一门大炮,此行整整带了五十门。

在北平周围的时候,韩度还可以随处看到大明百姓。骑在马背上走着,一早一晚韩度还能够看到笔直从天而上的渺渺炊烟。

可是越是往北走,能够看到的大明百姓便越少,炊烟也是寥寥无几。

看到韩度的目光一直都放在周围村落上面,朱棣打马来到韩度身边,笑着问道:“在看什么?”

韩度抬眼看到是朱棣在问自己,连忙躬身一礼,“拜见王爷。”

朱棣提马和韩度并排走在一起,哈哈笑道:“韩度,本王也算是和你一见如故了,不用如此多礼。再说了,现在是在军中,军中没有那么多礼数。”

“谢王爷。”韩度朝着朱棣点头示意。

既然朱棣都这样说了,那韩度也不会和他客气。

果然,朱棣见韩度态度随意,他反而更加高兴。朱棣从小在军中长大,军中没有什么所谓礼数,只有强者为尊。对于文人的礼节本来就不怎么在意,若是礼数多了,反而会让他感到不自在。现在韩度对他举止随意起来,反而让朱棣更加高兴。

哈哈笑了两声,朱棣好奇的问道:“刚才本王在看你一直都在朝着那些村子看,你是在看什么?”

“臣是在看,好像越是朝着北边走,这大明的百姓就越少,这里的土地荒芜的可不少,为何会这样?”韩度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直接将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

朱棣上下打量了韩度一眼,颇为赞赏的说道:“你果然不凡,很多人来到这里,只会看见满目荒凉,不会去注意到这里百姓是多是少。”

微微叹息了一声,朱棣才继续解释道:“实话告诉你吧,现在这里的百姓比前两年还要多了一些,因为大明将辽东给纳入疆土,让百姓有足够的胆子来到这里谋生。要是早几年大明还没有打下辽东的时候你来这里,你根本就看不到几个百姓。”

原来如此!

韩度边听边点头。纳哈出盘踞辽东的时候,时常会派兵南下骚扰。这里的百姓首当其中的就要面对纳哈出的兵锋,有再多的百姓也不够纳哈出折腾。

韩度跟着大军,一路来到松亭关。在这长城根下,果然如同朱棣说的那样,根本就见不到百姓,只有松亭关的守军还在守在长城上。

出了松亭关,大军便一脚踏入草原。

朱棣作为一军统帅,每日要派出探马打探前路,还要按照军情信息推算蓝玉和傅友德大军的位置,以便确定大军的前进方向。要忙的事情太多,根本就没有时间顾到韩度。

韩度原本以为自己总算是能够清净了,没有想到在朱棣没有骚扰自己之后,一个和尚浑身上下穿着黑色的僧衣,骑在一匹黄棕马上,款款朝着韩度走来。

自从看到这个和尚,韩度的眼睛眯了起来,一股来者不善的感觉在心里浮现。

韩度定定的坐在马背上没有说话。

黑衣僧人一脸笑意的来到韩度面前,歪着头看了韩度两眼。忽然笑着说道:“镇海侯真是好定性,在大军里面看见贫僧这个和尚,侯爷也没有丝毫的奇怪。”???.

原本一脸沉凝的韩度,听到黑衣僧人的话,忽然也笑了起来,说道:“事出必有因,大师既然出现在大军里,那就有能够出现在这里的道理。本侯又不是大军主帅,有什么好奇怪的?”

韩度虽然满脸笑容,但是话里话外却讽刺了朱棣。大军的主帅是朱棣,让一个僧人来到大军里面,究竟是好是坏,都要由朱棣去担着,和韩度没有关系。

而且,韩度还试探了一下这和尚与朱棣的关系。想要看看这和尚在自己提到朱棣时候的反应,看看能不能从他神色当中瞧出点破绽来。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烟火更新,九百六十七章 胜天半子?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