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新笔趣阁 > 历史 > 主角叫韩度的小说 > 第六十二章 砂范

主角叫韩度的小说 第六十二章 砂范

作者:大明烟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18 18:48:33 来源:ibiquge.com

韩度丝毫没有怪罪,挥手道:“慢不要紧,无非不过是多花点时间,我们等的起。只要继续采买,总是能采买到的,记得买够了就告诉我一声。”

“是。”熊莳低头应下。

韩度点头,继续问:“黑子呢?他伤好了吗。本官可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他去办。”

“还没有完全好,不过已经好的七七八八了。如果不让他做重体力的活计的话,他应该没有问题。”

韩度闻言,顿时从椅子上站起来,“那还等什么,去钞纸局。”

熊莳在后面,连忙跟上。

黑子敲了敲韩度的门。

“进来。”

黑子推开门,走到韩度面前。

“大人,你找我?”

“坐!”韩度伸手示意让他坐下。新笔趣阁

黑子依言坐到椅子上,他穿着宽松的衣衫,隐隐还能够看见他身上正敷着药的伤口。

想了一下,韩度才说道:“黑子,接下来本官让你做的事情很重要,你可要答应本官,没有本官的允许,你不能够将它教给别人。”

韩度最终还是决定在石炭矿和道路之间铺上铁轨,以节约人力物力方便开采。但是铁轨所需要的钢,却成了一个大难题。

洪武年间虽然不缺铁,有记载说此时年产铁一千八百万斤。但是请看清楚,这是铁,不是钢。明朝的真正开始炼钢是从中后期开始的,那时候人们发明了一种被称作是“苏钢”冶炼法的方法,就是用一种淋铁氧化的方法,而是渣铁分开,成为比较纯的工具钢。

但在洪武年间,想要得到钢,还是得用锤子一锤一锤的敲。

韩度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敲。

再说了,就他需要的那个量,也不是锤子就可以敲出来的。

一米的钢轨,重量就在一百斤左右。经过韩度的计算,总共需要大约两千米的铁轨,这就是需要四千米的钢轨。四千米的钢轨有多重,大约四十万斤,也就是二百吨。

在现代,二百吨钢,只要你有票子,一个电话别人就给你送来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四十万斤钢的消耗,这就是一个噩梦。

因此,高炉炼钢是韩度唯一的办法。

但这方法偏偏又太过重要,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才有了韩度提醒黑子的一幕。

“大人请放心,黑子一个字都不会告诉别人。”黑子站起来像韩度保证。

韩度点点头,起身从身后书架上拿出一个长盒子。

打开,将他画好的图纸取出来,摆在案桌上。

“这些就是本官要你造的东西的结构图,你就在这里看,有不懂的直接问本官。”

黑子点头,仔细的开始看图纸。

两人就这么一问一答,忙活了一整天。确定黑子完全弄懂了,韩度才把图纸收起来。

这东西他不准备放在这里,得拿回家里找个隐秘地方藏起来才行。

接下来韩度便让黄老给黑子安排人手,全力以赴的造高炉。

高炉的建造没有韩度想象的那么容易,建造过程当中遇到了无数的问题,好在韩度不惜血本调动了整个钞纸局的工匠,群策群力,好不容易才将一个简易的高炉建造出来。

韩度以手遮额,抬头看着高高立起的炉子,“不容易啊,原本以为几天就可以建好,没有想到弄了十几天。”

“大人,这个大坛子真能炼出铁来啊?”黄老是铁匠,炼铁打铁是他最拿手的本事。但是他从来就没有见过,眼前这个像坛子般怪模怪样的东西。而且不管是朝廷炼铁,还是民间炼铁,都没有像韩度这样的炼法。语气当中,自然便带上几分疑惑。

说来也是奇怪,老朱竟然允许民间炼铁。要知道这在以往的朝代,可是不允许的事情。因为练铁的利润太大,自古以来就有‘盐铁之利,足以养国’的说法。

但是偏偏到了老朱这里,他大手一挥将炼铁的丰厚利润许给了天下百姓。美其名曰,藏富于民。

民间倒是富了,可是富的却不是百姓,而是那些官绅集团。这些官绅在富裕了之后,没有丝毫回报皇家的意思,而且还变本加厉的翻过来祸乱大明的江山。

在韩度看来,这简直就是乱来。

别的不说,如果老朱能够在在位的时候,给皇家弄些长久来钱的产业,到了崇祯头上,大明未必就会灭了。要不是崇祯穷的连军饷都发不出来,厚着脸皮给王公大臣借钱也借不到,大明还真的有可能被他给再度中兴。

不管是皇家,还是个人,钱都是第一位的。

没有钱,万事皆休。

本着‘和尚摸得,贫道如何摸不得’的心里,韩度自然是不会放过炼铁这块肥利。而且他还根本看不上那炼铁的利润,准备直接参与炼铁的高端产业,炼钢。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韩度笑着没有和黄老明说,暂时卖了个关子。

高炉建好,剩下的就是弄铸造的模具了。

黄老等铁匠对此自然是不陌生,不过对于他们提议的用泥范铸造,韩度却没有同意。

“大人为何不同意泥范铸造?这可是当今天下最好的铸造方法了,也就是咱们这些朝廷的铁匠才能做的出来,一般的民间匠人可没有这份手艺。”黄老带着不解问韩度。

“泥范虽好,但还满足不了本官的要求。”韩度摇头。

或许是韩度一直以来在黄老面前表现的足够神奇,很多别人没有办法的事情,到了韩度这里都被三下五除二的轻易解决。于是黄老也懒得去猜测,直接问道:“那大人可有良策?”

“用砂型铸造。”韩度决定。

砂型铸造是近代工业铸造的基本工艺,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因此被长期使用。

黄老点点头,答应下来。

接下来韩度就给黄老仔细的讲解了砂型铸造的办法,砂子、黏土、水等各自的比例混合,以及如何做。

黄老听完了之后,点头说道:“放下吧大人,这办法和泥范铸造其实相差不大,也就是用的材料不一样。等我找几个人琢磨一下,保证把这个砂型铸模给弄出来。”

“行,那就劳烦黄老。”

几天后,铸模制作出来了,完全按着韩度的要求标准化的弄了一共十个一模一样的铸模。

铸模没有韩度原来计划的一根十米长,因为黄老等人和韩度一起想尽了办法,也没有制作成功一次。韩度见难道太大,便干脆降低了钢轨的长度,变成五米。如此一来却轻易而举的制作成功。

一切准备就绪,韩度喜笑颜开,“黑子。”

“在呢,大人。”黑子守在旁边顿时回道。

“开始。”韩度大手一挥。

黑子便指挥着高炉开始加料。

而韩度却还有事情要做,便离开了钞纸局。

韩度来到皇宫,自从老朱任命他为宝钞提举司提举开始,这都多久了?到现在连宝钞的影子都还没有看见,韩度觉得还是要来向老朱会被一下宝钞制造的进度,顺便再弄些老朱的字。

“臣,韩度,拜见皇上。”

老朱抬眼扫了韩度一眼,脸带笑容,“朕前几天还在想,你究竟要多久才会再来呢。想不到你比朕猜的时间要提前不少,还不错,朕很欣慰。”

韩度听完了老朱的话,心里陡然一凉。听老朱这意思,‘是不是他要是来的晚了,就会被老朱给记上一笔’,还好自己来的造,要不然被老朱给记在心里,可不是件好玩儿的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算总账了。

恩!

老朱最喜欢的就是算总账,‘要么不做,要做做绝’可是他的座右铭。多少人就是因为这一点,而载在老朱手里。

“好了,你今天见朕有什么事?说吧。”老朱见韩度在发呆,干脆直接问道。

“哦,启禀皇上,臣准备开始制作宝钞,想来找皇上御赐些字给臣,臣好将其刻印在宝钞上,好让天下万民能够瞻仰到圣迹。”韩度微笑着道。

嗯,韩度此举主要是为了能够不着痕迹的拍一下老朱的马匹。

当然让天下万民能够看到老朱的笔迹也是一件好事,小老百姓对于能够印着皇上亲自手书字迹的宝钞,自然是有着天生的信任。这无形当中,就增添了宝钞的信用度,对宝钞来说,简直就是凭空掉下来的好事。

老朱听了,眼皮子都没有抬一下,“朕又不是什么书法大家,你要求字去找别人吧,要是找不到,朕还可以给你推荐两个。”

老朱出身不好,从小就是一个放牛娃,那里有进学的机会?他所有的学问,都是后来才开始自学的,包括书法也是。老朱的书法根本就没有受到过名家大家的指点,完全靠着他自学成才。小的时候是因为家里穷,没有那个条件请教名家书法;后来群雄割据的时候,那是因为忙,没有时间;等到再后来当了皇帝之后,得,这下更是完蛋,更没有所谓的名家敢指点老朱书法了。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烟火更新,第六十二章 砂范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